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键)第一课时的说课稿
1.教学内容: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第五章第四节《化学键》
第一课时包括:①化学键,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极性键和非极性
键。
2.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
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
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
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下节教学——电子式的学习
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
的形成过程,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学习化学键知识对于今
后学习氮族元素、镁铝等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初中学过
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
化钠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这段知识
进行复习,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
第二部分是关于共价键的内容——跟离子化合物一样,复习初中学过
的氯气和氢气起反应形成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过程基础上提出共价
键的概念;第三部分介绍非极性键和极性键,它是对共价键知识的加
深,学生学习了共价键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之间对共用电子对
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教材回答了学
生的疑问,引出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概念。
4.教学目标的确定:
-2-
1)知识目标: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和共价
键的形成条件;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能力目标:对立统一论思想:阴、阳离子构成了离子化合物
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
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
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
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确立依据:化学键存在于微观结构中,我们无法进行观察,只能
通过CAI演示,使学生去了解形成过程。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
念,这在高考试题中也属于重点,所以很有必要去突破这部分内容。
三、教材处理
内容调整:这节课先讲解化学键相关的知识,把用电子式表示离
子键和共价键的内容放到下一课时去学习。
四、教学方法
3W教学法(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样做)。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一)、引入:请学生回忆钠和氯气反应、氢气和氯气的反应实
-3-
验现象。接着播放上述两个实验的录象,让学生加深实验现象。过渡,
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反应的微观实质是什么?引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新课教学:
(1)、离子键:演示NaCl的形成过程引出概念,分析成键原因、
特点,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再来分析哪些原子之间会明显以离子键结
合?在周期表中处于什么位置?
(2)、共价键:通过演示HCl的形成过程引出概念,分析其成键
原因、特点,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同样来分析哪些原子之间会明显以
共价键结合?根据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共价键分为非极性共价键
和极性共价键。
(3)、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从概念、成键粒子、粒子间作用、
形成条件等方面去比较二者。
(4)化学键:由演示甲烷各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引出化学键的
概念。强调:存在与分子内或晶体内,分子间不存在;必须是相邻的
原子或阴、阳离子间。
(5)、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通过对NaCl、HCl形成的讨论,得
出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及反应条件和反应热的原因。
六、课堂小结: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
质。
七、布置作业:课后习题一,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1:58: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15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