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蜡烛》
幼儿园大班教案《蜡烛》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
积累教学经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
呢?下面是为大家的幼儿园大班教案《蜡烛》,欢送阅读,希望大
家能够喜欢。
1.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在感知蜡烛燃烧现象的过程中,培养
幼儿的观察力。
2.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各样的蜡,说出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
途。
3.初步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
趣。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欲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
力,让幼儿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活动难点:
让幼儿知道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燃烧时需要空气中的氧
气。
蜡烛假设干、透明玻璃瓶6个、玻璃杯1个、火柴、打火机。
蜡烛实物图片、轻音乐、课前对幼儿进展的平安教育。
一、创设情境,欣赏烛光,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带着孩子进入教室,一起感受美丽而又温馨的烛光。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例
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很烫;小火苗会随风"跳舞",说一
说小火苗像什么呢?(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阳、像萤火虫等。)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烛火的样子。
二、通过观看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图片,让幼儿说出蜡烛在日
常生活中的用途。
1.教师请幼儿共同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图片。
2.引导幼儿说出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
烛?(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挂灯笼的时候等。)
三、通过游戏《蜡烛的熄灭》,让幼儿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
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1.请幼儿讲一讲应该如何点燃蜡烛(火柴、打火机)
2.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用手扇或用嘴吹)
3.教师用另一种方法将蜡烛熄灭。首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
好,然后用一个玻璃口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熄灭)
4.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展实验,验证这种方法。
(1)幼儿操作实验:罩上杯子后,蜡烛会慢慢熄灭。
(2)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幼儿自由发言)
(3)罩上杯子后蜡烛会熄灭,还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杯子会发
热、发黑,杯壁上会有小水珠,火焰熄灭时有一股烟味)
5.教师小结:蜡烛燃烧时需要空气,当蜡烛罩上杯子后,外面
的空气进不去了,杯子里的空气被拉住燃烧用完了,蜡烛就会熄
灭。
蜡还可以绘画,请幼儿用桌子上的碎蜡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
东西,然后用棉签蘸上盘中的颜料,均匀的涂在画上,就会显现出
美丽的蜡染画。
1.了解蜡烛燃烧的原理以及空气助燃的特性。
2.学习了解做科学小实验的方法,萌发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
知欲。
粗细相同与不同的蜡烛多根,大小相同与不同的玻璃瓶数个。
谈话导入:昨天晚上老师家里停电了,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
也没有手电筒,你们说如何才能让屋子里亮起来呢?
让幼儿自由答复得出蜡烛可以照明。
1.师:点燃的蜡烛不把他吹灭,他会怎么样呢?
幼:蜡烛会一直燃烧。
师:如果给蜡烛上面罩上一个玻璃杯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幼
儿自由答复。
2.实验一:点燃一支蜡烛上面罩一个玻璃瓶,观察其现象,再
点燃一支蜡烛放旁边进展比照。让幼儿初步感受空气对蜡烛燃烧的
作用。
结论:罩玻璃瓶的蜡烛会熄灭,另一只继续燃烧。
3.实验二:点燃两只相同的蜡烛,分别罩上不同的玻璃杯,观
察结果。
结果:小瓶里的蜡烛先灭,大瓶中的蜡烛后灭。
小结:大瓶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小瓶里的空气
少,蜡烛燃烧时间短,先灭。
4.实验三:点燃两根粗细不同、长短相同的蜡烛,并分别罩上
两个相同大小的玻璃瓶,观察结果。
结果:粗的蜡烛先灭了。
小结:粗蜡烛用掉的空气多,所以先熄灭了。
空气对蜡烛有助燃作用。
延伸:如果点燃两个粗细长短都不一样的蜡烛,分别罩上两个
不同大小的广口瓶,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发幼儿思考与继续探索的
愿望。
目的:
1.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培养探索兴趣和观察力。
准备:
1.打火机、蜡烛、盘子人手一份。
2.幼儿两人一桌,每桌放有一只大玻璃杯和一只小玻璃杯。
过程:
一、点蜡烛
1.引导幼儿讨论晚上停电时,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照明?
2.请幼儿使用桌上的材料(蜡烛、打火机、玻璃杯、盘子),想
方法让蜡烛燃烧,并把它固定在桌面上。鼓励幼儿自由探索,注意
用火平安。
3.及时肯定幼儿的探索行为。如:有的幼儿把杯子倒扣在盘子
上,再将蜡烛固定在杯底上(如图①),有的幼儿用杯子罩住蜡烛(如
图②),有的幼儿把蜡烛放在杯子里(如图③④)。
4.启发幼儿按图②方法操作,说说蜡烛有什么变化。(蜡烛熄
灭了。)
5.启发幼儿讨论:为什么盖上杯子,蜡烛会熄灭呢?
6.让幼儿带着疑问再次操作,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如蜡烛燃烧
时,杯子会发热、会变黑,火焰熄灭时有一股烟味,杯子里会有小
水珠等。
二、谁的蜡烛先熄灭
1.让同桌的两人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同时盖上杯子(一大一
小),说说自己的发现。
2.提问:谁的蜡烛先熄灭?为什么小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大
杯子里的蜡烛后熄灭?
3.引导幼儿再次用实验验证哪只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说说其
中的原因。(小杯子里的空气少,蜡烛燃烧时间短,先熄灭;大杯子
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时间长,后熄灭。)
三、怎样使杯子里的蜡烛继续燃烧
1.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杯子里的蜡烛一直燃烧?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
3.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方法,请幼儿介绍并演示,如蜡烛快要
熄灭时揭开杯子,或者如下的方法所示
4.引导幼儿再次操作,初步感知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1.了解蜡烛燃烧需要空气,瓶子的大小影响蜡烛燃烧时间长短
的关系。
2.感知蜡烛在生活中的多种用途和与人们的关系。
3.能在活动中大胆想象探索实验原因。
经历准备:有见过蜡烛燃烧的经历
物质准备:蜡烛大小不同的瓶子
教师为幼儿提前过生日,通过点蜡烛,吹灭蜡烛引出下面活
动。
1.教师提出问题,幼儿探索
小结:原来,有风就可以把蜡烛吹灭。
2.出示瓶子,提出问题,怎样用瓶子把蜡烛熄灭?
提问:今天我给你们准备了一样东西,看,瓶子,
想个方法看看能不能用这个瓶子把蜡烛熄灭呢?
小结:把蜡烛放在瓶子里,没有氧气就不着了。
1、出示瓶子,教师讲解实验注意问题。
提问: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把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过程有
什么变化?
2、幼儿动手操作,探索实验过程,交流实验结果。
提问1:你的蜡烛灭了没有?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把蜡烛熄灭
的?
提问2:我们发现原来这个盖子盖上去蜡烛就会熄灭,想想为
什么?
小结:原来把瓶子盖住之后,外面的空气跑不到瓶子里面去,
然后蜡烛燃烧把瓶子里的空气一点点燃烧掉了,最后蜡烛就熄灭
了,说明了蜡烛燃烧需要空气。
1.讲解游戏规那么和应注意的问题
要比赛了,比赛之前要将规那么,那我的规那么就是把你的蜡
烛点燃后放到自己的桌子前面,然后我说开始的时候,我们统一把
瓶子盖下去,盖下去的时候我们就要数数,刚刚你的蜡烛燃烧到5
熄灭了之后,说明你的蜡烛燃烧到了几呀?5,我们用计数的方式,
比一比,看一看谁蜡烛燃烧时间长,好不好?
2.交流比赛结果,探索实验过程,了解瓶子的大小能影响蜡烛
燃烧的时间的长短。
我们看一看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燃烧到55,有的可以燃烧到19
就灭了为什么?
小结:因为蜡烛燃烧需要空气,空气越多,蜡烛燃烧时间越
长,所以这个游戏关键在于瓶子,瓶子越高,装的空气就多,蜡烛
燃烧时间越长。
1.教师讲解游戏规那么,提出问题。
我们玩一个游戏,叫火焰,我们把自己的蜡烛再次点燃,点燃
之后盖上瓶子,你看一看你的蜡烛快要熄灭的时候,有没有方法让
它再次燃烧起来?
2.幼儿动手操作探究,交流实验结果。
提问:为什么把瓶子拿开,蜡烛就会燃烧?
小结:瓶子里的空气快要燃烧殆尽的时候,我们猛的一拿瓶
子,外面的空气迅速跑到里面去了,然后蜡烛就又可以燃烧了起来
了。
我们今天玩了好多燃烧蜡烛的游戏,知道了很多蜡烛燃烧的秘
密,今天老师还带了别的蜡烛,你们去看一看。
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不同的蜡烛,它有什么不同的作
用?
小结:老人过生日用的蜡烛,可以开花有声音;这叫电子蜡
烛。你看蜡烛种类有很多,作用也不同,刚刚我们说的风景蜡烛,
电
子蜡烛,都给我们带来了生活的便利,过生日需要它,有时候
可以给我们营造很温馨的气氛,也可以照明,,可以装饰我们的
家,把我们的的家装饰的更漂亮。
教师在区角投放各种大小高矮胖瘦不同的瓶子,引导幼儿继续
探索不同的瓶子与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关系。
1.观察蜡烛燃烧,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2.产生观察兴趣,初步了解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1.“主蜡烛”一支。
2.幼儿每两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托盘一只、大小相同的蜡
烛两支、大小不同的玻璃瓶两只、碗两只、泡沫块、颜色水、抹布
等。
1.引出活动,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固定蜡烛?(如插在泡沫块上
或小瓶子里。)
2.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点燃蜡烛?
3.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
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火焰会随风“跳舞”;蜡烛
燃烧时会产生一股特殊的气味,等等。
1.幼儿手持燃烧的小蜡烛,将蜡烛油滴到盛有清水的碗里。
2.观察“水中蜡烛花”,说说它像什么,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
现象。(它会像荷叶那样飘浮在水面上,不会下沉。)
3.尝试将蜡烛油滴到黑纸上、蓝布上,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1.请幼儿先将两支相同的蜡烛固定在同等大小的泡沫块上。
2.请幼儿分别点燃蜡烛并罩上玻璃瓶,观察并介绍看到的有趣
现象,如瓶身会发烫、瓶壁上有水蒸汽、火焰是慢慢熄灭的,等
等,鼓励幼儿讨论其中的原因。
3.请幼儿两人一组,再次点燃两支蜡烛,然后同时罩上一大一
小两只玻璃瓶,观察蜡烛熄灭的现象,互相讨论实验结果。
1.在托盘内倒人浅浅的一层颜色水,然后点燃放在水中的蜡
烛,再罩上玻璃瓶,引导幼儿观察蜡烛熄灭后瓶外的颜色水进入瓶
子内壁的现象。
2.引导幼儿讨论:这瓶壁上的水是哪儿来的?为什么?
1.材料中提供的“主蜡烛”由教师点燃,幼儿可以在“主蜡
烛”上引燃小蜡烛,以防止使用打火机或火柴等引火工具,保证操
作平安。
2.当幼儿解释错误时,教师切勿当场纠正,可引导幼儿讨论,
鼓励幼儿在再次实验或寻找相关资料后,再进展讨论。
3.本活动适合在区角或分组活动中进展。因空气看不见、摸不
着,比拟抽象,故活动应以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现象为主要内容,尽
量创造时机让孩子进展交流。
1、帮助幼儿了解空气可以助燃。
2、培养大胆交流与演示的能力。
3、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点火的技能。
物质准备:蜡烛人手一根。每人一个打火机。大小玻璃杯一
套。记录用品。
知识准备:了解蜡烛在空气中是可以燃烧的。
1、回忆前面活动的结论引出新的课题。
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知道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2、猜想、记录:如果用杯子隔离燃烧的蜡烛,蜡烛会发生什么
变化?
1)幼儿猜想并记录幼教频道
2)幼儿交流记录结果,老师作集体记录并统计人数。
3、通过实验一,发现没有空气蜡烛不能燃烧。
1)实验探索:用杯子隔离燃烧的蜡烛,蜡烛会发生什么变化?
幼儿实验、观察、记录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平安要求:平安正确的使用打火机点火,正确使用玻璃杯。
2)交流实验结果。老师做集体记录。
3)讨论:为什么我们燃烧的蜡烛用杯子罩住后会熄灭?
4)得出结论:没有空气蜡烛不能燃烧。
4、通过实验二,进一步探索空气与蜡烛燃烧的关系。
1)比拟两种大小不同的杯子。幼教频道/
2)猜想、记录:用大小不同的两种杯子同时扣住燃烧的蜡
烛,哪只杯子里的蜡烛会先熄灭?幼儿猜想并记录猜想结果。
3)幼儿交流猜想结果,老师统计人数。
4)通过合作实验发现:小杯子里的蜡烛先熄灭,大杯子里的
蜡烛后熄灭。最后都熄灭。
5)交流实验结果。
6)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5、通过两次实验得出结论: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
6、活动的延伸:继续用木头、纸等材料进展实验,验证:任何
东西燃烧都需要空气的科学结论
1、幼儿通过自主地操作实验材料,进展各种探索,观察蜡烛燃
烧的有趣现象,初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培养幼儿科学实验的认真态度,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欲望。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1、教学重点在于让幼儿理解空气与蜡烛燃烧的关系。
1、每组幼儿准备长短不同的蜡烛假设干,大、小实验杯各一
个,每组一个打火机。
2、为活动作好相应的平安防护措施。
1、老师通过猜谜的形式,让幼儿猜出蜡烛,引出主题。
2、通过提问让幼儿了解蜡烛的用途。
3、点燃蜡烛让幼儿一同唱生日快乐歌。
1、教师提问:燃烧的蜡烛宝宝可以怎样让它熄灭?(有的幼儿
说可以用嘴巴吹、有的说可以扇、有的说可以放到水里、有的说可
以用杯子罩着等。)
2、教师演示蜡烛用实验杯怎样将它熄灭?
3、教师再次演示蜡烛用实验杯熄灭的过程,并同时学着蜡烛宝
宝的口吻向幼儿讲述: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燃烧时需要空气中
的氧气。当我被杯子盖住后,里面的氧气就会越来越少。最后氧气
没有了,我也就熄灭了。
4、幼儿分组实验体会蜡烛熄灭的过程,探索蜡烛燃烧的有趣现
象。
5、教师请幼儿将实验的结果表述给大家听。(有的发现小杯子
的蜡烛熄灭的更快,有的发现杯子变黑了等等。)
6、教师根据幼儿实验的发现再次向全班幼儿实验展示。
1、幼儿再次实验探索。
2、教师引导幼儿将发现的现象再次做一做。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知道了蜡烛的燃烧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的东西,小朋友下
去以后在仔细的观察一下,把你发现的与氧气有关的东西告诉老师
好吗?
1、我觉得这次活动的形式枯燥单调了些,还不够丰富,主题和
趣味性根本具备了,启发性还欠缺点。
2、这个活动稍显深奥了些,对于孩子们能否理解领悟没有十足
把握,对于引导幼儿发现现象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3、活动中可以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实验结果。活动完毕时
可以让幼儿玩用口袋去抓空气的游戏。
1.观察蜡烛燃烧,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2.产生观察兴趣,初步了解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1.“主蜡烛”一支。
2.幼儿每两人合用一张操作台,另备托盘一只、大小相同的蜡
烛两支、大小不同的玻璃瓶两只、碗两只、泡沫块、颜色水、抹布
等。
一观察蜡烛燃烧
1.引出活动,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固定蜡烛?(
2.启发幼儿思考:用什么方法点燃蜡烛?
3.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
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火焰会随风“跳舞”;蜡烛
燃烧时会产生一股特殊的气味,等等。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蜡烛熄灭
1.请幼儿先将两支相同的蜡烛固定在同等大小的泡沫块上。
2.请幼儿分别点燃蜡烛并罩上玻璃瓶,观察并介绍看到的有趣
现象,如瓶身会发烫、瓶壁上有水蒸汽、火焰是慢慢熄灭的,等
等,鼓励幼儿讨论其中的原因。
3.请幼儿两人一组,再次点燃两支蜡烛,然后同时罩上一大一
小两只玻璃瓶,观察蜡烛熄灭的现象,互相讨论实验结果。
1、尝试用蜡烛油绘画,引导幼儿根据示意图进展自主作画。
2、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3、体验美术创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故事PPT、蜡烛、白纸、黑色水彩笔人手一份;水彩颜料、棉
签、打火机;录音机、磁带。
1、师:小朋友,你画过什么样的画?
2、师:小熊来我们教室做客了,它还带来了一副特别的画(出
示),和你旁边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画呢?
3、幼儿猜想(讨论、交流)
师:到底特别在哪里呢?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小朋友可要
竖起耳朵听仔细啦!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幼儿观看PPT倾听。
2、观察步骤,掌握要领。先用黑水笔勾画整幅图的轮廓;选择
用蜡笔、水粉颜料给它们涂上漂亮的颜色;蜡烛油滴上美丽的蜡烛
花。
3、帮助幼儿回忆,稳固作画步骤。
4、重点引导幼儿看蜡烛油滴画的过程。
1、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幼儿相互讨论。
师:你们愿意用蜡烛来画小花吗?那我们在画得过程中,要注
意什么呢?
2、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鼓励幼儿能大胆作画。
1、幼儿生生互动,相互交流自己的绘画作品。
师:画好的小朋友请和旁边小朋友说一说,你画得蜡烛花有什
么特别吗?
2、引导个别幼儿大胆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师:下面我们把这美丽的蜡烛花送去参加比赛,也许我们也会
和小熊一样,获得大奖,让我们出发吧!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1:48: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14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