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实验设计方案范文5篇
实验设计是指一种有计划的研究,小编恰好搜集了一些有关的范文
实验设计方案1
药品:
半枝莲、95%乙醇、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蒸馏水、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碘-碘化钾试剂
仪器:
722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数据超声波清洗器、
微型植物粉碎机、PH计、加热板、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实验方法:
超生波提取法、半仿生法、正交实验、生物碱的鉴定方法
实验步骤:
一、药品、仪器的准备
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波长的测定、标准曲线的制作、推算出回归方程
三、样液的制备
四、用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中生物碱
1、单因素实验
(1)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酸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碱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4)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因素、水平的确定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2/15
由单因素温度、酸度、碱度和料液比作为正交试验的四个水平
进行正交实验以确定半仿生法中最优的提取条件
五、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半枝莲生物碱:在上述半仿生法得到的最优提取
条件下进行超声波提取
1、单因素实验
(1)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提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3)酒精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2、因素、水平的确定及进行正交实验设计:
由单因素温度、提取次数、酒精浓度作为正交试验的三个水平进行正交实验以
确定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中的最优条件
六、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的最优条件下提取半枝莲中生物碱
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上述提取到的生物碱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进行
比较,计算出生物碱的量及产率。
八、生物碱的鉴定:
生物碱沉淀反应
1、碘化铋钾试剂反应取渗漉液1ml,加碘化铋钾试剂1滴~2滴,生成棕色
至棕红色者为阳性反应在。
2、碘-碘化钾试剂反应取渗漉液1ml,加碘-碘化钾试剂1滴~2滴,生成棕
黄色沉淀者为阳性反应。
3、硅钨酸试剂反应取渗漉液1ml,加硅钨酸试剂数滴,生成淡黄色沉淀者为
阳性反应。
3/15
实验设计方案2
一、【实验题目】:
印刷条件对预涂膜覆膜质量影响探究
二、【实验设计思路】:
影响覆膜质量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即覆膜工艺的影响和印刷条件的影响。覆膜
工艺的影响无疑是覆膜的温度、速度、压力三种因素。往往现在对于覆膜质量影
响因素大多是考虑到覆膜工艺(温度、速度、压力)的影响因素如出现:打皱、起
泡、卷曲、出膜、亏膜、搭边痕的质量因素。而很少考虑印刷条件对覆膜质量的
影响。而往往有些时候就是由于印刷条件的因素才影响了覆膜的质量。基于如此
这次试验研究的方向就是在规定一定的覆膜条件,通过改变样张印刷所需条件进
行打样并将其做预涂膜处理。最终的实验结果是为了探讨印刷条件是如何影响预
涂膜质量,是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最后以此为依据确定印刷品覆膜所适宜的最
佳印刷条件。
三、【实验仪器及材料】:
(1)IGT印刷适性仪、预涂膜覆膜机、剥离强度仪;
(2)油墨、铜版纸(确定规格,ph值)、BOPP预涂膜。
四、【实验准备】:
在IGT印刷适性仪进行试验打样,确定一般印刷打样的印刷条件范围。(温度、
速度、压力大致范围)。
五、【实验原理及步骤】:
(1)采用覆合强度指标考察覆膜质量,覆合强度的测量参考GB2T2790-1995标
准进行测量。对于每个试样,
4/15
从剥离力和剥离长度的关系曲线上测定平均剥离力,以N为单位,记录下至少
100mm剥离长度内的剥离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相应的剥离强度值。
计算公式如下:
σ180=F/B
式中:σ180为剥离强度(N/mm);F为剥离力(N);B为试样宽度(mm)。利用
上式,
计算所有试验试样的平均剥离强度、最小剥离强度和最大剥离强度,以及它们的
算术平均值
(2)利用IGT印刷适性仪在铜版纸上面进行打样。
1、在一定的墨层厚度、印刷速度、印刷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印刷实地打样,打
样后将样条放在正常的印刷环境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间受纸张、温度、湿度的影
响)。通过对不同印刷时间间隔(0.5h、1h、1.5h、2h、2.5h、3h、3.5h、4h、4.5h、
5h、5.5h、6h、6.5h、7h)的样条在预涂膜覆膜机上面进行覆膜(
覆膜的压力在6.8mPa,温度为90e,覆膜速度为100r/min)。然后在剥离强度
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覆膜时间间隔。
2、在第一步所确定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的条件下,印刷压力、印刷速度一定,
改变印刷墨层厚度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墨层厚度(0.5-4.0Lm)下的印刷样
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
确定覆膜的最佳墨层厚度。
5/15
3、在前两步所得到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和最佳印刷墨层厚度的情况下,控制
印刷压力一定,改变印刷速度(0.1、0.2、0.3、0.4、0.5、0.6、0.7、0.8、0.9、
1.0m/s)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速度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处理,
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数据。确定最佳的印刷速度。
4、根据前三步的实验所得的最佳印刷时间间隔、最佳印刷墨层厚度、最佳印
刷速度的情况下,改变印刷压力(200-800N)进行印刷实地打样,对不同印刷压力
下的印刷样条进行同上覆膜,在剥离强度测定仪上测试各样条的剥离强度,记录
数据。
六、【数据处理】:
七、【实验结果】:
八、【参考文献】:
齐晓堃,印刷材料及适性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__.1(普通高等教育印刷
工程本科规划教材)
许文才,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__.8(普通高等教
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冯瑞乾,印刷原理及工艺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99-4(高等学校印刷工程
类教材)
GB-T2790-1995,胶粘剂180b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S]
实验设计方案3
一、实训目标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
的集中实践环节。
6/15
通过这一环节的实施,指导学生掌握论文写作方法,学会调查研究,完成毕业
论文设计与写作,并在论文写作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成为一名善调查、懂研究、能说会写的合格的毕业生。
二、论文设计指导小组
组长:徐先海、鲁伦文
组员:唐娟、李向萍、温晓琼、邓君瑞、卜剑莉
三、论文设计(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在校
所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技能工具与方法等,研究和探讨实际工作中的相关
问题。它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操作能力的重要
手段。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
1、应在实事求是、深入实际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写出具有一定质
量的毕业论文。
2、毕业论文选题应在所学专业范围以内,其形式为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分
析报告。
3、毕业论文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有独创性;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
谨严;语言准确、通顺流畅。
4、毕业论文按统一版式的规范化要求(参见系部统一格式),正文字数要求
10000-15000字。
四、论文设计实施环节
1、组织动员
时间:20__年4月27日
7/15
地点:二教(501)
对象:国贸08级全体同学
方式:集体动员会
班主任(辅导员)要协助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2、学生报名分组
毕业论文为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11届毕业生要在5月1日前提交报名
申请。根据报名情况对其进行分组。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原则上每组不
超过18人。
3、指导教师聘任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以对口专业,具有本科学历,且实践能力较强,有一定教学
经验的专职老师来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全程指导工作。
指导教师的职责有:
(1)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指导学生组织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
(2)指导教师对论文的选题方向、思想观点、结构格式及文字质量负指导责任,
并负责在论文定稿的指定位置按要求签署评阅意见;
评阅意见包括的主要内容有:选题是否恰当,论文主题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合
理,表述是否准确、流畅;选用资料是否恰当、充分,是否具有代表性;论述的逻
辑性是否合理等。
(3)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及时与老师联系,按时提交写作提纲、初稿、修改稿
和正稿。
(4)指导教师须将指导意见记录在工作纪录本上;
(5)指导教师对每学生的论文指导时间不低于5学时/周。
8/15
4、学生设计(撰写)论文
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确定选题。选题要求:
(1)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2)题目大小适中,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应结合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思考,鼓励解决实际问题;
(4)选题一经确定,一般不再作变动。
在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帮助解决学生在设计(写作)过程中存在
的具体问题。论文完成后,指导教师须写出符合整个论文设计过程情况的初评成
绩与评语。
5、时间安排(共5周)
布置动员、确定选题阶段:4月27-5月10日;
拟定论文大纲阶段:5月10-24日;
设计(撰写)论文初稿阶段:5月25-6月24日;
修改阶段:20__年6月25日-20__年6月
提交论文及论文成绩初评、答辩阶段:20__年6月底-7月。
五、论文设计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以百分制体现,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
出。分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等。
1、优(90分以上)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9/15
(2)论文选题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经济工作或学术问题的研究有一定
的独到性与现实性,并有一定的新意;
(3)论文中心论点突出,论据充足,论证过程逻辑性强,文章结构合理,表述
流畅,层次清楚。
2、良(80-89分)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
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
(2)论文选题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3)论文中心突出,论据较充足,论证过程较有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
清楚,表述通顺。
3、及格(60-79分)
(1)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
但内容欠充实;
(2)论文的论点较明确,尚能联系实际经济工作;
(3)论文资料尚充足、具体,但比较陈旧,缺乏新意,论证不够充分,缺乏说
服力。文章有一定的条理,文字尚通顺。
4、不及格(60分以下)
凡具有以下条款之一者均为不及格。
(1)不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和政策,或在经济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或未
掌握已学的有关专业知识,缺乏写作技能;
(2)论文选题不当,缺乏中心思想和论述主线,结构混乱,层次混淆不清,无
逻辑性,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
10/15
(3)论文严重抄袭他人文章、成果、著作,或直接摘自网络文章。
实验设计方案4
一、研究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作
用
二、实验处理:
对比性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对比
等组实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对比
三、实验变量
1、实验自变量
X=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
2、实验因变量
Y1=获取信息的能力
Y2=合作学习的能力
Y3=对信息评价的能力
Y4=反省认知的能力
Y5=自我评价的能力
3、干扰变量及其控制
干扰变量:(1)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技术水平的不同
(2)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使用的合理性与正确性。
(3)学生与他能力的变化发展对这五种能力的影响。
干扰变量的控制:
11/15
(1)为了确保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是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使用的
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等组对比实验。
(2)为避免由于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不合理而对实验效果产生影响,在
进行实验前应由教学设计专家、学科带头教师和学生对设计的任务的合理性进行
论证,布尔什确保任务的合理性。
(3)为降低其它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先对学生的确基本学习能力、信息素
养和计算机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它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所
产生的效果作预测分析,最终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时加以考虑并予以排除。
四、试验程序设计
1、实验假设
(1)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2)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3)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对信息评价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4)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反省认知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5)任务驱动教学法对自我评价的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2、实验对象
在附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二(3)、(4)班和第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选取高
二(2)、(5)班为实验对象;附中高二(3)班和第二中学高二(2)为实验组,教学中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附中高二(4)班和第二中学高二(5)班为控制班,教学中不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验实施前对学生能力进行前测,确认两班同学在这三个
方面的能力相当,视为等组。
●控制1=附中高二(4)班部分学生和二中高二(5)班
12/15
●实验1=附中高二(3)班部分学生和二中高二(2)班
(注:考虑到前测时可能两个学校的两个班不一定全部可以分为两个等组,故
从两学校的两班中分别选取部分同学形成两个等组。为不影响实验的正常、顺利
进行,对不纳入实验的同学也实施同样的实验手段,但不纳入数据的统计分析中)
3、实验过程
本实验研究采用等组对比前测后测实验研究。
(1)利用里克特量表对预期的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并分别从两个自然班中选取
部分学生组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和控制组。
(2)利用调查问卷对实验对象进行学习风格、能力结构等因素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已具备的能力状况,为以后的效果分析扫清障碍。
(3)在两个学校的两个实验班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任务驱
动基本架构是由研究者和学科教师根据研究和教学的需要共同确定的)。在教学
的过程中利用行为观察记录表、反思日志表、调查问卷、里克特量表等工具对学
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4)在研究进行两个月左右时对学生这三种能力的发展进行形成性检验,发现
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进行补救。
(5)学期结束时,对学生这三种能力的发展进行终结性检验,验证实验假设是
否成立,如成立,用实验数据证明,如不成立,说明原因。
实验设计方案5
一、问题的提出:
20__年,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全面调查后,认为:
“学生的肺活量、体能等身体素质持续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
13/15
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其中中小学生为62%;由于缺少足够的
体育运动,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超过了50%中学生体质健康方
面存在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
量”。随着“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各个学校切实贯彻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
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
工作五十年,健康一生活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掀起了体育锻炼热潮。学校将
体育活动作为贯穿教学和管理的主线,大力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加强体育场地设
施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但在现阶段,大多数学校的体育场地、
器材、设施及指导力量等条件还不完善,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要求,严
重的影响着学生锻炼的兴趣,不利于“阳光体育”的开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
制度上保证在校学生每天要有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试图对“体育场地设施对中学生参加
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的影响”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二、理论依据: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严重,部分体质测试指标逐年下滑。自20__
年开始,我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20__年,
我国青少年学生各方面素质自20__年呈持续下降状态,其中包括学生的肺活量、
速度、力量、耐力等,不仅青少年身体机能、素质和运动能力呈下降趋势,肥胖
率也比5年前增长了一倍;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并伴有随年龄增加检出率上
升以及向“低龄化”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出《关
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从20__
14/15
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类学校中深入开展亿
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即阳光体育运动)。
造成学生体质健康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育的角度看,虽然一直强
调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还是在执着地流行;从学校方面看,重智育、轻视体育
的倾向还未能很好的扭转;从体育自身来看,大家仍然特别重视竞技体育,而对
群众体育相对放松;从社会角度来看,伴随现代进程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体能下降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就以淄博市中学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及阳光
体育开展情况展开调查,从学校实地和体育教师、学生两方面充分全面的展开调
查,分析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存在的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的研究对策,使更多学
生参加到体育锻炼中去。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包
括期刊、专著、学位论文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及分析体育设施与
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研究现状的内容。同时收集国内外有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
法规文件、书籍,这些宝贵的资料都为本文提供理论和方法学依据。
2、问卷调查法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的,阅读了大量有关社会调查及科研
方法等方面的书籍,并经过专家咨询和反复修改后,精心设计了学生问卷。在每
所学校发放学生问卷100份。
3、实地调研法对随机抽取的六所学校,分别是张店二中、新城中学、沣水中
学、湖田中学、傅家中学、唐坊镇中学进行了实地调查,统计了学校的体育场地,
器材设施,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学校给予学生锻炼的时间,学生的兴趣爱好等,
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6]。
15/15
4、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综合等各种逻辑分析法,对所收集的各种信
息进行分析与论证,总结出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对策。
四、主要研究内容
(1)调查淄博市中学的体育设施、器材、场地的实际情况。
(2)了解学校安排学生锻炼的时间及学校场地对学生开放的情况。
(3)调查学生的参与锻炼方式,兴趣爱好。
(4)分析所得数据,提出解决的可行方法和措施。
五、研究阶段安排
1前期工作
(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方向及研究方法。
(2)撰写开题报告。
2、中期工作
(1)采集反映山东省淄博市中学学校场地、设施、器材的实际情况。
(2)调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方式,兴趣爱好。
3、后期工作
(1)整理并分析资料
(2)撰写论文,形成初稿
(3)修改论文,形成成稿。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02:47: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80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