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深圳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一些微生物发现,牛的病胃是它们生长的乐园。
②于是,这些小家伙纷纷光顾这里,居住下来。
③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总是各就各位,在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安家落户。
④分解纤维素是这些小家伙的拿手好戏,它们能分泌纤维素酸酶,将纤维素降解,同时释放有机酸,供牛吸收利用。
⑤这里不仅有它们喜欢的无氧环境,没有可怕的胃酸,而且总有着取之不尽的食物。
A.①②④⑤③B.①⑤④②③
C.③①②⑤④D.③①⑤②④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鲜为人知(xiǎn)气冲斗牛(dǒu)罗布泊(pō)殷红(yān)
B.慷慨淋漓(kāng)亘古不变(gèn)校对(jiào)弄堂(lòng)
C.九曲连环(qū)燕然勒功(yān)钥匙(yào)字帖(tiè)
D.五彩斑斓(lán)锋芒毕露(lòu)挚痛(zhì)气氛(fèn)
4.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马革裹尸鞠躬尽瘁选聘深霄
B.妇儒皆知警报叠起草率咳嗽
C.浊流婉转伟大艰强懊悔惩罚
D.目不窥园沥尽心血默契污秽
5.下列加点词语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在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凭借令人捧腹的表情包,让鲜为人知的她一夜之间红遍大江
南北。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6.下列标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行啊!”妈妈开心地说:“等到放暑假了,我一定会带你去游览沭河公园。”
B.莒国古城是“千年古县”的历史之基和文脉之本,建设莒国古城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梦想。
C.莒县将重建古城,把古城建成“文化之城、商业之城、旅游之城、活力之城”。
D.我县把特色小镇作为产业转型和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聚力打造刘官庄塑料、招贤机械、长岭工业等特色产业
小镇。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闻问切”,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望诊是第一步,即观察病人气色。
B.《最后一课》。作者都德,全名阿尔封斯.都德,19世纪德国现实主义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说集《磨坊文
札》,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包括《易》《书》《诗》《礼》《春秋》等五经。
D.《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汉乐
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一起誉为我国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8.下列标语符合张贴场所要求的是()
A.争分夺秒,多拉快跑(某铁路道口)
B.生产搞上去,人口降下来(某火葬场附近)
C.失败乃成功之母(某考场)
D.陡坡,慢行!(某盘山公路下山方向)
二、文言文阅读
1.下列各项中,对文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议论来结构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邓稼先》一文是作者带着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民族感情而写作成的。
C.《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聂耳谱曲。
D.《孙权劝学》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
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
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
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C.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D.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3.阅读第三题中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即更刮目相待③及鲁肃过寻阳④孰若孤
【2】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吕蒙的变化对你有哪些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
1.阅读《地球大气圈》节选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们翘首望天,似乎高不可及。其实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天”,本是“地”的一部分——地球大气圈的低层。它的高
度不过十几公里,宇宙火箭很容易就穿越了这个高度,这时再回顾地球,蓝天却已跑到我们的脚下,似轻烟,似薄
雾,更仿佛是一层蔚蓝色的软纱裹在地球的表面。
②大气圈看起来仿佛空若无物,实际上是壁垒森严,将地球重重包住。岂止是面纱,简直是屏障,是铜墙铁壁,对
地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③1976年,在我国吉林省落了一场陨石雨,成为自然界罕见的珍闻。假使没有大气,这种从天而降的陨石将成为
家常便饭,给地面造成极大毁坏。正是由于大气圈的保护,高速冲来的陨石因与大气剧烈摩擦,减慢了速度;并因
摩擦产生的高热影响,绝大部分陨石在100多公里的高空就化为灰尘和气体,只有极少数到达地面,而且已是强
弩之末,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了。
④从天外向地球袭来的还有强烈的紫外线。假使没有大气,过多的紫外线将使地球上的生命无法生存,是大气圈保
护了我们。在大气圈中离开海面20-35公里这一带含臭氧较多。所谓较多,也不过占到四百万分之一左右。但这
点臭氧已足以使大量紫外线被吸收,才使得地球上各种生物免受过多的紫外线伤害;剩下少量的到达地面,对我们
来说有杀菌防病作用,反而变得无害而有益了。
⑤那些极其稀薄的为地球磁场所控制的带电粒子组成的高层大气,也有保护地球的作用。它能使宇宙中那些以高速
冲向地球的粒子流偏转方向。
⑥地球大气圈的存在,不仅保护了我们,还是生命得以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假使没有大气,就没有灿烂的云霞,
更没有生命的喧嚣,而将是白天酷热,夜晚严寒,天上是黑洞洞的,地下是一片荒凉。
【1】文中的加点词语删掉后不影响原意的一项是()。
A.其实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天”,本是“地”的一部分——地球大气圈的低层。
B.绝大部分陨石在100多公里的高空就化为灰尘和气体。
C.只有极少数到达地面,而且已是强弩之末,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了。
D.所谓较多,也不过占到四百万分之一左右。
【2】下边说法不符合文中原意的一项是()。
A.没有大气圈,地球将经常被陨石袭击。
B.大气圈中离开海面20—35公里的臭氧被紫外线吸收。
C.高速冲来的陨石因与大气摩擦而减速并产生高热。
D.紫外线对我们来说有杀菌防病的作用。
【3】不属于大气圈对地球的保护作用的是()。
A.高层大气让宇宙中的粒子流偏转方向。B.大气圈的存在使地球拥有灿烂的云霞。
C.大气圈减少了陨石的降落量。D.大气圈的存在让少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握住母亲的脚
春华
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
过母亲的脚吗?”
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
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青年大学生其实
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
后轻轻按摩一番。
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
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
的艰难,您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
老板。
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
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
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
【3】“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四、默写
1.补写诗文上下句。
①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提示默写《木兰诗》诗句。
①通过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揭示主旨句子是哪一句?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的“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山东初一初中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2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深圳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要求的标准。
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
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A:语意不明,把“不”去掉。B:成分残缺,在最后加“的意识”。C:搭配不当,
把“否”去掉。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
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一些微生物发现,牛的病胃是它们生长的乐园。
②于是,这些小家伙纷纷光顾这里,居住下来。
③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总是各就各位,在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安家落户。
④分解纤维素是这些小家伙的拿手好戏,它们能分泌纤维素酸酶,将纤维素降解,同时释放有机酸,供牛吸收利用。
⑤这里不仅有它们喜欢的无氧环境,没有可怕的胃酸,而且总有着取之不尽的食物。
A.①②④⑤③B.①⑤④②③
C.③①②⑤④D.③①⑤②④
【答案】D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
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③句总说各种生物生存的特点,
①句承接前句“安家落户”,由总到分,具体说有的生物生存于牛病胃,⑤承接前句说明这些生物选择牛病胃的原因,
②句对前句的陈述总结,④句最后说明这些生物在牛病胃中所起的作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鲜为人知(xiǎn)气冲斗牛(dǒu)罗布泊(pō)殷红(yān)
B.慷慨淋漓(kāng)亘古不变(gèn)校对(jiào)弄堂(lòng)
C.九曲连环(qū)燕然勒功(yān)钥匙(yào)字帖(tiè)
D.五彩斑斓(lán)锋芒毕露(lòu)挚痛(zhì)气氛(fèn)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D
项应为气氛(fēn)。
4.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马革裹尸鞠躬尽瘁选聘深霄
B.妇儒皆知警报叠起草率咳嗽
C.浊流婉转伟大艰强懊悔惩罚
D.目不窥园沥尽心血默契污秽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
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A项应为“深宵”;B项应为
“妇孺皆知”“警报迭起”;C项应为“伟大坚强”。
5.下列加点词语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个答案,真可谓扑朔迷离。
B.在约热内卢奥运会,中国女子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凭借令人捧腹的表情包,让鲜为人知的她一夜之间红遍大江
南北。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答案】A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
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A项“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与此处语
境不符。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
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
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6.下列标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行啊!”妈妈开心地说:“等到放暑假了,我一定会带你去游览沭河公园。”
B.莒国古城是“千年古县”的历史之基和文脉之本,建设莒国古城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梦想。
C.莒县将重建古城,把古城建成“文化之城、商业之城、旅游之城、活力之城”。
D.我县把特色小镇作为产业转型和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聚力打造刘官庄塑料、招贤机械、长岭工业等特色产业
小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A项“妈妈开心地
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闻问切”,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望诊是第一步,即观察病人气色。
B.《最后一课》。作者都德,全名阿尔封斯.都德,19世纪德国现实主义作家。主要著作有:小说集《磨坊文
札》,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包括《易》《书》《诗》《礼》《春秋》等五经。
D.《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和汉乐
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一起誉为我国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
了解中国的文化知识,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B项有误,都德应该是法国作家。
8.下列标语符合张贴场所要求的是()
A.争分夺秒,多拉快跑(某铁路道口)
B.生产搞上去,人口降下来(某火葬场附近)
C.失败乃成功之母(某考场)
D.陡坡,慢行!(某盘山公路下山方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辨析能力。辨析语言是否得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看场合,根据说话
的场合决定说什么样的话;如喜庆的场合要说吉利话;悲伤的场合要说安慰、鼓励的话;娱乐场合要说有趣的话。
第二看对象,注意对象,就是要考虑听话人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地位、性格、喜欢、禁忌等,尤其要注意
谦辞、敬辞的使用是否恰当。第三看感情,注意所使用的褒贬词语是否得当。A项铁路道口的“争分夺秒,多拉快
跑”不利于安全;B项“生产搞上去,人口降下来”没有照顾死者家属的情绪;C项“失败乃成功之母”影响考生心情,
不利于考场发挥。
二、文言文阅读
1.下列各项中,对文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议论来结构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邓稼先》一文是作者带着传统眼光、历史视野、全球胸襟、民族感情而写作成的。
C.《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聂耳谱曲。
D.《孙权劝学》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感知,要对课本中所学课文做到整体感知理解,能够从内容、思想感情、文章
出处等方面全面地理解文章。本题中错误主要是《黄河大合唱》的谱曲是冼星海。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
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
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
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C.自以为大有所益精益求精
D.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答案】D
【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
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D项两个“见”都是“了解”的意思。A:当道,当权;应当。
B:用;认为。C:好处;更加。
点睛: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
是词义演变的结果。分类整理文言词语能够更系统地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与用法,效率也会更高,这是一种很好的
学习方法。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
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
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D项解释有误,这里的“大兄”是“大哥”的意思。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来作答。B项表述有误,鲁肃与吕蒙的对
话是从侧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
3.阅读第三题中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即更刮目相待③及鲁肃过寻阳④孰若孤
【答案】推托重新经过比得上
【解析】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用单音词表达,现代汉语则用双音词表达。双音词是在文
言文单音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组词的办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词后,
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辞”在这里是“推托”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案】(1)我难道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
了。
【解析】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
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博士”“往事”是重点字词,作答时要注意。
【3】吕蒙的变化对你有哪些启示?
【答案】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②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态度端正,刻
苦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④看待他人,不能一成不变,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解析】启示类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
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
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文章通过孙权劝学,吕蒙学有所成,认识读书学习大有好处的道理,
要培养刻苦学习的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
1.阅读《地球大气圈》节选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我们翘首望天,似乎高不可及。其实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天”,本是“地”的一部分——地球大气圈的低层。它的
高度不过十几公里,宇宙火箭很容易就穿越了这个高度,这时再回顾地球,蓝天却已跑到我们的脚下,似轻烟,似
薄雾,更仿佛是一层蔚蓝色的软纱裹在地球的表面。
②大气圈看起来仿佛空若无物,实际上是壁垒森严,将地球重重包住。岂止是面纱,简直是屏障,是铜墙铁壁,对
地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③1976年,在我国吉林省落了一场陨石雨,成为自然界罕见的珍闻。假使没有大气,这种从天而降的陨石将成为
家常便饭,给地面造成极大毁坏。正是由于大气圈的保护,高速冲来的陨石因与大气剧烈摩擦,减慢了速度;并因
摩擦产生的高热影响,绝大部分陨石在100多公里的高空就化为灰尘和气体,只有极少数到达地面,而且已是强
弩之末,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了。
④从天外向地球袭来的还有强烈的紫外线。假使没有大气,过多的紫外线将使地球上的生命无法生存,是大气圈保
护了我们。在大气圈中离开海面20-35公里这一带含臭氧较多。所谓较多,也不过占到四百万分之一左右。但这
点臭氧已足以使大量紫外线被吸收,才使得地球上各种生物免受过多的紫外线伤害;剩下少量的到达地面,对我们
来说有杀菌防病作用,反而变得无害而有益了。
⑤那些极其稀薄的为地球磁场所控制的带电粒子组成的高层大气,也有保护地球的作用。它能使宇宙中那些以高速
冲向地球的粒子流偏转方向。
⑥地球大气圈的存在,不仅保护了我们,还是生命得以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假使没有大气,就没有灿烂的云霞,
更没有生命的喧嚣,而将是白天酷热,夜晚严寒,天上是黑洞洞的,地下是一片荒凉。
【1】文中的加点词语删掉后不影响原意的一项是()。
A.其实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天”,本是“地”的一部分——地球大气圈的低层。
B.绝大部分陨石在100多公里的高空就化为灰尘和气体。
C.只有极少数到达地面,而且已是强弩之末,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了。
D.所谓较多,也不过占到四百万分之一左右。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
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大部分”表范围,“一般”
表限制,“左右”表估计,都不能去掉。
【2】下边说法不符合文中原意的一项是()。
A.没有大气圈,地球将经常被陨石袭击。
B.大气圈中离开海面20—35公里的臭氧被紫外线吸收。
C.高速冲来的陨石因与大气摩擦而减速并产生高热。
D.紫外线对我们来说有杀菌防病的作用。
【答案】B
【解析】请在此填写小题的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
示性语言。B项表述有误,正确的应该是“在大气圈中离开海面20-35公里这一带含臭氧较多”。
点睛:我们在解答主观题时应充分利用文本,或直接选用原文语词,或以原文中的词或句子为基础进行改写,或综
合连缀文中的词或句子,总之能用原文中的语词来回答问题的就不要“杜撰”,这样保险系数较大。
【3】不属于大气圈对地球的保护作用的是()。
A.高层大气让宇宙中的粒子流偏转方向。B.大气圈的存在使地球拥有灿烂的云霞。
C.大气圈减少了陨石的降落量。D.大气圈的存在让少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这道题目考査对文章的理解,必须整体感知全文。第(2)自然段用
“对地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一句引起大气圈对地球的保护作用的内容,下文依次从“正是由于大气圈的保护,高速
冲来的陨石因与大气剧烈摩擦,减慢了速度”“假使没有大气,过多的紫外线将使地球上的生命无法生存,是大气圈
保护了我们”“那些极其稀薄的为地球磁场所控制的带电粒子组成的高层大气,也有保护地球的作用。它能使宇宙中
那些以高速冲向地球的粒子流偏转方向”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说明。大气圈的作用与“使地球拥有灿烂的云霞”无关,所
以B项错误。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握住母亲的脚
春华
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
过母亲的脚吗?”
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
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青年大学生其实
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青年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
后轻轻按摩一番。
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
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
的艰难,您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
老板。
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
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
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
【1】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案】线索:握住母亲的脚。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线索的把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考虑: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
抒情议论句出现的关键语句。本文以“握住母亲的脚”这件事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
【2】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
【答案】青年大学生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他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母亲的艰辛不易,所以感慨万千,潸然泪下。青
年从原来表面上的了解母亲到真正体验到母亲的血泪辛酸和无私奉献,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灵魂由此得到了升华。
【解析】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
语言来作答。“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这句话说明他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所以潸然泪下。
“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您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
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这句话交代了大学生所获得的灵魂上的升华。
【3】“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握母亲的脚在手,懂得了做人不易的道理,就会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艰苦奋斗,踏实做人,一生都不会
懈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的能力。要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品味语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指的是踏实做人,一生都不会懈怠。
四、默写
1.补写诗文上下句。
①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明月来相照②独坐幽篁里③凭君传语报平安
【解析】这是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
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幽篁”是容易出错的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2.按照提示默写《木兰诗》诗句。
①通过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描写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
飞
【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
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
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意思是:将军与壮士们征战十年身经百战后凯旋归来,
体现了战斗激烈,战争旷日持久。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揭示主旨句子是哪一句?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
的感情的思想感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切忌空洞,要答具体。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
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从“何人不起故园情”可知
文章的写作目的在于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诗中的“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案】“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
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解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
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暗”写出了笛声引起了人们的忧愁;“满”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7:41: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31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