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该文形象鲜明,
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
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下面为大家带来烛之武退秦
师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
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
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
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
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
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
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
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
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翻译: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
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
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
“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
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
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
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
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
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
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
3
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
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
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
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
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
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
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
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
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
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
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
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
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
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说客在春秋之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
们穿梭来往于各国之间,或穿针引线,搭桥过河,或挑拨离间,
4
挖敌方墙角,或施缓兵之计,赢得喘息之机。可以说,缺少了这
些用现代文言汉语称为外交家的角色,春秋舞台所上演的戏剧,
必定没有这么惊心动魄,精彩纷呈,波澜迭宕。有了他们,台前。
台后两条战线上真是热闹非凡,你方唱罢我登台,演出了古代战
争史上独一无二的一幕。
我们发现,说客或外交家除了有高超的言辞辩才,善于动之
以情晓之以理之外,往往善于抓住利害关系这个关键,在利害关
系上寻找弱点和突破口,从而大获成功。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
说退秦军,不费一兵一卒为郑国解了围,便是一桩典型的范例。
在一个没有权威、各自为利益纷争的时代,利益原则便是行
动的最高原则,精明的说客或外交家必定深谐此道。以利益作为
交往原则,关系不可能牢不可破,不可能无懈可击。甚至可以说,
晓之以利益,动之以利益,往往比其它手段更见效。即使在现代
社会,国与国之闯的交往,也首先是从利益原则出发的。这个原
则,恐怕比仁义原则更实际,更能长久,尽管仁义原则更值得赞
赏,可是这世上有几个讲仁义的人呢
5
讲利益原则,首先要以平等为基础。没有平等,也就在根本
上取消了利益。利益必须通过交往实现,一个人不同他人发生联
系,就无所谓利益;交往也意味着交换,付出多少,便得到多少,
不付出就无所获。只想获得而不愿付出,就破坏了交换,也没有
了平等,也就很难再获取利益。
交换,实质上也是让对方有利可图。烛之武去游说秦穆公,
如果秦穆公觉得无利可图,会甘愿罢休吗所谓挑拨离间,多半也
要利用人们觉得有利可图的心理。离开这一点,挑拨挑间是难以
成功的。搞阴谋诡计的人也常常利用这一点。“将欲取之,必先
予之”,这也是说用给予好处引人上钩,然后再将其吃掉。
中国传统的谋,可以说把利益原则发挥到了极致。除了上面
说的之外,还有所谓借刀杀人、过河拆桥、上屋拔梯、赏一安百、
欲擒故纵、美人诱惑、坐收渔利、奇货可居、害一利百等等,都
是从不同角度利用或发挥利益原则。可以毫不夸张他说,处世为
人的方方面面都与利益原则有千丝万缕的。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2:43: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44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