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的成语大全
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
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一、大度包容
【成语】大度包容
【发音】dàdùbāoróng
【释义】度:度量;包:容纳。形容气量大
二、大风大浪
【成语】大风大浪
【读音】dàfēngdàlàng
【释义】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
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出自】高阳《母子君臣》:“然而她到底是经过无数大风大浪
的,深知躲避不了的`烦恼,只有昂起头来硬顶。”
三、大惑不解
【成语】大惑不解
【读音】dàhuòbùjiě
【释义】惑,迷惑;解:理解。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出自】《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
灵。”
【近义词】百思不解、莫名其妙、不知所以,迷惑不解。
【反义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四、大千世界
【成语】大千世界
【读音】dàqiānshìjiè
【释义】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叫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叫
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叫大千世界。后指广大无边的人世。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九:“长老身材勿量大,
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造句】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充满了矛盾。
【近义词】芸芸众生
五、大巧若拙
【成语】大巧若拙
【读音】dàqiǎoruòzhuō
【释义】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
象笨拙。
【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
讷。”
【近义词】大智若愚
【反义词】不可一世愚不可及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说:“最圆满的好似
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可是它的作用
永无终极。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
似不会辩说。疾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
六、大声疾呼
【成语】大声疾呼
【读音】dàshēngjíhū
【释义】疾:快,
【出自】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行且不息,以蹈
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
【历史故事】唐朝时期,著名文学家韩愈25岁中进士,到了28
岁还没有官职。他便写信给宰相赵憬,希望能得到任用。等了19天
还没有音信,就又写《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他在信中大声疾呼
朝廷应像救水火之灾那样来援救和任用那些有才学而面临困境的人。
七、大手大脚
【成语】大手大脚
【读音】dàshǒudàjiǎo
【释义】原指人手大,脚大。后多用来形容花钱、用东西不节省。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成年家大手大脚
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真真赔的是说不出来的,
那里又和太太算去。”
【造句】他平时不节俭,花钱总是大手大脚的。
【近义词】挥金如土铺张浪费
【反义词】节衣缩食精打细算
八、戴月披星
【成语】戴月披星
【读音】dàiyuèpīxīng
【释义】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
夜赶路,旅途辛苦。
【出自】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
月,早起晚眠。”
【近义词】日夜兼程披星戴月
九、胆大心小
【成语】胆大心小
【读音】dǎndàxīnxiǎo
【释义】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出自】《旧唐书·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
行欲方。”
十、胆大心细
【成语】胆大心细
【读音】dǎndàxīnxì
【释义】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出自】《旧唐书·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
行欲方。”
【反义词】胆小心粗
十一、大放厥辞
【成语】大放厥辞
【读音】dàfàngjuécí
【释义】指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
【出自】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辞。”
【故事】唐朝时期,柳宗元与刘禹锡主张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
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他在官场上屡屡失意。但文学成就很高。
散文说理透彻,山水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他死后,韩愈写
《祭柳子厚文》称赞他:“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十二、大请大受
【成语】大请大受
【读音】dàqǐngdàshòu
【释义】指优厚的待遇。
【出自】《水浒传》第七回:“他现在帐下听使唤,大请大受,
怎敢恶了太尉?”
十三、富家大室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6:31: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27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