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我的奋斗

更新时间:2023-01-22 09:51:41 阅读: 评论:0

中考政治备考策略-敷衍读音


2023年1月22日发(作者:李逵李鬼)

《我的奋斗》

挪威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加德(1968—)以一部名为“我的奋

斗”的自传体小说在西方文坛引发了前所未有的争议。究其原因,一是作

者有意借纳粹元凶希特勒的同名自传宣传自我;二是作者毫不吝惜笔墨地

披露自己及其家人的不堪往事。如今,克瑙斯加德虽已名利双收,但也为

其“出卖灵魂”的行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对他来说,可贵的亲情、浪漫

的爱情都已不复存在,余下的或许只有无尽的愧疚。克瑙斯加德出生在挪

威首都奥斯陆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由于父母常年感情不睦,克瑙斯加德

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灰暗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的自闭倾向。为

了摆脱家庭生活的阴影,他自幼就立志要出人头地。长大后,克瑙斯加德

决定要成为一名职业作家,希望能在挪威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

彩的一笔。怀着这样的梦想,他进入了美丽的卑尔根大学,接受了系统的

文学和艺术教育。1998年,克瑙斯加德发表首部小说《绝世》,荣获挪威

评论家文学奖,成为历史上首位凭处女作获得该奖的作家。一桩浮士德式

的交易?——克瑙斯加德版《我的奋斗》文赵国柱6年后,他创作的

以天使为主题的小说《万物之时》(2004),获得了北欧地区最高文学奖

——北欧理事会文学奖的提名。他的声名也随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在这

两部小说中,克瑙斯加德醉心于语言、自然、音乐和绘画构筑的奇妙世界,

在叙事方法和情节铺陈上充分显现了现代派作家的风貌,被评论家们誉为

纯文学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是,对克瑙斯加德来说,仅仅成为获奖作

家是远远不够的。他觉得,要实现儿时的梦想,自己必须创作出一部气势

恢宏的小说。它不仅要符合文学评论家严苛的审美标准,更重要的是,它

还要触动世界各地亿万读者的心灵深处。从2005年开始,克瑙斯加德的创

作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他的创作主题转向了日常生活,艺术手法也开始向

更具历史厚重感的现实主义回归。最终,克瑙斯加德选择了给他人生带来

重压的父亲作为新作品的灵魂人物。

关于父亲,克瑙斯加德总是有着复杂的情愫。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坦言,父亲待人冷漠,性格反复无常,与4关注世界文化母亲离异后

离家出走,开始了通向死亡的酗酒生活。父亲离世后,他得到一种被解脱

的快感,但同时又深感悲痛。作为他生命中最大的谜团,父亲的短暂人生

自然成为他审视过去与超越自我的文学素材。他要描写父亲是如何从一个

为人父者、普通教师、地方政客堕落为一个离异的、自戕的酒鬼。不过,

克瑙斯加德的艺术转型并不顺利。他无法找到一种恰当的叙述方式来承载

关于父亲的人生,为此,他陷入了长达3年的写作困顿期。2008年,克

瑙斯加德终于突破了棘手的语言困境。那时,他正值不惑之年,已经育有

三个孩子,而他的父亲也正是在40岁时撇下妻儿离家出走。意识到这一

点,克瑙斯加德突然觉得父亲不再那样神秘和威严,他完全可以平等视之,

以记录日常琐事的语言还原一个真实可信的父亲形象。从小说的卷首语中,

我们可以领略到他的语言风格以及他当时离群索居的生活状态:“今天是

2008年2月27日。时间是23时43分。我,亦即本书作者,卡尔·奥

韦·克瑙斯加德,生于1968年12月,写字之时,已三十有九。我有三个

孩子:万尼亚、海蒂和约翰。我二婚娶琳达·博斯特伦·克瑙斯加德。他

们四个已在我周围各屋睡去。我家在瑞典马尔默,我们在此居住已有18个

月。除了万尼亚和海蒂所在托儿所的孩子家长,我们在此地不认得任何人。

无所谓损失,至少对我而言无所谓;社交于我毫无助益。”

当没有了叙事技法的牵绊,一切尽可如实描述时,克瑙斯加德的写作

出乎意料地顺畅。最初他每天只能写5页,后来则增至20页之多。叙写

的主要对象也不再局限于父亲一人,而是扩展到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整个家

族,如他的祖母、母亲、哥哥、两任妻子、孩子等。数月之后,他就完成

了一部长达1200页的手稿,这就是2009年底在挪威出版的《我的奋斗》

的第一、二卷。截至2011年底,其长达2300页的其余4卷,也在挪威

陆续出版。自此,他那历时6年、关于父亲进而是整个家族的宏大的自传

体叙事才告终结。《我的奋斗》的六卷本系列小说既可独立成篇,统合起

来也可被视为一部关于“自我建构”的奋斗故事。克瑙斯加德把自己的人

生分解成若干个片段,对那些逝去的年华进行了普鲁斯特式的追忆,其中

包括他现在的生活、他的少年时代、他的童年、他写首部小说时的挣扎、

他父亲的死亡、他第一个孩子的降生、他想写出真正的伟大文学的志向、

他在更换孩子尿布时感到的烦躁等。所有这些都深刻地揭示出他在内心深

处对被父亲认可的渴望,以及他挣扎于狂妄自大与自我贬抑之间,对自身

能力无休止的怀疑。总的来说,整部小说就是关于一个人去努力发现自己

究竟是谁,致力于成为真实的自己而奋斗的故事。在第一卷中,克瑙斯加

德围绕父亲的死亡展开叙事,第二卷中则对自己的情感经历进行了深入剖

析,回顾了少年时的不羁行为和首次婚姻的失败,同时还谈到了现任妻子

时躁时郁的精神状况以及为人父母必须承担的职责。第一卷一开始,主人

公先是对人类尸身上的微生物发表了一番高论。之后,他就转向了对不同

兴趣的哲学思考,中间还不时夹杂着对其少年时代冲动与困惑的生动回忆。

结束部分则重新回归到死亡的主题上,以三个章节的篇幅详细描述了主人

公和哥哥对父亲尸身及所在房间的清理过程,给人以强烈的心理冲击感。

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一样,《我的奋斗》并不以跌宕起伏的情

节取胜,文中着墨最多的都是一些极为寻常的生活片段。在第一卷中,几

乎有一半篇幅都在描写吸烟、冲咖啡、喝啤酒、见报刊经纪人、闲聊等日

常活动。例如,我们会读到主人公在卷烟时“抿一一下胶水,清理烟草的

细丝,将其放入烟袋中”;清晨醒来后“拧开咖啡罐的盖子,往茶杯中放

两勺咖啡,冲上水。水顺着杯的边沿慢慢升起,颜色呈黑色,冒着热气。

之后,我开始穿衣服”。

更有甚者,作者用了11行的文字写一只苍蝇如何在窗户内嗡嗡作响。

这种事无巨细的描写或许会令读者感到厌倦,但却使小说呈现出一种未被

编辑过的真实,为小说后三章中主人公料理父亲身后之事时的骇人气氛做

了很好的铺垫。细读那些文字,我们会感觉到自己似乎与主人公一起进入

了那个房间,闻着刺鼻的腐臭气息,看着椅子上冰冷的尸体、遍布大便的

沙发、沾满油污的浴帘、成堆的肮脏衣服、风干的肥皂片、脱水的面霜和

软膏、数不清的酒瓶以及更多令人作呕的东西。从主人公父亲死后的惨状,

我们可以想象他生前贫困、堕落的生活,以及主人公和他的哥哥用橡胶手

套和漂白粉清理父亲所留污浊时的复杂心情。在第一卷中,除了父亲之外,

克瑙斯加德还用少量篇《我的奋斗》5WorldCultureFocus幅谈到了祖

母的晚年生活。父亲离家之后,一直与年迈的祖母住在海边的一处房屋内。

祖母当时已神志不清,大小便完全失禁,身上总是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小

说中甚至还对祖母边喝酒边小便的一幕进行了详细描绘。对多数读者来

说,这种写法不啻于对长辈的大不敬。但克瑙斯加德仍然坚持认为,这是

为呈现生活原貌必须做出的牺牲,而且他对祖母的描写要比对父亲宽容多

了。为了最大限度地忠实于生活,克瑙斯加德并未对现实中人物的姓名进

行任何更改,而是直接使用了原名。他承认这种极度的坦诚存在着很大的

风险,或许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小说失去艺术性。谈起创作的过程以及小说

引起的反应,他说:“我是以一种自闭的心情来写的。房间里只有我和

电脑,就我自己。我从未想过这会造成问题。我只是在书写现实,不是吗?

当然我也一直故作天真。第一卷出版前,我给小说中涉及的每个人送去了

一本样稿。然后,我发现这将会有多难。简直就像下了地狱一样。”克瑙

斯加德的父系亲属对小说中关于他祖母的细节描述非常愤怒,并试图通过

法律的途径阻止小说的出版。他的叔叔带着样稿前往出版社,要求将小说

中他所有父系家族成员的姓名改掉。在征询了律师后,克瑙斯加德和出版

人最终做出了妥协。谈到亲人的反对,他认为根本的原因是他“描写了人

们不应该看见的事情。即使是最常见的事情,如每个人的家里可能都有一

个酒鬼,人在年老时都会变得大小便失禁。大家住在一个小镇,那里的生

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关于如何维持体面与尊严的。我想我的做法让他们感

到了耻辱。各路记者根据小说中披露的信息,进行了大量的人物专访,把

《我的奋斗》推向了一种近乎疯狂的境地。《我的奋斗》的销量也开始一

路走高,连续数月蝉联挪威畅销书排行榜首位。挪威国家广播电台的一名

图书评论员说:“我一生中从不记得哪部小说能产生如此多的争论。我只

要去食品杂货店,西红柿摊前就会有陌生人问我:‘他应该这样做吗?’

人们都在谈论这部小说,无论他们是在咖啡馆里、在聚会上、在小卖部,

还是在餐桌上。”克瑙斯加德并不讳言,此次声名鹊起不过是浮士德式的

梦想成真,他将注定为此失去很多宝贵的东西。作为对他曝光家族生活的

不满,他的父系亲属已经断绝了与他的任何联系。他的前妻虽然一开始对

自己能被写入小说表示高兴,但却难以接受他对两人婚姻失败做出的剖析。

为此,她专门制作了一系列广播纪录片,从新的角度对他们曾经的婚姻进

行解读。而他的现任妻子琳达则更为难过。小说创作之初,她大力支持丈

夫的写作计划,同意在小说中使用自己的名字。后来,在读到小说的手稿

时,她还是因丈夫过于坦诚的描写而声泪俱下,感到他们未来的生活之中

将不再有浪漫可言。为了避免造成更多的争议和伤害,克瑙斯加德在之后

的4卷中将叙述的重点转向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对当下的事情则很

少涉及。在他看来,这样才是更为安全的做法。他说:“真正的危险是写

最近发生的事情。你知道,我还写了我的母亲,但写得很少。因为她仍然

健在。我不能去那里。”克瑙斯加德将《我的奋斗》的创作比喻成文学意

义上的自杀行为。当被问及他的这种疯狂举动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期许

时,他给出了意味深长的答复:“我想掏空一切,什么也不留下。我有一

种直觉,当时一切都是虚构,一切都是故事,一切都在某个地方发生。你

觉得你在那儿,你和那儿的人都有联系,但他们并不和你在一起。我想有

一种和他们同在的感觉。我那样做,是因为我想在文学中创造一种自由,

但结果可能只是一座牢笼而已。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9:51: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36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木棉树
下一篇:成长作文
标签:我的奋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