著名成语当中的经典故事合集
1.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
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
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
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
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
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
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期,
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
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
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
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
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
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
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
神是好的。
2.韦编三绝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
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
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
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
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3.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被迫臣服于吴以后,力图报复,他“悬胆于户,出入尝之”,又“目
卧则攻之以蓼,足寒则攻之以水”,以激励自己不忘复兴大事。这就是著名的“卧
薪尝胆”故事。在勾践的发愤努力下,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
终于积聚了强大的力量,具备了灭吴的能力.
4.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
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
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
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
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
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
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
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
“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
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
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
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
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
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5.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
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
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
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
传为佳话。
6.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
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
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
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主人,我想读遍你家所有的
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7.囊萤映雪
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
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8.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
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
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
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
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
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
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
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
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
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
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
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
得加快了许多。
9.不耻下问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孔圉,勤奋好学,而且很谦虚。他死了以后,卫国
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
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称他
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
子请教。
子贡说:“那个孔文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
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顿时感到心悦诚服。
10.退避三舍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
让步。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
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
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
“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
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
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
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
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
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
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
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
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
战的胜利。
11.过门不入:禹是鲧的儿子。尧命鲧治水,鲧的治水方法不对头,积土阻水,
结果失败。新帝舜命禹继续治水。禹经过整整十三年,终于制服了洪水。
比喻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12.洛阳纸贵:左思用十年,写成《三都赋》,深获好评,由于当时没有印刷
术,人们争相抄写,致使洛阳纸张价格上涨。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13.草木皆兵:“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
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比喻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14.按图索骥:这个成语来源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蚨日,
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得一马,略
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
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
15.如火如荼:这个成语来源于《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
素甲、白羽之增,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旗、丹甲、朱羽之增,
望之如火。
意思是像火一样红,像茅草的白花一样白,形容军容的盛大。现在常用来比喻
气势旺盛。。
16.图穷匕见:荆轲为燕太子刺秦王,用献燕国督亢的地图为名,先把匕首卷
在图里。秦王展开地图,最后露出匕首。
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1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带兵,真诚和善,众人拥戴,所向无敌。
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18.请君入瓮:武则天时期,来俊臣审问周兴,先向周兴请教如何使人认罪,
周兴献计,来俊臣用此计对付周兴。
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
19.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
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比喻遇见知音。
20.胸有成竹:宋代画家文同(字与可)擅画竹,诗人晁补之说:与可画竹,
胸中有成竹。
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
21.唇亡齿寒:晋献公欲攻打虢国,借道虞国,向虞国国君献上礼物,虞国国
君不听臣子唇亡齿寒的劝告,答应借道,结果后来虢国灭亡后,被晋献公灭。
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22.指鹿为马:赵高牵来一头鹿,非说是马。借以排除异己。
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23.不寒而栗:义纵任定襄太守时,治安非常混乱,义纵一天就处死四百犯人,
致使定襄人不寒而栗。
比喻非常害怕恐惧。
24.不学无术:班固评论霍光功过,说他不学无术。
比喻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25.鸡鸣狗盗:孟尝君、秦昭、狐白裘孟尝君被秦国所拘,靠着手下门客装
狗钻洞偷来狐裘献给秦王妃子,说服秦王答应放行,又有门客装鸡叫打开城门,
这才逃回了齐国。
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26.枕戈待旦:刘琨睡觉,常枕着兵器入睡,等待天亮,立志杀敌报国。
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27.势如破竹:司马炎灭蜀后,夺取魏国政权,欲攻打东吴,部分人不主张打,
杜预上书说:现在趁士气高涨,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攻下吴国不会
费多大力气。大军在杜预率领下,不久就攻下了吴国。
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28.破釜沉舟: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
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渡漳河后,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
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比喻战斗到底的决心。
29.四面楚歌:刘邦把项羽围困垓下。项羽夜里听见四面汉军唱起楚地民歌,
不禁非常吃惊,心情沮丧。虞姬自刎,项羽英雄末路,带残兵逃至乌江,最终自
刎于江边。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30.三顾茅庐: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刘备三次诚心拜访,终于打动诸
葛亮,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31.初出茅庐:诸葛亮帮助刘备打败了夏侯沌。
开始出来工作缺乏经验的自谦。
32.暗箭伤人:公孙子都把颍考叔一箭射死,手段卑劣。
用卑劣、阴险的手段在暗地里伤害他人。
33.百闻不如一见:赵充国打仗时先侦察在定夺。
听得再多,不如亲眼看一看可靠。
34.班门弄斧: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比喻在行家或高明的人面前卖弄本事.自不量力。
35.东施笑颦:丑女东施效仿美女西施,因西施常常皱着眉头,东施也无病呻
吟,装作心痛,反被人嘲笑。
欲学别人之长,反而越增自身之短。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03:0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81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