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学案格式

更新时间:2023-01-22 05:57:11 阅读: 评论:0

2019年期末考试卷-应该是


2023年1月22日发(作者:全世界谁倾听你)

课题:《孟子两章》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能将文中句子准确译成现代汉语。

重点:准确解释重点实词,准确译成现代汉语

难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课前导学: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战争不断,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孟子主张人和治国同学们让我们共

同努力,学习孟子先苦后甜的思想.

课堂导学:

一、自主学习:

依据注释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然后合作交流句子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3、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5、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6、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7、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练习反馈

①、通假字1、亲戚畔之()2、曾益其所不能()3衡于虑()4、

法家拂士()

②、默写。

1、,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夫环而攻之,;然而不胜

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是地利不

如人和也。

4、故曰,,,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多助之

至,。以天下之所顺,;,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舜发于畎亩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孙叔敖举于

海,。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3、,然后能改;,,而后

作;,,而后喻。,,国恒亡。

4、然后知,。

三、拓展任务、直击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梁北有黎丘部⑴,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⑵.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⑶,黎丘之鬼

效其子之状⑷,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⑸,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⑹我醉,汝道苦

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⑺:'孽矣⑻!无此事也!昔也⑼,往责于东邑人⑽,可问也.'其父信之,曰:'

嘻!是必夫奇鬼也⑾,我固尝闻之矣⑿!'明日端复饮于市⒀,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⒁,其真

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⒂.丈人望见其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夫惑于似士者,而失于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喜效人之子状()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

3、本文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课后导学:巩固本课知识体系。

本节收获: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5:57: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26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案格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