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什么
《永乐大典》这部被《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
大的百科全书”的万册巨帙,自成书以来,历经沧桑。下面由小编带
你去了解这部书的历史。
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什么?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
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
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
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
《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
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不列颠百科全
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
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典籍概述
《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
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
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
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
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
文献。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
千万字。[16]
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
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
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据粗略统计,
《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
《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
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详细介绍
包装
完整的《永乐大典》单册,高50.3厘米,宽30厘米,用明代营
造尺来量,高一尺五寸六分,宽九寸三分。开本宏大,具有皇家的威
仪和气魄。
每册《大典》约有50叶(页)左右,主要都是二卷一册,一卷一册
或三卷一册。书叶采用雪白、厚实的树皮纸,翻开书发出淡淡书香,
十分讲究和美观。
古籍的书衣就是现代书籍的封面,因为像人穿的衣服一样包裹在
书的外面,就有了“书衣”这个形象的称呼。《永乐大典》的书衣用
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这种很像现
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叫做“包背装”,是元朝和明朝前期书籍装帧普遍
采用的方式。包背装书籍应该是立着插在书架上,不像后来的线装书
是躺在架子上的。可以想象,一万多册开本宏阔的《永乐大典》摆在
架上,如同一个小型图书馆,可谓煌煌巨制。
书衣正面的左上方黏有一个长方形的书签,框内题“永乐大典”
四字,字下方还有双行小字,说明这册书的卷数。书衣正面的右上方
还黏有一个框,里面用墨笔题写这一册所属的韵目,又低一字注明这
一册是该韵目的第几册。如果手里有一部当时通用的《洪武正韵》的
话,按图索骥,就能十分方便地从一万多册《大典》中检索到自己需
要的内容。
行格翻开《永乐大典》书衣,就是卷端,也就是正文的第一叶(页)。
可以看到,整部大典都是用朱、墨笔写成的。朱笔主要用来绘制边栏
界行,书写引用书籍的著者和书名;墨笔用来书写题名、卷数、韵目、
书籍正文并绘制图画;圈点则是用内空外圆的芦、竹、骨或玉制笔管蘸
上朱砂印泥戳上的。整体看起来端庄美观,朱墨灿然。
《永乐大典》每一叶朱色的边栏界行都是用手绘制、而不是印刷
出来的。大典的边栏四周都绘成双边,“朱丝栏”把每半叶隔成八行,
版心间上、下各有一条粗粗的“象鼻”,中间还有一个“鱼尾”,
“鱼尾”上方记载书名和卷数,下方记载叶数。行格的笔画粗细均匀,
画得一丝不苟。如果仔细看看,还会发现朱丝栏线上、下都有针眼,
根据这个针眼,你就能猜出为什么栏线能画得间距相等了吧。
《永乐大典》的3亿7千万字,都是书手们用明代官用的楷书:
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大典中所绘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
精丽工致。这3亿多字在编纂时应该至少抄过一遍,两千多人连编带
抄用了5年时间;定稿后清抄,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平均每
天要抄50万字之多。清抄的书手中有许多是各地有名的书法家。由于
现存的《永乐大典》是嘉靖年间重录的,永乐年间原本的书法不得而
知。嘉靖年间负责重录工作的徐阶见到永乐本后,曾经赞叹说,旧本
缮写得太好了,很难再找到这样的书手了。从嘉靖重录本看,《大典》
的书法较为瘦长,类似欧书,看起来流畅挺拨,相比较,清代的馆阁
体则显得更圆润一些。当然,《大典》的书法也有匠气较浓的,不能
一概而论,也不能过于挑剔。
从《永乐大典》的残本上,还可以看到其中的插图,这些图画全
部采用白描手法,描绘的山川、名物、人物、城郭等形态逼真,十分
精致,是古代书籍插图中的精品。
《永乐大典》完整的时候,插图的式样和种类一定非常多,如果
单独编一本《永乐大典》插图集的话,那简直就是古代文明的一次大
展示。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曾经说到他编纂
《四库全书》时,有一次翻到《永乐大典》上宋代兵器“神臂弓”的
图画,很是惊讶。按照《永乐大典》上的记载,“神臂弓”可以立在
地上,扣动扳机,箭飞出去可以穿透300步以外的铁甲,宋朝的军队
用“神臂弓”来对付金兵很有效果。宋军对这一利器的使用有严格的
军法要求,绝对不能遗失或被金兵得去。“神臂弓”在元世祖的时候
失传了。结果“神臂弓”最终随着《永乐大典》而消亡了。
编排一部《大英百科全书》,它的辞条是用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
来编排的,那么在中国古代,如何把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组织成
一个整体,让人很快能检索到要找的内容呢?《永乐大典》的编纂者们
采用了“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
幅《永乐大典》图版中,卷端第一行下方“四霁”就是韵目的顺序和
名称,第二行的“寄”字就是属于霁韵的一个韵字。别看只有三个字,
作用可是很大的呢!
当代专家学者要编纂一部百科全书,往往要先确定条目,再根据
大量的资料逐条撰写。像《大英百科全书》和《中国大百科全书》都
是这样。《永乐大典》的编纂者们也要根据文献中的语词来确定条目,
不过他们并不撰写什么文字,而是把各种典籍中凡出现过这个条目的
一段记载,甚至整部书籍全都抄录下来,还要点明采自什么文章、书
籍,是何人撰写的,让人明晰出处,可以查考。这种做法,有点类似
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
《永乐大典》记载内容通行的规则是用一行的大字墨书辞目,用
双行小字朱笔记载作者和书名,墨笔记载书中的篇名和内容,就像这
幅图版看到的样子。
韵字下面也有文章:《永乐大典》裁选的典籍或文章一般都列在
辞目下面。但根据具体情况,有些也列在标目字的下面。比如图版中
的标目字“昭”的下面,就把《左传》中关于鲁昭公一节的记载全部
列在下面,而且一列就是好几卷。
古音古字汇于书中:《永乐大典》在检索字的下面首先要注明该
字在《洪武正韵》中的音韵和最早的出处、训释,还要标明篆、隶、
行、草、楷等各种书体和异体字,内容十分丰富。你看这个标目字
“冀”字下面就列举了“冀”各式各样的写法,真像书法字典一样。
《永乐大典》前后编纂过两次,第一次编纂开始于明成祖永乐元
年(1403年),由解缙、胡广、胡俨、杨士奇等人负责,召集了147人,
于次年完成了编纂工作。名《文献大成》,当时的明成祖朱棣阅读后
非常不满,命令重新编纂。
重纂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再命解缙、姚广孝、郑赐等人重纂,
这次因为采选的书籍众多(集齐了全国所有的书目),参与的朝臣文士、
宿学老儒达到2.16万人。
《永乐大典》完成后,明廷又在各地征召了大批缮书人进行描栏、
清抄、绘图和圈点工作,由于人员数量过多,已经无法统计了。
参与编修《永乐大典》人员的生活条件优裕,他们居住在离皇家
藏书处文渊阁不远的崇里坊等地,由光禄寺早晚供给酒肴、茗果,还
发给膏火费,官员参与编修的可以免朝,待遇十分优厚。当时有人就
以“天下文艺之英,济济乎咸集于京师”来形容《永乐大典》编纂的
盛况。
《永乐大典》在永乐年间纂修完成后,只抄录了一部,叫做“永
乐正本”;到嘉靖朝,怕大典有损,又重录了一部,称为“嘉靖副本”。
因为两部大典都深藏在皇宫中,没有刊印,流传稀少,在朝代更迭、
内忧外患中被偷盗、抢掠、焚烧,“正本”消失了,“副本”也只剩
下400余册。《永乐大典》从编纂到毁灭的600年间,留下了许多传
奇故事和千古之谜。
《永乐大典》纂成后,被放置在南京文渊阁的东阁。永乐十九年
(1421年)明成祖移都北京,挑选了一部分藏书带到新都,《永乐大典》
在正统年间正式被放置在文楼中。永乐和万历年间,虽然都曾有人提
议过刊刻,都因“工费浩繁”未能实现。
在明朝皇帝中,明世宗(嘉靖皇帝)最喜爱《永乐大典》,平时在案
头上常备几册大典以供随时翻阅。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发生
大火,三大殿都被烧毁。火势蔓延,很快便危及文楼中的大典。明世
宗连夜下了三道金牌,令人把大典及时抢救出来。为防止今后再遭受
类似祸患,明世宗萌生了重录大典的想法,并同大臣徐阶反复商议此
事。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世宗任命高拱、瞿景淳、张居正等人
负责重录《永乐大典》的工作。吏部和礼部主持了“糊名考试”,选
拨出109位善书人。内府调拨了画匠、砑光匠、纸匠等。惜薪司、光
禄寺和翰林院也分别负责木炭、酒饭和“月米”的供应。重录工作正
式开始了。[17]
重录之初,大臣徐阶认为抄录上万册大典,工程浩大,不必拘泥
原来的式样和书法。后来他翻检《大典》,发现如果版式一变,上面
的大小字和图形都要发生变化,不如照原样摹写方便,最后决定重录
全仿永乐正本,不加任何改变。
重录《永乐大典》的缮写者被规定每人每日抄写三叶(页),这样重
录工作整整花了6年时间,到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才最后完
成。从此《大典》有了两个抄本:永乐抄本(正本)和嘉靖抄本(副本),
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宬两处。
意义
《永乐大典》由于卷帙浩繁,参加纂修人员众多,因此前后体例
不一,前后错互舛误之处,亦在所难免,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巨大价值。
《永乐大典》的最大贡献在于保存了我国明初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
献资料。在这方面,清代一些学者对《永乐大典》所作辑佚工作是有
一定成绩的。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时,安徽学政朱筠奏请“校
《永乐大典》,择其中人不常见之书辑之”,得到清高宗的批准,于
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立了《四库全书》馆“校勘《永乐大典》散篇
办事处”,先后参加者共三十九人,其中有著名学者戴震、邵晋涵、
周永年等。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共辑出书籍:经部六十六种,史
部四十一种,子部一百零三种,集部一百七十五种,总计三百八十五
种,四千九百四十六卷。其中重要的文献如西晋杜预的《春秋释例》、
唐林宝的《元和姓纂》、北宋薛居正的《旧五代史》、南宋李心传的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代医学名著《苏沈良方》、《博济方》、
《伤寒微旨》等都是亡佚已久的秘籍,全赖《永乐大典》才得保存下
来。
中国古代浩瀚的文化典籍流传到今天的只有百分之一、二,其他
因为自然或人为的破坏,最终在历史长河中湮灭了。古代典籍是承载
古代文明和文化的“郑和宝船”,它的形态、语言和内容是一个时代
历史的真实写照,能激起人们探秘寻宝的强烈冲动。
《永乐大典》就是这样的一个“宝船”,它曾经如此庞大和华丽,
把中国14世纪以前的文化统统装入它的仓中。道教在元朝经历一次毁
灭性的打击,元朝的统治者几乎烧毁了所有关于道教的书。到了明代,
流传于世的道家经典不足宋元时候的三分之一。而《永乐大典》则最
大限度的记载了明朝以前所有的道家经典。可如今,人们只能通过露
在水面上的一小段桅杆来猜测这艘沉没宝船的一切了。历史上的《永
乐大典》带给人们太多的惊奇和赞叹,它的毁灭也带来了同样强烈的
悲伤和遗憾,留给后世许多有待探寻的谜。当代许多人不知道《永乐
大典》是一部什么书,还有许多对《永乐大典》耳熟能详的人恐怕一
生也无缘见到《永乐大典》的原貌。
《永乐大典》所载之书以宋元时期的著作为多,到明代编辑《文
渊阁书目》时,这些著述已经是十不存三、四了。到了清代,只有十
之一、二还在流传。加上《永乐大典》收录的典籍除比较正规的儒家
典籍、史传百家、历代文集等,还收录了大量的方舆志乘、小说戏曲、
医学方技、道佛典籍等,所以历代学者都把《永乐大典》看作辑佚之
渊薮,他们在其中爬梳整理,把分散在各卷中的典籍汇总起来,使许
多佚书得以重现人世。
清代学者辑录宋、元文人的诗歌文集和宋、元两朝的史料最为丰
富。近现代以来,戏曲、地方志、科技书籍和医学著作开始被人们重
视和辑录。大典中的佛教、道教资料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下面就让
我们了解一下历代辑佚的过程和成果。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21:47: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67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