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形成及演变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汉字作为世界上几种最古老的文
字之一,是唯一能够流传下来且生命力强大的文字。因此研究汉字的形成及演变就具有重大
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关于汉字的形成
(一)有关汉字的起源的传说和记载
1、河图洛书说
《易·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尚书·顾命·传》中以为:“伏羲王
天人,龙马出何,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八图。”《河图玉版》又以为:“苍领为帝……临
于元息洛洞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报之。”这种文字神赐的说法当然更不可信。考
之于今传的河图洛书的图文,只能算是一种数字游戏,可以说与文字毫无关系的。
2、结绳说
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结绳记事阶段,应该是可信的。《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
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周易正义》引郑玄注:“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显然,
结绳记事功能是极其微弱的。从整个结绳体系的本质看,应属于一种实物助记符号,与作为
社会全民使用的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文字,根本不是同一层次上的东西。它不仅不能算
作汉字,而且也不可能发展为文字。
3、仓颉造字说
仓颉造字说在战国乃至秦汉都颇为流行。《吕氏春秋·君守篇》说:“苍领作书”。其他
如《韩非子》、《淮南子》、《说文解字》等都有相同的记载。文字不可能是由一两个人独立创
立的,它应该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劳动生活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但由仓颉造字说我们大
致可以推知,汉字的产生大约在黄帝时代稍前,而黄帝时代,曾经由史官仓颉主持,进行过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文字同一工作。
(二)汉字的真正来源——图画文字
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文字是从图画发展而来的,或者说文字是图画符号化的产物。
我国考古工作者,曾经发掘原始社会遗物时,发现了陶器上一些精美的图画,这些图画
可以说是当人类已经进入高度发达时,仍有个别少数民族还处在原始社会状态,他们还处于
图画文字。例如:云南纳西族直到解放后才使用象形文字。
随着社会的更进一步向前发展,劳动事务越来越繁忙,需要记录下来传播开去的事儿越
来越多,人们没有功夫去画那些细致的图了,就把它逐步简单化。图画简化的过程就是它的
旧质要素逐渐衰亡和新质要素逐渐增加的过程,也就是它逐渐脱离图画的范畴而变为具有固
定的读音、能表达一定意义的独立符号。这种符号就是早期的文字。汉语的“象形文字”,
如日、月、山、水、目、口等就属这一种。这种文字由“文字画”演进而来,并未完全摆脱
“文字画”的因素。如日长园便象其圆,月多缺便象其缺,山突出其峰,水突出其纹,目有
珠,口有角,牛突出其角之长,羊突出其角之弯等。但他们都经过了“飞跃”,产生了质的
变化,巳经不是图画而是文字了。这种文字最初自然是各自制造的,因此有些字包括好些种
形体(写法)。这些形体不一的字后来经过整理统一,便形成了全民性的共同工具。例如:
迄今所能见到的,真正形成体系的汉字最早的就是商代的甲骨文。
二、汉字的演变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是殷商时代公元1130多年—公元前1100多年间通行用
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字体,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成系统的文字。这种文字有不同的名称。有
的着眼于其用途,称作贞卜文字或甲骨卜辞,强调占卜,有的着眼于出土地点,称作殷墟文
字或殷墟书契,有的着眼于书写方法,称作契文或契刻文字。
从结构上的特点来看,因为甲骨文是用刻刀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的,所以笔画普遍细
而直,多用直笔、方笔,基本上仍属于直线的组合体,但在结构上要比陶符更为复杂,除单体字外,
还出现了许多复体字;此外,由于甲骨文的构字方法在象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指事、会意、形
声、假借等手段,其表意的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增强。
(二)金文
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措意这种字体称作金文。南周出土的铜
器以铜鼎最多,所以又称钟鼎文。文字学所指金文一般指周代金文,两周铜器铭文是两周文
字的代表。
从结构上的特点看,与甲骨文相比,形体结构变化不大,形体态势变化大,圆润浑实,
中间杂有肥笔,这是根据书写工具和所依附的材料不同造成的。西周晚期形体的象形性减弱,
符号性加强,肥笔变成线条笔势匀圆、整齐,具备小篆的雏形。
下列字例“车”,前为甲骨文,后为钟鼎文:
(三)六国文字
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即战国古文,它是上承商周甲骨文、金文,在诸侯割据
条件下形成的区域性的温习殊体。形体很不统一,笔划草率,简体、俗体不量涌现,秦统一
之后,废除了不与秦文合者。
(四)秦国文字
这里的秦国文字指大篆和小篆。
1、大篆
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大篆泛指小篆之前所有的古文字,狭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春
秋、战国的秦系文字。文字学上都是狭义的大篆。
秦系大篆:(有三种)
(1)籀文
《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班固自注:“周宣王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
亡六篇矣。”
后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说法把《史籀篇》里流传下来字叫籀文,也叫大篆。
(2)石鼓文
唐初,陕西凤阳县,发现了十个馒头状的石头,上面刻写了四言韵文,内容是关于帝
王打猎的事,形状也略像鼓形,所以把它叫做石鼓文。石鼓文字形很繁复,也是大篆的一种,
是春秋战国时期秦所用的汉字,共491个字。
(3)诅楚文
战国后期秦国的石刻,内容是诅咒楚人的,所以称诅楚文。
以上三种都出自秦国,其结构特点接近,字体笔势整齐,且圆转匀称,比小篆结构繁
复。
下列例字,前为甲骨文,后为大篆:
2、小篆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文字虽属同一符号体系,却各具地方特色。秦统一后,鉴于各地字体差
异带来的交流上的困难,在丞相李斯等的倡议下,秦始皇下令以秦国文字为标准,进行了全国
范围的文字统一改革,废除了各地的异体字,以中央政府规定的文字———小篆作为全国统一
使用的文字,这就是“秦篆”。秦代的小篆较之先前的古文字,在形体上比大篆简单,结构上比
金文整齐,字形略呈长方形,上密下疏,线条匀称,婉转圆润,在写法上有较严格的规范,它在基本
消除了文字异形现象的同时,也为后来汉字向方块字形的演变确定了方向。因此,统一的秦篆
是汉字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
下列例字,前为大篆,后为小篆:
(五)秦国后的文字
秦后的文字,从汉字体势来说属于今文字范畴,主要包括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1、隶书
隶书是秦汉时代通行的字体。由于小篆是秦始皇敕命制定的国家标准书体,所以秦代政
府机关的正式文件按规定都必须用小篆来书写。但小篆笔画圆转,曲线较多,书写麻烦,不便于
在短时间内书写大量文字,有些在政府机关做抄写工作的隶人(职位低微的吏役)为了写得快
些,往往把圆转的笔画简化成易于书写的方折,将曲线改为直线,于是便产生了一种简单而便
于书写的新字体——隶书,包括古隶、今隶。
(1)古隶
又称秦隶,是在古文字阶段经过长期孕育而成的,是汉字由小篆演化到今隶的一种过渡
性字体。古隶直接起源于六国古文和潦草的小篆。对早期的大篆也有所继承,同正式小篆在
社会上并行。其结构特点是笔势趋于方正平直,书写方便,在民间流行。
(2)今隶
又称汉隶,是在古隶基础上演变和发展的。西汉中业后,隶书变为正规字体。结构特
点是笔势舒展,带有波势、挑法。(所谓波势、挑法,就是在撇捺长笔划上表现出波折、上
挑等俯仰的形状,由于笔势向外分开,像八字那样,后人又称八分)。
今隶与小篆相比字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把曲折婉转的线条变成了点、横、直、屈、
撇、捺、挑、勾的笔划,字体方正平直,极大的摆脱了线条的束缚。隶书结束了古文字时代,
开创了今文字的新时期,使文字形体发生了质的变化,古人称为“隶变”。
下列例字,前为小篆,后为隶书:
汉隶比小篆简便,但笔势波折书写不便,因而又有了草书与其通行。草书流畅、便利,
但体势草率难以辨认,于是又产生了楷书。
2、楷书
又叫真书,正书,是汉隶直接演变而来的一种字体,到东汉末年时已经成熟,魏晋以
后广为流传,成为主要字体。
其结构特点是:综合了隶书、草书的长处,勾撇定型,改变了隶书的波势挑法,笔划
平稳,去掉了隶书的波折。笔势收敛,改变了汉隶向外摊开的笔势,由扁方型变成竖长方。
3、草书
可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
章草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实际上市隶草,东汉章帝把这种隶草叫章草。今草由章草
演变而来,去掉了章草的波折挑法,全字楷书化,而为楷书的速写体。
狂草由今草演变而来,在唐代兴起,字体诡奇急速,变化多端,达到难以辨认的程度,
所以只能作为一种书法艺术,供人欣赏,无实用价值。
4、行书
介于楷书和今草之间的一种字体。楷书写得快一些,像人连续举足而行,于是成为行
书,有“真书如立,行书如行”的譬喻。
行书大约产生于东汉末年,楷书、今草盛行之时,行书既受今草直接影响,又保存了
楷书的笔法,因此凡是收敛笔势,接近楷书的称作行楷,放开笔势,接近草书的称作行草。
行书比楷书写得快,效率高,由比草书易于辨认,集中了楷、草的优点,实用价值不在楷书
之下,同样受到折后重视被广泛应用,晋宋以来成为手写体的主要形式。
述汉字书写形体上的变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文字方面与反动统治阶级进行不娜斗争
的反映。在广大劳动人民的推动下,几千年来,汉字沿着由繁化简,变难为易的规律不断向
前发展。
汉字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多,历史最悠久的文字,其形成与演变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
发展,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及影响。中国汉字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仍能延续至今,并
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应该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相信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
迅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汉字必将在国内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篇文章是结合当下公认的观点学说、有关参考文献及老师教授内容所成,如有部分
雷同,敬请见谅笔者的知识浅拙。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4:37: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49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