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参加安全学习,时刻绷紧安全弦
作为一名司机,最最根本的是要保证行车安全。保证不了安全,及时送货,提
高运输效益,增加收入都是空谈。因而,我认为只有在安全学习上一丝不苟,积累
行车经验,才能做到随机应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因此,我非常重视部门每周一
的安全教育会。我认为安全会不但要参加,而且要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事故
关系着货物、车辆和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能拿国家财产和自己的生命开玩笑,通过
例会,摆事实、讲道理、总结经验,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只带耳朵听,不往心里
记,是极其危险的,所以每次安全学习,我都认真听,会后反复琢磨,虚心向别的
驾驶员学习,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驾驶水平。
二、中速行车,谨慎驾驶。
“驾车如驾虎”,驾车上路,不能有丝毫马虎,多年实践经验告诉我,只要一上
车,就要全神贯注,同时,要针对所驾车型的特点,中速行驶,我的做法是:
1、注意观察: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驾驶员的观察力很重要,集装箱卡车,车
长、超高,道路上有很多电线不符合标准,特别是农村横过街道的线路,千万不能
盲目通过,每当这时,我便抬一下踏油门的脚,然后再扫一眼车速表,然后细心观
察,当线路不够高时,就下车请过路人帮忙,决不盲目通过。
2、中速行驶:道路交通状况复杂多变,既要依法行车,又要特别注意车速,
保持中速行驶,并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没有把握不强行超车、不紧急刹车,
做到掌握路况、掌握车况、遇事不慌。记得99年2月的一天晚上,我从青岛返回,
当车行至烟青一级公路莱阳段附近时,心想,尽管夜深人静,但前方的几个立交桥
附近,由于两侧有许多条小路穿越一级路,是事故多发地段,想到这里,我把车辆
速由50码降到了30码,突然,前面有一辆无灯的农用三轮车抢穿公路,我紧急
制动。停下一看,只见那驾驶三轮车的人因无证驾驶没有经验,早已吓得目瞪口呆
不知所措地将车停在距我的车头不到一米的路面上。一场事故化险为夷。因此,我
把这样一句话当作为开车时的座右铭:“回家心切莫超速,亲人盼你平安归”。
3、仔细应付路面状况,适应复杂驾驶环境。由于天气及路面状况复杂多变,
给安全行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始终坚持谨慎驾驶,不
盲目开车的原则,选择适当车速,安全行车。比如:雨雪天谨慎驾驶防路滑;市区
行车小心慢行防行人和自行车横穿;雾天低速行驶防碰撞。由于措施得当,小心谨
慎,我曾成功的避免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
三、搞好车辆日常检查维护,杜绝病车上路。
驾驶员都知道,行车时要注意做好车辆的“一日三检”工作,那就是:行车前、
行车中、收车后的检查,这三检必不可少,它关系到我们每次行车安全,因此,每
次出车前,都仔细的检查车辆,有问题立即修理;行车中,我根据载货的重量及路
面情况,及时停车检查车辆的安全部位,如轮胎螺丝、轮胎气压、传动轴螺丝、马
鞍螺丝及刹车系统各部件是否安全可靠等,这样的检查在收车后再重复一次,以确
保下次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做好车辆“一日三检”工作的同时,必须注意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车辆
对驾驶员来说就如同眼睛一样,保护好了,开起来心情舒畅,显得路面格外宽广,
因此,每次出车返回,即使是再累,我总是坚持一要洗车,二要修车的原则,清理
完车辆后再回家。在洗车上,我为自己定的原则是:“长途归来必洗车,两天行车
后必洗车,短途归来后必擦车”。每次跑长途或雨天行车后,我总是要用上一个多
小时的时间,对车辆进行彻底冲洗,因此,我是公司“冲车台”上的常客;同时,出
车归来后,我总是根据车辆在公路上的行驶状况,发现故障部位,及时进场修理,
在车辆进行修理时,我一般情况下是换上工作服,看修理工修车,对不懂的地方就
问,掌握车辆的结构,积累修车经验,同时,我主动给车辆的润滑部位打黄油,确
保各润滑部位润滑良好。
最近一段时期,我参加驾驶员学习培训班。通过理论知识和驾驶业务知识的系
统培训学习,对交通法规和安全驾驶等基础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对安全
驾驶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对物质和净胜生活的追求也
越来越高,交通用车迅速进入评测百姓家,成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何遵守交通法规,做安全驾驶、文明行车的楷模,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尽
一份自己的力量,我的体会总的一句话就是:“一慢解百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座车出行时,经常会看到公路两旁树立着高大醒目的交通
安全牌:“十次出事十次快”,“酒后严禁驾车”,“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
安全”等等。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语,也许当时的人们对此理解并不深刻,但对于参
加学习培训和即将从事车辆驾驶的我来说,理解更透了,感触更深了。回想以前交
通事故,哪一起不是车速太快引发的,哪一次不是违反交通法规造成的,真是“车
祸猛于虎”啊。
安全行车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里面确有一定的道理,就像老师傅开车一
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操作,一个小小的眼神,一两秒钟的时间,就把这些道理全部
包括在内了。因此,当我们驾驶车辆时,应时时刻刻遵守交通法规,避免危险事故
在我们身上重演。
通过对《汽车安全驾驶》书本的调研及教学使我进一步意识到汽车安全不仅关
系到每个人,更是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当我刚看到这课题时我一下子还真不知道
给学生讲什么,因为可说的东西太多,包括的东西太多,有种无处下手的感觉。但
最后我决定给学生讲讲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这一块。发生人为责任事故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饮酒是引发不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
据交通部事故调查统计,大约50%-60%的车祸与饮酒有关。因为酒的主要成
分是酒精,酒精是一种能够刺激和麻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的物质,饮酒之后,
约20%的酒精在胃内被直接吸收,其余80%进入小肠后被很快吸收。被吸收入血
的酒精可以到达全身各部位,受影响最大的是大脑,由于酒精对人的大脑起麻痹作
用,从而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导致驾驶人员酒后思想不集中,对外界事故的感
知力、判断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均下降,眼睛观看的视野范围缩小,动作笨拙,操纵
动作的准确性差,因而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制动及操纵回避动作均欠准确与灵
活,以致发生车祸。其次,部分服药也对大脑起麻痹作用,因此驾驶员工作时,服
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特别注意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不可超剂量用药。
尽量避免药物在血液浓度峰值的时间内驾驶。去医院看病时,应主动告诉医生你是
开车的,请他在开处方时尽量避开对驾驶员可能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
二、感觉身体疲劳不要开车
美国一项交通安全研究显示:每晚睡眠时间为6-7小时的驾车员发生车祸的概
率是每晚睡8个小时的人的两倍,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者,这一概率就变成4-5
倍了。因此,开车前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一旦发现疲劳,切不可勉强开车。
为防止疲劳驾驶,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尤其是驾驶车辆长途行驶的驾驶员,在前一
天晚上,不要玩得太晚。开车时间不宜太长,掌握好持续开车的时间节奏。自驾车
旅游时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开车人在行车过程中,最好听一些舒缓、优美的音乐,
以缓解疲劳。长途行车,一般应在行车两小时左右停下来,离开驾驶室,到车外活
动几分钟,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变换体位姿势。行车中如感到疲劳犯困,应立即停
车休息,活动一下身体,同时做一些眼部的保健活动。
三、患有某些慢性病的患者慎驾车
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人在驾车时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是眩晕,如果遇路面突发
情况引起情绪激动或紧张,还极易出现脑部出血而导致肢体瘫痪,或诱发心肌梗死,
导致猝死。患有糖尿病的司机大多都有眼病,如角膜病变、眼肌麻痹、青光眼、视
网膜病变等,常常导致视力减退,司机可因视物不清而引发车祸。糖尿病神经病变
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表现为肢体疼痛或肢体麻木,这都会影响司机的正常
操作和判断能力。早在195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对汽车驾驶员的健康检查提出了
18项要求,其中包括视力、视野、辨色能力、听力、肢体、关节、心脏疾病、高
血压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胃肠病等。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
以及糖尿病病人在胰岛素治疗期间均不可以驾驶汽车。
四、心理因素也同样影响驾车安全
但如果开车时产生这些不良的心理情绪,那就会对驾车构成严重的威胁。据
专家分析,对驾车人行车带来严重威胁的交通心理主要有超越心理、挫折心理、情
绪化心理和好胜心理。超越心理:驾车人为了抢时间,争先恐后,超越心理表现
非常明显,见空就钻、见缝就挤、见慢就超,经常会引来旁边的驾车人急刹车,从
而诱发事故的发生。挫折心理:每一位驾车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
顺心的事,而每一位驾车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又不相同,一旦驾车人所承受的
这种心理压力超越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出现思绪紊乱的心理状态,导致驾车
人注意力不集中,只会是机械地、无意识地驾车,此时若遇到危险情况就很难避让
了。情绪化心理:在驾车过程中,难免会遇上强行抢道、强行超车或强行并线等
现象,从而引起驾车人的情绪动,在盛怒之下不顾一切地急速追赶……
此时极易引起事故。好胜心理:持这种心理的驾车人多为年轻的男士,他们
爱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高超的驾车技术,不管不顾其他人的感受,甚至生命安全!
研究证明:反应灵敏、判断准确、操作得当和性格理智、道德观念强、自觉性强且
具有果断意志品质的驾驶员具有较强的驾驶适宜性,发生交通责任事故的可能性较
小。总之在提高汽车安全性能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提高的是公民自身对汽车安全
的认识,加强宣传,加强交通管理,提高事故处理的效率.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2:52: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17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