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图画与人生

更新时间:2023-01-22 07:42:30 阅读: 评论:0

学生-微生物分类学


2023年1月22日发(作者:中国记者节)

浅谈图画书与连环画(小人书)、漫画之间的关系

郭艳芹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图画书作为儿童文学领域新兴的一种文学体裁被中

国儿童所接受,它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了文学和美术两

种综合性的艺术。连环画在我国历史悠久,人们常将国家连环画称为小人书。漫画

是20世纪80年代末由日本流传到我国的。这三种形式的作品之间既有联系,也

有很大的区别。

【期刊名称】《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00)004

【总页数】2页(P157-158)

【关键词】图画书;连环画;漫画

【作者】郭艳芹

【作者单位】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运城0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Z

图画书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它无论对成人,还是对儿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不

仅可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还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情趣,

甚至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国内外对于图画书的概念有不同的称谓、不同的界

定。严格意义上说,在进行理论研究或学术交流时,应该使用“图画书”作为专有

名词。图画书在日本及其他国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图画读物。

然而在中国,往往指的是文学层面的图画书,是包含了文学和美术两方面因素的综

合性艺术。进入21世纪,图画书开始发展,并逐渐取代了曾占据广大读者尤其是

儿童读者阅读地位的连环画等形式。然而,图画书与连环画、漫画之间既有联系,

也有很大的区别,它们属于不同的读物形式。

一、什么是图画书

人类最早的智慧、人文情感都是通过图画流传到现在的。图画书是人的一生中最早

接触的文学形式,无论对孩子还是对大人,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于图画书的称谓,很多人称之为“绘本”。它源自于英美,英文常叫“Picture

Book”,即“图画书”之意。关于“绘本”这种叫法,是因为图画书在英美广泛

传播之后,很快被日本所接受,“绘本”便是日语从英语“PictureBook”直译

过来的。在日语中,“绘”对应“图画”,“本”对应“书”。在中国,多数出版

社、编辑及一些社会人士仍以“绘本”取代“图画书”,如“海豚绘本”,这主要

是受台湾地区的影响,而台湾主要是受日本的影响。但是,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学术

交流活动中,通常使用“图画书”作为专有名词。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称

之为“图画书”。

什么是图画书?图画书的概念如何界定?是不是写给儿童看的带有插图的书就是图

画书呢?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一书中说:“日本现代被

称为‘图画书’的读物,并不只是有很多插图的儿童书,而是指一种特定的少儿读

物的形式……图画书的素材不仅只限于文学,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自然科学或社会

科学的内容,用图画书的形式来表现,不仅对幼儿,对年龄较大的孩子们也是极具

魅力的。”其实,在日本以及一些西方国家,图画书的概念很广泛,凡是带有插图

的书都称为图画书。然而在我国,图画书往往是以图画故事书的形式出现的,它属

于文学的范畴,而且图画书中的图画和文字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英国儿童文学研

究者李利安·H·史密斯在《儿童文学论》“图画书”一章中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男孩子和弟弟坐在一起看维廉·尼克松的《聪明的彼尔》,哥哥对弟弟说:

“脱米,你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只要挨页儿翻,看到画就能明白故事。”从这个

例子可以看出,图画书一般情况下既有图画,也有文字,而且主要是图画。图画书

中的图画是儿童读书最初的切入点,他们阅读的兴趣也正是被画面所吸引的。

因此,图画书是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它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

故事,是包括了文学和美术的综合性的艺术。图画书中的图画是主体,具有语言叙

述的功能,承载着表情达意的任务。它不是文字内容的附庸,而是同文字一起共同

表现故事的内容。松居直先生常用公式“文×图=图画书”来表示。公式说明,图

画书中的图和文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是图文合奏,共同创造一个世界。也就是说,

图画书所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图画和文字两部分内容,它带给我们的是比文字、图

画更多的新的东西。朱自强先生曾在《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一书中说:“如果

仅有文字,或者仅有图像,或者有文字又有图像,但仅仅是单摆浮搁地叠加在一块

儿,不能生成出新的艺术信息的时候,我觉得这还不是好的图画书。典型的、优秀

的图画书,往往都是文图之间具有乘法关系的作品。”

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如果撇开图画,将文字摘出来,是这样的:

“母鸡萝丝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

蜂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这些文字内容只字未提狐狸,然而在《母鸡萝丝去散

步》这本图画书中,除母鸡萝丝外,狐狸也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可见,图画书中文

图两者关系极其微妙。

在以上概念的界定中,出现了“特殊”一词,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它同儿

童文学的其他文学样式有所不同,如儿歌、儿童诗、童话等,儿童如果要接受这些

文学样式,只有通过成人的讲述这一渠道来实现。而图画书的出现打破了儿童用耳

朵听文学的局限,变为儿童自己直接阅读的“视觉化的儿童文学”。

二、图画书与小人书(连环画)

连环画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就是连续的图画。《辞海》的解释是:“连环画是用多

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是我国极富传统的一种艺术

形式。它是以连续的、环环紧扣的图画形式,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艺

术样式。”

连环画是以一种独立的画种存在的,它同我国的油画、国画、雕刻等相并列。所以,

严格意义上讲,只能叫做“连环画”。之所以后来人们习惯称之为“小人书”,是

因为连环画在我国出版发行之后,主要是以开本比较小的书籍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

生活中,所以俗称为“小人书”。

连环画与图画书有共同之处,都涉及到文字与图画两方面的因素,但二者也有区别。

谈到两者在图画上的区别,朱自强教授在《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中说到:“连

环画的图应该是‘指事’的图,比如现在在开会,就画一个会场的情形,这个是指

事的图;但是图画书中相当多的图是有深意的,就是说它里面有叫做‘示意’的东

西,它是‘示意’的图”。阿甲先生也认为,“连环画在描绘空间的时候,大多数

采取的是一种类似舞台的描述方法,在艺术创作上更多是解读文字,图画本身并不

提供文字所没有的东西。在技术上是这样,图文整体的关系肯定不如图画书那样,

图画特别占据一席之地,目标和追求也不一样。”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历史层面

中国最早的连环画在公元前2世纪的两汉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基本形式并真正诞生。

当然,这只是连环画的雏形,真正的兴起是在20世纪初的上海,茅盾先生在《连

环图画小说》中提到:上海的街头巷尾像布哨似的密布着无数的小书摊,谁花两个

铜子,就可以坐在那条凳上,租看摊上的小书二十本或三十本。可见,阅读小人书

在当时已经成为了市民闲暇之余的消遣方式。而图画书在我国的真正发展是在20

世纪90年代末,要比连环画晚很多。

(二)读者层面

连环画因具有开本小、题材广的优势,在其发展至兴盛时期,全中国无论儿童还是

成人,几乎都是它的忠实读者,读者群很广泛,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图画书

由于在我国发展较晚,一般开本都比较大,主要是给儿童欣赏的,当然也有一些成

人喜欢欣赏图画书,但读者群很小。

(三)关于题材

连环画多反映的是1978年以前有着时代特色的题材,如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

为题材;一些古典名著也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三国演义》《水浒》;还

有一些电影连环画,如《小兵张嘎》《地道战》;当然也有一些反映儿童题材的作

品,如《三毛流浪记》。图画书则完全以儿童的视角,选取适合儿童的各方面题材

来进行创作。

(四)形式方面

连环画主要表现为:小开本,小画面;排版固定;页数很多,甚至有些还需连载;

文图分离,文字是图画的补充说明;图画写实成分多,而且以通俗化、大众化占主

导地位;文字内容比较成人化;一般情况下多为自主、独立阅读。

图画书一般开本要比连环画大得多;页数不是很多,一本图画书讲述一个完整的故

事;排版灵活,无固定样式;文字和图画两者共同表现一个内容;图画既可写实,

也可有想象成分在其中。主要读者为儿童,尤其是低幼儿童;文字内容简洁、浅显、

单纯、生动;大多情况下由大人讲给孩子听,大人与孩子共同阅读。

三、图画书与漫画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电视机的逐渐普及及我国文化政策的逐步开

放,日本动画片开始进入中国青少年的生活。如《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

《美少女战士》《机器猫》等。当时的儿童对这些卡通形象可谓人尽皆知。

199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引进并翻译出版了《机器猫》的漫画书,从此,日本的漫

画书在中国的图书市场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也几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中

国的儿童几乎抛弃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动画片,而欣然接受这些卡通形象。卡

通并非日本独有,我国早在30年代漫画创作就已空前繁荣。其实,在张乐平的连

环画名作《三毛流浪记》中,“三毛”形象就是一个卡通形象,在当时也博得了众

多读者的喜爱,只是由于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导致后来的发展道路比较坎坷。

什么是漫画?漫画是以图片加上简单的文字传达出的比单一文字更让人身临其境、

能充分感受故事情节的艺术作品。通俗地说,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

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在图画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图画书创作者有时会借鉴漫画的绘画风格,但漫画无

论从画面还是从风格上都与图画书截然不同。区别具体表现在:

(一)读者层面

漫画主要读者对象是中小学生;图画书以低幼儿童为主要读者。

(二)关于题材

漫画有反映娱乐、战争、时事方面的题材;有反映儿童题材的,也有反映成人题材

的。图画书完全以儿童的审美特点选择适合儿童欣赏的题材。

(三)形式方面

漫画在技法上多借鉴电影分镜头的处理方法,采用一页多幅图的排版形式,一幅画

面讲述多个小故事;视觉冲击力强,读图顺序也比较灵活。图画书多为一幅一图,

一幅画面讲述一个小故事;视觉效果柔和。

(四)关于内涵

读者通过阅读图画书,往往会从图画书的画面中读出更深的文化意蕴,而漫画却不

能。

综上所述,图画书与连环画、漫画之间既有着很大的区别,同时也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虽然三者均在儿童文学领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作为儿童文学研究者而

言,应该在了解各自的特点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日]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217.

[2]梅子涵,朱自强,徐冬梅,彭懿,阿甲,王林.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M].天津:

新蕾出版社,2008:128,136,131.

[3]一可,未名,王军.小人书的历史——漫谈中国连环画百年兴衰史[M].重庆:重庆

出版社,2008:4.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7:42: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31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图画与人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