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日兆念什么

更新时间:2022-11-13 15:29:32 阅读: 评论:0

音乐美术中考知识点-热情造句


2022年11月13日发(作者:五一北京周边自驾游)

“臣字本义之我见

陆媛婷陈德裕

摘要:“臣”字虽为常用字,但其本义至今未有定论。本文对以“臣”

为部首的汉字进行了整理与分析,认为“臣”本义为眼睛,和“目”同义,

二者区别仅是方向差异。奴隶制出现后竖向目形兼表“奴隶”义,因而与

横向目形职能渐渐分化,前者沿“奴隶”义引申演变,后者仍表“眼睛”。

随着字形演变,小篆及其之后的字体,不管意义差异,将竖向目形字体全

替换为“臣”形,以致许慎在内的诸多学者将本与眼睛相关的字释为“事

君”。

关键词:臣;本义;演变

“臣”乃常用字,其本义应清晰可识,学界却对此有争议,分歧归纳

后分两类:1.表抽象义,事君也,表屈服义、束缚义;2.表具象义,表奴

隶等群体,后引申为臣民义。

一、问题由来与各派观点

本文在此取各派主要人物观点及其相关论证:“臣”表臣服义,周代

已出现,如《诗经》:“矫矫虎臣,在泮献馘”,许慎是首位在字书中为

其进行明确定义的,《说文解字》:“臣,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

凡臣之属皆从臣”。(1)许慎把“臣”看作象形字,象人屈服之形。众

多学者认可该说法并认为屈服之形可引申表“束缚”义。李国正在《“臣”

字新论》中说:“‘牵从牛,牛泛指畜生,须以绳牵引,人被縛如生,亦

须牵击,故‘臣训‘牵。”(2)也有学者根据金文字形,认为“臣”本

义表示“奴隶”“臣子”。(3)杨树达认为“臣”本义是囚俘。(4)赵

诚结合青铜器铭文、传世文献和词义演化的一般规律,对金文使用“臣”

字的文句逐一观察、分析、排比,找出了“臣”在金文中的二十个义项,

其中第一、二义项均指奴隶,义项三,指已成家的奴隶、奴隶的家庭,义

项四,泛指臣民。(5)由此可知,部分学者认为“臣”本义是奴隶,后

引申为与君主相对的臣民。两种看法虽不同,但都与奴隶、臣服有关。

对“臣”的解释,郭沫若先生的观点给我们很大启发,他在《甲骨文

字研究》中说:“(甲金文)均象一竖目之形”。(6)尽管郭沫若先生

认为“臣”字本义为屈服,臣服,但他也指出“臣”字甲骨文、金文均像

眼睛的形状。潘明云则直接指出“臣”是表眼睛的象形字。(7)“臣”

字的甲骨文和金文都是象形,像举目仰视的样子。金文继承甲骨文的取象

多加一点表瞳孔,字形变得更形象而不影响其音、义。

造字之初没有实体的概念,古人会采用指事的造字法,其他情况造字

时更倾向于象形表义。对一些常用有实体的概念,象形造字更能表情达意,

如日、月、水、木。“臣”横写虽罕见,但确曾出现过,和“目”字甲骨

文一模一样,笔者在此可做一个大胆的推测,甲骨文、金文为目形的“臣”

字本义就是眼睛。为论证猜想,本文对含“臣”部首的四百五十一个汉字

进行了穷尽性整理,其中朢、卧等字值得细致分析。

二、竖目字符的系列汉字辨析

(一)卧

卧在《说文解字注》解释:“伏也。伏大徐作休。卧与寑异。寑于床。

卧于几。孟子隐几而卧是也。卧于几。故曰伏。尸篆下曰象卧之形是也。

此析言之耳。统言之则不别。故宀部曰寑者卧也。曲礼云。寝毋伏。则谓

寝于床者毋得俯伏也。引申为凡休息之称。从人臣。取其伏也。臣下曰。

象屈服之形。故以人臣会意。”(1)段玉裁认为“卧”里的臣屈服之形,

意思是伏桌子上休息,弯着腰像屈服之形。笔者却不以为然,“卧”的篆

文写法像人伏卧在几案上眼睛呈竖着的样子,这里的“臣”,表示眼睛而

不表屈服。因此将卧字的臣部释为竖目之形是比较合理的。

(二)臤

臤在《说文解字注》解释:臤,坚也。谓握之固也。故从又。凡臤之

属皆从臤。(2)凡言古文以为者、皆言古文之假借也。校官碑。亲臤宝

智。又师臤作朋。国三老袁良碑。优臤之宠。按汉魏人用优贤字皆本今文

般庚优贤扬历句。盖今文般庚固以臤为贤也。《说文》里尚未说明该字的

取象意义。按商代甲骨文与金文写法,左边表竖着的眼睛,古代战争中被

抓获的俘虏怀恐惧愤恨之情,故竖目,右边表示一只手,手指贴近眼珠,

或用手刺入眼珠内表牵引意。(3)李孝定在《金文诂林读后记卷三》中

说:“又耳为取,又臣为臤,象以手取目之形……”(4)这些都表明:

“臣”的本义倾向于眼睛。

(三)朢

朢在《说文解字注》解释:月满也。此与望各字。望从朢省声。今则

望专行而朢废矣。与日相望。日兆月、而月乃有光。人自地视之。惟于朢

得见其光之盈。朔则日之兆月、其光向日下。民不可得见。余以侧见而阙。

佀朝君。韵会作月望日。如臣朝君于廷。此释从臣、从壬之意也。从月从

臣从任。合三字会意。(5)其中“人自地视之”说明该字与眼睛有关。

从其甲骨文、金文的写法看,像人站在地上张大其目或向前方远望之形。

卜辞中“朢”“见”二字,写法甚相类近。“见”和“朢”上面都是目形;

盖二者皆重在“目”,故皆作人形而“目”特大。“朢”是举目而远望,

臣以“目”义解释,更为可信。

(四)临,监

临在《说文解字注》解释:临,监也。各本作监临也。(6)乃复字

未删而又倒之。今正。从卧。品声。力寻切。七部。临的甲骨文、金文书

写形式象人俯首下看一堆品物之形。

监在《说文解字注》解释:临下也。监、视也。(7)“监”的甲骨

文和金文象人跪跽或站立在盛水的器皿旁低头看自己的形态。“监”的本

义是以水为镜照视自己。古人在以铜为鉴之前是以水为鉴的。以水为鉴即

容器中盛水以观之,所以“监”字象人站在器皿旁向下看的形态,这是监

的本义。像人下俯身看见器皿中映照出的形象。《尔雅·释诂》:监、瞻、

临、涖、頫、相、视也。(8)因此,“监”本义是从上往下看,这也证

明“臣”部表示眼睛。

(五)览

览在《说文解字诂林》解释:览,观也。以我观物曰览。引申之使物

观我亦曰览。(9)“览”字从监,像人睁着眼睛看自己在水中映照出的

形象,表示观看。而“临”字旁则是监字旁的省变。临与见都表示观看,

“临、见”二字合在一起,语义相同,仅表示一般的看,观察,阅览,远

望之义。

三、总结

这些字形用“臣服、奴隶”无法解释,用眼睛却可解释其构造。笔者

猜想若要实现,还需解释两点:1.造字之初,横向目形与纵向目形都表示

眼睛,人眼是本就是东西向的,那么古人用横着的目形表眼睛足矣,为何

还要造纵向目形?这违反经济性原则。2.表眼睛的纵向目形如何演变成

“奴隶、臣服”义的?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15:29: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8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模糊读音
下一篇:一个虫一个见
标签:日兆念什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