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安全教育日手抄报内容

更新时间:2023-01-22 12:42:04 阅读: 评论:0

中考数学知识点占比-小区的英文


2023年1月22日发(作者:威胁的反义词是什么)

平安教育日手抄报

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平安教育

日”。下面是平安教育日,和一起来看一下吧。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所谓

燃烧那么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响,通常伴随有火

焰、发光和发烟现象。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有时在一定的范围内,虽然三个条件俱在,

但由于它们没有互相结合,互相作用,燃烧的现象也不会出现,切

断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火都会熄灭。xx年初,莫斯科友谊大学学

生宿舍火灾造成重大的财产和人员生命损失,其教训是极其深刻而

惨痛的。消防平安不是一切,但失去了平安就没有了一切,广阔同

学必须充分认识火灾及其危害性,提高平安防范意识,切实加强消

防知识的学习,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

减少火灾危害,营造一个平安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火灾的开展规律

人们在实践中证明,多数火灾是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成

为大火的。火灾的形成过程一般分为初起、成长、猛烈、衰变四个

阶段,前三个阶段是造成火灾危害的关键。

1、火灾初起阶段。一般固体可燃物质发生燃烧,火源面积不

大,火焰不高,烟和气体的流速不快,辐射热不强,火势向周围开

展的速度比较缓慢。这段时间的长短,随建筑物构造及空间大小的

不同而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只需少量的人力和简单的灭火工具就

可以将火扑灭。

2、火灾成长阶段。如果初起阶段的火未被发现或扑灭,随着燃

烧时间的延长,燃烧强度增大,温度逐渐上升,燃烧区内逐步被烟

气所充满,周围的可燃物迅速被加热,此时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

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会在一瞬间形成一团大的火焰。在这

种情况下,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力和消防器材装备,才能及时有效

地扑灭火灾。

3、火灾猛烈阶段。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

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燃烧温度急剧上升,持续温度达600度至800

度,辐射热最强,气体对流到达最高速度,燃烧物质的放热量和燃

烧产物到达最高数值,此时建筑材料和构造受到破坏,发生变形或

倒塌。这段时间的长短和温度上下,取决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在

这种情况下,需要组织较多的灭火力量和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控

制火势,扑灭大火。

4、火灾阶段。猛烈燃烧过后,火势,室内温度下降,烟雾消

散,火灾渐渐平息。

(二)校园常见的火灾类型

校园火灾从发生的原因上可分为生活火灾、电器火灾、自然火

灾、人为纵火等类型。

1、生活火灾。生活用火一般是指人们的炊事用火、取暖用火、

照明用火、吸烟、烧荒、燃放烟花爆竹等,由生活用火造成的火灾

称为生活火灾。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开展,炊事、取暖用火的能源

选择日益广泛,有燃气、烧煤、烧油、烧柴、用电等多种形式。学

生生活用火造成火灾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因也多种多样,主要有:

在宿舍内违章乱设燃气、燃油、电器火源;火源位置接近可燃物;乱

拉电源线路,电线穿梭于可燃物中间;违反规定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使用大功率照明设备,用纸张、可燃布料做灯罩;乱扔烟头,躺在床

上吸烟;在室内燃放烟花爆竹;玩火等。

2、电气火灾。目前中小学生拥有大量的电器设备,大到电视

机、电脑、录音机,小到台灯、充电器、电吹风,还有违章购置的

电热炉等电热器具。由于学生宿舍所设电源插座较少,少数学生违

章乱拉电源线路,不合标准程序的安装操作致使电源短路、断路、

接点接触电阻过大、负荷增大等引起电气火灾的隐患因素多。个别

学生购置的电器设备如果是不合格产品,也是致灾因素。尤其是电

热器的大量使用,引发火灾的危险性最大。

3、自然现象火灾。自然现象火灾不常见,这类火灾根本有两

种:一是雷电;一是物质的自燃。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是大气

层运动产生高压静电再放电,放电电压有时到达几万伏,释放能量

宏大。当作用于地球外表时,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它产生的电弧

可成为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摧毁建筑物或窜入其他设备可引起多

种多样的火灾。预防雷电火灾就必须合理安排避雷设施。自燃是物

质自行燃烧的现象。如黄磷、锌粉、铝粉等燃点底的一类物质在自

然环境下就可燃烧;钾、钠等碱金属遇水即剧烈燃烧;不枯燥的柴

草、煤泥、沾油的化纤、棉纱等大量堆积,经生物作用或氧化作用

积聚大量热量,使物质到达自燃点而自行燃烧发生火灾。所以对自

燃物品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手段加强日常管理。

4、人为纵火。纵火都带有目的,一般多发生在晚间夜深人静之

时,有较大的危害性。有旨在消灭证据,逃避罪责或破坏经济建立

等多种形式的刑事犯罪分子纵火,还有旨在烧毁他人财产或危害他

人生命的私仇纵火等。这类纵火都是国家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另

外,还有精神病人纵火,是由于病人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控制而产生

的,所以,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监护职责。

(三)火灾危害的表现形式

无情的大火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吞噬了无数的社会财富,

随着社会的开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多,加上各种新设备、新材料、

新工艺的大量开发和应用,用火、用电、用气范围日益扩大,潜在

的火灾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火灾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火灾已成为

各种灾害中发生频繁且消灭性较大的灾害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危及人的生命。生命是美好的,它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

次,倘假设为国捐躯,那么能表达人生的价值,死得其所,倘假设

葬身火海,那么只能是无谓的牺牲,死不瞑目。据公安部门统计,

xx年全国共发生火灾215863起,死亡2314人,伤3752人,平均

每天死亡6人,伤10人。如果死者能死而复生,他们一定会加倍珍

惜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视消防平安,也一定会对不重视消防工作的

人们进展强烈的谴责。

2、造成财产损失。公安部的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火灾直接

经济损失15.2亿元,xx年全国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3.9亿元。无情

的大火烧掉了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留下的是不尽的思索。

建国以来,在我国1000余所全日制高校中,从未发生过火灾的难以

找到,有的学校整座教学楼、实验楼、食堂被烧毁,至于在同学们

宿舍里所发生的小型火灾,那么每年可达数千起之多,造成同学们

大量财物被毁。据有关统计资料说明,大学里的火灾比盗窃所造成

的经济损失要高出十几倍。

3、影响正常秩序。火灾不仅给人身和财产带来宏大损失,还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学校发生火灾,客观上存在着学生人数多,居住密度高,教学及

实验存在一定的火灾危险性,有些房屋建筑耐火等级低,电气线路老

化等原故;主观上那么是由于部分师生消防平安意识淡薄,违反学校

管理规定及缺乏根本的消防平安常识而造成的。纵观火灾事故的教

训,无一不是“人为”的原因,其主要表现在:

(一)消防平安意识淡薄

少数学生认为火灾离自己很远,可能不会在自己身边发生,心

存幸运。在面对学校举行的消防平安知识教育和培训时,认为是多

此一举,没有必要;面对一些火灾案例和图片展时,只是觉得很凄

惨,却没有从思想深处引起重视,因而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得满不在

乎。有的认为只要学习好了就行,其它的可以无所顾忌;有的认为消

防工作是领导和学校有关部门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

(二)违反学校管理制度

1、违章使用电器。

2、私自乱接电源。

3、肆意燃烧杂物。使用明火,最易发生火灾,因为明火实际上

是正在发生的燃烧现象,一旦其失去控制马上便会转化为火灾。道

理虽然简单明了,但有的同学却常常不以为然,随意在宿舍内燃烧

废弃物,最终不仅自食苦果,还殃及他人。

(三)消防根本知识贫乏

1、不了解电气根本知识。许多学生对根本的电气知识不了解,

往往由于无知而造成火灾,诸如用铜丝代替保险丝、照明灯间隔蚊

帐太近、充电器长时间充电等都可埋下火灾隐患。

2、不懂得灭火根本常识。前面讲述了火灾的三个关键阶段,其

中初期火灾是最易扑救的,但部分同学由于平时不注意对消防根本

知识的学习,在发现火险火情后,不知如何处理,失去了最好的灭

火时机,以致火势开展蔓延成灾。

火灾是残酷的,但它又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在思想上高度

重视,在行动上落到实处,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火灾。在做好防火工

作的同时,加强对火灾扑救知识的学习,就能够在发生火灾时有效

地予以扑灭,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火灾预防的主要措施

1、增强消防平安意识。只有提高了防火平安意识,才会时刻留

意身边的火患,控制一切火源;才会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时刻保持

高度警觉;才会主动学习消防知识,掌握防范措施,控制火灾事故的

发生。

2、遵守学校防火制度。为了保障同学们的平安,学校制定有关

防火平安管理规定,诸如不得私拉乱接电源,不得未经批准随意增

加用电设备,制止使用“电炉”、“热得快”;制止在教学楼、实验

楼、宿舍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吸烟;制止在宿舍使用蜡烛等。绝大

多数同学均能标准遵守,但也有极少数同学因为缺乏认识,常常违

规而行,导致火灾发生。根据北京市消防局统计,1999年,北京发

生在校园里的火灾共70起,其中,由电器引起的有27起;2000

年,77起火灾中有28起是由电器引起;xx年,63起火灾中由电器

引起的有24起。而上述电器火灾中,因违规造成的占95%。为此,

同学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严守校纪。

3、加强消防法规学习。火灾防范管理要依法进展,这是因火的

破坏性所决定的。为有效控制火灾的发生,我国以法律的形式进展

了强制性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

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平安,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

的义务。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及一百一十

五条,对防火及过失引起火灾的法律责任也进展了明确规定,其中

成心纵火最高刑罚是死刑。

(二)火灾扑救的主要方法

1、迅速拨打报警。救火必须分秒必争,发生了火警,在扑

救的同时,要立即拨打“119”火警。在拨打火警时要沉着冷

静,讲清火灾的单位、地点及自己所用的号码,并尽可能讲清楚

着火对象、类型和范围以便消防队“对症下药”。同时派人在校门

口和必经的穿插路等候,为消防车迅速到达火场赢得时间,减少火

灾损失,与此同时,应迅速报告学校有关部门,以便及时组织人员

扑救。

2、及时扑救初起火灾。灭火的方法有:冷却灭火法、窒息灭火

法、隔离灭火法、抑制灭火法等。及时、正确运用各种方法扑灭初

起火灾,是减少火灾损失,杜绝火场致人死亡的最重要一环。

⑴隔绝空气灭火法。使燃烧物隔绝空气,因缺氧而熄灭。如点

燃的蜡烛烧燃了课桌上的纸张、书本等时,不能挥舞拍打,用一条

湿润的毛巾覆盖在上面,火就能熄灭;食堂炒菜时,油锅内的油起

火,盖上锅盖,就可使火熄灭;电器、煤气着火都可用毛毯、棉被覆

盖灭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应用的也是这个道理,二氧化碳比空气

重,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覆盖在可燃物上隔绝空气,使火

熄灭。对于赤磷、硫磺、电石、镁粉等化学易燃物的燃烧,常用干

粉、干沙、干土灭火。

⑵冷却降温灭火法。用水、干冰等直接喷撒在燃烧物上,水、

干冰气化吸收热量降温,且形成水气、二氧化碳隔绝空气,一般说

来水是很好的灭火剂。但对于某些物品的失火那么不能用水扑救,

只能使用专门的灭火器材和设备。如金属钠、钾、钙、碳化钙等遇

水会发生反响,产生氢气和热量,引起剧烈燃烧或爆炸。对于轻于

水的油类等物质着火,用水扑救会扩大燃烧范围。高压电器设备未

断电时,假设用水扑救,可能引起导电。其他如纸制品仓库、精细

仪器、高温生产装置失火都不宜用水扑救。储藏有浓硫酸、浓硝酸

等物品的仓库失火也不宜用水扑救。

⑶可燃物隔离灭火法。把燃烧火源与周围可燃物别离开来。如

森林灭火,常常开辟隔离带,使火势不再蔓延而得以控制;把失火处

附近的液化气罐和其他可燃物移开;或把不大不重的着火物移至空旷

处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3、火灾扑救过程中的本卷须知

⑴一边报警,一边接应,一边组织人员扑救。⑵沉重冷静,听

从指挥,积极配合遵守秩序。⑶控制火势,救人在先,尽量减少火

灾损失。⑷相邻居室,切勿开门,防止浓烟烈火侵入。⑸呼吸慢

浅,匍匐前行,呼吸近地新鲜空气。⑹慎重上楼,屏住呼吸,防止

浓烟上升窒息。⑺湿润毛巾,掩住口鼻,低头弯腰抓地慢行。⑻关

紧房门,探头呼叫,等待紧急求援脱险。

火灾是恐怖的,但伤亡并非不能防止,在火场中生死系于一瞬

间,留下来便是死亡的地狱,逃出去那么是生存的天堂。面对滚滚

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我们冷静机智地运用自救与逃生知识,就有

极大可能自己。因而,中学生平时多掌握一些疏散与逃生的知识显

得尤为重要。

(一)火灾的疏散与逃生的根本原那么

1、抓紧时机,迅速撤离。一旦发生火灾,同学们要抓住有利时

机,就近、就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工具、物品,想方设法迅速撤离

危险区,不要因抢救个人珍贵物品或钱财而贻误最正确时机。

2、顾全大局,救助结合。一是自救与互救结合。当被困人员较

多,特别是有生病或残疾同学在场时要主动、积极帮助他们首先逃

离危险区,有序地进展疏散。二是自救与抢救相结合。火场是千变

万化的,如不扑灭火灾,不及时消除险情,就会造成消灭性灾害,

带来更多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在能力和条件可能时,可采取补

救措施去除险情。三是当逃生的途径被大火封死后,要注意保护自

己,等待救援人员开辟通道,逃离火灾危险区。

(二)火灾的疏散与逃生的主要方法

1、平安出口要记牢。为了自身平安,同学们务必留心学校教学

楼、实验楼及住宅区等场所的疏散通道,平安出口和楼梯方位等,

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

2、消防通道要畅通。楼梯、过道等是火灾发生最重要的逃生之

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停放自行车或牵绳挂衣

物,以便紧急时能平安迅速地通过。

3、临危镇定辨方向。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要保持镇

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平安地点,决定逃生的方法,尽快撤离险

地。

4、简易救护不可少。在火灾中真正烧死的极少,大多数是被烟

熏窒息死亡,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人、中毒、窒息等,可采用毛

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可向头部、身

上浇水再冲出去。

5、善用通道非电梯。按标准标准设计建造的建筑物,都会有两

条以上逃生楼梯、通道。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比照

拟平安的楼梯通道逃生。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中

随时会断电或因受热的作用电梯发生变形,而使人被困在里面。因

此,千万不要乘普通电梯逃生。

6、火已烧身莫奔跑。如遇火灾,发现身上着火,千万不可奔跑

或用手拍打,因为奔跑或拍打时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

火势。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快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

火苗,或跳入水中;让人向身上浇水。

7、发出信号求援助。当被烟火围困无法逃避时,应尽量呆在阳

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防止烟火近身的地方,及时发出有效

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

8、迫不得已跳楼逃。身处火灾烟气中的人,精神上往往陷于极

端恐怖和接近崩溃,惊慌的心理极易导致不顾一切的伤害性行为如

跳楼逃生等。应该注意的是:只有消防员准备好救生气垫并指挥跳

楼时或楼层不高,非跳楼即烧死的情况下,才采取跳楼的方法。跳

楼也要讲技巧,跳楼时应尽量往救生气垫中部跳或选择有水池、软

雨篷、草地等地方跳;如有可能,要尽量抱一些棉被、沙发垫等松软

物品或翻开大雨伞跳下,以减缓冲击力。如果徒手跳楼一定要扒窗

台或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间隔,落地前要双

手抱紧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跳楼虽可求生,但会

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要慎之又慎。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2:42: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44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