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二》韩愈
韩愈,字退之,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下面是韩愈
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二》,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二
作者:唐·韩愈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注释】
①桂州:治今广西桂林市,唐属岭南道。《旧唐书·穆宗纪》:
长庆二年四月丁亥,以秘书监严暮为桂管观察使。当时白居易、
张籍均作诗送行。全诗校:“题下或有赴任二字。”
②森:挺立。八桂:《山海经·海内南经》:“桂林八树,在
贲禺东。”秦桂林郡(辖今广西、广东部分地区)因取此为名。
③篸:同“簪”,插发的长针。
④输:纳贡。翠羽:翠色的鸟羽。《新唐书·地理志七》:,’(岭
南道)厥贡:金、银、孔羽、犀、象、彩藤、竹布。”
⑤甘:今“柑”字。
⑥骖:乘,驾。(文选》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骖鸾腾
天。”
【翻译】
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
心情。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
已经很深。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
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
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
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
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
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
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
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
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
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赏析】
这首诗极力写“早”字。诗以江边春天的柳色映衬官身之路。
年少逐春,扑蝶戏蕊,枯草拈花,用自己的童心和稚眼直接感受
着大自然的美妙机趣。而老大逐春就别是一番况味了。官事冗杂,
世事沧桑,在充分体尝了人间的坎坷困顿之后,忙里偷闲地游一
游春,散一散心,自得其乐。此时此刻,贵在童心未泯,贵在能
于常物之中发现其丰富蕴涵。
拓展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作者: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①早春:指长庆三年早春。参见王元启《读韩纪疑)。
②天街:长安宫城承天门南有南北大街,称承天门街,街东
西皆百僚廨署。《中朝故事》:“天街两畔槐树,俗号为槐衙。”
参见(唐两京城坊考》卷一。
③烟:全诗校:“一作花。”
【翻译】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
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
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
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
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
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
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
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
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
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
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赏析】
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
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
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
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
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近看
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
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一句是全篇中的绝妙
佳句。早春二月,在长安,冬天未过,春天还未来临。但若是下
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
了,作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
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作者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
是当作者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
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
墨画家,挥洒着他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
春的草色。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
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
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
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
草色自然也美了。
接下来的第三、四句是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
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
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
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
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心裁。前两句体察景物之
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在最后,
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
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
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
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象征着大
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
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
不那么惹作者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
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
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人以
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
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
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
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
情。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4:22: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48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