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礼貌的故事]礼仪小故事简短
礼貌小故事
1.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
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
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
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
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
体现么?
2.娇娇和妈妈去参加老同学聚会。用餐时,大人们举杯换盏
尽情地聊着,娇娇伸着筷子,看哪盘菜好吃就一个劲儿地挑着吃,
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有人开了个玩笑说:“这小丫头真精啊!”
妈妈听了简直无地自容。是呀,在家里吃饭这不算什么事,姥姥
每次做了好菜都紧着娇娇吃。像三鲜虾仁这道菜,娇娇就专挑虾
仁吃,姥姥还帮着她挑,直到把盘子里的虾仁挑得一个不剩,留
下一堆黄瓜片,她才住手。现在虽说到了外边,可习惯已经成自
然了,这丢脸的吃相一时那里改得过来。
3.某小区7号楼刘家与李家住上下楼,是一对冤家对头,经
常为一点儿小事吵得邻里不安。刘家的冬冬天生淘气,一两岁就
调皮得很,整天在屋里折腾,穿着小皮鞋跑来跑去,玩具往地上
乱摔。李家的两口年纪大了,心脏又不好怕吵闹,听不得楼板叮
咚叮咚地响,自然要去提意见。可刘家的孩子淘气惯了,不但没
改,反而越大越闹腾,在房间里拍球,跳绳。吵得楼下整天不得
安生。李家人上门去说,刘家大人护着孩子,小冬冬在一旁做鬼
脸,之后又蹦又跳闹得更欢。
4.孔融让梨,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
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
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
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
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
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
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小猴,没有礼貌。老师来了,他不问好;撞到了小兔。他不
道歉;碰见老人,他不让路……猴妈妈很生气,他对小猴子说:“你
怎么不学着讲礼貌呢?”学礼貌多麻烦,拿钱多省事。
小猴对妈妈说:“给我一些钱,我去买礼貌。”听后妈妈哭笑
不得。仔细一想,就给了我一些钱。小猴拿着钱,高高兴兴低潮
街上跑去……来到第一家商店,小猴大喊:“喂,这儿买礼貌吗?”
没人回答。
来到比二家商店,小猴大叫:“喂,这儿买礼貌吗?”没人回
答。一家、两家……小猴跑了三十三家商店,都没有买到礼貌。只
剩最后一家商店了,山羊伯伯开的。山羊伯伯平时对小猴很好,
小猴很敬重他。小猴想,山羊伯伯肯帮忙,我一定能买到礼貌。
他看见山羊伯伯很忙,就等了一会儿。“山羊伯伯,您这有礼
貌卖吗?”小猴轻轻问。山羊伯伯笑了:“傻孩子,礼貌是买不到
的,只能学到。”小猴没有买到礼貌,低着头走回来,他不好意思
地说:“对不起,我没有买到礼貌。”听后妈妈乐呵呵地端出饭菜:
“肚子饿了吧?快吃。“小猴早已饿极了,他大口大口地吃着香喷
喷的饭菜,心想:“还是妈妈好,我要谢谢她。”“谢谢妈妈!一句
很有礼貌的话从小猴嘴里飞出来。听后妈妈笑了:“孩子,你没有
买到礼貌,但你学到了。”
中国古代礼仪故事
中国古代礼仪故事
1.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
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
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
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
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
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
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
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
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2.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
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
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
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
“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
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
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
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
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
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
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3.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
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
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
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
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
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
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
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
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
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
“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
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
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
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关于礼貌的作文
关于文明礼貌的作文
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习“礼”,就是有
办法在社会中立足。
那么,什么是礼貌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
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学习礼仪不仅可以
增加个人素
质,还能够改善人际系。
其实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很简单,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我
身边的人做起。文明也许是一点耐心的等待,也许是一句善良的
问候,更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言一行总关情,在不经意间,我
们传播着热情,
关爱,友谊和尊重。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
大谈文明礼仪。可以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小食品袋,饮料瓶,
听着某些同学口中说出的脏话,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
们都“语言巨人,
行动的小矮人”么?
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看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
和谐的纸屑,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打扫,扔了
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走廊上推推搡搡,追逐打闹把这
些都早已习以为常;甚至还有同学会故意损坏学校的公物。我们
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和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
培养和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并不是应该我们21世纪中学生的
行为。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
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
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
氛和学生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和同学的
一种尊重。文明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根基,是我们素质的前沿。
千真万确的做人,学文明的人,学做社会人,文明校园,文明环
境,就让我们从自
身做起,从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班我们成长!
关于当代大学生文明礼貌的调查
众所周知,社会性是人的最基本特性,公共生活是人的最基
本生活。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有着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和联系。因此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成为一个我们时刻关注
的问题。在本次的调查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代
大学生的文明礼貌这一最能体现社会公德的方面做了调查。作为
社会公德中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
德要求,关系着人与人之间的调整与规范人际关系。俗话说:少
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在日常
生活中,大学生的素质,大学生的行为,时时刻刻都是社会的焦
点,社会的话题。因此本次调查我们将调查对象锁定在当代大学
生这一代表中国新生代力量的群体。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6份,回收36份,回收率高达了100%。
其中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名大二学生,其余36名均为今年
刚踏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其中有女生26名,男生10名。从
统计的36份问卷中我们我们看到了大部分同学的文明礼貌是很
好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们的文明礼貌需要改正。
一:当代大学生言语礼貌
好
通56.5%一般23.5%差20%调查问卷的第3题可知,有41%
的被调查者在日常生活中最长说的话是:对不起,没关系,谢谢
等礼貌用语,而另有59%的被调查者坦言
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是:你去死,傻子,笨蛋等
带有攻击性的短句作为日常口头禅。对第11题的分析中,我们
可以看出在接听到陌生电话时有72%的被调查者通常选择先说:
你好!再询问对方的姓名,仅有28%的被调查者选择马上询问对
方姓名。
大学生说脏话情况:
14%的被调查者说在通常情况下会不自觉的说脏话,365的
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不会出现说脏话的现象,从中表现当代大学生
较好的语言礼貌,但是仍旧有55%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在有些时
候会说脏话。
二: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礼貌
通过对第5,6,7,8,9,10,12,13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
出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礼貌在总体上有待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61%的被调查者在关于错走入在上课的教室时
的反应时和老师说对不起后离开,仅有14%的被调查者表示会立
刻离开。另外有4成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任何时候都会认真排
队,3成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在不赶时间时会选择排队,另有3成
被调
查者说自己没有排队的习惯。与上述情况相同的还有关于在
上课路上横穿草坪的问题,有6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在上课快
要迟到时会选择从草坪中走过,仅有1成不到的被调查者表示自
己不会横穿草坪。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人仅有在自己
空闲的时间才会选择遵守公共道德,仅有1成左右的人会选择时
刻遵守公共道德。
在公共场合中,有54.32%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会将手机调成
振动,其余被调查者均表示如果没有人提醒自己不会这么做。同
样有5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在公共场合中看到有小偷在
行窃是会选择视而不见以免惹祸上身,仅有1成左右的被调查者
表示会打电话报警,另有4成左右的被调查者说自己会小心的提
醒被偷者,这样既能够帮助被偷者有可以避免对自己造成不必要
的麻烦。另外有25%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在学校外面看到老师时,
如果老师没有看见自己则不会选择主动和老师打招呼,有49%者
表示不会和老师打招呼,有2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会主动的上
前去与老师打招呼。
三:关于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貌的调查报告的分析
文明礼貌对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
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
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通过对调查报告的
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貌还处于一个较底水平,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说粗话、脏话,上课时间期间接听电话,平
时走路时踩踏草坪,看见老师就远远的躲开,看见有人在做
损人利己的事时视而不见等情况屡见不鲜,因此我认为加强当代
大学生的文明礼貌建设迫在眉睫。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建设祖
国的主力军,共同担负着创造物质文明的重要使命,更担负着创
造精神文明的神圣职责。只有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的文明礼貌才有
机会建设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文明礼貌是人类为维持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
的最起码的公共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
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对一
个人来说,文明礼貌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
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文明礼貌是一个国家社会文
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当代大学生的
明礼貌教育已成为现今社会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做到讲
文明礼貌不仅仅要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
强、敬业奉献,还要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实践,从而
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小故事
文明礼貌小故事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
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
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
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
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
体现么?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
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
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
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
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
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
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
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
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
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
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人人争做文明使者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人人争做文明使者》
有一天,小红妈妈对小红说:“你和爸爸一起去商场买点东西
吧!”小红很高兴,因为可以顺便买点好吃的和一些课外书等。于
是小红和爸爸来到商场,准备乘坐电梯上二层超市。上电梯时人
很多,小红赶紧跑到前面冲上电梯,她爸爸着急地说:“你这样做
是不对的,为了安全要按顺序排队乘坐。”于是,小红回到爸爸身
边,准备和爸爸按顺序上去。爸爸一边把小红拉到他的前边,一
边接着对小红说:“乘坐电梯时不仅要按顺序,而且还要靠右站
立,以便有急事的人在左侧顺利通过。”小红按照爸爸的要求,和
爸爸一起顺利来到二层超市购物,买完东西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
了。这次购物小红不仅买到了她需要的东西,而且从实际生活中
知道了关于乘坐电梯的一些小常识,以后会按照有关要求乘坐电
梯,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也希望同学们在乘坐电梯时
按顺序靠右站立,人人争做文明小使者。
文明礼仪在校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的主题是《文明礼仪在校园》
我们的校园里有绿绿的树,红红的花真美丽,在这舒适的环
境里我们要好好学习。在校园里要做个讲卫生、讲礼貌是好孩子,
讲卫生要不乱扔废纸,不乱抛果皮杂物。我们喜爱打扫校园和教
室。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监督。讲礼貌就是说话要轻
声慢语,见到老师要问好,见到长辈要说:“您好!”同学帮助要
说:“谢谢。”做错事跟别人说:“对不起。”
礼仪是表现一个人的修养,在于他平时的坐.走.站.立.行和待
人接物。接待客人要热情,端上一杯热水,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
未来要靠我们去创造。所以我们凡事都应该从小事做起,养成良
好的生活习惯,相信在我们的校园每个同学都能做到讲文明讲礼
貌,做一个有礼仪的好学生,我们感谢老师辛勤的教育。
文明礼仪记心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文明礼仪记心中》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一个人,任
何东西没有了,都可以重新再来。但是,你绝不能丢失了文明礼
仪,它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没有它,那就算有再多的金银财宝也
没用。
就拿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偶然
看到一位载着孩子的妇女不小心撞到了一位年轻的阿姨,那位妇
女连说:“对不起,对不起”,而那位阿姨却不顾孩子的面子破口
大骂,把小孩都吓哭了,在众目之下,妇女也忍无可忍,两个人
在大街上对骂了起来,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两个人才气冲冲地
离开。
相反而言,同样是人,同样是不小心擦出了一点小火花,为
什么人家小小一声:“对不起”,就可以烟消云散?就可以若无其
事地走开呢!就可以脸上充满喜悦?因为他们做到了,他们有着
世界上最美的习惯-----文明礼仪,他们也是最美的人。朋友,
退一步既可以海阔天空,所以让一让又何妨呢!文明礼仪将会
永远记在我们心中!
文明礼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总经理面试》
给大家讲个故事: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招工,对学历、外语、
身高、相貌的要求都很高,但薪酬挺高,所以有很多高素质人才
都来应聘。这一些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
理面试。这些年轻人想,这很简单,只不过是走走过场罢了,准
十拿九稳了。
没想到,这一面试出问题了。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
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年轻
人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老板走了,年轻人一个个
踌躇满志,得意非凡,闲不着,围着老板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
面文件一摞,信一摞,资料一摞。年轻人你看这一摞,我看这一
摞,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说:“面试已经结束。”“没有啊?
我们还在等您啊。”老板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
就是面试。很遗憾,你们没有一个人被录取。因为,本公司从来
不录取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哎呀,这些年轻人一听啊,捶
胸顿足。他们为什么这么感慨万千呢?他们说:“我们长这么大,
就从来没听说过不能乱翻别人的东西。”
想想看,我们哪个家庭、哪个学校,经常进行这样的教育?
翻东西,是儿童时期的一种习惯,是一种好奇。小孩去串门,看
到人家的抽屉,挨着个儿地翻。爸爸妈妈下班了,孩子就翻爸爸
妈妈的包。但是,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特点,他就是好奇,他
的社会化程度,他还不知道要尊重别人。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1刘备三请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
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
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
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
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
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
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这时,
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
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
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
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
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
“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
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
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
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
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
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
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
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
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
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
“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
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
恐怕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
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
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
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
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
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想一想:刘备为什么能请到诸葛亮?如果第三次还请不到,
他还会去请吗?为什么?1
2廉蔺交欢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
“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
位在名将廉颇之上。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
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不过是凭一
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
侮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
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
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
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
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
秦王了。”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
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
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
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
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
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
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
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
面请罪。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
“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
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
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
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从
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
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8:10: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57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