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求仁得仁

更新时间:2023-01-22 11:25:08 阅读: 评论:0

英语高考阅读及翻译-烤鸭的拼音


2023年1月22日发(作者:笔记本电脑推荐配置)

孙子兵法"仁"字解

[孙子兵法]"仁"字解

《孙子兵法》“仁”字解

仁,本指人的相亲相爱。“仁从人从二,其义训亲”(许慎)“仁者,仁也,亲亲为

大”(《礼记·中庸》)“仁者爱人”(孔子)由于“仁”的情感性、民主性、人道性特

色,不仅成为儒家推崇的道德范畴,也普遍受到各家学派的重视。在兵家著作中,《司马

法·仁本第一》专章论述仁爱为本,《六韬·文师第一》认为应该用仁、德、义、道收揽

人心,《吴子·图国第一》主张用道、义、礼、仁来“亲万民”,其他兵书也表现了对仁

道的重视。而在“兵学圣典”《孙子兵法》中,“仁”字的使用却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现

象。它位列将领五能(智、信、仁、勇、严)之一,却只在书中出现了三次,就其意义用

法看,不仅与儒家学说中的仁义概念大相径庭,也与先秦兵家的“仁”字蕴含不同。考察

这一细微现象,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孙子兵法》的独特精义。

最大的仁是智,最高的智是仁

孙子在《始计篇》中开门见山,提出为将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种能力。之后,

就再也没有对“仁”字加以运用。一直到《用间篇》才又出现:“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

至也”“非圣贤.

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比较起来,.

孙子用“智”字7次,与“智”相关的还有“计”字11次、“谋”字11次、“知”

字79次;用信字4次;“勇”字7次;“严”字2次。“仁”字的使用在五能中虽不是

最少的,但与其他兵书相比,孙子确实相对“吝啬”“仁”字的使用(如《司马法》中用

“仁”字11次,义字20次)细细分析起来,它与孙子的整个军事思想有关,与其独特的

认识论方法论有关。

《孙子兵法》是一部智慧颂,是把将领的谋略指挥技巧提升到艺术殿堂的千古绝唱。

《孙子兵法》的核心和精义即是一个“智”

(知)字,全书的结构也围绕其展开。试看下表:

计篇——计利以听——智的衡量标准

作战——庙算、诡道——智的定义

谋攻——全、善——智的最高境界

知彼知己——智的前提

从孙子对五能的排列顺序看,“智”列首位,与《司马法》中的“仁、义、智、勇、

信”,与《六韬》中的“仁、义、忠、信、勇、谋”排列很有区别。根据全书的智能结构,

五能中的“智”处于统帅地位,似可理解为智信、智仁、智勇、智严。因为《孙子兵法》

中的智,不仅是知识丰富,聪慧过人,更表现为清醒冷静的理智判断。不能分辨利害得失,

不能用智作出正确决断的“信”,不是真正的信;不能控制自己的亲情,不能为长远利益

考虑的“仁”,不是真正的仁;只知使用蛮力,没有谋划的“勇”,不是真正的勇;而不

懂得智慧艺术,只会严刑治兵的“严”,也不是真正的严。尽管五能中各项是相互关联、

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但智的地位不可动摇。从这个角度看,孙子虽然对仁字使用很少,

但处处表现了对“仁”的看法:“爱民可烦”(《九变篇》)爱民本是“上德”,但如果

不顾及大利,不冷静分析敌我形势,被敌人的暴行所激怒烦扰,因小失大,就会导致整个

战局的失利甚至惨败。这种“妇人之仁”怎能算作“仁”?将士卒投到绝地,“犯之以事,

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九地篇》)就是智,也因此“仁”:不如此就不能

使士卒生还取胜。视卒如婴儿,如爱子是“仁”,也是智,它是上下团结信服,战胜敌人

的重要保证。而不知齐之以武,严格训练,严明纪律,则兵如骄子,不能实用,就不智不

仁了。

依此而言,仁的价值意义何在呢?从仁字的运用看,孙子不是不重视“仁”,而是把

它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置于冷静的理性观照之中,从现实利害出发去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这也就是为什么把“仁”放到最后的《用间篇》里直接论述的原因了。“用间”在孙子军

事思想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百战百胜的基础,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条件,也是上

兵伐谋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不知彼,不知对方的真正实力,必遭失败。在此领域里,是智

慧计谋最难以莫测的,是最需要仁德辅助的,是检验是否真正仁慈爱民的。假仁假义,小

恩小惠,沽名钓誉,就不能作到冷静理智地审时度势,就不能得到间谍死心塌地的服务,

拿不到真正有价值

的情报。而一旦因不了解敌情而惨遭败绩,则国破家亡,生灵涂炭,到那时,何仁之

有?何智之有?多少沉痛的教训已说明了这一点“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

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火攻篇》)难道成功用间这样的智不是最大的仁吗?这样

的仁不是最高的智吗?

“仁”是高度清醒的例行判断之下的“仁”,是慈万民、怀长远的明智聪慧的仁,可

称为孙子的“仁将观”。

仁与利相连,利是衡量仁的标准

仁义与利益之辨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方面。孔孟重义轻利,不太爱谈利,

谈则同轻微卑贱的小人联系在一起。《论语》中用“利”字39次,“仁”“义”二字共

265次。孟子曾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表现出所谓

重本轻末的倾向。孔孟儒学是在哲学、伦理学上来探讨义利关系,具有道德标准的意义;

而在《孙子》中,探讨的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军事争斗,是最实用现实的领域,义利之辨就

呈现一种特色。《孙子兵法》中用“仁”字3次,“义”字1次,“利”字则有51次,

重利轻仁(义),一目了然。

利,是孙子军事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智将进退取舍的标准,是激励士卒的手段,

是诱骗敌军的法宝。孙子张扬利的导向作用,多方阐明其真实内涵。利的最高境界是

“全”“善”。孙子坚持“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而止”,“非利不动,非得不用”。利

的涵义不仅是胜利的利,也当然包括利益。更进一步说,不仅是增多本国百姓的福利,也

考虑尽量少损害他国,从而扩大天下万民的福利:“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

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谋攻篇》)“全”即

是敌我两全,而胜在我。将领的智信仁勇严五能都需在“利”“全”“善”这样的总目标

下发挥作用。与儒家学说将义利尖锐对立不同,孙子从现实利害出发,鲜明提出了自己的

仁义观:为国家百姓谋取最大利益才是仁;不战而屈人之兵,既不损害我又不加害于他,

使最大多数人受益才是仁;审慎计算,周密思考,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危害才是仁。这样

才称得起“仁将”,担当起“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的大任。

在“利”“全”“善”的核心战略之下,“仁”的作用自然得到发挥。孙子说:“兵

贵胜,不贵久”(《作战篇》)军队长期在外

作战,会使国家财政发生困难,军队疲惫,锐气挫伤,诸侯列国乘机进攻,就会毁于

一旦。仁将必须速战速决,不然,即使打赢了战争,得到的却是民生雕弊,也毁有百害而

无一利。从尽量减少损失,不作无益的抗争的“仁”道观点看,其利也是明显的。孙子告

诫人们,尽可能乘敌虚弱,穿过极少损害的地方向前进,不要去拦击旗帜整齐部署周密的

敌人,不去攻击阵容堂堂实力强大的敌人,这些看似胆怯,实为避免损失以保存实力的

“仁”(也是智)。凡是关系国利民福的大利的地方,必有仁义在其中,也需发挥仁的作

用。知敌情是大利,必须用仁,爱士卒是大利,也须有仁。仁与不仁的标准就是“利”

坚决维护和肯定利的作用,甚至斤斤计较于利,是“功利主义者”孙子的战争思想。

有利必有害,不尽知用兵之害,就不可能尽知用兵之利。他要求人们全面考虑利害,避害

趋利,变害为利,不为小利所,不为私利所左右,而一心一意为民为君,安国全军。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讨论。一是孙子既然重利轻义,以“利益得失”为战争立足点,

那么战争的正义性何在?二是孙子既然斤斤计较与利害,那他是否功利主义者?是否具备

真正的仁的情感?对第一个问题,我们说,《孙子》十三篇是将领论,不是君主论或治国

论,他没有用更多的篇幅论述战争正义性问题,但他用“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计

篇》)“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正”(《形篇》)来表述自己的战争观。作为将领,他

要重视的“利”是大利,具有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维护和保障国家利益性质。对第二个问

题,孙子是有功利主义倾向,但他的觉悟、情感、理想决不等同于一般的功利主义者。作

为将领,他主张“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地形篇》)优待俘虏“卒善而养之”

(《作战篇》)这种对士卒的深情厚意和淳朴的人道主义精神,首先是真实自觉的人性发

扬,其次才是上升到理性和利益层次的功利态度。特别是“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

保而利合于主”“可与之生,可与之死,而不畏危也”(《计篇》)等竭尽忠诚的语言表

达,说明了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只为国家百姓谋取福利的功利观。以用间为例,诡秘难测,

进无名,退有罪,无仁德的声誉,有杀身的祸端;再如善战者打了胜仗,不求卓异的胜利,

不求智慧的名声,不求勇武的战功等等。孙子要求仁将追求人民之利,君主之利,国家之

利,而不是个人私欲;追求以“全”“善”为代表的最大多数人的幸福的大利,而不是小

利。要殚精竭虑,用商人诡诈多变的牟取暴利法,用习俗不以为然的利益诱导法,来完成

大仁大义。

仁常以“不仁”的面目出现

孙子素以出奇制胜著称,主张“以正合,以奇胜”。这种奇不是哗众取宠,故意标新

立异的奇,而是基于对现实利害的综合计算,对事物的深刻把握之后而做出的奇计奇谋。

从“仁”字的运用看,也体现了这一特点。“仁”字在首篇出现,位列将领五能之一,可

看作“正”,但至篇末才点明,意义用法又出乎意料,就确是“奇”了。我们可以通过

“奇正相生”的方法来相互参证,把握“仁”字的意义。

孙子没有正面解释什么是“仁”,而是从反面论述什么是“不仁”:“不知敌之情者,

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因不了解敌情而导致的失败是最

大的不仁,在得道的条件下取胜,才是真正的仁。一切都应以此为出发点与归宿地。那些

表面看来“不仁”的行为,从而获得了存在与施行的依据:

1.不可过于爱民;

2.要尽力窃取情报,要用死间,一旦秘密泄露,间谍和听到秘密的人不惜一并处死;

3.要在敌国抢夺粮草军需,取得补给;

4.必要时要把士卒投入无路可走的绝境,使其奋力拼杀;

5.要像驱赶群羊一样蒙蔽士卒的耳目,使他们绝对服从;等等。

正像《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的孙子杀吴王姬以试兵法的故事一样,杀戮的

“不仁”正是为了避免战场上万千士卒死伤的“仁”,是为了国家安定百姓富足的仁,仁

与不仁需根据实利全面考察。孙子把一切条件因素都置于胜败的天平上综合考虑,绝不能

因小失大,因偏失全。在“全”“善”的理想战略中,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要用最小的代价换得最大的胜利。不论如何,胜利才是仁,失败就是最大的不仁。“不仁”

的表像往往是达到大仁的手段途径,是国家安危之主,主之佐,民之将的必然追求。坚决

摒弃那些博得智勇功名的“巧久”,专为赢得众人爱戴的“爱民”“爱卒”,甘冒进无名,

退有罪的“不仁”,来完成保国安民的大仁大德,是孙子求仁得仁的真面目。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1:2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41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求仁得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