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什么的江河

更新时间:2022-11-13 13:22:43 阅读: 评论:0

中考满分作文10篇记叙文-炽热拼音


2022年11月13日发(作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下一句)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课时外流区为主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河流众多,为我国航运、灌溉、水电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掌握我国外流流域和内流流域的划分和分布。记住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名称及位置。掌

握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了解京杭运河的概况,记住我国主要淡水湖泊和咸水湖的名称和位置。

【重点难点】

1、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及内、外流区的划分。

【设计思路】为使学生对“流河的水文特征”有个逐步提升的过程,教学过程分三步实行:第一步讲述

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共同点;第二步讲述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别;第三步讲述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资源及方法】中国地形图、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中国年均降水分布图、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

多媒体。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

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中国的河

流。

(二)新授:

一、外流区为主

让学生看中国水系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

齐斯河。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海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外流

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板书〕(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

2.内流区、外流区

〔转折过渡〕设问: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板书〕3.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

〔教师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

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教师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和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板书〕(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师总结〕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是:夏季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水量少,水位低。

〔板书〕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教师总结〕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降水量多,所以,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水量丰

富,汛期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降水量少,所以,辽河、海河、黄河水量不太大,汛

期短。黑龙江及其支流因为有冬季积雪融水,蒸发量小,河流水量也较为丰富。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外流河的含沙量不同呢?

〔教师总结〕辽河、海河、黄河多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夏季多暴雨,且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植被

较少,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淮河以南的河流流经气候湿润区,森林茂密区,所以含沙量小。

〔板书〕(三)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内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出示中国水系图。

〔启发提问〕(1)内流河的水主要来源?

(2)内流河的水量变化有什么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内流河水主要来自高山积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内流河水量年变化大,水位高差悬殊。夏季气温高,冰雪

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多,河流水量较为丰富;夏季过后,气温降低,冰雪融水量减少,山地减少减少,

河流的水量也逐渐减少;冬季气温低于零度,无冰雪融水,河水甚至断流。所以,绝大部分内流河是季

节性河流。在地图上,季节性河流用虚线表示。

〔板书〕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教师总结〕塔里木河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它由三条支流汇集而成,全长2179千米,

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

〔板书〕(四)京杭运河

〔板书〕1.起止点、长度

〔板书〕2.经过的省市、沟通的水系

〔板书〕(五)湖泊概况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概念、范围,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

征以及京杭运河概况和主要湖泊概况。

【课堂作业】

1、我国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居世界第一位,其主要的地形原因是()

A.地形多种多样B.山地面积广大

C.地势西高东低,呈斜坡状分布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辽河B.黑龙江C.乌苏里江D.额尔齐斯河

3.我国汛期最长和水量最大的河流分别是()

A.珠江、雅鲁藏布江B.长江、淮河C.珠江、长江D.黄河、松花江

4、下列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

A.金沙江B.澜沧江C.怒江D.松花江

5、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

A.青海湖B.洞庭湖C.鄱阳湖D.太湖

6、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降水多B.地势平坦,水流平稳C.气候湿润,森林茂密D.季风气候显著

【家庭作业】完成《配套练习》和《填空图册》。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一课时)

一、外流区为主

(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

2、内流区、外流区

(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三)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1、我国内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及成因

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四)京杭运河

1、起止点、长度

2、经过的省市、沟通的水系

3、历史上和现在的作用:

(五)湖泊概况

1、湖泊的分类

2、湖泊的分布:(1)青藏高原湖区

(2)东部平原湖区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滚滚长江

【教学目标】

1、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

2、了解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

3、阅读长江水系和干流剖面图,了解长江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段。

【重点难点】

1、重点:(1)各段的水文特征;

(2)长江的开发利用及治理保护。

2、难点:(1)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植被关系的分析;

(2)读、析长江干流剖面图.

【设计思路】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要充分结合长江流域图及干流剖面图,从而掌握长江的源流概况,上、

中、下游河段的划分及特征,长江的水能资源和航运价值,重在长江的开发利用。

【教学资源及方法】长江水系图、中国地形图、长江干流纵剖面图。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先放映有长江风景的《长江之歌》,师生一齐卡拉OK)师:这是一首什么歌?

对!《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母亲河——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

河——长江。

(二)新授:

一、长江概况

1、源远流长2、支流汇集3、分段地点4、别称众多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47“长江水系图”。完成活动1、2、3,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干流,找出它的发源地、流经哪11个省市区、注入的海洋?

(2)用蓝色笔描出长江的八大支流,北岸支流分别在哪四个城市汇入长江干流?南岸的沅江、湘江和赣

江经什么湖汇入呢?

(3)描出上、中、下游的分段地点:宜昌、湖口两个分段城市。

长江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

河流名称

长度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水能蕴藏量

千米位次亿立方米位次万千瓦位次

尼罗河667

亚马孙河64802

长江6303

密西西比河605

刚果河43701

问:为什么长江的水量这么大?

老师小结:长江流域绝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丰沛。

问:你知道长江各段还有哪些名称呢?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老师引入:上游是指哪一段?(各拉丹冬——宜昌)先分析“长江干流剖面图”。

问: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

问:河水在穿山越岭(横段山脉和巫山)时会形成什么样的特征?(多峡谷急流)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学生活动〕请看中游干流的放大形状,看“九曲回肠”——“多曲流”

问:为什么会形成“曲流”?

老师讲解: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

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对洪水的分洪有何影响?

答: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所以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学生边看CAI边回答)答后老师讲解:到长江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

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上朔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因为水流平稳,江水

受海潮的顶托而倒流,泥沙堆积,形成很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也是

我国第三大岛。

〔承转〕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长江上、中、下游各具特点。那么,怎样根据各段的不同特

点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呢?

三、开发、利用和保护

〔讨论〕你认为长江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老师总结:最主要的作用是灌溉、航运、发电。

1、精华区域,“鱼米之乡”

问: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那两项?所以有什么之称?(稻谷、淡水鱼)(“鱼米之乡”)

2、“黄金水道”

问:为什么长江的航运价值这么大?

(因为,干支流水量大,中下游江阔水深;而且本区是全国的精华地区)

3、“水能宝库”

问:主要那段的水能资源最丰富?全流域水能蕴藏量多少?能够用来干什么?

老师讲解:长江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已经建成很多水利枢纽和

大中型水电站。

〔议一议〕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4、防洪是当前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老师小结: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在于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长江概况,上、中、下游各段特征,以及长江的开发、利

用和保护。

【课堂作业】

1、位于长江中游对调节长江水量起重要作用的湖泊是()

A.洪泽湖、太湖B.洞庭湖、鄱阳湖

C.巢湖、鄱阳湖D.洪泽湖、洞庭湖

2、长江上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河段是()

A.川江B.荆江C.金沙江D.峡江

3、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A.发展灌溉B.植树造林C.防洪D.治理航道

4、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A.长江B.黄河C.珠江D.黑龙江

5、我国五大淡水湖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巢湖洪泽湖太湖洞庭湖鄱阳湖

B.巢湖洪泽湖太湖鄱阳湖洞庭湖

C.鄱阳湖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

D.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6、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的河流是()

A.黑龙江B.黄河C.珠江D.淮河

【家庭作业】完成《配套练习》和《填空图册》。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二课时)

二、滚滚长江

(一)长江概况

1、源远流长2、支流汇集3、分段地点4、别称众多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三)利用和保护

1、“精华区域”、“鱼米之乡”

2、“黄金水道”

3、“水能宝库”

4、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滔滔黄河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和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2、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3、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的治理和开发。

【重点难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1、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2、难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设计思路】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要充分利用“黄河流域图”、“地上河”示意图,从源流概况、河段划

分及特点、“地上河”的危害及成因、黄河的奉献、黄河的治理等几个方面突破重、难点。

【教学资源及方法】中国地形图、黄河水系图、“地上河”示意图、多媒体。读图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搜集与黄河相关的诗词朗诵,寻找切入点,自然导入新课。

(二)新授:

一、黄河的概况

用课件展示《黄河流域图》,并结合《中国的地形图》,完成课本P49活动题。

师生分析黄河概况(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支流,

上、中、下游的划分.)

二、黄河的奉献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黄河的中上游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

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黄河的源流概况和黄河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以及黄河

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三、黄河的忧患

饱含泥沙地上悬河决口之险

提问:为什么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造成水土流失如此严重的人为和自然的原因是什么?根据学

生的发言做出精辟的总结.

四、黄河的治理

学生小组实行激烈的讨论,纷纷献计献策,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其中最为主要的措施是:加固堤防保持水土修建水库(板书)

黄河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但仅是水患问题,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言,教师即

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沙漠化、水污染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乱占耕地、凌汛问题、土地盐碱化、断流现象。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黄河的源流概况、上中下游的分段及自然特征、“地上河”

的原因、黄河的综合治理、黄河的水能开发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课堂作业】

1.黄河下游干流少有支流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少B.下游为地上河C.蒸发旺盛D.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地形上:黄土丘陵地区,地面坡度陡,坡

面长,流速快,流量大,冲刷力强。

气候上:7、8月份暴雨集中。

地质上:黄土质地松软,易蚀。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的植被;

开矿、修路、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

同时废弃的土石入河,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修建三门峡、小浪底等干支流水库;

开展河道整治;

开辟分滞洪工程;

建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

把坡耕地修建成保水、保土、保肥的水平梯田;

引黄河水淤地填沟;

营造保护水土的林带、草场,以及小型水利工程。

2.相关季风对我国气候影响的叙述,准确的是()

A.我国各地夏季都吹东南风,冬季都吹西北风

B.台风形成的暴雨是我国的主要降水

C.冬季风势力强,在我国各地都比夏季风控制时间长

D.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引起的

3.治理黄河的根本是()

A.增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B.增强下游河道的治理

C.增强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D.治理“地上河”河段

4、.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A.长江B.黄河C.珠江D.黑龙江

5、下列措施中能够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是()

A.南水北调B.引黄济青C.引滦入津D.三峡水利工程

6、黄河上的水利枢纽不包括()

A.龙羊峡水电站B、天生桥水电站C.刘家峡水电站D.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家庭作业】完成《配套练习》和《填空图册》。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第三课时)

三、滔滔黄河

(一)黄河的概况

1、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

2、流经的省区

3、长度、流域面积

4、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

(二)黄河的奉献: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

(三)黄河的忧患:饱含泥沙地上悬河决口之险

(四)黄河的治理:加固堤防保持水土修建水库

【教学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13:2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2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什么的江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