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品茶的诗句

更新时间:2023-01-22 14:40:26 阅读:62 评论:0

物理中考面对面vs试题研究-钙的相对原子质量


2023年1月22日发(作者:经络不通的症状)

1/14

关于茶的诗句大全

篇一:有关茶的古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寒夜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摊破浣溪沙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望江南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浣溪沙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食后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

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白居易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欲别能无酒,相留亦

有花。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

2/14

山泉煎茶有怀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琴茶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不出白居易

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余杯对早茶。好是老身销日处,谁能骑马傍人家?

酬梦得秋夕不寐见寄白居易

碧簟绛纱帐,夜凉风景清。病闻和药气,渴听碾茶声。露竹偷灯影,烟松护

月明。何言千里隔,秋思一时生。

萧庶子相过白居易

半日停车马,何人在白家。殷勤萧庶子,爱酒不嫌茶。

立秋夕有怀梦得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是夕凉飙起,闲境入

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所思渺千里,云水长

洲城。

篇二:经典茶类诗句大全

经典茶类诗句大全

一、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3/14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二、《对茶》(唐·孙淑)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

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

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三、《峡中尝茶》(唐·郑谷)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

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家

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四、《夏昼偶作》(唐·柳宗元)南州溽暑醉如酒,

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

山童隔竹敲茶臼。

五、《题禅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

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

茶烟轻扬落花风。

六、《西陵道士茶歌》(唐·温庭筠)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4/14

七、《茶诗》(五代后晋·郑邀)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八、《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唐·刘言史)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九、《故人寄茶》(唐·曹邺)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十、《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唐·李郢)昨日东风吹枳花,

酒醒春晚一瓯茶。

5/14

如云正护幽人堑,

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

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

不羡生台白颈鸦。

十一、《与赵莒茶宴》(唐·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

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

一树蝉声片影斜。

十二、《酬乐天闲卧见寄》(唐·刘禹锡)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十三、《琴茶》(唐·白居易)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十三、《雪中偶题》(唐·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

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

渔人披得一蓑归。

6/14

十五、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唐·皇甫冉)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十六、《尝茶》(唐·刘禹锡)生拍芳丛鹰觜芽,

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

照出菲菲满碗花。

十七、《茶中杂咏?煮茶》(唐·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

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

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十八、《峡中尝茶》(唐·郑谷)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篇三:关于茶的古诗

宋代苏轼《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李白

7/14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

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

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

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

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

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

8/14

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

成为一个茶叶行家。

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白居易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

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

的情景。

8.萧员外寄蜀新茶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

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

在。

9.山泉煎茶有怀白居易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

10.煮茶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烟

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

“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

9/14

11.惠山泉皮日休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12.茶诗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常见绿

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10/14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

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

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由于作者用了优美的诗句来表现对茶的深切感受,于是这首茶诗脍灸人口,历久

不衰。后代诗人文士,应为引用。

15.尝茶刘禹锡

生柏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滴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作者得到老郎寄与的茶叶,于夜间煎饮,因月色明亮,照在茶碗里,茶汤的色

泽更好看,诗中有“湘江”两字,说明此诗作于湖南。

17.题茶山杜牧

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花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溪尽停蛮棹,旗张卓

翠台。柳村穿窈窕,松涧度喧逐。等级云峰峻,宽采洞府开。拂天闻笑语,特

地见楼台。泉嫩黄金涌,牙香紫蟹裁。拜章期天日,轻骑疾奔雷。舞袖岚侵涧,

歌声谷答回。磬音藏叶鸟,雪艳照谭梅。好是全家到,兼为奉诏来。树阴香作

帐,花经落成堆。景物残三月,登临怆一杯。重游难自克,俯首入尘埃。

题茶山诗分四个方面来描述。一是说作者因何来到茶山,二是茶山修贡时的

繁华景象,三是茶山的自然风光,四是紫笋茶的入贡。这首诗写得十分雄伟壮丽,

为后人所传诵。

11/14

19.一字至七字诗(塔诗)(一七令)赋茶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乱岂堪夸。

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

茶叶的功用。

20.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孟郊

道意勿乏味,心绪病无宗。众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锦水有鲜色,蜀山

饶芳丛。云根才翦绿,印绶已绯红。曾向贵人得,最将诗叟同。幸为乞寄来,

救此衰劣躬。

21.巽上以竹间自未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柳宗元芳丛翳湘竹,寒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园方丽奇色,圭璧无纤

瑕。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犹同甘露饮,佛事

熏毗耶。咄此蓬赢侣,无乃贵流霞。

23.赏茶刘禹锡

生抽芳茸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将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花。

24.寒夜杜耒

12/14

寒夜客耒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是历史上茶诗名句,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久远,历久悠新恐怕根源在于它

一语道破了千百年华厦民族”以茶敬客“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古代代

替饮酒的酬宾习俗的转变。

《茶》[宋]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对茶》[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月转晚妆楼。

《尚书惠蜡面茶》[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

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咏茶》[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茗坡唐.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贡焙新茶唐.张文规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峡中尝茶唐.郑谷

13/14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乌嘴香。入

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尝新茶北宋.曾巩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汲

江煎茶北宋.苏轼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

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椀,卧听山城

长短更。

与茶相关的唐宋诗人中,最有名的莫过于陆羽,及其作品《茶经》。《茶经》

的成书年代,现在的说法很多。陆羽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

在《茶经》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的。

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

所掩”,成为茶叶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

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陆羽生前和高僧名士为友,在文坛

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一。陆羽不但

是一位茶叶专家,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音韵和小学专家、书法家、演员、

剧作家、史学家、传记作家、旅游和地理学家。

茶经

唐陆羽撰。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桑苎翁,复州竟陵人。上元初,

隐于苕溪。徵拜太子文学,又徙太常寺太祝,并不就职。贞元初卒。事迹具《唐

书·隐逸传》。称羽嗜茶,著经三篇。《艺文志》载之小说家,作三卷,与今本

同。陈师道《後山集》有《茶经》序曰:陆羽《茶经》,《家书》一卷,毕氏、

王氏书三卷,张氏书四卷,内、外书十有一卷,其文繁简不同。王、毕氏书繁杂,

14/14

意其旧本。张书简明,与家书合,而多脱误。家书近古,可考正。曰七之事以下,

其文乃合三书以成之,录为二篇,藏于家。此本三卷,其王氏、毕氏之书欤?抑

《後山集》传写多讹,误三篇为二篇也。其书分十类,曰一之源,二之具,三之

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其曰具者,

皆采制之用;其曰器者,皆煎饮之用,故二者异部。其曰图者,乃谓统上九类,

写以绢素张之,非别有图。其类十,其文实九也。言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朴雅

有古意。七之事所引多古书,如司马相如凡将篇一条三十八字,为他书所无,亦

旁资考辨之一端矣。---出《四库总目提要》

题《品茶图》唐寅

买得青山只种茶,峰前峰后摘新芽。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风朕自嘉。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4:40: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4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非主流火星文
下一篇:贺卡怎么写
标签:品茶的诗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