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原文翻译与注释赏析
《赤壁赋》是苏轼创作的一篇赋,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
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赤壁赋原文翻译与注释赏析”,仅供参
考,欢迎大家阅读。
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
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
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
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
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
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
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
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
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
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
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
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
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
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翻译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氏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
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赞美)明月的
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
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听
任小船飘流到各处,凌于苍茫的万顷江面之上。乘着轻风(在江面上)
无所不至,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
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于是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
“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
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同伴吹起洞箫,按着节奏为歌声伴
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怨怼有如倾慕,既象啜泣也象低诉,余音在
江上回荡,丝丝缕缕缭绕不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
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苏氏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同伴问道:“箫声
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
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东可以望到夏口,向西可以望到武昌,
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
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
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转
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
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渔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在
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
天地中,象沧海中的一粒栗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
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与仙人携手
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
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氏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流逝的就象这水,其实并没有
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象这月,终究又何尝盈亏。可见,从事物变
易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
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
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
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
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
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
尽可以一起享用。”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
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
白色的曙光。
赤壁赋注释
1、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
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
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
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
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在壬戌。
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4、徐:舒缓地。
5、兴:起,作。
6、属:通“嘱(zhǔ),劝酒。
7、明月之诗:《诗经·陈风·月出》有“舒窈纠兮”之句,故称
“明月之诗”、“窈窕之章”,与下注释相同。
8、窈窕之章:《月出》诗首章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
纠兮,劳心悄兮。""窈纠"同"窈窕"。
9、少焉:不一会儿。
10、斗牛:斗、牛,星宿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横江:白茫茫的水气。横江:笼罩江面。
1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
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
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
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13、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通"
凭",乘。虚:太空。御:驾御。
14、遗世独立:超越尘世,独自存在。
15、羽化而登仙: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想长了翅膀一样,
认为成仙后能够飞升。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17、桂棹(zhào)兮兰桨:用桂树木做的棹、用木兰做的船桨,
棹,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
18、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
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19、渺渺兮予怀: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
20、美人:代指有才德的人。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21、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依,按和:同声相
应。
22、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
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23、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24、缕:细丝。
25、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
龙感动得起舞。
26、泣孤舟之嫠(lí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孤居的
妇女,在这里指寡妇。白居易《琵琶行》写孤居的商人妻云:"去来
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这里化用其诗。
27、愀(qiǎo巧)然:忧郁的样子。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危坐:端坐。
29、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3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31、夏口:地名,故城在今湖北武昌的西面。
32、武昌:今湖北鄂城县。
33、缪:通"缭"盘绕。
34、郁:茂盛的样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吴将周瑜
在赤壁之战中击溃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周郎:周瑜二十四岁为中郎
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3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
刘琮率众向曹操投降,曹军不战而占领荆州、江陵。方:当。荆州:
辖南阳、江夏、长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带。江陵:当时的荆州
首府,今湖北县名。
37、舳舻(zhúlú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38、酾(shāi筛)酒:斟酒。
39、横槊(shuò硕):横执长矛。
40、侣鱼虾而友麋鹿:把鱼虾、麋鹿当做好友。:伴侣,这里用
作动词。麋(mí):鹿的一种。
41、扁(piān篇)舟:小舟。
42、匏(páo咆)尊: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尊,通
“樽”。
43、寄:寓托。
44、蜉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
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45、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
之间极为渺小。
46、须臾:片刻,时间极短。
47、长终:至于永远。
48、骤:屡次。
49、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50、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51、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52、卒:最终。消长:增减。长:增长。
5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语气副词。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
(zàng):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55、适:享有。
56、更酌:再次饮酒。
57、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58、狼籍:通“藉”,凌乱。
59、枕藉:相互枕着垫着。
60、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赤壁赋赏析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
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
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
壁。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
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
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
藉。这时,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了“大江
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
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这篇赋以游赏山水为题材,全文共分五段。开头一段先交代游赏
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
于赤壁之下。”方式是“泛舟”,时间是“七月既望”,于是才有后
文关于江水、月亮的描写、议论;地点是“赤壁之下”,于是才有后
文关于三国历史的追叙与联想;人物是“苏子与客”,于是才有后文
关于宇宙人生见解的双方对话。这几句看去像一般游记文的寻常格套,
却并非可有可无的闲笔。作了这样的交代之后,下面接着总写游地的
优美景色与游人的欢快心情。扣着“泛舟”二字,写水兼写风:“清
风徐来,水波不兴。”简短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
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扣着“七月既望”再写月: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边举起酒杯,与客共饮
这秋江之酒,一边引吭高歌,吟唱古代咏月的诗篇。“明月之
诗”“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里《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
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这章诗描写诗人看到明亮
月光下美人娇好的容貌和幽闲的体态,引起感情上的爱慕向往和烦闷
不安。吟唱这样的诗,除了引出下文作者自歌“望美人”之外,在这
里还有以“月出皎兮”召唤月亮飞临的用意。果然,一轮明月,冉冉
升起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本是两
个星宿的名称,这里泛指夜空中少数明亮的星点。“徘徊”二字,不
止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而且写出被召唤出
来的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际上乃是游人即作者对
于冰清玉洁的月亮的无限愉悦。这时,在皎洁的月光的辉耀之下,秋
江的夜色便历历在目了。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那茫茫的
雾气、茫茫的江水、茫茫的夜空,经过月亮的银辉的浸染,显得浩瀚
无边,浑然一片;游人的心境也随之疏朗、开阔,无拘无束,因而不
由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是说,任凭一叶扁舟随意
漂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这里虽然回应到开头
的“泛舟”二字,但是游人所感受到的,倒不像坐卧舟中、漂游江上,
而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
悠忽忽地升入仙界里去了,所谓“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这开头一段,写“泛舟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领
略秋江夜色之美。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完
全足以供人赏心悦目,作者也确乎陶醉于其中,以致感到进入了“羽
化而登仙”的境界,而读者又通过作者这样精彩的描写,有如亲临其
地,与作者同享那“泛舟赤壁之下”时的良辰美景。通篇《赤壁赋》
真正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也主要是这开头一段,它正面写了一
个“乐”字。
接着第二段是过渡的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承上,就
是继续描写“泛舟”时的欢快心情。“于是饮酒乐甚”一句,点出
“乐”字。“乐”借“酒”来助兴,“酒”又增添“乐”趣。古人往
往“痛饮”伴随以“狂歌”,作者在“饮酒乐甚”之后自然也情不自
禁地“扣舷而歌之”了。比“举酒属客”进了一步,是“饮酒乐甚”;
比“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进了一步,是“扣舷而歌之”,唱自
己即兴所作的歌词。这种深入一层的写法,并非仅仅为加强突出“泛
舟”时的欢快心情,主要是为着带来下文感情的变化,以引出一番议
论。关键在“扣舷而歌”的歌词。歌词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
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
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歌词显然是从《月出》一诗生发而来。“流
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皎兮”么?“美人”,
即漂亮的心上人儿,不就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
怀”,表现临风怅惘,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
与单纯的民间情歌已有不同,它所表现的是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
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而
不甘沉沦。这在写游赏赤壁的《念奴娇》词中,赞美年轻有为的“三
国周郎”,感叹自己“早生华发”,就表现得更为明确。不过,“击
空明兮溯流光”,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
之感,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当中,已然包含着淡淡
的哀愁了。对于苏轼在歌词中表现的这种政治感慨,他人是未必能了
解、体会的。“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这位为苏轼歌唱伴奏
的客,正是按照他自己的感受吹箫的,因而那箫声就别是一种悲凉幽
怨的调子:“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
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一曲洞箫,凄切婉转,竟然引
得潜藏在洞壑里的蛟龙都难以宁静而舞动起来,引得独处孤舟的寡妇
不由得感伤身世而哀哀哭泣。苏轼借助于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
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下泪。这箫声,当然与“饮酒乐甚”的
气氛很不协调,而且当然要引起苏轼的惊讶。“苏子愀然,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郑重其事地向客询问,于是由客
的回答带出这篇赋的第三段文字来,这就是启下。承上写“乐”,启
下写“悲”。第三段通过“客曰”,从反面揭示一个“悲”字。
客之所以“悲”,在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促。眼之所见,是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很容易联想到曹操的诗句,
所以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而且,
身之所在,又正是曹操赋诗的长江赤壁,这自然会进一步联想到赤壁
之战,所以说:“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
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发生在现在湖北武昌县
西、嘉鱼县东北的赤矶山,一说在蒲圻县西北的赤壁山,总之,不在
黄冈的赤壁。苏轼不过是因为地名相同,便信手拈来出之客口,寄托
遐想,抒发感慨,并非对于历史无知。他在《念奴娇》词里就说: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所谓“人道是”,即在表明
原属传闻,实无依据。在这里,借着景物、地点的关合,从客的口中,
用曹操这个历史人物来感叹现实人生。景物还是曹诗中所描绘的情状,
地点还是曹操曾经赋诗后来又被周瑜战败的处所,底下就有一个问题:
当时不可一世的曹操现在哪儿去了呢?“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
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曹操在建安十三年七月,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
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他志
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握长矛朗诵自己的诗篇。这
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
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都不曾晃动一下便悄然消失了。所以客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
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客认为他和苏轼既不在
中央朝廷,又不在地方官署,谈不到政治上有何作为,事业上有何建
树,只不过在江岸水洲,过着渔父樵夫的生活,鱼虾是伴侣,麋鹿当
友人,划着小船,举杯相劝,那微不足道的生命,简直短促得像永恒
天地里仅能活几个小时的蜉蝣,渺小得像茫茫大海里一颗丝毫也不显
眼的米粒。这样就连同曹操都不能相比了。客再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
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一方面“哀吾生之须臾”,
另一方面“羡长江之无穷”,进而希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
终”,即与仙人相交,与月亮同在。但是,“知不可乎骤得”,那本
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因而忧伤愁苦,并把这忧伤愁苦通过冷清秋风里
的箫声传达出来,“托遗响于悲风”,点出了“悲”字。
第三段写客的回答,表现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把
人类社会同宇宙自然对立起来,又把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
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台上威武雄壮剧的持续演出,也看不到人类
虽然依赖自然但更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悲观厌世或
消极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
们政治失意或生活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惘。
苏轼也是如此。客的回答,其实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
一个方面。《念奴娇》词不也说“人生如梦”么?而这样的思想感情,
作为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却被苏轼结合着景物地点的特征,从历史
到现实,从具体到一般,用诗一般的语言表现出来,使读者一点也不
感到有任何枯燥的说教意味。更为重要的是苏轼同样结合着景物、地
点的特征,同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批评了客的回答,表现了苏轼当时
思想感情的另一个主导方面,全文至此遂以“苏子曰”开始而进入第
四段。
因为客曾表示“羡长江之无穷”,又希望“抱明月而长终”,所
以苏轼还是拾取眼前景物,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月亮说起: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一句仿佛京剧行腔中的“导板”,将引出
一节精彩的唱段,而那种疑问式的语调则又表明客其实不能从江水、
月亮得出关于短暂与永恒这一哲学范畴的正确认识。关于江水,苏轼
认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
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长流
不绝,因此可以说“未尝往也”。关于月亮,苏轼认为“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
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因此可以说“莫消长也”。
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作者再归纳到一般的认
识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
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
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顷刻即逝,
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保持常态;
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
样绵延不息。因此,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而又何羡
乎”?自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苏轼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只能说包含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
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不能认为
是科学的,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而相对主义否认衡
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煞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同时,苏轼这种宇
宙观和人生观固然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对于所追求的理想的
坚持,身处逆境依然那么豁达、开朗、乐观、自信,但也表现了他随
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往往包含着
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从流连光景中寻求精神寄托。所以他在“而又
何羡乎”一句之后,掉转笔锋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
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
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非但不必因“吾生之
须臾”而羡慕其“无穷”,反倒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
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前人说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恰好切
合苏轼眼前的景物,“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
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他正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
其乐。这,又回到了“乐”字上来。
文章写了主客对话,表达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最后以第五段作
结。第五段写客被苏轼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却愁颜。“客喜而笑,
洗盏更酌。”这次更加欢快,不免开怀畅饮,直到“肴核既尽,杯盘
狼藉”。客解决了思想问题,心情舒畅,无所忧虑,于是同苏轼“相
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
遥相呼应。一枕好睡醒来了,一宿晚景过去了,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
一篇《赤壁赋》也随之收尾了。而读者则在经历了一番江上月夜泛舟,
听取了一场关于宇宙人生的对话之后,却还久久地沉浸在作者优美笔
调所表现的诗一般的意境之中。
作为游记文,固然要描写山川风物之美,《赤壁赋》也确乎使我
们从它所刻画的自然景色中获得了艺术享受,但是,如果文章仅仅停
留在山川风物本身,那意义与价值毕竟还是有限的,而《赤壁赋》则
正是通过赤壁之游以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见解。作者对宇宙人生的见解,
我们当然不会完全赞同,然而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
地而几乎丧失人身自由的情况下,一点也不灰心丧气,并且那么坦荡、
旷达,具有强烈的生活信念。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表达对宇宙人生
的见解并没有脱离赤壁之游的特定环境、条件,而把理论的反复申述
跟感情的起伏变化及文章的层次结构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抽象的观点
具有形象性与感染力,并把读者带进一种颇有几分迷幻色彩的艺术境
界。这,就是哲理与诗情的高度融合。
还应该看到,《赤壁赋》是采用赋的体裁来写的游记。赋在汉代
主要以铺张渲染为能事,排列许多怪异生辟的词汇,宏篇巨制,繁缛
富丽,叫大赋。后来出现一些抒情咏物的小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发展了大赋的排比句法,接受了骈文的影响,讲究对仗工稳、字句整
饬,叫骈赋。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中写赋,按照诗歌声律,不但严
格要求对偶句式,而且限制用韵,规定平仄要配合、音调要谐和,叫
律赋。宋代的散文大家欧阳修、苏轼等人写赋,有意打破这种声律字
句的限制,使之如散文那样富于伸缩性,能够自由挥写,叫文赋。
《赤壁赋》就是宋代文赋的一篇优秀代表作品。我们稍不注意,还以
为它是普通的散文,其实它是押韵的,也有排比、对仗的句子,而主
客对话的方式,又是来自汉代的大赋。不过,它没有大赋的板重、堆
砌的毛病,也没有骈赋、律赋的形式束缚,正体现了苏轼散文的“行
云流水”的艺术风格;其中造语而多有变化,用典而不拘故实,写景
而富于想象,抒情而兼用夸饰,又可以看出苏轼文学创作的革新、解
放的精神和浪漫主义的色调。
大约是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
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
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
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
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
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
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
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
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
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象芝麻大的黄色、黑色
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
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
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鸟?”旁人答道:“这叫
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
地方上的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
诗案”,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
有何区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
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
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被贬惠州,后再次遭贬儋州。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23:1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71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