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岳阳楼记原文朗读

更新时间:2023-01-22 11:16:50 阅读: 评论:0

学科网高二英语试卷-酉焦


2023年1月22日发(作者:预测地震)

岳阳楼记朗诵断句

岳阳楼记朗诵断句

(33)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一,全。万顷,极言其广。

(3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

水中游来游去。沙鸥,沙洲上的鸥鸟。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锦鳞,指美丽的鱼。鳞,代指鱼。游泳:

或浮或沉。游:贴着水面游。泳,潜入水里游。

(35)岸芷(zhǐ)汀(tīng)兰: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芷:香草的一种。

汀:小洲,水边平地。

(36)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37)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或:有时。长:大

片。一,全。空:消散。

(38)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

(39)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40)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璧玉。这里是写无风时

水中的月影。璧,圆形正中有孔的玉。

(41)渔歌互答:渔人唱着歌互相应答。互答,一唱一和。

(42)何极:哪有穷尽。何:怎么。极:穷尽。

(43)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44)宠辱偕(xié)忘: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偕:一起。宠:荣

耀。辱:屈辱。

(45)把酒临风:端酒面对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持,执。临,面对。

(46)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

(47)嗟(jiē)夫:唉。嗟夫为两个词,皆为语气词。

(4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

德高尚的人。之,的。心,思想感情(心思)。

(49)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或,近于“或

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异,不同于。为,这里指心理活

动。二者,这里指前两段的“悲”与“喜”。

(5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

或悲(此句为互文)。以,因为。

(5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在朝中做官担忧百姓。意为在朝中做

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对应“居

庙堂之高”。进:在朝廷做官。

(52)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僻远的地方做官则为君主担忧。

处江湖之远:处在偏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

“退”,对应“处江湖之远”。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是:这样。退:

不在朝廷做官。

(53)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一定要说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享乐之后才享乐”吧。先,

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而,顺承。必:一定。

(54)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我同谁一道呢?微,

没有。斯人,这样的人。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55)时六年:庆历六年(1046年)

《岳阳楼记》分析

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

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主题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很自然

地想起千古名臣范仲淹,千古名文《岳阳楼记》,想到其中表明范仲

淹宽阔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会赞颂他“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可以说,人们把

太多的目光和关注给了范仲淹,而很少会有人想到功不可没的滕子京。

既是自勉,又是与友人共勉。

后世影响

影响力洞穿史册,成为延绵千年的治国理念之一,政事通达、人

心和顺成为后代无数治国理政者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后世有“居官

警语”云:“善为治者,贵运轶民之隐,达民之情。”“治民之大者,

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上下之交”而不“隔阂”,其核心就是

个“通”字,揭示了“政通人和”的关键所在。

问题研究

1、作者在此提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更高的理想境界?

答: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虽然因物悲喜是人之常情,

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2、作者的旷达胸襟与政治抱负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

3、“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中,“进”是指什么?“退”是

指什么?

“进”是指“居庙堂之高”即“在朝廷做官”,“退”是指“处

江湖之远”即“不在朝廷做官”。

5、这段话中所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什么?

答:议论。作用: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

治抱负。

6、“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答: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

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以及对滕子京

遭贬谪的慰勉。

7、如何理解“进亦忧,退亦忧”一句?

答:“进亦忧”照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照应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表达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处境,而

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请再写出一句你从课外读到的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或名句。

答:作用:体现本文主旨。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位卑未

敢忘忧国。

9、作者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第一个设问

句先从反面说,后从正面说,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得出

“是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

设问句,将文章推向高潮,从而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观点。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的修辞:

对偶。

11、“迁客骚人”登楼“览物之情”为什么不同?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1:16: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40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从军行古诗
下一篇:活动策划方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