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游子吟 孟郊

更新时间:2023-01-22 12:15:24 阅读: 评论:0

流浪包不会塌陷-11的倍数特征


2023年1月22日发(作者:玩游戏的朋友)

孟郊游子吟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品简介:

《》由孟郊创作,被选入《三百首》。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

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

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

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

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

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

万一呢?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全诗无华

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

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

和的阳光。

创作背景:

此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上作”,当时孟郊居官阳尉,为迎养其母而

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阳县?尉

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

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

颂母之诗。

简1:

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下作者自注“迎母上作”。孟郊一生穷

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阳时作。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

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

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

“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

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对母爱作尽情的

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

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

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

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父书

空满筐,母线萦我”(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

《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简2: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

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

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

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

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

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

子的共鸣。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2:15: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43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登高古诗
下一篇:立定跳远教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