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敬畏自然教案

更新时间:2023-01-22 06:32:37 阅读: 评论:0

2019广西北部湾中考英语真题-凡众一是谁


2023年1月22日发(作者:迎春花的作文)

1/3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意图】

《敬畏自然》一文是对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作者对长期支配

人们的一些观念进行了质疑,并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题,强调“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

己”,告诫人们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发展,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文章富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极富

意韵,所以本课应把抽象的道理具象化,整体把握课文时应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具体研读课文时力图

通过情景教学法、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来理解文本,巩固知识、培养能

力,体会作者深邃的忧患意识,认识自然,爱护自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

刻含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

性精神。

教学难点

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①预习文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②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①准备与自然、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②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教学实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展示三组图片:

(一)认识自然

课件展示:自然风光旖旎的图画。如:青草如茵,树木成林,海滩似玉,白沙如带,绿洲如茵,鸟飞长

空,鱼翔浅底……等美丽的海岛风光画卷(播放轻音乐)。

(二)认识人类

课件展示:人类历史上取得的骄傲成绩。如:四大发明,人类登月,神州六号发射场景……

(三)认识人类与自然

课件展示:登山,横渡,航天航空,空气污染,森林毁灭,土地沙化,动物锐减,非典,禽流感……

学生看后谈感受,教师给以评价: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母体,人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人类离不开她的庇护,人类在她的怀抱

中成长。然而随着人类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破坏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

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

自然母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阅读本文后,也许我们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二、整体感知。合作探究

1.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要求:自选难读难写的字与同桌相互交流识记,如:蓬蒿咫尺狼藉呐喊自不量力相形见绌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2.反复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划出文中对你有启发的语句,并思考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哪个语段或句子点明了此观点?

明确: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散文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为人们展现了大自然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在大自

然面前的“先天不足”。流露出对人类现状的深深担忧,号召人类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理解自然。点明观点

的部分是最后一段。

(2)大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

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当你凝视着灿烂的星空,

当你与花相视、沉浸在“人花相视久,无语醉初春”的境界。当你为少女那无以言状的美而怦然心动,当你

为生命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惊奇的时候,难道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没有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和

敬畏的情感吗?作者眼中的大自然是什么样子的呢?

明确:作者眼中的大自然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

(3)为什么要“敬畏自然”?能谈谈你的看法吗?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组成部分,存

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人类却常常与自然对立,有时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

罚。其实,自然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也是自然的一个要素。只有认识、爱护自然,人与自然才能和谐

发展。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即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

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三、语言品味。互动探究

1.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意,以加深对

课文主旨的理解。

例:

(1)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

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灾难,危及人类自身。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弟兄”体

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3)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4)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理解:此二句说明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

命的一种形式。)

(5)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丽无比的美。

(理解: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6)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理解:用了反问句,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2.学生齐读这些句子,再次品味语言的形象性。

四、质疑思辨.拓展研究

(一)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辨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

点进行质疑吗?

教师相机启发或引导:

1.如果说至今人类的成就(一万年后)还是可笑的,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2.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3.我们对自然正确的看法应当怎样?

4.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自然界有目的吗?

5.人类有好有坏,大自然是否也一样?那么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打算如何将“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具体行动?请就“敬

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2/3

参考:

1.地球不是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是从子孙那里借来的。

2.地球是万物之母,无论什么降临在地球身上,也将同样降临于地球的孩子的身上,我们应该知道地球

不属于人类,而是人类属于地球。

3.自然界的法则不是竞争,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合作、节俭和艺术性;作为人类,我们伟大之处与其说

是我们能够改变世界,还不如说我们仅能够改变自我。

4.但愿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你的眼泪,不是我的眼泪,更希望不是地球母亲落下的最后一滴带着

绝望的泪!

5.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我们的明天。

《敬畏自然》教学片段

探究问题。层层深入

师:这篇课文作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手,重点谈了人类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围绕这一中心议题,我

们下面主要探讨:

作者认为人类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应是什么?

为什么要用这种态度?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学生自读批注,小组合作探究,领悟作者的基本观点。)

生:我们组认为,作者认为人类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应是“敬畏”,这个关键词在课文标题中已经显示出

来了。

师:这位同学能够抓住标题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这值得肯定。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继续思考。思考中一

是要注意从原文中找出依据,不要离开文本;二是要注意归纳。

生:从整体上看,前面5个自然段,作者重在讨论人类为什么要敬畏自然。

生:文章从第6段开始讲“怎么做”,我在“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

的认识”这一句中读出了作者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的第一种方法:站在宇宙的角度思考宇宙的价值和面临的

这一系列问题,就会敬重和爱护宇宙,爱护自然。即是“换位思考,以情换情”。

师:说得很好,这位同学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生:课文第7段的“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这句话中,作者其实已经告诉我

们应该怎样做的第二种方法。’

生:第10段中的“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这是第三种方法:就是要把宇宙中的其他所有个体当成

兄弟。

生:最后一段的“平等”非常关键,这既是一种原则,也是一种处事策略。

生:我同意他的观点,这是作者对开篇提及的那种居高临下宣称要“征服自然”的观点的一种批判。

师:下面我请同学们来小结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然?作者主要讲了几种方法?。

(生思考、小结)

生:我们认为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如何对待自然:一是态度——直该平等对待自然;二是思维角度

——要换位思考;三是从行动——应该爱护自然。

师:很好,我们把握了以上几个问题。那么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

“敬畏我们自己”?

(生议,总结)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导致自然界的惩罚,所以作者提出要正确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

我们人类与自然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生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

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师:作者提出我们要“敬畏自然”的观点,那么,你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

(生思考、交流)

生:我认为作者所说的“敬畏”是敬重的意思,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

奇了,人类的创造无法与大自然相比,因此我们要敬重它。

生:我认为“敬畏”一词还含有“畏惧”的意思。大自然对人类要进行的惩罚将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

的,因此,我们人类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要爱护自然。

信息汇萃.联通生活

师:关于“人与自然”的问题,通过课文分析,层层深入,我们理解了作者的观点:人应该敬畏自然,

把自然界中的万物当成兄弟,平等对待。可是现实生活中是这样的吗?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如何?请

联系你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案例和其他资料,谈谈你的体会和意见。

(事先预习时已准备,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人发言。)

生:我们20世纪50年代搞大跃进,以为人定胜天,结果肆意破坏环境,贻害无穷。

生:如海南热带雨林屡屡遭到砍伐;海洋生物种类大幅减少……

生:现在中国国内许多城市淡水缺乏,长江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华北地区沙尘暴大举入侵,

这都是我们滥耕滥伐的结果。

生:现在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光污染造成人们生存危机,物种剧减,这都是人类所谓的“征服自然”

所产生的恶果。

师:如果我们以为“人定胜天”,破坏了这个家园,我们将无法生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呢?

我们是不是要积极行动善待自然?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让心灵走进自然。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写一则倡议书,

向全校同学发出呼吁,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即刻行动。善待自然

师:课文结尾作者呼吁:“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已。”我们也要向全世界大声疾呼:“我们要生存,

我们要发展!我们要一个和谐的自然!…‘亿万智者们,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全体同学

以实际行动,呼吁社会的每一个公民保护自然,让人类的心灵与自然相通!请每位同学。给全校师生写一则正

确对待大自然的倡议书。

拓展思维,涵养精神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点评

《敬畏自然》是一篇立意新奇、充满了思辨色彩、情理兼融、极能开启人们思考和遐想的好文章。文章

在文字上没有多大难度,所以上述两个设计均将重点落实在“思辨”这个重点上,均力图给学生以情理的感

染,帮助学生明晓作者独到的思考。开发其心智和悟性,给以精神点染,这是得当的。因为“充满思辨的智

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

在处理上,上述两个教学过程也备有特色。第一个设计以形象可感的情境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接着以

几个问题引领学生钻研课文。先是对全文进行总体观点的梳理和把握(“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再是对文

本中具体语言材料的感读揣摩(“语言品味,互动探究”),然后深入一步,进入课的高潮——“质疑思辨,

拓展研究”,将文本学习引向思维开发的深度,要求学生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再质疑。体现了思辨的深度和广

度。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最大亮点,设计得有新意,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和创新精神的理念。接下

来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要求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这是能力的提升,

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使之潜移默化地吸收文章观点的手段,实现了三雏目标的整合。课的思路清晰,

处理简洁而重点明确,有一定的创意,学生应该会有良好的收获。

第二则教学片断也是重在文本思路的梳理挖掘和学生思维的开发。不同的是它重在文本思路的多层开掘,

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一步步地深入开掘,由表及里层进式地梳理文本的思想脉络,然后将学生的思维由

文本引向现实生活.由

生活中的具象来印证文本的观点(第一个设计是由感性形象过渡到理性思考),用文中的理性眼光来分析具体

的现实事件,最后进行综合迁移,要求学生拟写一则倡议书,实现三维目标的聚合。虽是一则小型片断,但

主要出发点与上一个设计

3/3

一样是开发思维,滋养学生的精神,开发学生的能力和心智。这值得肯定。

如果说还有些薄弱环节要改进的话,则是两个教学均较多地关注了理性思辨层面的内容,对文本感性的

语料稍欠体悟,课的“茎枝”分明而“血肉”不太丰满。第一个教学有了这些环节。如“找出你最欣赏的语

句,读一读,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意”,但还不够。这篇课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风格独具,对学

生提高表达能力很有裨益,但两个课在进行中缺少了读,对语言材料感知的过程少了些。还要加强诵读和品

味。除了读句,还要读段,精彩的段落宜读熟读透,课内应多些读书声。第一个设计“质疑思辨,拓展研究”

这个环节(“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若为了更进一步活跃思维,集中群体智慧,也可以改成课

内小型辩论。第二个设计学生思维的深入过程也缺乏有梯次的相机点拨,学生答问多,教师的引导则较薄弱,

变成了简单的问答式。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6:32: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27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鱼和水的对白
下一篇:清新散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