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更新时间:2023-01-22 04:36:44 阅读: 评论:0

初三数学知识点全总结-媚上欺下


2023年1月22日发(作者:邓亚萍简历个人资料简介)

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设计特点的比较研究

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设计特点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苏教版第二学段为例

杜媛媛

(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小学教育专业1141班2011134133)

摘要:练习题是语文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人

教版苏教版教材第二学段教科书课后练习(不包括单元练习)在呈现

结构、对语文课标的实施情况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总结两套教材练习

题编制的侧重点并提出对课后练习设计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课书课后练习设计策略

教科书是教学的三个重要要素之一,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

在教科书中存在多个子系统,练习系统是其中之一。从广义上来说练

习系统是教科书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目标为学生所提供的各种口头的或

书面的练习题、思考题和活动方案等所形成的系统。从狭义上来说,

它是指教科书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的总和,也是为巩固学生学习效果

所安排的各类作业的总和。通过对人教版苏教版第二学段教材课后练

习的比较分析,以此审视教材练习题编制的优点精髓,总结出小学语

文教科书练习题设计的建议和策略,使得两本教材课后练习更加完善,

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一、人教版苏教版课后练习呈现结构特点比较

人教版和苏教版课后练习都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练习题“少而

精”的要求来设计,两类练习题中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词句、朗读、背

诵、鉴赏方法、习得态度培养等多个方面,题型有抄写填空问答阅读

材料后回答问题等多种,因设计理念和对《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的理解不同,两个版本的课后练习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包括识字练习

和阅读练习。其中阅读练习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性学习,一类

是思考性学习。基础性学习主要是指词句练习、标点练习、阅读课文

练习、背诵练习等;思考练习主要指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理解分析型练

习、概括归纳练习、思维拓展练习、欣赏评价型练习和习惯养成性练

习等。

1、人教版课后练习结构

人教版课后练习题一般都包括三道题,没有单独设计识字或写字

的练习题,都属于阅读练习。其中基础练习有朗读课文、背诵或默写

课文等类型。朗读练习一般要求有感情去朗读;在对话类课文后,则

要求分角色朗读。朗读训练多与思考练习相结合,较少单独成题。背

诵或默写练习,除了有“背诵课文”“默写课文第×段”这类常规练习

外,还设置了调动学生自主性得“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使自己

感动的词句抄下来”,这一类练习,将阅读练习、写字练习和情感态

度培养融为一体。然而,阅读思考类练习多种多样,有针对词句的,

有针对内容的,有针对课文所传递情感的,有针对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培养的,还有针对方法习得的,等等。此外,人教版教科书阅读练习

中设计了阅读链接、资料袋等扩展阅读。资料袋定位在介绍与课文内

容相关的资料,比如介绍作者简介、事件发生的背景、文章出处资料

等;阅读链接则是课文内容的延伸,主要选取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文章,

扩大阅读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较有特色的一点是,人教版教科书

部分课后还设置了“选做题”的环节,增加了练习系统的弹性,培养

学生的主动性。例如《观潮》(四年级上)这一课的选做题是“我要

去搜集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在和大家交流交流。”

2、苏教版课后练习结构

苏教版课后练习一般包括四道题,分为两类,一类是识字练习,

一类是阅读练习。识字练习包括用钢笔描红、读一读抄一抄再写一写

(或读一读)等两道题。阅读练习包括朗读课文和思考类练习这两道

题。苏教版依照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形式上采取了分层处理,比如朗

读背诵练习分为“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朗读课文,背诵课

文”“朗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分角色朗读课文”等不同种要求

的练习。阅读思考练习则多是理解分析练习,与课文内容相联系,针

对教学重点提出问题。比如“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做

题目,想想看,还能换个题目吗?”苏教版教科书阅读练习有特色的

一点是,设计了查字典的练习。这类练习数量虽不多,但交给了学生

一种学习的方法。从上分析可以看出苏教版教科书课后练习的特点有

(1)注重学生写字能力和诵读能力的培养。每一篇课文都安排有写字

练习(描红)。(2)注重积累,培养语感。主要包括词语的积累和精

彩语句的积累。对语言学习者来说,语感的培养非常重要,语感训练

的主要方法是积累。当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就会形成语感,

进而促进语感能力的发展。(3)联系生活,重视语文实践。在练习的

设计上,有的是让学生结合自己

的生活实际谈理解和看法,有的则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例

如《孙中山陋习》(三年级上)设计了练习“什么是陋习?问问周边

的老人,以前生活中有哪些陋习”。此外,课后练习往往会结合课文

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如《跟踪台风的卫星》(三年级下)

设计了练习“你还知道哪些人造卫星?选一个做点研究,在把结果跟

同学们交流交流。

二、人教版苏教版课后练习对《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的实施

情况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教材编写提过九条建议,其中与练习系统

编写关系较为密切的有两条:

“6.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

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

习。”

“8.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避免模式化,鼓励灵活多样,注意

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其他七条建议对练习系统的编写都只能起到间接的指导作用,教

科书编写者依据自身对这些建议的不同理解编写练习系统,则不同版

本的练习系统必然会因为设计理念的不同而在落实阶段目标的过程中

呈现出各自的特点。现以人教版、苏教版三年级都选用的《荷花》一

文的课后练习为例分析各自的实施情况

人教版

1.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我们一起来讨论讨

论。

3.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4.小练笔作者把荷花写的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苏教版

1.朗读课文。

2.描红。

3.读一读,再抄写。

4.从课文中选几个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摘抄下来,在读一读。

从两个版本的四道练习题中,可以看出两版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人教版读练习在练习题中所占比重较大。阅读练习在深刻体会《语文

课程标准》要求的基

础上,形式较为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有讨论的、

有想象的、有自己写的;语言表述灵动;题目的设计追求对课文内涵

的挖掘,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学习,例如“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

是“一大幅活的画”?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但是同时我们必须看

到虽然以精要得当的题目考量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内容,但这种设

计练习的方式无形中加大了练习的难度,由于练习在设计是层层包裹

有交叉融合,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的欠缺会导致练习的失效。

与人教版的练习设计相比,苏教版设计了一定数量的基础字词练

习,每一课后都有描红(画有田字格)字词练习形式多样,特别注重

对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另外在遵循《语文课程标准》“少而精”的

要求下,阅读练习在数量和形式方面有较人教版显得少量和单一。例

如《荷花》这一篇课文中只“朗读课文”和“从课文中选几个你认为

写得精彩的语句摘抄下来,在读一读。”这两道题。可见苏教版教科

书在夯实学生“双基”的设计理念,使得其在阅读方面的编写方面更

为注重在词句、积累等领域的开掘,而对学生分析理解、概括归纳的

培养稍显不足,在设计练习时过于专一,纵深感和层次感方面有些欠

缺。

三、思考和建议

练习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练习题的编写更是一

项大工程,其编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科书编制的水平。

通过对人教版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的比较分析,两者都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领域的经典之作。两者课后练习设计

各具特色,都做到了“少而精”,只是侧重点不同。现从语文学科课

程教学论角度出发,总结了练习题编写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编写练习题要注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实

现了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是语文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

更是编写练习题的指导法则。对于两性的统一,课程标准有更深一步

的阐释: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

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维度侧重于工具性,情感态度价值观侧

重于人文性。这是“三个维度”的目标而不是的“三个方面”的目标,

因此它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顾此失彼不能编写出有效的

练习题,也就不能实现教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

学生语文素养的终极目标。当然,不同的教学理念反映在练习题的编

写方面会有不同的侧重,但偏爱某

一个维度,而忽略另一个维度的指导思想是不可取的,它会导致

练习系统以一种畸形的方式存在。因此找到实现三个维度共同发展的

科学有效的突破口是编写好练习题的首要的条件。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

活力的语文课程。”练习的设计不能局限于教材,应该说“语文的外

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

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探究语文,才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

面形成和提高。例如在学习了动植物的文章后,课后可以设计这样的

练习:饲养一种小动物活种一盆花、一棵树。观察动物吃食、活动等

生活习性,观察植物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观察它们在不同

天气、不同季节的不同情况:查一些资料,向行家请教,并把种养殖

的过程记录下来。记录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拍成照片、写成日

记、画成图画,甚至写成诗歌童话等等。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写状物

文章,此时他们心中涌动的必定是实践中所得的真情实感,实践后的

欢乐。

(二)编写练习题要注重学科课程的综合性和多元性

新课程理念的练习观认为:课后练习的功能有巩固,检查学生学

得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担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要求教材内

容的安排应加强学科课程的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

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例如,在《荷花》一文中,可

以让学生用画画、诗歌、乐曲等形式来表现这一篇散文所描写的美丽

景象。学生可能表现出孩子们特有的天真:可以画水彩画,可以做成

贴纸画,还可以带来剪纸等。这样的练习已经不是一个载体,还是一

个极好的凭借,不仅学习了教材的内容,还广泛的涉猎到了关于文学、

绘画、工艺等社会方面的知识。它给学生一个支点,一个起点,获得

并放大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

在当前崇尚自由与个性的时候,学生对文本的对话是多元的,练

习的目标与形式都应从单一走向多元。就是将过去单一的文本练习改

进为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知知识

的存在,完成生动的精彩纷呈的练习。

(三)编写练习题要体现呈现形式的趣味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练习总是离不开抄写、组词、造句、完成练习

等千篇一律的形式。教师的辛苦总是广种薄收。传统的练习形式单一

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以此练习设计是要充分考虑怎样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课后练习的设计形

式要体现针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与听、说、读、写、画、演

等训练形式结合起来,各项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

1、读写积累性练习。它可以使名篇名句的摘记,写读书心得,课

文的续读、仿写等。

2、采集编创造性练习。它可以使采集、剪贴、展评与课文有关的

图文资料,编写专题手抄报、黑板报,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书法、

绘画创作,编辑个人的作文集等,这类练习扩大学生的信息容量,增

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考察探究性联系。它可以使深入社会进行参观探访,走进大自

然进行考察探究,写出科技小论文或考察报告,尝试写简单的新闻报

道等。

4、鉴赏拓展性练习。它可以是根据教师提供的观赏资料及线索、

背景介绍进行鉴赏活动。

练习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练习的设计既要尊重文本,又要超

越文本,从中体验,感悟文字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以再创造的练习过程,达到巩固与运用的目的,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Primaryschoollanguagetextbookexercisofthe

comparativestudyofthecharacteristics

DuYuanyuan

(Departmentofeducationandpsychologyofprimaryschool

educationmajor

of1141class2011134133)

Abstract:InChinetextbookexercisisanimportantpart

sonteachestheversionSuteachesprintingplate

textbooktextbookexerciafterclasscondperiod(not

includingunitexerci)inthestructureofChinecurriculum

standards,theimplementationofthecomparativeanalysis,

summarizestwotextbookexercisfocusonPreparationand

putsforwardthedesignthinkingandpracticetheconstruction

ofmeaning.

Keywords:Primaryschoollanguagetextbookexerciafter

classdesignstrategy参考文献:

[1]俞明雅.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的呈现方式及其改进—以苏教版小

学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第二学段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

学版),2012(6).

[2]冯晓林.中学语文双基训练及练习指导[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0:

126-128.

[3]王清芳.语文教科书中课后练习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研究——

以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6).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4:36: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22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感恩节祝语
下一篇:索溪谷的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