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教学建议
1、这篇文章主要是回忆美好的童年往事,教学时要以此为重点。有观点认为这篇文
章有批判封建礼教、抨击黑暗社会的内容,这种看法有些偏颇,教学时应避免。
2、有些问题,如小伙伴们“偷”豆、六一公公的“感激”,依现在的道德观衡量,学生
可能不理解,教学时要适当引导和讲解。
3、可以学习本文为契机,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开展语文活动。
《社戏》教法提示
1、组织学生做好充分预习,熟读课文,把作品的层次结构,主要事件的情节,人物等
弄清楚;
2、着重理解本文叙述与描写的不同特点,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是课文的难点,老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解决好;
4、课时安排以三课时为佳。
《社戏》预习提示
1、《社戏》选自《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有删节。“社”
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2、文章用第几人称,以什么为线索写的?
3、文中的“迅哥儿”是不是鲁迅?主人公是谁?
4、那夜的戏并不好看,豆也并不好吃,为什么说“一直到现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
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5、这篇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
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文章景物描写优美,心
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阅读时要认真体会。
6、查字典,掌握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惮踱颇归省行辈撺掇凫水潺潺宛转
《社戏》生字解析
惮(dàn)怕:肆无忌惮。
撺掇(chuānduó):从旁鼓动人做某事;怂恿──他一再撺摄我学滑冰。
撮(cuó):1、聚合,聚拢。2、用簸箕等东西聚在一起──撮了一簸箕土。3、用手
指捏住细碎的东西拿起来──撮药。(本课含义)4、摘取(要点)等──摄要。5、容量单
位,十撮等于一勺,现用市撮,一市撮合一毫升。6、量词。用于手所撮取的东西;借用于
极少的坏人或事物;7、(zuó)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一撮毛发。
凫(fǔ):1、野鸭。2、同“浮”凫水。
潺(chán):形容水声。
蕴藻(yùnzǎo):水草。
皎(jiǎo):1、白而亮:皎洁。(本课含义)
桕(jiù):桕树,即乌桕。
絮叨(xùdao):说话啰嗦。
《社戏》疑难字词释析
1、注意下列字形的区别:
竭──渴篙──蒿篷──蓬浆──桨钩──钓
2、注意下列近义词的辨析:
⑴依稀漂渺模糊朦胧
四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不清楚”的意思,但四个词之间还是有细微的区别。如
“依稀”和“漂渺”,一个“看不清”是指有东西而看不清;另一个则根本没有东西,漂渺更
具有虚幻性。“模糊”的不清楚比较具体,如字迹、像片等等,而“朦胧”是指月光不明形成
的不清晰。
⑵吩咐嘱咐
两词的意思都是“上级或长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希望对方照着去做的意思。
但“吩咐”有强制命令的意味,而“嘱咐”则有告诫的意思,不带命令的语气。
⑶发散弥散
两词都有“散开”的意思,发散有向四处扩大的意思,但范围较小,“弥散”则有“布
满”的意思,范围上也比较大。
《社戏》课文导读
本文是鲁迅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
用第一人称写了“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
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
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表达了作者
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恋,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社戏》课文阐释
《社戏》原文有前后两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作者描写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
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
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
笔调也是温馨的。
1、热情的童年伙伴和淳朴的乡民:
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
聪明活泼,胆大心细,友爱热情。“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
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切地为“我”买豆浆舀水;
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无私品质
的突出表现。
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像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他的性格表现得也最为突
出: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能想出“好主意”,
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头,“我”很失望,双喜
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了大哥哥般的亲切体贴;他敢于负责,当老
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回程时大家偷
阿发家的豆,双喜劝止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又表现了他善于为他
人着想的好品质。
文章还刻画了淳朴乡民的形象,以六一公公为代表。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
只是责备“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他
并不是吝啬的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竟非
常感激起来”,体现了他的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至于他夸“我”“读过书”“将来一定要中状
元”之类的话(就像今日夸某个孩子聪明,将来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一样),只不过是当时的
时尚风气而已,有人据此批评六一公公受封建礼教影响,就有些偏颇了。
2、“乐土”:
作者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民风淳朴乡民善良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
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快乐自由的天堂。作者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
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小伙伴们对“我”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看社戏”一节这种友爱
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
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于自幼就
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而且在农村可以
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城镇宅院中那种苍白无味的生活而言,无疑是
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了。
作者对这样的“乐土”、这样的童年往事,“一直到现在”,也念念不忘。其实那夜的戏,
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晚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平常。所谓“那夜
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是过去那段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生活的标志。在成人烦恼无限、
束缚重重的生活中,这样的标志在人的记忆里越发清晰醒目,指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社戏》景物描写
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
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
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
“清香”;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诸方面写得简
洁干净,生动传神。作者还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如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淡黑
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写船,“那航
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化静为动,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
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夜半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的灵秀,成为使
这篇文章具有永久魅力的因素之一。
特别精彩的是月夜行船。文章综合运用了视觉(月色朦胧,连山起伏)、嗅觉(夹杂着水
气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散出来的清香)、听觉(横笛宛转、悠扬),穿插着新奇贴切
的比喻(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几个动词的准确运用(“都远远
地向船尾跑去了”的“跑”照应本段的“飞”,表现了船行之快,“踊跃的铁的兽脊”的“踊
跃”给人以强烈的动态),再配合着人物心情的直接抒发(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更使这一段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息,增添了
文章的迷人色彩。
《社戏》知识归纳
这篇小说围绕“看社戏”展开故事情节,在农村生活的背景上,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
的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浓厚感情和对适合儿童天性的自由生活的向往。小说
名为“社戏”,但描写的重心并不在社戏本身,而是把大量的笔墨倾注在与“看社戏”相关的
情节上,进行生动细腻的描绘,形成这篇小说中最为精彩的几个部分,如:行前波折、月夜
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其他部分或作交代、或作铺垫、或作过渡,都是粗笔勾勒,简
略叙述,不作过多的渲染。这样整篇小说就显得疏密有致,详略得当,形象鲜明,中心突出。
从作品本身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采用抓住精彩段落、深入分析领会的办法来学习这篇
课文,而避免不分主次轻重、平均使用力气的作法。对于精彩段落,一要看它写了什么,二
要看它在整篇小说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看清它们之间的脉络和联系,而不能作孤立的分析。
“行前波折”写孩子们看社戏的急切心情,是为看社戏“蓄势”;“月夜行船”重在写景,以
烘托孩子们的愉悦心情;“船头看戏”以儿童的眼光来评判社戏的优劣,刻画出孩子们的天真
和纯朴;“月夜归航”则在“看戏”之后,又起高潮,“偷豆”的情景令人看到了儿童乐土上
的一幅明朗无邪的生活画卷。“戏”是一般的戏,“豆”也并非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我”
却觉得“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我们学习这篇小说,
最要紧的莫过于领略到这“戏”和“豆”的好处来。
《社戏》精讲导读
【导语】
俗话说:“会看戏的看门道,不会看戏的看热闹。”鲁迅先生以其深厚的感情,优美的笔
调,诗一般的语言,钻到一个只会看热闹的小孩“我”的心里,真实地再现了一群孩子看社
戏的感受。学习这一课要特别注意学习作者钻到人物心里去描写人物的手法。
【读读议议练练】
一、读“……是社戏了”部分
1、议议:
⑴平桥村是怎样一个地方?“我”是怎样到那里去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平桥
村是“我”的外婆家,“我”不是跟着母亲“消夏”“归省”到那里长住的,而是扫墓之后跟
着母亲抽空到那里“住几天”的。这样有外婆的心疼庇护,“我”就是贵客稀客宠客,自然受
到特别“优待”,可免“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之苦,心里自然就特别喜欢,于是虽然“偏僻”,
也成了“乐土”了。这样写最符合孩子的心理。)
⑵这个“乐土”有哪些乐呢?(一是朋友“乐”:几乎、行辈、犯上;二是事“乐”:
钓虾──决不惮、捧着;放牛──高等动物了、欺生。)
⑶作者是不是忘了《社戏》的题目了?(写以上快乐的事正是“我在那里所第一盼
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的铺垫。
2、练练(口头作文):
用铺垫的方法说一件你最喜欢的事。
二、读“……还是弄潮的好手”部分
1、议议:
⑴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作者是分几步写出这种心情的?(早上──叫不到船:
央人、絮叨、宽慰、伊急得要哭;下午──朋友们去了:似乎听到、知道……买豆浆喝;这
一天──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晚饭时──怠慢、礼数:晚饭后──高高兴兴、不开口、叹
息、同情;忽然间──大悟、撺掇、然而、迟疑、底细、诚然、委实、凫水、弄潮儿。)
⑵作者是怎样突出“我”的着急心情的?(多安排曲折:越想去越着急,有了曲折
更着急。)
2、练练:
说一件自己经历的最着急的事。
三、读“……径向赵庄前进了”部分
议议:
找出最能表现孩子们快乐心情和劲头的词语。(“我”的心情:忽而轻松了、身体似
乎也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孩子们的劲头:上船──哄、跳、拔、陪,开船──点、磕,行船
──说笑、嚷、潺潺、飞、径。)
四、读“……于是赵庄便在眼前了”部分
1、议议:
月夜在船上能分辨岸上的“松柏林”“石马”“石羊”吗?(追叙“去年也曾经去玩
过的”情景,正合孩子们平时好玩的特点。)
2、练练:
说说下列几组词语的作用:
⑴朦胧、淡黑、仿佛、依稀、似乎、料想、也许、大概。(逼真地写出月夜所见的情
景。)
⑵扑面、踊跃、跑去。(突出船速,衬托孩子们看戏心切。)
⑶发散、宛转、悠扬、自失、弥散、蕴藻、果然、便真。(突出孩子们惬意,所见所
嗅所闻都顺心。)
五、读“……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部分
1、议议:
⑴比较一下:远看、近看、近台看的情景有什么不同。(远看──戏台,模糊;近看
──台上人物,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看──台上人的模样。)
⑵孩子们看戏喜欢的是什么?不喜欢的是什么?从哪里看出?(喜欢看的:打仗翻
筋斗──挤在船头上;蛇精和跳老虎──一直等;白胡子用马鞭打小丑──振作精神。不喜
欢看的:咿咿呀呀的唱──疲倦、买豆浆;老旦坐下来唱──扫兴、担心、喃喃的骂、吁气、
打呵欠、熬不住。)
2、练练:仿这一段的手法,以《看热闹》为题写一篇短文(20分钟)
六、读“……各自回去了”部分,在你认为正确的评议后打“√”
1、写“偷”鼓励了偷窃行为。()
2、写“偷”是为了活现一群天真烂漫、淳朴可爱的少年的性格。(√)
3、写“偷”是为了歌颂农村少年大公无私。()
4、写“偷”是为了歌颂农村少年的机智勇敢。()
5、写“偷”表现了农村少年的友爱和真诚。(√)
6、写“偷”勾勒了一幅充满情趣夏夜小景,表现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
7、写“偷”照应了前文对去赵庄沿途的景物描写,有勾连故事情节的作用。(√)
《社戏》整体把握
《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
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在成人后回忆往事时,对当时
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浪漫的情感。本文作者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如
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
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
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
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真童心的突出表现。
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像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现得最为突出:
他心细如发,聪明伶俐,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能想出“好主意”,
并且能举出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的理由;铁头老生夜晚不翻筋斗,“我”很失望,双喜
又用“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来安慰“我”,表现了大哥哥般的亲切体贴;他能拿主意,当老
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又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回程时大家偷
阿发家的豆,双喜后又劝止大家“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说明他善于为他
人着想。
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
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
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
“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诸方面写得
简洁干净,生动传神。作者还运用各种比喻、拟人等手法,如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直接描写船,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化静为动,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
《社戏》研讨与练习说明
一、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
夜似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实那夜的戏,看得叫人“打呵欠”、“破口喃喃的骂”,那夜的豆,第二天吃起来也实在
平常。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
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二、夏夜行船、月夜归航在写景叙事上都非常精彩。夏夜行船通过哪些所见所闻所感来烘托
“我”的急迫心情的?月夜归航中“我”的心情与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所见: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
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
所闻: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月下归航写了众小伙伴去“偷”罗汉豆的趣事。去时“我”的心情很急迫,总“以为船
慢”,而此时“我”和小伙伴们偷豆吃豆,心情无比欢畅。
三、揣摩下列词语,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山为什么说“踊跃”?〕
3、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
红霞罩着了。
〔“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4、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
〔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
此题意在让学生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
1、“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我”欢喜轻快的
心情。
2、以动词“踊跃”写山,把静物写活了。这个词的含义与现在不一样,作者在这里是
创造性地赋予了这个词以新的含义。
3、“回望”两字,表现“我”依依的心情。“罩”通过视觉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
与来时呼应。
4、因为城里读过书的“我”对他的豆子的夸奖。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
《社戏》问题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1、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民风淳朴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
快乐自由的天堂。作者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小伙伴
们对“我”无微不至地体贴照顾,“看社戏”一节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我”
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蹈,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决
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于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
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而且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
相对于城镇宅院中“我”那种受束缚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的了。
2、六一公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六一公公是淳朴乡民的形象。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不肯好好
的摘,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说“这是应该的”,他并不是吝啬的人;后
来他又亲自送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性格。“我”夸了他一句,“竟非常感激起来”,体现了
他的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至于他夸“我”“读过书”“将来一定要中状元”之类的话,只不
过像今日夸某个孩子聪明,将来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一样。也有观点认为六一公公虽是个好
人,但是有农民的局限。他夸“我”的话,表明他意识深处受封建礼教的影响,这在当时也
是难免的。
读《社戏》,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人情。同以江南农村为背景,《故乡》
描绘了现实中农村残破、凋敝的景象,《社戏》展现的则是另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小
说写的是“我”小时候在外祖母家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邻村看社戏的情景,处处洋溢着夏天的
温馨,一切让人觉得那么和谐,自然,充满生趣。作者笔下外祖母家的平桥村,“是一个离海
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这个偏远的海边小村,较少受世俗的浸染,更多地保留
了自然的纯朴气质,是一方“净土”。那地方的山水令人陶醉,“我”和小朋友们夜间划船去
看戏时,“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
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婉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
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抒情的笔调,将月下水乡描绘得清新,幽远,如梦如幻,散发
着江南泥土的芬芳,作者对故乡的挚爱之情也隐然可见。
不惟景色优美,这里的人情更是淳厚。“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
里的人纯朴好客,小朋友们也因“我”来而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减少工作的许可,陪“我”一
起掘蚯蚓,钓鱼虾,放牛,充满童真之趣。他们一个个聪明,热情,活泼,也正是在他们的
帮助下,“我”才得以去看那年的社戏,夜里行船的时候,“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
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回来的时候因为肚饿,
大家商议一起去“偷”罗汉豆,阿发因为自己家的罗汉豆大,便让大家摘自己家的。后来六
一公公知道大家“偷”吃了他的罗汉豆,非但不生气,竟还特地送了些给“我”吃。此外如
外祖母的慈蔼,母亲的关怀,也都让人倍觉亲切。在这临海的小村里,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
人情之质朴、淳厚如那里的山水一样令人沉醉、感动。平桥村不仅是“我”的“乐土”,更是
作者精心营造的新的“桃花源”。
《社戏》所描绘的,“实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故乡图景。鲁迅很早就离开故乡,故乡给予
他的,并非都是温馨的回忆,其间还有许多不幸与白眼,鲁迅对故乡,却有一种割舍不断的
复杂情感。鲁迅故乡绍兴,自然景色秀丽,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前人称其山水之美是“千
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
接不暇。”〔《世说新语·言语》〕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养成了人们对故土家园的深情厚爱,历
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也尤为重视人伦亲情,鲁迅生于书香门第,对故乡的眷恋实已融
入了他的血液中。他早年初离家时,在给亲人的信中说“行人于斜日将堕之时,暝色逼人,
四顾满目非故乡之人,细聆满耳皆异乡之语,一念及家乡万里,老亲弱弟必时时相语,谓今
当至某处矣,此时真觉柔肠欲断,涕不可仰。”〔《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故乡的山
水之美,深深植根于鲁迅的心田,在人生道路上遇到风波,自然想起过去,忆及故乡的完美,
他是在“昏沉的夜”看到了故乡山阴道上“好的故事”〔《野草·好的故事》〕,也是在北京“严
冬的肃杀”中想起了早春二月故乡的风筝时节〔《野草·风筝》〕。在和现实作对比时,所用的
常是记忆中理想的故乡图景,小说《社戏》也正如此。
名为《社戏》,小说并未直接写“我”小时所看的社戏,开头记述的却是“我”成年后在
北京看戏的两次经历。那两次戏,都没看好,反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沉闷、世故、污
浊,这适与“我”少时在平桥村的自然真率生活形成了鲜明对照。鲁迅心中的故乡实有两个,
一是《故乡》中所描绘的现实中的故乡,一是《社戏》中所展现的理想中的故乡,他常常是
以理想中故乡的完美来反衬现实中故乡的残破。《社戏》没有正面描写农村的苦难,但对理想
中故乡的讴歌,也正是对现实的批判。《社戏》可说正是对于故乡之梦的具体描绘,蕴含其中
的是对故乡的一腔挚爱。故乡之美好,最分明地在生活其中的人身上体现出来,人的健康成
长才是社会进步的最好显示。人之中,重要的又是小孩,因为他们才是社会的未来。鲁迅一
直深切关注儿童的成长,在《狂人日记》中呼喊“救救孩子”,在对故乡极度失望的《故乡》
中,他也是从少年闰土身上看到了故乡之美好,由儿童身上重新看到了希望。对于后代,鲁
迅作为长辈的心愿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
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小说《社戏》中所展现
的,也恰是儿童理想的成长环境。从散文集《朝花夕拾》不仅可看到作者对往事的深情追念,
依依惜别,还可看到活泼好动,充满稚气、朝气的早年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一篇中他
提到自己小时爱看那种有图的《山海经》,对一切感到好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不
仅写了百草园里的可爱、好玩景象,还记叙了和小同窗们在三味书屋折梅花、寻蝉蜕,描小
说绣像,从中可见作者一贯坚持的追求自然,不愿受束缚之心。《社戏》实也是这种思想的体
现。
小说《社戏》中,“我”从鲁镇来到平桥村,不但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还可
和小伙伴们一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玩耍,平桥村之于鲁镇,正如百草园之于三味书屋,
前者才是儿童理想的成长环境,从中可见保守的书塾教育与儿童天性的冲突。正是在乘船去
看社戏的途中,“我”寻到了让人心旷神怡的山水之美,只是比从经书上所读的枯燥难懂的“秩
秩斯干幽幽南山”要自然真切多了。那次所看的社戏,其实也并不见得怎么好,那铁头老生
没表演绝活,小旦唱得听不懂,很老的小生让人乏味,后来“我们”所怕的是老旦出场,唱
起来没完没了,“我们”只好回去。戏台上的老旦表演和“我”在书塾中念经书,都一样的沉
闷乏味,违背儿童天性。那次社戏之所以让“我”觉得好,不是那社戏本身,而是在此前后
的人和事。与其说那次社戏值得回味,毋宁说儿时岁月值得珍惜,故乡之梦值得永远追寻。
明代思想革新领袖李贽提倡“童心”:“夫童心者,真心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童心说》〕平桥村的村民朴实厚道,
勤苦好客,小孩天真纯朴,活泼热情,他们较少受世俗社会的沾染,更多地保持了“童心”,
鲁迅所赞扬的正是不失童心的真正的人。《社戏》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追寻自然之心,探求
的是人的合乎天性的发展。
鲁迅所描绘的平桥村,类似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边城,都是作者理想之寄托。《社戏》描
绘的是理想图景,针刺的则是现实,批判的锋芒并未因直接揭示现实的苦难而减弱。在关注、
思考、批判现实上,《社戏》与《呐喊》中其他篇章如《狂人日记》《故乡》《孔乙己》等是一
脉相连的,只不过各有所侧重,表现风貌也有异。《社戏》正是一曲对故乡之美的颂歌,适可
见作者对现实的关切,理想的追求。
偷”字写出了神韵佳境
──谈《社戏》中的“偷”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成福杨亦鸣
一个极其普通的字眼,一经语言大师选准,放到特定的语境之中,便会光华闪耀,收到
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近日重读鲁迅先生的《社戏》,反复体味文中的“偷”字,觉得真是用
得恰到好处,“偷”字写出了神韵佳境。
首先,这个“偷”字,写活了一群天真烂漫,淳朴可亲的少年形象。深夜,在“离平桥
村还有一里模样”的河岸边,灯火远了,村庄隐在夜色之中,方才船头的激水声也静了下来,
只有岸上乌油油的结实的罗汉豆在散发着清香。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于是一群孩子欢腾雀跃,散开在豆田里,先是偷豆入舱,继之泛舟品豆。这场偷豆的活
剧,充分表现了农村孩子们朴实厚道、诚恳直爽的性格特征。因为他们知道背着大人们来摘
豆吃,是不应该的,所以一点也不避讳“偷”这个字眼了。当然他们不是窃取别人的东西以
肥私,而是把自家的劳动果实奉献给伙伴们。这一举动,似乎不是那么“光明正大”,其实正
反映出了他们那纯洁无私的心灵。“偷我们的”,直言不讳,多么大公无私。……许广平
曾经说过,“‘偷’罗汉豆一事,更是具体表现了农民子弟愿意把自己的劳动收获的最好成果
贡献出来的忠厚性格。读了这篇文章,谁都被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对农民兄弟的真挚友爱
所感动”。有人担心,“今天读这些文章,会不会使人家理解为鲁迅也在鼓励偷窃的行为”,“这
真可以说是一种杞人忧天的想法”。(《鲁迅作品选?序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北京1963
年版)
其次,“偷”字的运用,十分适于当时的环境,使人想见孩子们摘豆时的动作、心理和神
情,从而勾勒出了一幅充满情趣的夏夜儿童生活小景。诗情画意,别具一格,是一出看戏归
途中的“小戏”。
“偷”字还瞻前顾后,起到了勾连故事情节的作用。去赵庄看戏,开船之始,便看到河
两岸碧绿的豆麦田,清香扑面地吹来,暗示着有豆可“偷”;看戏时“我”有些疲倦,托桂生
买豆浆喝不成,归途中因摇船太用力,许久没有东西吃,都很疲乏,暗示着“偷”豆之必需;
船上现成的柴火,又说明“偷”了豆有条件享用。一路上浪里蹿舟,离村虽仅一里地,因为
人乏船行也就慢了。就在这兴致将落之时,“偷”豆的情节一下子又掀起了欢快的浪花。一个
“偷”字,唤起了大家的共鸣。这里连用五个“偷”字,写了从建议去偷,商议偷法,到偷
的结果的全过程。他们快乐地吃完豆,“豆荚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但“偷”
毕竟是“偷”,还是露了“马脚”。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地摘,踏坏了不少。”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
这里,再一次表现了孩子们的诚实、可爱。当然,这位同样淳朴的六一公公并非责怪孩
子们,而是非常感激孩子们赏识他的豆。于是,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了六一公公送来的
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真的,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原因何在?看来,我们只有仔细品味这段“偷”豆吃的韵味
和妙处了。
鲁迅写作《社戏》的背景
鲁迅在《英译本〈短篇小说选集〉自序》中说:“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受着古
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有时感到所谓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时,
我还羡慕他们的安乐。但我母亲的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
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鲁迅在这个期间写了不少回忆故乡的作
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可爱的故乡与罪恶的社会形成对比,表达自己对于光明
的前景和人与人之间纯朴善良关系的追求。
《社戏》题解
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作者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
次是辛亥革命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赵庄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
的部分。这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
“年规戏”。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1:5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42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