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23-01-22 01:26:22 阅读: 评论:0

高中建议补课不-梅香正浓


2023年1月22日发(作者:2013上海中考作文)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范文一: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探析

一、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中学生“三观”不明确

中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从感性向理性初步转变,

此时,他们会感觉自己忽然之间成熟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他们的人生观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缺乏实践和感受。学生的世界

观尚处在一知半解的阶段,无法利用自己的知识去感知和判断周

围的世界,对价值观的理解大多数也来源于只言片语的文字。这

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一个特定必经阶段,教师要做的事是引领,

启发,激励他们行走在正确的成长道路上。

(二)责任意识差

如果一个人缺乏责任意识,他就会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前

进的方向,生活对他来说就会百无聊赖,毫无生机。试想如果我

们培养出的人才都不懂得承担责任,那么我们的社会将如何发展。

因而进行责任教育势在必行,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

任和长期的任务。

(三)日常行为不规范

尽管学校三令五申地要求学生要讲文明、讲礼貌,按照《中

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但在校内外仍然会有学生

不守纪律,这些行为对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十分不利。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四)禁止中学生在校带手机成为难题

当前中学生带手机似乎成了一种时尚,手机给学校的管理带

来了很大的难度,手机对于学生来说不只是一种通讯工具,而且

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现象更为普遍,学生上网已从网吧转到课堂,

严重干扰了课堂教学秩序。

二、德育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在应试教育下,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忽视了德育教

育的重要性。基于这个原因,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的地位实在很难。

另外,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缺乏沟通与

信任。加之尊重自我、尊重个性、执意表现“自我”已成为青年

一代新价值思潮的代言人,并由此形成了不良的价值观,使青年

陷入迷茫。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温家宝总理说过:“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灵魂与灵魂

的对话。”对于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工作更是要

求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相互配合,教师在实施过程要做

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我觉得,当代学校德育教育应从以

下几方面做起。

(一)加强道德教育

从古至今,讲道德一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它是德育教育的

基本内容,也是育人的基本方向。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按照《中

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实施的。在此过程

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言传身教”。正如孔子所说“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所以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同时还要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让他

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培养健康的心理

人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二者都不可忽视。

对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他们的必

修课。他们性格尚未定型,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

以我们一定要从各方面加强培养。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是要

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适合他们的心

理实施方案,然后对症下药,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

他们良好的性格特征。

(三)更新德育观念

德育工作者应该更新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德育教育,用

贴近中学生的生活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操、价值

观念和文明行为,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良好的竞争意识以及适应

社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

(四)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方面要形成合力

素质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股

教育力量必须要形成合力、相互促进,才能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

这首先要求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该在不改变育人方向的前提条件下,

根据学生实际来制订德育实施计划、开展德育活动。其次务必抓

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根本,其直接影响着学校育人的成效。

所以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更是迫

在眉睫。三是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强烈呼吁

政府部门,整顿社会大环境,创造健康的育人氛围。以上是根据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目前存在的德育现状提出的一些浅薄之见,希望学校、家庭以及

社会能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抓好德育教育,真正实现全民素质

教育。

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范文二: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

应用

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励志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极易使

教师陷入对学生的盲目说教模式当中,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只

有把励志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出发,才

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全面、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提高自身素养。

一、励志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中学阶段学生面临着诸多变化,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影响自

身健康成长。励志教育作为全校师生接受科学教育思想以及提高

水平的机会,这一环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人文关怀以

及心理疏导的重要所在[1]。因此,励志教育的广泛宣传,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建设良好的宿舍文化及校园文化,使学生

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及个人情怀。

二、励志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一)创造励志教育学习环境

励志教育应该建立在学生想听、要听的基础之上。因此,如

何提高励志教育的吸引力成为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利用网

络平台搜索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短片,例如《人生的十字架》《管

道的故事》《鹰的故事》《勤奋的故事》等。素材的播放时间不应

太长,尽量控制在三分钟左右,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穿插,对学生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进行鼓励。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励志教育

应该注重其差异性,注重主体的发展以及进步。根据不同主体,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重视励志教育的时效性,引导

学生不断发展、进步。在学校中应该开展励志教育主题活动,在

每月实施以“励志成长”“明德励志”“文明礼仪”“自我发展”“提

升自我”“自强不息”等为主题的励志德育活动,促进学生思想的

提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2]。培养学生求知、

健体以及做人等良好品质,提高学生对理想的感知度。同时,开

展励志主题班会,举办专场励志报告会,鼓励学生唱励志歌、讲

励志故事等,并在校园内的宣传栏、广播台上宣传励志事迹,树

立典范,弘扬励志文化等。

(二)建设全员励志教育导师制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出现问题的背景下,党中央发

表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校

必须要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落实德育具体工作,

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德育工作的正确实施,加强学校的全

方位管理。学校建立全员导师德育制度,目的是引导教职工树立

人人都是德育者的理念,将德育的具体任务进行深化,实施全方

位的教育以及管理。导师应该在了解学生基本状况的基础上进行

励志教育,必须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等进行全面

观察,并进行引导、教育。导师必须要每两周与学生谈心,对学

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等情况进行了解,帮助学生制定提高学

习成绩的相关计划[3]。导师必须要对自身负责的宿舍学生及时充

分了解,同时建立指导学生的档案,记录学生的优缺点,并根据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记录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培养计划。导师应该与班主任之间

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对学生的基本状况全面掌握。这种制度的

实施,必须应用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主要可以从导师过程材料、

班主任评价、学生进步情况、家长满意度等多个方面进行量化考

核,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建立起奖惩措施,提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除此之外,导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促进工作的有效

性提高。

(三)开发励志教育课程

励志德育教育课程可以从社会实践、问题研究、政治信念、

学科深化、自主管理、利益安全等六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实施。课

程设置必须要始终遵循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的基本原则,必须要将课程落实,促进德育课堂的有效发展,

将励志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不断提

高。

三、结语

实施励志教育可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及质量,有助于

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励志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加强德

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教育实施中应该把德

育工作落到实处,树立良好的校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构建

“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全

面发展的德育机制,将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促进其健康成

长。励志教育的有效实施与发展,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

力。

\关于德育教育的论文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1:2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13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夫妻情感文章
下一篇:好心情日记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