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600字(精选21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
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续到今天,处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中
国传统文化。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版画、雕塑、木
刻、染织、虎头鞋、麦草画、烙画、唐三彩、面人;有古老的民间艺
术,如:戏剧、评书、皮影、国画、刺绣、风筝、园林建筑、服装饰
品、;还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春节贴春联、元宵闹花灯、端午赛
龙舟、中秋吃月饼、土家族的“走婚”、傣族的“泼水节”。在我国
有好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
节、。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春节和中秋节了,最有纪念意义的是端午节。
春节,这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都过春节,
不管离开家多远,不管走到那里,春节这一天都要赶回妈妈身边。为
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早早地打扫家、贴窗花、买年货、贴对联、
放鞭炮、穿新衣、吃饺子、辞旧迎新、为新的一年键健康康,一帆风
顺。
中秋节,是个团圆节。人们经过春种、夏播后,到了秋收。这个
季节,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人们劳作了一年,丰收在望。
所以家家户户做月饼、吃月饼、赏月饼、象征着一年团团圆圆。
另外,端午节是为纪念一位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诗
人屈原不满当时政府被贬到楚江一带,诗人感到前途暗淡,在五月初
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为纪念他,在每年的这一天,包粽字、
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
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2
中古传统文化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
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
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
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
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
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
“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一只穿着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
长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
灯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
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舌头贪
婪的舔着地上的灯油,那滑稽的样子真是逗人喜爱!
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
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
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他是劳动人民聪明才
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
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
术,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3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没有文明礼仪,是不能
在社会及家庭立足的。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惯。对
一个人来说,礼仪是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的外表;可
对祖国来说,礼仪却是生活习惯,品德的反映。
文明礼仪是中国人传统的高尚品德,古代也有很多故事讲述着文
明,礼仪的高尚。古代东汉末年的时候,有一家的父亲买了一些梨子,
到家后,父亲特地选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可孔融却摇摇头说:
“我是最小的,所以应该吃最小的梨,大的梨子应该给哥哥吃。”父
亲听到后感到非常惊讶,小小年纪的孔融竟然懂得谦让。这个“孔融
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该懂得谦让别人,文明礼仪应从小做起。
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谁又不想尊重自己呢?所以要先尊重别人。
要学会在学校尊重班主任、在家中尊重长辈、在工作中尊重上司、在
社会中尊重人民、就一定会成功的。
在日常生活中,礼仪也是无处不在的,有很多的榜样值得我们学
习。文明礼仪不仅仅指的是行为,还有仪态、语言、神态,这都是表
现个人礼貌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有许多举手之劳都是养成文明的习
惯:捡起一张不起眼的纸屑、随手关灯、不践踏草地、遵守交通规则、
见到班主任,熟人说声好或给个微笑……都是文明礼仪的表现。也要时
刻注意自己的语言,在请别人帮忙的时候加个“请”字,事后说声
“谢谢”,都会让别人觉得很有礼貌和文明,别人就会觉得是个值得
交的好朋友,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就给别人留了好印象,难道不好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4
过大年是我们国家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
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
害。
有一年的除夕,人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
了一个白发老人家。他对一户老奶奶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
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奶奶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
家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
“年”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
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家哈哈大笑,
“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
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家是帮助大家都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
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家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一年的除
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
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新年”。
每一年过新年前,从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到三十日,人们把这
段时间叫做“小年”。除夕夜晚,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北方地区有吃
饺子的习俗,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吃年糕,
象征新一年的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夜晚12点,也就是新年刚刚来到,
每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
大年十五元宵节过后,过新年才算真正结束了。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5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节它就会出来危害百
姓。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红纸剪一个“福”字贴在门上,
在红纸上写一些吉利话也贴在门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红色就再也不敢
来了。从此人们年年贴春联,;流传至今。每到过年,街上彩旗飘飘,
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家家户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小朋友们穿上了
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礼花满天,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看晚会,精彩的
表演引的我们哈哈大笑,如果天天过年该多好。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佳节,也是团圆节,这天吃元宵、猜灯谜,寓
意家家团团圆圆,合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无比幸福快乐。中国传
统节目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
化光辉灿烂。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剪纸。
舅妈会剪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窗花,非常漂亮,我很羡慕,于
是缠着舅妈教我剪一些简单又漂亮的窗花。那天,舅妈拿出两把剪刀
和两张白纸,要教我剪一个“喜”字。舅妈让我把纸对折,再写上半
个“喜”字,然后慢慢地剪下来。一开始,我怎么剪都剪不好看,在
舅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剪出了一个大的“喜”字,我喜出望外。舅妈
不但会剪“喜”字,还会剪“凤凰”、“喜雀”、“蝴蝶”、“小
鱼”、“小鹿”……个个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妈妈还特意让我上网查找了一些有关剪纸的资料。原来剪纸艺术
是从唐代一直流传到今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
民间艺术。有些人,还能把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剪成一张张“花草
树木”、“山山水水”、“活泼的小孩”、“年迈的老人”等等,真
是太神奇了。
剪纸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训练了我的动手能力,更发挥
了我的想象力,设计出一张张美丽的剪纸。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6
每一年的大年初一是春节,俗称“过新年”,是我们国家最重要、
最隆重的节日。关于春节的来历,还有一个动听的传说呢!
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它经常到村子里危害人类,
吃牛和羊。所以,人们一心想除掉它。可是,无论人们用什么办法,
都无法赶走“年”。最终,一个小孩无意之中点燃了竹子,发出噼里
啪啦的声音,“年”被吓跑了。人们都很高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
这个高兴的日子,就在每一年的这一天放鞭炮,每家每户张灯结彩。
以后,又逐渐演变成了“春节”这个节日。
春节前,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打扫卫生,买菜,买礼物,买食
品等,到处热闹极了!大年三十,也叫除夕。每家每户都贴上了春联,
贴上了“福”字。有的人心灵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像
降落的雪花。还有的人把灯笼挂在大门上,张灯结彩,很好看。我家
也不例外,老爸和爷爷在贴春联,舅舅在挂灯笼。我在贴“倒福”。
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显得喜气洋洋。
除夕夜晚,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吃着团年饭。吃
完饭后,当然不能错过那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我最爱的是风趣幽默
的小品和相声,常常使我笑得前俯后仰。“当!当!”新年的钟声敲
响了,大人忙着放鞭炮,响声震耳欲聋;我们小朋友忙着放花炮,把
夜空打扮得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穿着新衣服开开心心地去给长辈拜年。回
来时,我口袋里的红包都装不下啦!
春节真是一个热闹,喜气洋洋的节日,我期待下一个春节赶快来
临!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7
为了收集传统文化,我打算去文化用品市场三楼的“非遗”博物
馆。
刚飞奔到三楼,就听见让人陶醉的“瓯剧”的声音。我随着声音
找到了播放“瓯剧”的地方,津津有味地欣赏起来。旁边的简介上说:
“瓯剧原名‘温州乱弹’,1959年改为今名。”我原来从不知道,瓯
剧以前还叫“温州乱弹”这么搞笑的名字呀!看完瓯剧,我又看见了
一幅“画”。我看看旁边的简介,上面写着:“瓯绣始于唐宋,盛于
明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温州成立瓯绣厂,名画家苏味朔等相继受
聘为设计师后,使人物绣推进一步,把传统的中国画与民间工艺有机
地结合起来,在形式与题材内容上开创了一代新风。”这么说,这幅
“画”应该就是“瓯绣”啦。“画”上的人物和景物,真是栩栩如生
呀!参观完瓯绣,我又看见了木偶戏。简介上记载着:“木偶戏又称
傀儡戏,是由演员操作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传统戏剧。”我还观看了
一段视频:那些演员一边提着绳子,一边摆着身子,木偶被他们操作
地跟真人似的。最有趣的是,一个人操作者木偶,把木偶手上的帽子
戴到了木偶头上。最特别的,是乐清首饰龙。资料上说:“首饰龙起
源于乐清沿海人民元宵节祈福用的龙船,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中
国灯彩最具规模,最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品之一。”这首饰龙,好
像集中了所有民间工艺:有的在绣着瓯绣,有的在雕着石雕,还有的
在表演者木偶戏。首饰龙不但含有的民间工艺多,而且还非常美丽:
它的“身体”上有许多金子做的挂件,有些做出来的蜻蜓,鸟儿“停
留”在首饰龙上,补上了些留白。
这些传统的民间工艺,是多么的有趣!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8
在南方,有香甜可口的汤圆;在北方有香脆多馅的饺子,不管是
南方汤圆还是北方饺子,我都钟爱。
妈妈告诉我饺子和汤圆有区别,但是我看不出有多大的区别,因
为我的馋嘴都很喜欢吃,我的眼里只有吃,哪还能看出他们的区别。
汤圆我喜欢在元宵的时候吃,代表团团圆圆,毕竟一家子在一起
才是幸福美满嘛。每逢元宵时节,妈妈总会煮好一大锅汤圆,我在一
旁看着那白白胖胖的汤圆,忍不住想要往前去掐一口或者直接吞掉。
汤圆们在锅里面沸腾,仿佛在里面狂欢似的,真令人喜欢。
“开动啦,小馋嘴。”妈妈亲切地说。我已经等候多时啦,终于
来了,我都要等不及了。我立刻拿起筷子往下面夹起来,可是顽皮的
汤圆们不让我夹,油腻油腻的,一夹起来,就会滑下去。所以妈妈让
我用勺子来吃,这样以来,他们就掏不出你的手掌心了。
我们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都一起团团圆圆地吃着圆圆的汤圆。
我喜爱白白胖胖的汤圆,因为,他让我和家人在一起,幸福地在一起。
到了冬天,唯有饺子令人喜爱,可口又多馅。有玉米馅儿的,有
肉馅的,也有玉米火腿馅的,真是趣味多多。冬至的时候,虽然我们
在南方,但是我也喜爱吃饺子,饺子给了我们温暖,让我们家庭温暖
如初。
当然了,饺子什么时候都能吃,因为随便去街上逛一逛,都能看
见沙县等小吃餐厅,都把饺子列为特色小吃。我每次去都会来几份。
每逢晚上我肚子饿了,就会去买几份饺子充充饥,顺便也让家人们饱
满。我喜爱多馅的饺子,因为饺子解决了我们的温饱,让家庭美满。
南汤圆,北饺子,我都爱,我都要;每吃几口口水流,家庭吃了
幸福留,肚子饿了就找它。
中国传统文化,我真的超爱呢。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9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家家户户喜
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
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
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
听听吧!
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长着锋利的牙,尖尖
的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
爬上岸,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里人
知道会来怪兽,把门锁的紧紧,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
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
这一年的除夕,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去避难。这时,一位仙翁走
过来,他告诉村民“年”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准备了红对联
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
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里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春
联、贴年画、放鞭炮,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还越传越广,逐渐成
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不止有传说,还有许多习俗呢!比如贴窗花、贴春联、贴年
画、吃饺子,发压岁钱、穿新衣、放爆竹……其中,我最喜欢发压岁钱。
因为,每到发完压岁钱,我都会跑到文具店,买新的文具,学新的知
识。我还可以用压岁钱买很多的书籍和好玩的玩具。压岁钱还代表着
长辈对我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我在新的一
年里健康吉利。
我最喜欢热闹的春节了,你最喜欢什么呢?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0
星期五下午的两节课,卞老师给我们讲了有关陶瓷的许多知识,
让我们全班的同学大开眼界。
通过这次的活动,让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比如说:为什么
陶瓷的英文单词china跟中国的China一样?陶瓷的制作、陶瓷是怎
么在古代运输的……卞老师给我们上的这两堂课真是太好了!
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陶瓷相撞,古人用的办法很奇特:在陶瓷
的木箱内撒上一些黄豆或绿豆,因为这两种植物长得快,把陶瓷放在
里面,等到它们发芽后就把陶瓷与陶瓷之间的缝隙填满,这样就算有
大风浪陶瓷都不容易碎,所以说古人就是聪明;陶瓷的制作方法也很
不简单:先是淘泥,再来选泥……十几道工序听听就让人觉得眼花缭乱,
特别是烧置,火候太大,陶瓷就会干裂;火候太小,陶瓷没烧好,就
变为废品一件了。古人就能把火候温度控制得这么好,七百度左右是
陶,1200度以上才会成瓷,还要经过许多纷繁复杂的制作工艺!想想
就让人头晕目眩,而在公元前2000年到80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就已经熟练掌握了烧制陶瓷的方法,我们能不感到自豪吗!
今天的活动课,我感慨万分:原来在古代的时候,陶瓷就已经这
么盛行了,我国烧制陶瓷的技术比欧洲早了近千年,这不充分体现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吗?卞老师还说,在陶瓷界有一种说法,
到现在还广为流传着“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块”,这充分体现
了我国古代陶瓷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难怪陶瓷和中国的英文单词
是相同的,那时陶瓷就是中国的代表。如果说鼓是亚洲的魂,那么瓷
器就是我国——中华民族的魂了,所以陶瓷绝对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之
一,因为它代表着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与勤劳。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农历四月初四,是我们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
清明这天,大人们带着纸钱,带着自己的兄弟姐妹去祭拜祖先。
清明为什么要上香祭祖呢?今天,我就来解释一下。清明既是节
日又是节气,清明前一天是古代的“寒食节”,春秋时期,介子推为
晋文公“割骨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
葬于休绵山。晋文公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建立寺庙祭拜,
由此产生了“寒食节”。旧时民间每逢寒食节,都不举火做饭,只吃
冷食。第二天清明,人们上坟烧纸钱,修墓添土,以表示对亡者的怀
念,古人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至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
明合二为一。
在古代,人们除了扫墓,还时常要放作文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
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阵阵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
是这么来的。清明节还有许许多多失传的风俗,如古代曾长期流传的
带柳、射柳、打秋千等。据记载,辽代风俗最重清明节,上至朝廷下
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为乐,仕女云集,踏青之风极盛。
今天,我随着大人们一起扫墓。我们携带着酒食果品、纸钱等到
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的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
折几枝嫩绿的新柳插在坟上,行礼祭拜。除了这些,家里人也做一桌
子丰盛的饭菜款待亲朋。
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做青团,将青艾和糯米调和成绿色糕团。它也
属于寒食的一种。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不仅要知晓中华民族的传统,更要去体验、
去实践、去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2
历史上与中华文化若后若先之先古文化,或已夭折,或已失其独
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华能以其自创文化独立于其名族生命,至于
今日岿然独存。
因此,作为炎黄子孙的大家,应该传递灿烂的中华文化,守卫大
家的文化家园。
从这一刻起,大家不要沉醉于那些糜烂的情爱歌词,不要依恋于
乱竹丝耳,踏上文化的故土,让余秋雨告诉大家他的“千年一叹”是
在叹谁的心坎。让冰心告诉大家,她的“繁星”点缀了谁的世界;让
海子告诉大家,“那片海”在春暖花开时润色了谁的眼。
在历史的长河中,掏出一抔闪着光的沙土,细细掏尽。拾出经典,
珍贵地收好大家的祖先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
富,继承与发展后再传递给下一代,让中华文化在大家的守卫下闪烁
其迷人的光芒。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自豪。中华节日文化则是一曲
唱不尽的民乐,品不透的茶茗。
新春佳节,寄寓于合家团圆;清明节,着意缅怀故者,抚慰亡灵;
/端午之晨,龙舟竞发,唱尽胸中豪情。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承载着
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
欢度传统佳节,是中华儿女在用最自豪的方式传递、守卫着瑰丽
多彩的中华节日文化,皆因中华节日文化乃是联系血脉骨肉之情的纽
带。
来吧!让大家浸足于清泉,沐臂于月光,听古代圣贤佳人在耳边
低声吟唱,享受民族风俗,浴心波涛,感受今朝人生美满幸福无比。
这就是欢度传统佳节,传递、守卫中华文化过程中萌发的强烈的民族
文化自豪感与神清气爽啊!
与此同时,大家更应该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因为,保护文化
遗产,才能向世人标识大家古老东方的命脉所在,让绚烂的东方文化
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给大家的子孙。
传递、守卫中华文化,是让经典文化的光芒在历史长河亘古不息,
是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萌发源泉,是向世人展示古老东方的命脉所在
的标识。
因此,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将中华文化的传递与保卫视为己任,
守卫大家的文化家园。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3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
重的传统节日。
在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
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
购买年货,可热闹了。
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许多“砰、砰、砰”的鞭炮声。
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爸爸
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
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
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
统佳节——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
携上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
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
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
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
了元宵,猜了灯谜,还到公园里观了灯。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
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了解的传统
节日还有:端午节、清明、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
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
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
强,大力弘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4
风筝是一种中华传统文化,下面听听我的介绍吧!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
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就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
了一只木鸟,但这只木鸟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鸢”
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民间开始以
纸做风筝,称为“纸鸢”。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
通讯上。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
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
山东潍坊是我国著名的风筝之都,那里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国际风
筝节,可热闹了。
我还知道风筝是怎么做的呢!首先准备好工具:浆糊,纸、刀,
用的材料是:竹篾,纱纸条,马拉纸。
先将竹篾浸水,令竹篾软身,再用刀将竹篾破开,约三份之一粗
度,然后修半形,因为稍后要将竹篾贴在马拉纸上,如果太粗,竹篾
会拉破纸张,同时竹篾太粗,纱纸条就贴不稳。将修好的竹篾裁成两
条长短适当的长度,约为(16吋及23吋)。下一步,就将马拉纸裁
成一个四方,长约24吋,马拉纸是一种非常粗糙的纸张,最适合作风
筝。
此时就可以将竹篾贴在纸上,但要记住,将长长的竹篾,用纱纸
扎在短的三份之一,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之
上将它贴好。
最后一步就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较好线与风筝的角度
后,就可起放。风筝的尾巴是平衡风筝的主要工具,当风筝乘风而上
之时,如果一方较重,风筝就会偏向这方,而尾巴最好比较长,因为
越长就会有一个重量令风筝头部升起,使全身受风,平衡了斜的一方。
风筝的丝线可以用牛皮线,棉线,玻璃线等线辘可分圆线辘及排辘将
线扎在风筝上,要成一斜角。
看了上面的介绍,你是否对风筝有了许多了解呢?你也去做一做
吧,非常有趣的哦!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就如同夜空中璀璨的银河,令无数人神醉。
而汉字恰巧就是那银河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望着这明星,我的灵魂
穿越到了远古时代。
在那个神秘而散发着幽香的时代,我仿佛看到了仓颉,他正忙于
收集和整理这些一块块的东西。这引发了我对古人的崇拜。看着他们
衣不着体的样子,我沉思了;为什么这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能
造出这么优美而极富表现力的东西呢?但不管原因怎么样,汉字终究
还是造出来了。
每当我写字时,一种激动之情难以言表。看着这些写在本子上的
歪歪斜斜的字,一个个好像要蹦出来的样子,仿佛一个个都在对我笑、
对我挥手。同时我又很内疚,为什么要把这些生动有趣的东西定格在
了纸上,让它们无法获得自由。
纵观历史,古往今来,多少人用自己手中的笔挥写出了不朽的文
章。这些文章当中字字传情。都无一不是诗人当时内心的真实感受。
王羲之的《兰亭序。他的字如行云流水,狂放中不失婉约》无疑是我
国书法领域中最杰出的作品,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但是,随着电脑时代的来临,汉字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人们变的
越来越轻视汉字了,只懂得在键盘上操作的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
真正的汉字,也不懂得汉字的深层意蕴,只是把它当作了一个作为与
人交流沟通的工具。可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先们创作它们的起
源是什么。
汉字是音形义三者的完美结合。它体现了我们祖先丰富的想象力。
它是我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所不能替
代的东西。它就似一根纽带,扭紧了整个华夏儿女的心。
我希望在如科技发达的今天,请大家不要忘记了我们身边一些最
基本的东西。请大家按耐住浮躁之心去认真领悟一下蕴含在汉字下的
文化魅力吧!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6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不同的节日都有不同的美食和活动。比如:
元宵节吃汤圆、闹花灯;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其中我最喜欢冬至,
因为在这天可以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去年冬至,我就和外婆包了一回饺子。外婆拿来一大碗面粉,把
它倒在盆子里,然后一边用勺子加水,一边使劲揉搓。我已经迫不及
待啦,于是我对外婆说:“我来我来!”外婆只好手把手教我。没过
一会儿,散面粉就变成了一个大面团啦。可是,我却变成了“白脸
猫”。
外婆的手就像神奇的魔术师,一会儿把面团变成长条,一会儿把
长条切成了“象棋”。接下来,就要开始做馅啦。外婆把芹菜切成丁,
把肉馅切成泥,然后放在一起搅拌还要加入料酒、生姜、盐,最后,
馅就做好啦。
然后外婆把“象棋”一边擀,一边转动,这样一张饺子皮就做好
了。我在一旁喊道:“让我试试吧!”我本以为是件很容易的事,后
来一试,我不是把皮做成了正方形,就是一边凹进一边凸出。我再做
几张吧!呀,成功啦!这样皮就完工了。
接下来就是包了,外婆先把一张皮放在手上,再放进馅,把中间
合起来,然后,一边把旁边也合上,一边做出波浪形的花纹,一个饺
子就做好啦。我也试了试,哎呀!馅放的太多了,可是中间已经合起
来了,我灵机一动,把馅从旁边挖了出来,还好,饺子并没有破。后
来我和外婆又包了一百个,可好看了。
外婆烧了一锅,我轻轻的咬上了一口,菜和肉的浓香立刻在舌尖
漫舞,久久环绕,真是皮薄馅多。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在冬
至这天吃饺子!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7
星期五下午的两节课,卞老师给我们讲了有关陶瓷的许多知识,
让我们全班的同学大开眼界。
通过这次的活动,让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比如说:为什么
陶瓷的英文单词china跟中国的China一样?陶瓷的制作、陶瓷是怎么
在古代运输的……卞老师给我们上的这两堂课真是太好了!
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陶瓷相撞,古人用的办法很奇特:在陶瓷
的木箱内撒上一些黄豆或绿豆,因为这两种植物长得快,把陶瓷放在
里面,等到它们发芽后就把陶瓷与陶瓷之间的缝隙填满,这样就算有
大风浪陶瓷都不容易碎,所以说古人就是聪明;陶瓷的制作方法也很
不简单:先是淘泥,再来选泥……十几道工序听听就让人觉得眼花缭乱,
特别是烧置,火候太大,陶瓷就会干裂;火候太小,陶瓷没烧好,就
变为废品一件了。古人就能把火候温度控制得这么好,七百度左右是
陶,1200度以上才会成瓷,还要经过许多纷繁复杂的制作工艺!想想
就让人头晕目眩,而在公元前2000年到80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就已经熟练掌握了烧制陶瓷的方法,我们能不感到自豪吗!
今天的活动课,我感慨万分:原来在古代的时候,陶瓷就已经这
么盛行了,我国烧制陶瓷的技术比欧洲早了近千年,这不充分体现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吗?卞老师还说,在陶瓷界有一种说法,
到现在还广为流传着“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块”,这充分体现
了我国古代陶瓷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难怪陶瓷和中国的英文单词
是相同的,那时陶瓷就是中国的代表。如果说鼓是亚洲的魂,那么瓷
器就是我国——中华民族的魂了,所以陶瓷绝对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之
一,因为它代表着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与勤劳。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8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舞狮子、风筝、中国织绣……但我喜爱
的却就是其中的陶瓷。陶瓷能够分好几种,如日用陶瓷、卫生陶瓷、
艺术陶瓷等等。我通过网上了解了一些陶瓷的制作过程,此刻让我向
大家说一下吧。
一、练土将泥土中的空气挤压出来。泥土中的气泡会令作品在烧
制时爆裂,前功尽弃。
二、成形用手捏或拉坯等各种方法,做出心目中的形状。
三、泥坯装饰如果你要为你的作品进行上泥釉、化妆土、剔花等
装饰程序,就要在泥坯呈皮革干时进行。
四、风干完成的作品在架上自然风干。一般一星期左右能够完全
干燥。
五、素烧将作品先进行900度左右的素烧。
六、上釉素烧后就能够为作品上釉。
七、釉烧将作品进行最后一个步骤——釉烧。一般在1100--
1260度左右。
还记得,有一次爸爸带我去南宋官窑博物馆玩。南宋官窑博物馆
不仅仅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陶瓷的知识,看到许多古代出土的陶瓷品,
还让我亲身体验了一下陶瓷制作过程中的其中一项,那就就是——成
形。首先,走来了一位叔叔,他的手上拿着一块干巴巴的泥巴,然后
那位叔叔走到了我的身边,教了我一些让泥巴成形的玩法和方法。可
看看容易,做做难啊!叔叔手里的泥巴可乖了,但一到我手里就不听
话了,我让它宽,
它窄,但当我让它窄时,它却又宽,真不知道泥巴的心里就是怎
样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数也数不清,每一种传统文化都有着许多许多
的属于它的故事呢!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19
糖画,我们小朋友再熟悉不过了,以糖为材料,以勺子为画笔,
以糖稀为墨,“大笔一挥”只一会儿工夫,各种生动的图案造型就在
艺人手中活灵活现。这可是我们中华文明古国悠久的一门艺术呢!
我曾经就见过一个“糖画陈”,他做的糖画,吃了一口就停不下
来,你可别不信!没吃过的不会信,吃过的恐怕魂儿都勾去了呢!
我每次路过小街,就要买“糖画陈”的糖画。我走上前转动木盘
上的竹签,停——“哦!是凤凰!”,我兴奋不已,这可是我第一次
抽到凤凰呢!糖画陈笑着夸道:“小姑娘,运气不错啊!”话音刚落,
糖画陈将糖浆舀起一勺,画出了凤凰的动态。
他神色泰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缓缓流下的糖稀,手起起落落,一
会左,一会右,一会儿轻,一会儿重,滴、点、戳、压,这些技法是
如此熟练。我看呆了,手也不由自主地跟着他上下左右地挥动起来。
风头、凤爪、凤身,“刷刷”两下就完成了,那可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凤凰的身子完成了,接下来就轮到重头戏了——凤尾。他挥毫泼墨地
画了几十条线,它们互相交错着。糖画陈的脸上流露出享受的神情,
手上下起伏,挥洒自如,如同一位隐居的艺术家,情趣横生。不经意
间金灿灿的凤凰羽毛丰满了,展翅欲飞。这“凤凰”如此活灵活现,
真担心他会从我手上飞走,忍不住紧紧攥住竹签,一手还挡在上方。
抿了抿,真甜!
我心里甜甜的,它不止是一种食品,还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一
件耐人寻味的艺术品。糖画陈那神乎奇迹的手法真令我拍手叫绝。那
位糖画陈见着我快乐的神情,也露出了微笑……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20
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
的瑰宝。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
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
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
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
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
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
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
旦、净、丑四大行。
京剧的戏剧情节是安和的,在平和清楚的叙事过程中展现优美,
它不用紧张、激烈、刺激的剧情吸引观众;京剧的音乐伴奏是安稳的,
在悠悠京胡伴奏下,给人一种天衣无缝的安稳感觉;京剧的表演风格
是安详的,既不过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
血腥。京剧在发展,在创新,在与时俱进,并没有安于现状,安常处
顺;京剧在推陈出新,并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中,弘扬安和、安稳、安
详的风貌,才能安坐戏剧舞台国粹的王座安然不动!
1960年,周总理曾在北京新街口总政排演场观看京剧《霸王别
姬》。戏剧开始,刘邦发兵攻打项羽。群臣纷纷劝谏,项羽不听。总
理说:一人言堂。项羽回到皇宫,虞姬又规劝,项羽还是不听。总理
说:一家之长。当演到项羽孤军陷入设好的埋伏时,总理道:一筹莫
展。当虞姬备酒安慰项羽时,总理说:一曲挽歌。四面楚歌,汉兵将
至,虞姬拔剑自刎,全场剧终时,总理又说:一败涂地。总理仅用20
个字就概括了项羽失败的全过程,堪称妙绝。
京剧是国粹,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遗憾的是现在许多青
少年对此知之甚少。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篇21
我生于苏州太仓,也算是昆曲的发源地。看自己虽也听过几曲苏
州评弹,但对昆曲却一无所知。最近,学校中开展了昆曲鉴赏活动,
我自然要去领略一番。
明亮的舞台灯光下,红幕中一素袍女子款款走出,长袖飘飘,袅
娜多姿。在那富有民族色彩的音乐中,那年轻女子随着乐律舞动起来。
这便是《牡丹亭·惊梦》的开场。我觉得新奇,也颇有兴致地观看起来。
但十几分钟后,我心中的那股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已被磨光。那单
调得令人乏味的音乐,太过华丽而显得浮夸的着装、妆彩,而那唱腔
却是显得太难理解。一时间,自己竟有几分困倦之意,“昆曲”已然
成了“昆曲”。
不变的音乐在我耳畔回响着,渐渐地,我却从中听出几分别样的
意味。那每一个动作,都舞出杜丽娘与情郎的缱倦缠绵;字字句句中
洋溢着深厚的情感,把少女那思春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那时不时的
回身一笑,也为少女动人的身姿添上一丝妩媚。一曲终了,我情不自
禁地鼓起掌来。
耳畔突然回想起一种欢快。抬头一看,却是《十五贯·访鼠测字》。
娄阿鼠那活灵活现的表演,滑稽的动作让人捧腹大笑。而况钟那与作
案人的斗智斗勇,环环相扣的破案经过让人的心一阵阵地揪起,之后
又放松下来……最后,案情水落石出。那使真凶归案,为被冤枉者伸冤
的那一刻,场下一片鼓掌、叫好声。
昆曲是我国的传统艺术,被誉为“百戏之祖”。数百年来,昆曲
舞台上涌现了无数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昆曲表演不能一
蹴而就。事后,虽有同学被选上台做“培训”,但那动作却是说不出
的僵硬和怪异,与台上艺人那精湛的表演形成鲜明的对比。大概,这
就是所谓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罢。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7:23: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55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