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及赏析答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由苏轼所创作的,这首记事抒怀之
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
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下面就是小编给
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
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
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
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
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
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
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
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
雨还是放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
沙湖:在今湖北黄冈东南三十里,又名螺丝店。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吟啸:放声吟咏。
芒鞋:草鞋。
一蓑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一蓑
(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料峭:微寒的样子。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萧瑟:风雨吹打树叶声。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
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
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
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
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
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
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
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
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写实,而是继续写
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
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
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
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
淡的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
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
百钱游。”《东坡》:“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寓
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尽管苏轼是一
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
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
格的真实写照。
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却走得那
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
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
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
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
蓑衣都在烟雨中,实际上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
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
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
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
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
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出“云散月明
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对于“一蓑烟雨”
这样的意象,苏轼是非常喜爱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渔父》
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其
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箬笠,相随到
处绿蓑衣”)入歌。
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峭春风
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
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
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
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
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
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
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
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
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意谓凄风苦雨
之后也终会放晴的。
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
生态度。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
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
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
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
“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静,
世界自然清静。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
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
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
所系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
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
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
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
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
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
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
晚年他流放到海南岛后,又把这三句稍一改,写入了另一首诗《独
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
风雨也无晴。”可见,苏轼是以此来磨砺自己的人格境界,并贯穿在
他一生的生命历程之中。全词以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
令人深思。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心思想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
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它通过野外途中
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
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
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
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评价
读罢全词,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心灵净化。人生的沉浮、
情感的忧乐,在读者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从心理学“白
日梦”的角度看,此词实际是作者描绘的一个淡泊从容、旷达超脱的
白日梦,在多个方面都非常符合白日梦的特征。
第一,心情符合白日梦之条件——郁闷不爽。
写此词前三年,即公元1079年,作者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遭
御史弹劾,被捕入狱,后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宦海沉浮,经历坎
坷,理想不竟,抱负未果,使作者几年来一直郁郁不得志,思想上陷
入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中,心情烦闷。
第二,意境符合白日梦之真谛——宁静自由。
作者对现实的官场险恶生活非常厌倦,渴望摆脱这种生活,退隐
江湖,过一种淡泊宁静、无忧无患、无欲无求、轻松自由的生活,也
即“归去”。
第三,结构具备白日梦之特征——自然完整。
入梦的引子是“饮酒”和“下雨”。酒的微醉让作者晕晕乎乎,
这是白日梦形成的主要基础。烟雨的迷蒙让天气灰暗朦胧,创设了入
梦的良好氛围。
入梦句是“莫听穿林打叶声”,梦境为“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
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里作者用“竹杖”“芒
鞋”“蓑衣”“烟雨”等意象及雨中“吟啸”“徐行”等动作创设了
一个极为美妙的白日梦梦境,活脱脱地勾勒出了一个隐居江湖过着从
容淡泊生活的隐士形象,他虽无荣华富贵之享受,但亦无宦海浮沉之
忧患,心情得以平静,心境得以安宁。
梦醒句为“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的
春风吹醒了醉酒,作者感到冷,一个激凌,头脑清醒了,梦结束了,
作者又回到现实之中。这“冷”既是实写酒醒后身体感到冷,也是写
梦醒后又想到自己的遭遇而产生的心冷。正在这时,远处山头温暖的
夕阳让作者感到了些许暖意,也增添了他战胜逆境的信心。
过渡句为“回首向来萧瑟处”。虽然“相迎”的斜阳给作者带了
一丝温暖,但一想到自己饱含萧瑟风雨的坎坷仕途路——“回首向来
萧瑟处”,心中燃起的希望之火又熄灭了!
梦破后寻梦句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仕途的风雨就如同
这自然界的风雨一样变幻无常,他所期盼的仕途阳光又会在多长的风
雨之后?与其终日忍受这种提心吊胆之痛,还不如“归去”,退隐江湖,
一切平静,无悲无喜,“无雨无晴”。
第四,情节显露白日梦之特色——亦真亦幻。
首先,序言中说“同行皆狼狈”,已证明雨之大,而“莫听穿林
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却又描写诗人置身雨中,对雨听而不闻,
从容高歌,潇洒徐行,全然没感到淋漓之苦的状态,这怎么可能是实
写呢?接下来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也不太合常理。用竹杖芒鞋行泥泞
之路,拖泥带水,怎比得上骑着高头大马急行如飞来得轻快?因此这
“轻”恐怕不是写现实行路之轻,而应是无官一身轻。“一蓑烟雨任
平生”也让人生疑。序言中已说“雨具先去”,怎会又出现了披蓑在
雨中穿行?看来应是想象之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无晴”若按自然的逻辑也很难解释得通。雨过天晴,应该是“已无风
雨正是晴”,怎会是“也无晴”?所以,这里的“晴”不会单纯指天晴。
由此可见,这些都是写作者心中想象之事而非眼前之景,全词就
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归去”白日梦!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
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宠辱不惊、胜
败两忘、旷达潇洒的境界,是一种“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的境界,是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
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
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
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
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
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
集》和《东坡乐府》等。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10:40: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39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