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真核细胞中两种重要细胞器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d是,e是。
(2)a、b、c、d、e的化学成分与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相比,有显著差异的是(用字母表示)。
(3)A、B两种细胞器都和细胞内的转换有关,在能分泌蛋白质的细胞中(A、B)的
数量大大增加。
生物试卷第II卷第2页(共6页)
2.某同学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为显微镜倍镜下观察到的根尖细胞;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是(用字母表示);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最活跃的细胞是(用字母表示)。
(2)制作装片时,应切取洋葱根尖mm的部位,以便获得根尖的区细胞。
3.下列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实验装置均放在30℃的环境中,8~10h后,两组装置中
的石灰水都变混浊。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两组装置的石灰水混浊程度,实验一(高于、低于)实验二,说明(实
验一、实验二)中的酵母菌以有氧呼吸为主。
(2)产生酒精较多的是(实验一、实验二)中的酵母菌。
(3)引起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外界因素是。
(4)实验一中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生物试卷第II卷第3页(共6页)
4.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色素分子分布在叶绿体的上;表示CO
2
的。
(2)光反应的产物中,不参与暗反应的物质是。
(3)在光照下,若停止CO
2
供给,细胞内的C
3
含量将会。
(4)在黑暗环境中,图中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5.下图为动物和人体内糖代谢示意图,其中a~h表示过程,~表示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的血糖含量一般在mg/dL的范围内,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的激素主要是
和。
(2)图中c和d发生在细胞中。
(3)若给某动物饲喂用14C标记的淀粉饲料,一段时间后,除葡萄糖外,还能在中检测到放
射性(用图中数字表示)。
得分阅卷人
二、(共20分,每空1分)
生物试卷第II卷第4页(共6页)
6.下面是某个耳聋遗传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d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II
1
的基因型为;II
2
的基因型为;II
3
的基因型为。
(2)理论上计算,II
2
与II
3
的子女中耳聋患者的概率应为。
(3)假定III
2
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III
2
与一耳聋、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子女中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
应为。
7.下面为两个特殊的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只表示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还应包括的成分
有。
(2)生态系统A和生态系统B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3)假定生态系统A和B中的玉米数量相同,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生态系统A最多能养活的人口
为10000人,则生态系统B最多能养活的人口约为人,由此说明,人食用植物比食用动物对
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高、低)。
生物试卷第II卷第5页(共6页)
8.有人对生活在海洋潮间带岩石上的两种软体动物藤壶A和藤壶B做了下列实验:
①将两种藤壶同时放在一块岩石上,一段时间后,藤壶A占据岩石的上部,藤壶B占据岩石的下部。(如
下图所示)
②若将下部的藤壶B移走后,藤壶A将逐步扩展到岩石下部。
③若将上部的藤壶A移走,藤壶B不能扩展到岩石上部。
回答下列问题:
(1)假定一块岩石上只有藤壶A时,其生活范围在;只有藤壶B时,其生活范围
在。
(2)生活在同一块岩石上的藤壶A和藤壶B的关系是;限制藤壶A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是;限制藤壶B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得分阅卷人
三、(共15分,每空1分)
生物试卷第II卷第6页(共6页)
9.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下图是该病的病因图解。回答
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DNA上的碱基对发生改变,遗传学上称为。
(2)图中②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遗传学上称
为。
(3)图中③的过程称为,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4)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或GAG,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或CAC,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
或GAC,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A、GUU、GUC或GUG。图中氨基酸甲是;氨基酸
乙是。
(5)人的血红蛋白是由4条多肽链574个氨基酸构成,在完成③过程时,至少脱去个水分子。
(6)该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假定某地区人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7%,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
则患者占,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生物试卷第II卷第7页(共6页)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9:28: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35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