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课文原文与翻译
小石潭记课文原文与翻译
《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谪后的孤凄悲凉之情,语言简练、生
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
《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
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
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
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
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lè)。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
(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
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翻译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就)听到了水流声,好像人
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那样清脆悦耳),我心里感到很高
兴。(于是)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看见(有的翻译
为出现见:通“现”出现)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潭用整块石头作
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形成水中高地、小岛、
不平的岩石、石头(各种不同的形状)。(岸上)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
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
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迅速。好像在同游人逗乐。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那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
弯曲,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溪流的岸势(两岸的样子)像狗牙一样
相互交错着,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冷落没有旁人,
(那幽深悲凉的气氛(这样的环境)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
深远的环境里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可以长
时间停留,于是(我)记下小潭这里的景象便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
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一般文言实词及虚词的用法,如了解“如”“若”“似”
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
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
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3.反复朗读,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点]
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乐与忧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导入。
2.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
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
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
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
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
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
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
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
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
3.小组交流(四人),依托文本注解、工具书落实字音、词义;教师巡
视,师生交流。
4.(1)出示小黑板(或点击多媒体),给加点字注音,指名学生朗读。
篁()竹清冽()为坻()为屿()为嵁()佁()然
俶()尔翕()忽差()互寂寥()悄怆()幽邃()
(2)检查字词用法的掌握情况。
①水尤清冽()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③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④以其境过清,小可久居()()
⑤明灭可见()⑥乃记之而去()()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②近岸,卷石底以出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1:06: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40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