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范文10篇
今天我读了《三字经》最后的一些——“莹八岁,能咏诗”到
“戒之哉,宜勉力”,里面讲的是古圣先贤的精神和人生的哲理。
其中有几句话十分影响我“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
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勤有功,戏无益。”
这几句话主要讲我们要小时候努力,不能耽误学习的黄金时段。这
样,长大为国。为民、为自己都有好处。还能使父母长辈感到骄傲
自豪,造福于后代。
以前,我总以为学习的时机和时间还很长,不必这么累这么认
真地学习,可以留着一些知识以后慢慢学。可现在我才知道,光阴
似箭,日月如梭。我们学习的时机只有那几次,错过了就再也遇不
到了。并且知识也像一个黑洞一样,越来越大。今天你会了这个,
明天又有新的知识等着你,可谁又能保证你前一天学的知识忘不了
呢?知识像一只被人吹的气球一样越来越大,就算你有三个脑子每
天不停地记也记不完。所以,我们要把握好近在手边的学习时机,
千万不能错过,一错过就再也记不住了。
玩耍的快乐只是暂时性的快乐,并且这种快乐就像夏天里的冰
一样,一吃还想吃。我们学生可以享受一下这种快乐,不过不可多
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学就会控制不住自己,从而无心学
习,长大懊悔莫及。学习的快乐是永久性的快乐。它像一杯咖啡,
刚开始有苦,然后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后是香醇。我们要
学会做长久的快乐,虽然刚开始没有香,不过会越来越有甜头。从
而让你爱上这种长久的快乐。
我要学会做一个珍惜时间,品尝学习“咖啡”的小才女。
同学们,你们猜一猜:我小时候最熟悉的顺口溜是什么吗?告
诉你吧:那就是《三字经》。也许你会问:《三字经》是顺口溜
吗?我会毫不犹豫的答复你:它不仅是一本赋予我丰富知识的顺口
溜,还是一个鞭策我学习和教育我做人的“好老师”。
《三字经》这本书充满着童趣,就连作者的名字——宋儒王应
麟也让我觉得好奇。它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儿童启
蒙读物之一,流传已达千年之久。其中有许多经典的语句家喻户
晓,妇孺皆知,被誉为“千古一奇书”。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三字
成句,和谐押韵,朗朗上口。每当我读它的时候,不禁感慨:应麟
爷爷,你是多么聪明,多么有才华!能洞察一切事物,一定是个非
常认真而细心的人。我要向你学习!
《三字经》的内容丰富,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还让我受到了
良好的教育,明白了许多道理。譬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
学,老何为?”这句告诉我们,年轻时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
的,到老的时候,就什么作为也没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
友,习礼仪。”又让我明白了:我们做子女的,从小就应该懂得尊
敬老师和朋友,孝敬老人这些礼仪。
《三字经》是我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给我指明了方向。记得,
妈妈去桃源学习了,没人带我回家。上课时,我的思绪早已飞到窗
外,老师叫了我一声,我才回过神来,我羞愧得无地自容。这时,
我突然想起:“人不学,不知义。”我再也不敢上课走神了。
《三字经》是永不退色的经典,是文学的宝藏。它用一篇又一
篇寓意深刻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它是一片蔚蓝的大海,而我是一条小鱼,我自由自在的在里面
遨游。
妈妈给我买了本国学《三字经》,《三字经》中含有古代人民
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
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
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
好与坏的差异!
《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
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适宜什么
是不适宜。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
孩子小时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
习礼貌懂规矩!
通过学习这些诗句,给我们讲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在
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
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国建立的更加富强。
大家都知道《三字经》这本书,读三字经有感。它是一本我们
小朋友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学著作。在这本书中,象唱歌一样
的《三字经》竟然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看了《三字经》,我
有很多的收获。
在《三字经》中最让我受启发的是"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
老何为"和"勤有功,戏无益。"这两句。它说得是一个人小时候不好
好读书,这是不应该的,勤奋好学的人一定会事业所成,游手好
闲,不求上进的人是没有作为的。古人都知道要从小勤奋努力学
习,而我们处在现在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中,不愁吃、不愁穿,却不
懂得好好珍惜,想想自己,学习一点也不用心,态度也不认真,作
业马马虎虎经常出错,字还写得很难看,真是太不应该了。
在《三字经》中还有一个故事让我非常感动。故事讲的是一个
叫黄香的小女孩,她九岁就知道要孝顺父母,夏天用扇子为父母驱
蚊子,冬天用自己的身体给父母暖被褥。黄香小小的年纪就这么懂
事,我比黄香大一岁,可在家里,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点也
不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所以我要向黄香学习,做一个懂事
孝顺的好孩子。
《三字经》中还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它让我
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好孩子,我爱读《三字经》。
今天,我们听了复旦大学钱文忠的"讲解《三字经》"第一、二
集。虽然只有原文六句,但是这六句却在钱文忠教授独树一帜的讲
法中变得趣味盎然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字经》是宋朝时的儿童启蒙课本,内容通俗易懂。钱文忠
教授之所以能让这有点枯燥乏味的简单文字,让人理解起来如此传
神,还是因为他那独特的教学方法。他在每一段话的背后加上一个
轻松、诙谐的小故事。通过第1、2课(集)的学习,我们已初步领
悟到了学习对于人的重要性,知道了"五子登科"、"才高八斗"等的
由来。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曹操四子的故事。
传说曹操有四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曹植、曹丕、曹彰、曹冲。
这四个人虽然是亲兄弟,但性格各异,又不像亲兄弟。曹植才高八
斗、憨厚老实,喜欢吟诗作画,才华横溢。曹丕奸诈、贪婪,占有
欲很强。攻城时,曹丕总第一个冲进城去。可是他既不是来带将士
冲杀,又不是剿获战利品,而是去强占别人的东西和亲人,还很嫉
妒。曹彰武艺高强,能够钝住一只老虎。而曹冲那么是家喻户晓的
神童……,这几个人性格的差异,凸显教育环境的重要性。
《三字经》之所以被奉为"经",是因为它朗朗上口、蕴藏着无
尽哲理,真希望明天可以再看!
《三字经》把我国从古到今的许多故事、知识,以三字经文的
方式展示给我们,其中有教我们做人的,有教我们做事的,还有教
我们学习的等等。
这些故事有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生动而有教育意义。比方“昔
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得就是孟母三迁和孟子逃学
后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
有好的环境,特别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又比方“香九
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段话讲得是黄香九岁时就懂得
孝敬父亲,冬天把被窝捂热后再请父亲睡。读了这个故事,我很受
启发,我觉得我要向黄香学习,多为父母做些家务,做一个孝敬父
母的好孩子。
《三字经》里还有很多哲学故事,给我们树立了许多典范,告
诉我们很多深刻道理,让我们受益无穷!
我读过很多书,有童话书,有漫画书,有历史书,有科幻书等
等。这些书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视野,还使我从中懂得了
许多道理。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三字经》这本书。每一次
读它,都能引起我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三字经》这本书中的每一句虽然很简短,却蕴含着一个个深
刻的道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在最
初,本性是善良的。这样善良的本性大家都差不多,只是在成长过
程中,由于后天的努力、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一样,品行也就有
了好与坏的差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让我懂得
了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
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
的人。“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更是教育我们:要珍
惜时间,从小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苟不
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
之惰”等许多通俗易懂的哲理。《三字经》真是中华文化知识的宝
库、思想的宝库,更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每当我读起《三字经》时,便会陶醉在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一
句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句讲的是东汉时
期,一个叫黄香的孩子,九岁的时候就非常孝顺。每当夏天,总是
先把枕席扇凉了、蚊子赶跑了再请父母歇息。冬天时,自己先躺
下,用体温帮父母把被窝暖热!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妈妈
告诉我,这个故事讲的不仅仅是孝顺,更是爱!
黄香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对我的爱,也想到了我对
父母的点点滴滴。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无微不至的关爱我、呵护
我,而我却不知道关心爸爸妈妈。好吃的东西我总是抢着吃,很少
主动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想到这些,想到黄香,我觉得好惭
愧!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反思、去学习、去努力做好!
读《三字经》,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孝顺,什么是学习,什么是
爱!这本书给了我智慧的结晶和学习的精神,让我在成长的路途中
不断成长、无所畏惧。
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中华民族的灿烂
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其中以少儿启蒙读物《三字
经》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字一句、含
义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至今为止还未探索出这本书的作
者,即使如此,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
升华个人思想,让你在体味韵律的同时,获得并体察到了人生存在
的意义以及人的内心世界。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两句放在《三字经》的开头,一语双关,既从人的本性开始
写起,构造明确,也阐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来
是善良的,通过钱文忠教授介绍:最初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儒家思
想创立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论中,重点以“仁”为主,我同意这种
看法,因为这种观点可以使很多人防止“雾里看花”,从而走上不
归之路,人性本善,是人类内心世界真是的写照。
性相近,习相远。
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受到后天外来环境的熏染,差距
越来越大。可见在古代,就有人对“后天环境”做出了评价,认为
导致人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这句“古训”一
直沿用至今。在这个繁华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给人们增添乐
趣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天性,沉溺于其中,从而便有
了教育。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不去承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受到变迁,而学习的根
本方法,就是专一”。这是钱文忠教授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对这句
话,情有独钟,因为人性格的养成是要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对于
18岁以下未成年人,他们没有区分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因
素的影响,上网、打游戏、逃学、说脏话,这些现象在中学生中已
经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们本性的善良,让他们有一个安
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才是社会开展的要求。
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所谓“一心不能二用”。
古时,有“江南才子”之称的唐伯虎。幼时,也因“心不专”而受
到老师的教导,但最终当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时,技艺已经超过了他
的老师。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
想想最根本还是自己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了,是不是
“用心专一”了。当时机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
用心一点儿呢?
《三字经》的经典语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
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在不知不觉中,暑假已经过了一大半,我心猿意马,心一直闲
不下来。今天有点强迫自己做宅男,不是丝竹充耳,而是书香相
伴。
西安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三字经》,不仅有三字经的原文,还
有大量的注释、翻译与典故,编排也很有新意,值得一看。全文包
括良好的教育方法、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君臣父子夫妻关系和谐相
处、诵读古典书籍及其次序、朝代更替盛衰存亡及其规律、自幼勤
勉读书等六个方面。以前我也读过此书,但不齐全不专心,这次却
读得轻松,读得细致,其中最感兴趣的是书中的一些典故,尤其是
以前没有接触过,感觉收获挺大的。
例如桅杆喻正比喻一个正直的人必须时刻留心,提防各种坏思
想的侵蚀;温公警枕告诫读书人要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学业方可
不断长进;师文拜师说明求学要谦虚要有足够的诚意与决心,方可
得到高人与名师的指点和帮助;朱晖守义指明了只有举人为贤,做
到守信忠义,方为各方所服;赵孝爱弟比喻兄弟情深,感天动地;
周公吐哺说明不管官至几何都要明白创业的困难,要小心慎重对待
他人,绝不骄傲凌人;削简为册意为不被困难条件所难,奋力读
书,终有成功之时。
我喜欢品读此书,不仅因为它是语文新课标必读之书,而且里
面饱含大量典故,蕴涵无数道德伦理,读来一箭双雕。不错!
通过学习《三字经》,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纾。”这句话,让我想起
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生活在一个经常举办丧事的地方,所
以孟子就经常学人哭哭啼啼,孟母看见儿子这个样子,就对孟子
说:“快点收拾家具搬家,不然,你长大了就只会帮人办丧事”。
于是,他们就搬到一个集市,集市里经常有人杀猪。于是,孟子便
学着别人的样子杀猪,孟母看见了就对孟子说:“我们赶紧收拾东
西再搬家吧,不然,你在这儿长大就只会杀猪”。最后,他们搬到
了一个学堂附近,于是孟子便学别人的样子开始学习了,后来经过
努力学习,孟子成为一代圣人,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
事。
这个故事一方面告诉我们学习的环境对我们的学习多么重要
啊,另一方面告诉我们父母为我们的安康成长付出了多么大的心
血。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回报社会、回报父
母。
我还要读更多的书。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9:34: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61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