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2页
[关于咏梅的古诗]咏梅的古诗句5篇
咏梅的古诗句篇一:一句诗给我的启示
一句诗给我的启示
最近,我们新学了一首诗——《题西林壁》,里面有一诗句:“i不识庐山
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这句诗里我得到了很多启示。
有一次,我陪外公在看下象棋。这时,外公对下棋的人说,“你应该走这
一步棋,不然你会死棋的!“那个下棋的人不以为然,偏按自己的想法走。结
果没走几步棋,就被对方给”将“了。下棋的人很奇怪,就问外公:”你为什
么知道我走这一步会赢,而我却看不出来呢?“外公笑笑说:”因为你眼睛只
盯着自己的棋子,没有观察对方的棋子,而我观察地却是整盘棋,正所谓"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
从这件事里,我明白了要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了解,必须要站在客观的立
场上,全面看问题,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我们学习也一
样,不能一味地钻牛角尖,要尝试着跳出来,这样或许就会打开另外的思路。
咏梅的古诗句篇二:我爱古诗
我爱古诗
记得刚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爷爷奶奶就教我背古诗,像“鹅鹅鹅,曲项向
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楼”,“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等等。当时还弄不懂其中的意思,但朗朗上口,只觉得挺好
玩。
上了小学以后,我认的字多了,读的古诗也越来越多,已经能较好
地了解诗中的意思。这样,我越发喜欢古诗了。
早上起床穿衣服的时候,会经常不由自主地背起:“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走在上学的路上,也会摇头晃脑吟上几句:“迟日江山丽,春
风花草香”,活脱脱一个潇洒的小诗人;吃饭的时候,还忍不住和妈妈对诗,
我说上句,让妈妈接下句。由于我背的诗越来越多,妈妈现在都快招架不住
第2页共12页
啦!我是不是很厉害啊?
当然,也会遇到一些不懂的地方,我就去看书上的注释、译文和诗
文的背景介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通过反复的阅读和背诵,我就更
能理解诗句的含义了。我的这个学习方法不错吧?
现在,我已经把《古诗108首》熟读,并且大部分都能背诵出来。
从这么多古诗词中,我认识了浪漫豪迈的诗仙李白、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博
学多才的唐宋八大家等许多著名的诗词作者。读着他们的诗,我好像与他们一
起走进了美丽的大自然,欣赏到了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湖光如镜的洞庭山
水、水光潋滟的西湖;我仿佛穿过了历史的长河,看到了兵戈铁马、硝烟弥漫
的古战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真佩服奇袭龙城的名将
卫青和英勇善战的李广将军;从诗中我还感受到了诗人们浓烈的思乡之情、深
厚的兄弟之情、慈爱的母子之情、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还有一些古诗能激励
我们奋发向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一直把这些诗句作为我的座
右铭,时刻鼓励鞭策自己。
古诗,让我陶醉;古诗,让我入迷;古诗,激励我不断前进。我爱
古诗,真想以后也成为一名诗人!
咏梅的古诗句篇三:好句:描写“雪”的古诗句精选(一)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第3页共12页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
咏梅的古诗句篇四:九年级优秀作文关于植物的优秀作文
咏梅
渐渐地,步入了冬天的步伐。一年四季,不停地更换。梅生长在荒山野岭
的地方,而有一次,我和朋友们上山去观赏山上的那种人们常说的“静物”。
走了好远的路,却停住了步伐,坐下了歇了会。慢慢地,我不知不觉中看到了
梅花,一朵、两朵、三朵。我静静地看着那粉红色的梅花。在那种环境下却还
能生长得那么坚强。好像任何的暴风雨都不能让他屈服的精神。突然,在天空
中下起了小雨,一滴、两滴、三滴。慢慢地落在了我的脸颊上。此时,我的脸
上开满了一朵朵的花朵。再看看梅花,小雨落在了它的身上,像是帮增加了几
分的色彩。风一阵又一阵的吹过我的脸颊。我突然感觉到了一阵凉丝丝的爽
快。风在不停的摇摆着梅花,就像是夺走它的生命似的。可是,它还在和风做
着抗争,永不屈服。
梅是不平凡的花,它生长在荒山野岭,不被人重视,就像古代的诗人一
样。我赞美梅花,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坚强和高雅,更是象征了我们民族的解
放斗争中不可缺少的坚韧不拔,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雨丝不停的下,像是要使梅花屈服。可梅花的那种坚韧不拔,百折不饶,
自强不息的精神打动了它。渐渐地,雨逐渐变小,停了。雨停后,滴落在树叶
两颊之间的雨水不停的落在了梅花身上。此时,天空已经是晴朗的了。
梅花是不平凡的花,我要高声赞美它
古藤萝
学校,古藤萝,还有我的家,在这样的三点一线中,日子晃得飞快。当紫
第4页共12页
藤萝再度盛开的时候,我成了六年级的毕业生。肩上背着的书包装满了我的理
想,忙碌的学习使我不再有空暇,再像往日那样往爷爷家频繁地跑了。但那片
在阳光下嬉戏打闹的紫藤萝却让我记忆犹新。“六月初结束考试,这个暑假就
可以安安心心地住在爷爷家了。”我这样期盼着,那片紫藤萝将重新融入我的
生活,爷爷的书橱依然装满我的向往。
阳春四月,当美丽的紫藤萝缀满镇明中心的校园时,我总是禁不住想起爷
爷,想起那个慈眉善目的老人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强烈的思念中也带着淡紫色
的忧郁,正如妈妈眼中无处安放,却总刻意回避的哀伤。看着爸爸妈妈往爷爷
家跑得勤快,我总担心会出什么事。有一次忍不住问妈妈,妈妈却搪塞我,说
一切都好,我要能全心全意的复习迎考就更好了。真的是这样吗我默默地回到
书房,将自己埋在题海之中,从此,将紫藤萝抛到脑后。
6月18日,那个阴雨绵绵的午后,当我从考场中走出,眉飞色舞地对爸爸
说要去爷爷家时,他无语,直到他将车驶向医院。妈妈守在病房门口,含着泪
告诉我爷爷在两个星期前病危住院的消息。她为了不影响我最后冲刺的状态而
才瞒我到那一刻。我轻轻地推开门,走到爷爷的病榻前,洁白的床单,苍白的
面容,这个曾经精神矍铄的老人,此时竟憔悴了许多。他的嘴微微抿着,眼皮
耷拉的样子,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酸痛。爷爷,孙女正在给您祈福呢!您一定要快
点好起来啊,再给我讲讲那本意犹未尽的《红楼梦》啊!
再后来,爷爷似乎就未醒来过了。原以为这是爷爷在生命途中一次短暂的
小憩,谁知却“贪睡”过头了。梦里,我看到看到藤萝花纷纷扬扬从树上飘
下,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
家乡的野菊花
一个温暖的午后,取出母亲捎来的野菊花茶,拈几朵枯野菊花洒在透明的
玻璃杯底,注入沸水,看见野菊花在水里游弋翻腾,慢慢浮出水面。些许时间
之后,便惬意地舒展开小巧玲珑地身体,以最优美的姿势缓缓地滑落,坠入杯
底,互相偎依地斜躺在一起,完成了生命里最美的一次蜕变,那恣意的甚至带着
几分妖娆的美态,美得让人窒息,令人心驰神往。
恍惚中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野菊花飘香的童年。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沐浴
第5页共12页
阳光,吮吸雨露,就那样随心所欲地,自由自在地生长着,这儿一堆,那儿一
簇。仿佛一群美的精灵,相邀而至,被这里的湖光山色所吸引,留连忘返,不
忍离去,便在此生根发芽开花,把热情播种,任美丽蔓延。野菊花开的日子,
是甜美的日子。那一朵朵被赋予太阳颜色的花朵,有的羞涩地闭着眼,仿佛初
恋地少女,在憧憬,在等待,不敢大口品咂爱情的滋味;有的微睁双眸,仿佛从
沉睡中刚刚苏醒,在回想,在沉醉,不想匆匆走出绮丽的梦境;有的则眉舒眼
笑,仿佛从遥远的国度踏歌而来,在欢呼,在舞蹈,不愿轻易错过这美好的相
聚。“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姿态万千,分外妖娆。微风拂过,像母亲
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野菊花微醉的甜香,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
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年少的我,最喜欢独自躺在金黄的野菊花山
坡上,把脸藏在繁花嫩叶当中,向野菊花悄悄倾诉我的欢喜,我的忧伤,我的
梦想,我的渴望......野菊花轻轻地摇着头,晃着身子,仿佛在倾听,在思
索,在安慰。我年少时的欢乐、忧伤、困惑,都在这花香馥郁中沉淀、舒缓、
冲淡,像云一样轻轻地来,悄悄地走。高兴地时候,我会采撷最大最美丽的花
朵,编成绚烂的花环,戴在头上,放声歌唱,翩翩起舞,旋转中真觉得自己也
是这菊花丛中的一朵。直到听到母亲急切而执拗地唤儿声,才恋恋不舍地离
开。每每这时,母亲总会用她那细长的手指帮我轻轻拨弄掉头发上的菊花瓣,笑
着嗔怪我的贪玩。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细叶抽轻翠,圆
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待野菊花粲然开放,一片金黄之时,辛
勤的农人便手提竹篮,把一朵朵开得正艳的野菊花采摘回家,清洗,晾晒,风
干。自制成菊花茶,菊花茶有清热去火、清肝明目之效。每年,母亲总要自制一
大簸箕野菊花茶,一年四季,我们的茶杯里总飘着野菊花的香气。
如今,远离家乡,在外工作,母亲总不忘给我捎来家乡的野菊花茶,捎来
温暖的问候和亲切的叮咛。品着家乡的野菊花茶,仿佛品着母爱的馨香。
金色秋日麦田
当北方的风捎过几片金色的落叶时,秋便到了。昨日的雨早已洗去燕子离
开时留下的踪迹,我轻轻打开尘封已久的柜门,腐朽的气息散发出来,我小心
第6页共12页
地将那早已悄然褪色的合照拿,这时,屋外的树"沙沙"作响,风吹进来了,
吹乱了课桌上整齐的稿纸,吹凉了我眼角孤独的泪。
我裹着大衣跑了出去,我不知今年的秋天为何来得如此之早,也不知今年
的秋天为何变得如此之凉,只觉得心中隐约的痛只有到了那里,才能得以解
脱。于是将手中的照片握得更紧了。一个人奔跑在这金色的小道上,风更大
了、更凉了。
麦田依旧是那么美,但却少了一份金色所独有光彩,是因为晚霞遮住了那
抚慰大地的夕阳之光了吗?或许正午这里会更加美丽吧!但时间却终究是不等
人的,是它无情地离去带走了麦田的光彩。我看了看手中的合照,同样的麦
田,现在所缺少的大概就友谊所带来的温暖人心的光彩吧,现在所失去的大概
就是当年你我共同许诺的情谊吧。当秋风又一次吹起时,我轻轻躺了下去,麦
穗在我身旁韵律般地摇摆着,风大了,吹乱了我的头发,麦香从这边飘来,淡
雅中混合着一丝悲伤;童谣从那边传来,悠扬中夹杂着一丝凄凉。我撕碎了手
中的照片,让这微微秋风将它捎到云端那早已在岁月中流逝的天堂里去。
赞颂梅花
在众多的奇花异草中,我最爱梅花,虽然它不是百花之王,不是万花中最
出众的一种,但它始终是我最爱的植物。
它,却比万花中每一朵花,要顽强的多,只有它独自一人在寒冷的冬天开
放,没有其它的花陪伴。
梅花在这一带是十分罕见的,但我却在天意的冥冥安排中,见到它那
‘‘千载难逢’’的一面。
大地白茫茫一片,远远望去,像一张看不到尽头的白色地毯,这梅花在这
时开放,这无疑构成一幅美景,给这单调的冬天添了几分色彩。这犹如仙境一
般。在这梅园中一大片一大片全是红梅。这绽开的梅花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
女在这白雪纷纷之时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向人们展示她最美的一面。这些梅花
还有的羞涩地打着苞,还有的才绽开几瓣。那打苞的,真像一位腼腆的小姑
娘,迟迟不肯露出她那迷人的笑容。半开着的,像一位纯洁的少女,用粉红色
的手捧托着脸庞。梅树从整体上来看,你就会不禁联想到古代那些美女和天上
第7页共12页
的仙女就在这里拿着梅枝跳舞,而梅花成了气氛的主角之一,为别人提供了一
个十分好的环境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才华。怪不得古人在冬天常常选梅园作为跳
舞的场所。
这梅花,我最爱的并不是外形而是它的象征。梅花象征着坚韧,自强。这
正我们中国人所共同拥有的品质。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赞扬梅花的诗句。不错
的,只有在不断的经过磨练之后,才能体会到成功的滋味。人的一生就像铸
剑,只有在不断的经过烧炼,捶打,才能铸成一把好剑,但有剑却没有剑魂即
使它是一把举世无双的神剑,那也是一堆破铁。做人就应该学习梅花。他那精
神---顶着冬天的严寒,开出花朵。不畏严寒。
梅花虽然没有牡丹的雍容富贵,没有玫瑰的炽热,没有月季的娇柔。但他
仍是是我心中的挚爱,他那品质精神足以让我敬佩,。
梅,你永远是我的最爱。
奶奶门前的杏花树
小时候,我在奶奶那里呆过很长时间。奶奶勤俭节约,既严厉又慈祥,很
疼我。爱唠叨的她,为了哄我多吃饭,常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人是铁,饭
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每每听到这句话,我总是笑得合不拢嘴,逗得奶奶
也跟着一起笑。
奶奶的家门前有一棵杏花树。杏花树是奶奶年轻时亲手栽的。几十年来,
细心的奶奶精心为它施肥、浇水、剪枝,护养它茁壮成长。乳白色的杏花开时
把枝头装扮得特别精致。盛夏,橘黄色的杏果总是让人垂涎欲滴,馋嘴的小朋
友常常会趁奶奶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爬上去摘果子吃。而事后,奶奶知道了总会
把他们叫来教育一通。
记得一个夏季的下午,在几个小朋友的鼓动和帮助下,我爬了上去。一边
品尝着新鲜的杏果,一边还不忘把美味佳肴给下面的小朋友分享。正在嬉戏打
闹时,传来了奶奶叫我的声音。树下的小朋友则一溜烟跑得不见了踪影。我双
手揣着杏果不知如何是好,一动不动的蹲在树干上,看着奶奶的一举一动。
“喵”、“喵”、“喵”,我的几声猫叫后,奶奶四处张望,最后眼珠子往我
第8页共12页
这一盯。我看到了奶奶十分着急的眼神。心想可能要挨骂。但却见奶奶脸上露
出慈祥的微笑,“筱筱,果子很甜吧?你可真行,女孩子家的还会爬树呢,快下
来,吃饭了啊。”“呵呵,就来。”奶奶的话让我喜出望外,过于高兴的我在
下树时一个不小心,把裤子给划了个洞,我当时提着裤子就赶紧往房间里跑,
生怕被奶奶看见。换好后,我把破裤子胡乱扔在角落里,便吃饭去了。
月亮从空中悄悄露出了脸,那样子像极了一个害羞的姑娘。夜晚的风很凉
爽,我独自一个人坐在杏花树下,仰望遥远的星星,兜里的杏果早已被吃得精
光。这时,奶奶走了过来,手里多了一样东西,我揉眼一看,正是我爬树时划
破的一条牛仔裤。我心里很是疑惑,正要问,却因为奶奶的一句话而又憋在了
心里。“你看你这孩子,裤子破了怎么不给奶奶说呢?这么好的裤子,扔了也
怪可惜的呀”!“奶奶,您别弄了吧,多费时间啊,我也不差这一条
啊。”“唉,筱筱啊,你还小,不懂事,这人一辈子哪怕活得再富裕,也得要
节约呀。你看你这裤子,也没破多少啊,缝缝就好,给爸爸妈妈省钱多好
啊。”奶奶说着坐在了我旁边,一双微微颤抖的手摆弄着我那条牛仔裤,借着
房梁上的节能灯,一针一线、仔仔细细的为我缝着破洞。
为了不让奶奶担心,那天后我就再没有爬上树去过。
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我也几年没有去看到那棵杏花树了,想必它依旧
枝繁叶茂、杏花飘香吧!若时光能够倒流,我一定会把全部的杏果,悄悄的放
在奶奶的枕边。
咏梅的古诗句篇五:初二下册第五单元作文古诗中的某某
作文要求:从小学到现在,你读过不少古诗了。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以
“古诗中的__”为题,围绕你选定的专题,把你所记得的和能够查阅到的相关
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如古诗中的离情别绪、古诗中的春夏秋
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名胜古迹。你可以为自
己编辑的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为每一首诗做一题解,说明作者、朝
代,并对原诗内容做简要介绍,对摘录的诗句加以点评。你还可以为诗集写一
篇“前言”或“编后记”,说一说自己编辑的过程,以及对古诗的理解和感
受。编好之后,在同学之间互相传阅,共享“编书”的快乐。
第9页共12页
范文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土,他是我国
继居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把浪漫主义精神和创作方法推向
了新的高潮,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
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达权贵。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绝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李白乘舟远渡门以
外,想去古时的楚国一带浏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起伏的山峦随着平
原旷野的伸展而逐渐消失,翻涌的江水奔入茫茫无际的原野后,依旧滔滔东
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水中摇荡的月亮宛如天上飞来的明镜,空中变
幻的云彩结成奇丽的海市蜃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仍然爱故乡深情
的江水,万里迢迢伴送着我的行舟,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描写
了长江的近景,江水送我,抒发离别之意。
这首诗中的画面极其广阔,其中群山的消失,平原的广阔,江流的貌远等
景象,都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旋夜书
怀》,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等雄伟的画卷,这首
诗融情入景,格调激越奔放,健爽明快。
古诗中的四季
春,鸟语花香,花团锦簇;夏,烈日炎炎,荷花绽放;秋,秋高气爽,果
实累累;冬,鹅毛大雪,冰天雪地。古诗中的春夏秋冬优美、典雅,令人向
往。
春之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不知不觉得来临,天气转
暧,万物复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如一双温柔的母
亲的手,抚摸着树木刚发出的嫩芽。“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
无。”“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细雨蒙蒙,世间万物接受着春
雨的洗礼,雨停后,世界仿佛奂然一新,清新自然,空气中夹杂着草的清香,
花的芬芳。
第10页共12页
夏之莲
忆莲,“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婀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荷花婀
娜多姿,让我久久不能遗忘,莲那清淡的花香让我忘记夏天的炎热,只知道夏
天空气中的清香。
对莲,“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莲那洁白高雅的身躯伫立
在池塘中,莲似乎成了仙的象征,淡雅,超脱世俗。莲在炎夏中盛开,谁还会
记得夏的炎热?恐怕只记得那怡人的芳香吧!
秋之夜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
荡。”,秋天的夜晚是多么的宁静,凉爽的风吹拂着我的脸庞。月高挂天中,
河水因微风而起阵阵涟漪,是否忧伤?是否思念?
冬之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严寒的冬
日,梅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在一片雪地中独立开放。“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
坤万里春。”梅在冬日给人们带来一丝生机。冬去春来,梅是春天的孩子吗?
春夏秋冬,在古诗中都饱含着诗人的情感,春——暧意,夏——激情,秋
——忧愁,冬——寒心,尽在不言中。
古诗中的扬州美
烟花三月,舅爷爷来到扬州。
舅爷爷是个戏剧家,说话总喜欢引用诗文。一开始,我老躲着他,后来一
想,怕什么呀,我也学过许多唐诗呢!于是,我大大方方地站在他面前,背起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舅爷爷不
断点头,然后问:“你知道为什么叫烟花三月啊?”我回答:“因为,扬州春
天的时候,柳絮杨花会到处飞舞,远看就好像轻烟一样,春雨中各种各样的花
儿,朦朦胧胧的,就像一片烟雾中的花海,非常美。”
舅爷爷惊讶地看着我:“扬州到底是文化古城啊,连小学生都这么厉
害!”我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不算什么,我们学校里的同学都会背诵许多古
诗的。”
第11页共12页
第二天,我们来到瘦西湖。舅爷爷笑着考我:“为什么叫做瘦西湖不叫胖
西湖呢?能不能用诗来回答?”这可难不倒我,我每次来瘦西湖,都会听到导
游讲解这首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
唤作瘦西湖。”最初我听不懂也记不清,还特地回家查资料问妈妈呢。
在二十四桥,我指着一块汉白玉的石碑,告诉舅爷爷,上面是毛主席的手
迹,抄的是杜牧的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
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我们漫步到莲花桥上,我给舅爷爷讲起十五的月亮十
六圆的传说,还背起了徐凝的《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
州。”
一旁的妈妈告诉舅爷爷,唐诗三百首中,就有二十四首是写扬州的。比如
禅智寺,杜牧就题了“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的优美诗句。平山堂、茱
萸湾、琼花观、瓜洲古渡,也都留下许多后人传颂的诗文。
舅爷爷一边听,一边欣赏着眼前碧波荡漾、绿柳依依的美景,不禁感叹:
怪不得“人生只合扬州死”!扬州,真是一座文化古城,风景也和古诗一样的
优美啊!
古诗中的离情别绪
自古以来,离愁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关于离愁的诗更是数不胜数,
离乡之情,别友之情溢满了文化史。
身处异地,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
乡”月色凄凉,作者独自一人身处异乡,望着那轮皎洁的明月,思乡之情不禁
油然而生,想起自己在故乡的一切,不禁感到无尽的酸楚,只能对月空吟,留
下这千古传颂的名句。
背景离乡,李月也曾吟诵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把自己对家乡的
依恋转化为家乡水对自己的万里送别,构思何其巧妙,感情何甚强烈,铺案写
下这传颂千古的名句。
与多年好友相别,王勃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到:“海内存知己,天
涯若比邻”与好友相交多年,而今日一别,却不知何时才能够再会,自然心生
不舍,但诗人却以乐观的态度,抛开惜别之情,丝毫不会哭哭啼啼作儿女态,
第12页共12页
挥豪写下这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
而面对离别,王维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真情吐露:“劝君更尽一杯
酒,西山阳关无故人。”以叙述的口吻,传情的动作表达真挚的惜别之情,青
青河畔,折柳相送,轻吟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句。
喜欢读古诗,体味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我仿佛经历了一次旅游,沉醉共
中,甚至让我不想醒来。
本文发布于:2023-01-23 00:54: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75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