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
篇)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1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
塑性,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公民法律素质的.高低,
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的强弱,更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民
主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尺。曾有位伟人说过:“法制教育要
从娃娃抓起。”因此,普法势在必行。孩子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让小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是刻不容缓
的。“能不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
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丰收呢?”一个大胆而富于创意的课题
摆在了我们面前。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教师在语
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进
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让学生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用法律
保护自己。适时在语文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达到“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的效果。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
知识自然是最直接、快捷而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
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
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
素,而要恰当地把握分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例如我在教学
五年级语文第九课《鲸》时,除了介绍鲸的了解鲸的形体、种类、
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相关知识外,运用多媒体播放人类捕杀鲸的
场景,提问学生:人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学生立即意识到这种
捕杀国家保护动物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我趁机为同学们
详细介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
组织学生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全班讨论,特别是对世界
稀有物种的捕杀,谴责他们的违法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
这时我就让学生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
篇短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得到极大的
增强。
此外还可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讲故事,手抄报,演讲等
让学生感受到“法”的观念,感受到法无处不在,从小就学法,
知法,懂法,不断提高普法力度。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2
新课程谈到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环境保护、动物
保护、计划生育等内容都与法制有关,如能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法
制教育,将使学生从小知法、懂法、守法,有效地培养青少年学
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法制教育
不光是空洞的理论教育,也不应该是触犯了以后的惩罚教育,而
是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我们在一线的教师师多注意平时的
教育,在你的课堂中渗透法制,让你的学生在不自不觉中接受这
样的教育,但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一定的方法。引导他们
成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
育,这是我一直在摸索思考的问题,现将法制教育融入生物课堂
的一点看法和做法小结如下:
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安排了多处与法制教育有关联的内
容,教师可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把这些知识点提炼出来。教师
还要借助生物学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学生接受教育
的主阵地是课堂,开展好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仍然是课堂,有效地
开展好包含法制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是每一个教师责无旁贷的
责任。生物教师更应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命
活动规律及其现象的科学。生物学的知识可以说包罗万象,看似
散乱无章,其实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这些生物学上的内在规
律是生物繁衍不息的保证,也可以看成是生物生存于自然界的
“法律”。
教师可引导学生反思,人类号称万物之首,可身边却有很多
违法乱纪的行为,这不应该是很惭愧的吗?学生在反思中,自然
就会对遵纪守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他们法
律意识的教育目的。我们在学习《生物圈》这一课时,就应该让
学生从实际出发,看看你们周围的环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看看
现在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的,和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
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里的鱼鲜美能吃,妇女在
河里洗衣服,现在河里的鱼已不能吃,就连河的颜色有时泛黑,
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通过讨论、通过比较就
会发出感叹“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啊!”此时再适时介绍《保护环
境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再结合有关生物知识讲
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从
而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把6月5日定为“世
界环境日”。
我们在学习《人类遗传病》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举出血
友病的这样的事实说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小孩,表面上和别人看
上去一样,没什么差别,但是一到这个小孩流血的时候,血流就
会不止,非要到医院才能止住。这样这对夫妇很是头疼,就请教
了医生,医生经过检查告诉他们。他们有血友病,使得小孩遗传
了,而之前他们并没有做婚前检查,这样就让让学生理解如果夫
妻双方不做婚前检查,会造成小孩很大的后遗症,这样是对下一
代不很大不公平。学生就能自然地想到社会上为什么要求夫妻做
婚检的重要性,也就理解了《婚姻法》为什么有那些条目了,让
学生在事实中理解更具有说服力,比我们空洞的说教效果好。
在熟知教材的基础上,如何让普法知识走进学生的内心深
处,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使用不同的教
学方法。当今时代已经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教学的手段也不断
更新。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及时地、广泛地了
解各种信息,同时也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比如在上环
境的污染与保护一节时,同学们各尽所能地整合了一些有关环境
污染的资料,有的拍摄了工厂废气、污水排放的照片,有的从络
上搜集了乱砍乱伐、森林破坏的图片,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
生总结出环境污染主要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借此呼吁同学们应该
保护我们居住的环境,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列,同时让学生意识到
为了保护环境,若是破坏人类居住的环境,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只有通过知识反馈才能检测同学们
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班会课就成了同学们展示自己所学知识
的舞台。作为生物教师,我及时和自己任教班级的班主任沟通,
主动请缨,给同学们上一节班会课。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
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针对少数学生上
成瘾,影响学习,不利健康成长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远离吧,
健康成长”的主题班会活动。课堂上,教师讲演,结合制作案例
或法制漫画幻灯片,观看有代表型的案例短片,同学们畅所欲言,
许多同学认为进吧有一定的益处,如通过玩游戏可以松弛神经,
获得乐趣;通过上可以查询资料,开拓视野等,但沉迷吧对于我
们学生来说,弊端更多。最后通过总结,同学们正确地认识了络
的利弊,同时也有了更强的自我保护法制观念。
在教学中方法是多样的,教法是灵活的,对学生的这种法制
教育应该贯彻于每节课的内容中,本人只是肤浅的谈了一些自己
的看法,更多的可行的有效地方法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在以后的
教学中总结,就一定能把生物教学和法制教育更好的有机的结
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3
为贯彻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法制教育的针对
性和实效性,根据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小学
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有关要求,《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
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黔教法发
[20__]152号)结合市、区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相关要求,进一
步加强我校法制教育工作,提高自身认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
制观念、树立爱国意识、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
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提高学生学法、
知法、守法和用法的能力。在学校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本人在
20__年9月——20__年暑期期间自学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的相关内容,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作如下小结:
一、学科法制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青少年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呈上升趋势;而且低龄化、危害
程度大。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引导
其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在学科教学中寻找法制教育的切入点
法制教育的渗透,不应只局限在课堂里或书本上,对中小学
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已经是一个刻
不容缓的思想教育任务。我们都知道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内容中
有许多与法制问题有关的人物、事件;也不乏凶杀、复仇、违规
操作导致恶果等情节。教育学生学法、守法、用法也是各个学科
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引进源头活水,或课
内、或课外,或请进来、或带出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只要我们认真专研教材,随处都可以找到法制教育的切入点。
三、情境教学法
创设法制教育渗透点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
极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在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
地学习学科知识,提高法律知识的能力。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
练习、课外辅导、考试、实践活动等环节,都蕴藏着法制教育契
机、都可以渗透法制教育。就看善不善用、会不会用、利用得是
否有智慧。当然不能本末倒置教学过程应以学科教学为主。不能
把教学重点转移到法制教育中去,如果这样我们就会得不偿失,
即完不成教学任务又无法让学生懂得法律。要注意学科教学渗透
法制教育是以学科教学为主法治部分只需要了解,再说我们大多
数教师不是法律专业毕业的,根本无法讲透法律。
四、法制教育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尊重学生情感、人格。不能把法制教育等同于讲法律、敲警
钟、训斥学生,更不能随借题发挥,讽刺挖苦。尊重学生的认知
能力。法制教育也必需因材施教必须掌握好度。要提高教学的趣
味性和互动性以深入浅出的方法,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
象的事例、形式丰富的手段实施渗透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力,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五、学科教学法制教育工作对自身的要求
作为老师首先要提高思想、不断的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
高自身的法制素养。知道身边更多的法律事例,要形成教学渗透
法制教育的习惯。要增强责任心,增强主动性,把学科教学教学
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变成自觉的教学行动和自然的教学习惯。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4
通过两年来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培训和实践,我越来越
感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现在的学生“天不怕,地
不怕”,这与我国法制建设是相违背的,要想建成社会主义的法
制国家,为了祖国的未来,我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贵州省
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研究”,成功探索出通过学校
课堂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有效载体、有效途径和有效形
式,探索出一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重大意义: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的法定
责任;是“法律进学校”的工作重点;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
重要内容;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
法犯罪、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合格公民的重要举措。
二、实施目标
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使学生树立社会主
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树立爱国意识、公民意
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三、实施主体
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科任教师。其中,教育行政
部门是实施管理主体,学校是实施责任主体,学科教师是实施操
作主体。
四、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高
度上。
2、教师要增强紧迫感。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
必须有高度的法制观念。
3、教师要形成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习惯。不可“视而不见”。
4、要提高自身的法制素养。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一
条永流不息的小溪。
5、要精心备教。一支粉笔,一本书上课的时代已一去不复
返了。
6、要主动探索创新。与日俱增,与时俱进。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5
在目前客观存在的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
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
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法制教育同样不可逾越学科课程和课堂
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就不失法制教育
的一条主要途径。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地理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法制因素,让教学与法制教育
互通有无。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根据地理教学特点,充分挖掘开发地
理教材中的潜在因素,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
育,使地理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统一。如在学习中国的交通运输
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活动:__年3月29日,在京沪高速公路
我市路段发生了一起氯气泄漏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我不仅
利用该素材对学生进行“公路运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强
化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探讨:京沪高速公路在我国交通运输中所
起的重要作用,淮安发生氯气泄漏事故以后,为何会造成那么多
的人员及财产损失。还对此做了进一步的挖掘:事后查实,事故
发生以后,驾驶及押运人员没有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是造成重
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因此他们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借
此向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法制教育。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教
师只要能充分挖掘教材,把握适当的尺度,就可以将学科教学内
容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法
制教育。
二、联系现实生活,让地理教学与法制教育相互促进。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这一点上,和
地理教学有很大的相通性。我经常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事,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地
理教育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如在教学长江和黄河的开发
时,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发生的水污染的违
法事例,长江和黄河上游的生态遭到破坏的实例等等,课堂教学
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用地理方法研究长江黄河洪水泛滥时给中
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的原因。比如九八年的长江洪
水给江西造成的巨大危害。另一方面向学生讲,一些不法分子利
欲熏心,心存侥幸,在长江河道内非法采沙以攫取高额利润,最
终害人害已,锒铛入狱。进而教育学生要从现在做起:学法、知
法、守法。
三、创新教学设计,让法制教育因地理教学而走进学生心间。
基于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形式多样的创新设计会令
他们喜闻乐见。我在教学中经常把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景“请”
到地理课堂中来,让学生在所设的情境中既能学到地理知识,又
能从中受到深刻的法制教育,如此一来,岂不一举两得。例如:
在教学完金属与矿物这一章时,我做了《让科学武装我们的大脑,
让法律维护我们的权益》的教学设计:正在读初三的明明,在放
学回家的路上,看到奶奶和一群人围在路边,好奇的他也凑了上
去,发现有一个人正在低价出售几只金灿灿的“黄金限量版地
图”,很多路人都争抢着试图购买。就在这时,警察及时赶到,
控制住了那个卖“黄金限量版地图”的人。围观的很多人都大
惑不解,认为警察毁了他们的“发财梦”。明明用自己学过的地
理知识揭穿骗子的伎俩。如:地图上标注的省份,黑龙江省竟然
在吉林的西边,湖南和湖北之间竟然隔着洪泽湖等,事实面前,
骗子不得不低下了头,你知道明明是怎么做的吗?在学生们弄
懂了其中的地理原理之后,我又不失时机的对学生们进行一些适
当的法制教育,如:应该从小学会明辨是非的能力,学会保护自
己;同时也要让这样的思想扎根学生心底,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
里,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关注社会,让学生的地
理知识与法制观念在课堂上并行不悖。
四、关注社会,让学生的地理知识与法制观念在课堂上并
行不悖。
现实是活生生的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讨论分析,明辨
是非,“淮河水污染事件”,“盐城自来水厂水源地污染事件”,
做到遵纪守法。“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等,都与一些不法分子为
了一已之私,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向水中乱排乱放有关。教学中
可以进行这样的地理练习:让学生从地理角度去获得知识。我郑
重地告诉学生:前车之鉴,那些不法分子往往为了牟取暴利,心
存侥幸,干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结果是咎由自取,走上了犯
罪的不归路。进而教育学生一定要从小养成克己奉公,遵纪守法
的良好习惯。这种关注社会的教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学
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的地理知识因法制教育而被学生乐
于接受,让法制教育因为地理课堂的渗透而“深入人心”,真正
做到让学生的地理知识与法制观念在课堂上“比翼齐飞”。
可见,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法制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
要的。教师只要适时,适当的加以渗透,持之以恒,就会收到
很好的教育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2:5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17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