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迤逦怎么读

更新时间:2022-11-13 15:12:46 阅读: 评论:0

七年级英语优秀说课稿-什么背受敌


2022年11月13日发(作者:中江表妹)

如何带领孩子开展课外阅读

扬州市江都大桥中心小学陈娟

家长们常常一脸虔诚地来请教:“我们家孩子的作文怎么提高?”“乱世文

章逆而采”,生活积累对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著名作家贾平凹:年轻人苦于

写作,一般是因为阅历肤浅,有了年纪的人,常常又习惯巧言饰非,美化自己。

小学生往往活泼、真挚有余,似乎面临的只是前者的困惑。却因为读书面偏窄,

也习惯于雕琢,所以两种毛病都有了。

对家长的这个问题,我往往是这么概括的:1、读书;2、生活。“读”是从

别人,包括前人那里间接得到经验,“生活”是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有人

笑了,说,这不就是古人那句著名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吗?我觉得这里的

“行路”,不光是说旅途的历练,还指代了“生活”,即一个人全部的生命体验。

某种程度上,生活比之书本更其可贵,因为是独一无二的,至少是这个独一

无二的“我”感受到的,是活泼泼的,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然而,今天的学生,尤其一些生活环境比较闭塞的,只知“活”,不知“生

活”,很多人,不习惯从一种欣赏美的角度去看、去听、去想,或者去表达了。

仅仅用“见识小”恐怕已经难以概括。

那么,视野小,感悟少,怎么办呢?还有一条捷径——读书。

耳濡目染之间,笑看秋月春风,懂得快意恩仇;嬉笑怒骂的同时,指点江山,

分辨美丑。——“读书好”之功利性无需赘述。可叹的是,现在很多人读书的目

的也就在于功利性。尤其是家长。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学生不能自觉读书呢?

1、环境使然。我们口口声声说阅读,埋怨孩子不读书,可扪心自问,就在

刚刚过去的这个星期,我们自己读了几本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读书就

是为了应付考试——假如,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我们都心存这样的想法,

遑论我们一手带出来的学生了。

是什么影响我们不读书了?是社会大环境。现在是电子产品盛行的时代,有

人一面把“读书”当口头禅,一面把书本束之高阁当装饰品。以前听说大款这么

干的时候,我们大都嗤之以鼻,现在我们习以为常。那么是什么影响孩子们不读

书呢?也是这个环境,我们没有给孩子良好的示范。我曾经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

节,每当我剪一个发型,换某种颜色的衣服,都会陆续有孩子们模仿。榜样的力

量是无穷的。

一个有书的家庭,一个爱读书的家庭,一个书香校园,一位知书的老师,对

一个孩子的一生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缺乏指导。

“看电视都来不及,还有空读书?”也有人问:“上好语文课不就够了吗?”

仿佛读书成了额外的苦差,其实,书本身有它的娱乐性、欣赏性、可读性,是可

以悦人的。书里的大千世界,或深邃、浪漫,或迤逦、动人,能不能尝出个中滋

味,关键看你有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书。

影响学生读书的家庭指导缺位,是一大现状,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指导学生

读书。

3、未以读书为己任。

古代贵为君王,也要博览群书,才把国家治理得整整有条。当今世界科技日

新月异,知识爆炸,不掌握各类新的知识,就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少年强,

则国强。”应该让学生知道:必须要努力学习,增长知识,长大后才能承担更多

的社会责任,更好地为国家效力,使我们的祖国迈向更加富强的明天。

二、阅读,读什么?

其实现代书的范畴已经大大扩展,不止印刷品,还有各种有声读物,如电子

书。

1、读好书。有人说读好书。好书?从内容还是文字来讲呢?

“好书没有固定标准”,那么建议学生读适合自己的书。学生选读作品缺乏

鉴别力,因而老师、家长的引导很重要。当然首先要撇开一些已经不适应他们年

龄的漫画、言情、武侠等等。

2、读杂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家长购书的第一选择却往往是作文

书,作文书的作者多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在作文起步阶段,供孩子学学章法,了

解同龄人生活,有一定参考意义,可一味只满足于读作文,就不够了,而且容易

留下匠气,阻碍创造性思维,遇到同题作文就“天下文章一大抄”。

其实,既可让学生广泛涉猎,多读各种类型的书籍,童话、历史、寓言、科

幻、冒险故事等等,看一些格调比较积极、清新的诗词歌赋,以提高学生审美及

炼字水平。也可以让其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如冰心、朱自清等我们熟知的现代

作家,广泛阅读他(或她)的所有作品。

3、读有独特个性的书。

学生读什么还取决于我们的评价标准。有些老师认为好文章就应该充满了精

彩语句,于是阅读就是摘好词语,找漂亮句子,其实我以为非也。机械地分析,

不如融会贯通,技巧是可以习得的。孩子的独特视角和体验,才是可以让我们大

加赞赏的。要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多读有独特个性和审美意识的书。

三、怎么读

1、有选择地读。书海浩瀚,只能有选择地读,分类型搭配读,精读与略读

结合。

2、朗诵与阅读结合。功在诗外——阅读与朗诵的关系值得我们探究。课外

阅读也可以结合朗读,声情并茂,架设情境,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背诵与阅读结合。儿童正处于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人的记忆力恰恰又

是可以训练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引导,给学生布置一些背诵任

务,如唐诗、现当代的美文。我想这会是一种实在、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4、还要在交流中读,在比较中读。

阅读活动是个性化的行为。我们应该从阅读开始,鼓励个性化思维。

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体验也各不相同。鲁智深坐化五

台山、宋公明一心要招安,到底是愚忠还是精忠,到底是投降还是报国?面对各

不相同的感悟、理解,我们不必强求统一,应鼓励学生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发表独立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大可见仁见智。

5、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二年级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可让学生结合阅读,讲讲故事、动

手画画等;三四年级可摘摘印象比较深的好词好句;五六年级可写写读书笔记。

平时的阅读与写作训练,也可以做到读写结合。

6、量化阅读时间。

引导家长分别为小学生量身定制一套读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

父母对孩子的培养,从听到说,每天安排某个固定时段进行,平时则要注意

在生活中给孩子多多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日日如此,时间一长,孩子的阅读习

惯便养成了。

7、做好读书准备。即,充足的时间和快乐的心境。书非“乐”不能读也。

乐在其中,方知其味。如果读得不快乐,或者是不喜欢的书,干脆不要读了。

我们要给读书一点时间,才能让学生把读书当成生活习惯。把“要我读”变

成“我要读”,学生才会在读书的过程中寻找到快乐。

我们可以给孩子自己选书、购书、换书的选择权或机会,还可以让学生们排

演故事剧《守株待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等,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他们明

白,课外阅读本身就是一件有趣和快乐的事。

8、与教本结合,鼓励阅读。

为了让学生爱上书籍,既可以物质奖励,比如给爱读书的学生发奖品,还可

以经常在班级中树立典型,经常有意无意地表扬这些孩子,让学生之间形成读书

氛围。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也注意把阅读向课外延伸。如在讲授《诚实与信任》

时,我向学生推荐了《“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背叛》,在讲

授《说勤奋》时,我连续向学生推荐《孔子拜师》、《伤仲永》、《以勤奋为起点》

三篇课外阅读,力证无论天资聪颖还是愚钝的人都需要勤奋学习。并择机举行班

级小小故事会。

我校创设“三香校园”,设立图书角,举行故事会、跳蚤书市,将《千字文》、

《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古籍经典纳入校本教材,都是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

书氛围。现在课间常常可见学生或个别、或三三两两阅读的身影。

的确,阅读是一种习惯。当阅读成了习惯,阅读就不再是负担;阅读是一种

分享,它是一种愉悦的人生的体验。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15:12: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7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疑惑的反义词
下一篇:洋组词
标签:迤逦怎么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