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短歌行赏析

更新时间:2023-01-22 18:12:50 阅读: 评论:0

小学生感人教育电影-长歌行意思


2023年1月22日发(作者:平井坚 告白)

《短歌行》曹操原文赏析

短歌行

魏晋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

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

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

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

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

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

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

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

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词句注释】

1、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当,是对着的意思。

2、几何:多少。

3、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4、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全

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5、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7、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8、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经·

小雅·鹿鸣》。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

9、鼓:弹。

10、何时可掇(duō):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读

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即停止的意思。何时可掇,意思就是什么时候可

以停止呢?

11、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

路。

12、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

思念。

13、讌(yàn):通“宴”(原文中为“䜩”)。

14、三匝(zā):三周。匝,周,圈。

15、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

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

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创作背景】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

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基础,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

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

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

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传了他所坚持

的主张,配合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短歌行》原来有“六解”(即六个乐段),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

忧,唯有杜康。”

在这八句中,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得不得了。那么愁的是什么呢?原来他

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试想连曹操这

样位高权重的人居然在那里为“求贤”而发愁,那该有多大的宣传作用。假如庶族

地主中真有“贤才”的话,看了这些话就不能不大受感动和鼓舞。他们正苦于找不

到出路呢,没有想到曹操却在那里渴求人才,于是那真正有才或自以为有才的许许

多多人,就很有可能跃跃欲试,向他“归心”了。“对酒当歌”八句,猛一看很

像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

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

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

才”,提醒他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赶紧拿

定主意,到我这里来施展抱负。所以一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

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

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

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

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

“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就用他的名字来作

酒的代称)。“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

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

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

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

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诗即汉高祖《大风歌》

思猛士之旨也。‘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

哲,以贻后嗣。”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曹操发愁的含意;不过所谓“并建圣哲,

以贻后嗣”还未免说得迂远。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

一全中国。与汉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

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

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

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

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

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

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

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

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

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

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

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

作用。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

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

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

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同时,“但为君

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君”

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

“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

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

讌,心念旧恩。”

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

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

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前四句又

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表面

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因

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

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就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

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

“贤才”到来。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

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高中课本中“掇”的解释为:拾取,采

取。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说这

种话又是用心周到的表现,因为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

满为患”呢?所以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

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在

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

哺,天下归心。”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

在《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这说明他看出了这四句

是比喻,但光说“客子”未免空泛;实际上这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

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

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

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

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

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像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

的感染作用。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

地点明了此诗的主题。“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

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

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

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

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借用了《管子·形

解》中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

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

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亦见《诗比兴笺》)这些话是很有助于说

明此诗的背景、主题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名家点评】

唐代吴兢:魏武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言当及时为乐。又旧说长歌短

歌,大率言人寿命长短分定,不可妄求也。(《乐府古题要解》)

宋代刘克庄:孔融、杨修俱毙其手,操之高深安在?身为汉相,而时人目以汉

贼,乃以周公自拟,谬矣。(《后村诗话》前集卷一)

明代钟惺:“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不用来日苦少,句觉尤妙。“但为君

故,沈吟至今”:英雄何尝不笃于交情,然亦不泛。“明明如月”:如字幻极,乐

府奇语。“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惨刻处惨刻,厚道处厚道,各不妨,各不相讳

所以为英雄。又云:四言至此,出脱《三百篇》殆尽,此其心手不粘滞处。“青青

子衿”二句,“呦呦鹿鸣”四句,全写《三百篇》,而毕竟一毫不似,其妙难言。

谭元春:少小时读之,不觉其细;数年前读之,不觉其厚。至细,至厚,至奇!英雄

骚雅,可以验后人心眼。(《古诗归》)

明代许学夷:徐昌谷云:“韦孟辈四言,窘缚不荡。曹公《短歌行》、子建

《来日大难》,工堪为则矣。……。”愚按:……元瑞谓“曹公、子建二诗,虽精

工华爽,而风雅典刑几尽”,斯并得之。……魏人乐府四言,如孟德《短歌行》、

子桓《善哉行》、子建《飞龙篇》等,其源出于《采芝》、《鸿鹄》,轶荡自如,

正是乐府之体,不当于风雅求之。(《诗源辩体》卷三、卷四)

清代沈德潜:言当及时为乐也。“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山不

厌高”四句,言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成其大也。(《古诗源》)

【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军事

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

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

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

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魏武帝”,庙号“太祖”。

事迹见《三国志》卷一本纪。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武帝集》,今又

有《曹操集》。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8:12: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57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做家务的感受
标签:短歌行赏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