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教学设计
第13节《拉丁美洲----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交融》教案设
计1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听、唱、动让学生感受到拉丁美洲音乐独特的风格和其多
元的音乐文化。
2、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歌舞和探戈音乐
的特点。
3、能够让学生通过听、唱、动等不同形式,加深对拉美音乐的理
解并会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拉美歌舞。
二、教学内容:1、秘鲁民间器乐合奏曲《告别》
2、墨西哥民间歌曲《美丽的小天使》
3、乌拉圭探戈舞曲《小伙伴》
四、教材分析:
1、《告别》是一首安底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器乐合奏曲。旋律
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在集会之后,临行前告别时的情景。
乐曲为G大调,4/4子,采用五声调式音阶,乐句悠长且多下行。
2、《美丽的小天使》是一首有着浓郁的拉丁美洲音乐风格的歌曲,
是一首极具墨西哥民族个性,被称为“松”的歌舞曲,歌曲表达了男
女青年间的爱情,旋律缠绵、优美、动人。歌曲为A大调,3/4拍子,
采用七声音阶。
3、《小伙伴》是一首阿根廷探戈舞曲。乐曲既有平稳持重的情调,
又有紧张、激越的情绪,节奏强烈,乐曲为g小调,2/4拍子。
五、教学重点:
1、感受了解拉丁美洲歌舞音乐文化和民族风情。
2、对探戈节奏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六、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积极投入创作活动。
七、教学关键:
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拉丁美洲音乐。
八、课的类型:
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九、课时:一课时
十、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歌单等
十一、教学过程:
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歌曲,渲染气氛,
学生走进教室。
(一)设问与回答方式导入
1、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曲和我们平时听的歌曲有什么不一
样啊?具有哪种音乐的风格特征?(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具有拉美音乐风格特征)
(二)引出课题:拉丁美洲音乐
1、让学生讨论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环境、历史、社会等印象。
(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拉丁美洲是指以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
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包括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墨西哥
乌拉圭等国家。
师言:在广阔的拉丁美洲,风土,人种极其多样,因此,在音乐
方面也表现出各
种不同的样式,除了在人种方面,原住外,从地球上各个地方迁
移过来的人种都在这里互相混,所以可以说多元混合型文化是这一地
区文化的最大特点,音乐文化非常丰富,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印
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和黑人音乐。
设问:拉丁美洲这种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阅的资料讨论回答)
师归纳:混合性音乐是指印第安人(本土文化,欧洲和非洲)三
种音乐文化的相混合,主要的原因是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
自音乐文化的融合,那么他们的音乐文化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拉丁美洲,感受他们混合性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感受与体验
(一)赏析〈告别〉器乐合奏曲,秘鲁民间乐曲。
思考:1,这首乐曲情绪特点怎么样?(优美,气势雄浑)
1、主要有哪些乐器演奏?(排萧、盖那琴、恰朗戈)
2、教师介绍各种乐器的特点,学生观赏乐器的图片。
3、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双手轻拍节奏,感受音乐的节奏变化。
(二)赏析〈〈美丽的天使〉〉墨西哥民间音乐。
1、歌曲是怎样的情绪?(旋律平稳圆滑,缠绵美妙,优美动人,
略带淡淡的乡愁。)
2、请学生唱旋律,手拍节奏,感受歌曲节奏有何特点?(采用
3/4拍子,节奏平稳一致,连续采用切分节奏)
3、歌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前部分是领唱,后面是合唱,中间
间奏还伴有热情的的呼叫声)
4、教师简介歌曲的特点:
这首歌曲是具有浓郁的拉丁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采用七声
大调式音阶,前部分是领唱,,后部分为合唱,歌词用西班牙语,被
称为“松”的歌舞曲。墨西哥民族歌曲被称为“松”,与西班牙民间
音乐有着不要可分的关系,“松”通常是大调式,节奏明快,旋律动
听,气氛欢乐。西班牙对墨西哥进行了统治,因此,墨西哥的文化,
社会和政治关系深深地带有西班牙文化的影响,而墨西哥是古代印第
安文化重要发原地之一,又是西班牙殖民统治后的中心之一,这包括
音乐在内的各种文化是具有十分典型的相互交融的特征。这首歌曲就
是典型的相互交融的特点之一。
3、教师伴奏,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再次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创造与活动
(一)播放探戈舞录像片段。
1、提问:这种舞蹈叫什么舞蹈?节奏有何特点?(学生根据录象
舞蹈动作和课前收集的资料相互交流)
归纳:这是探戈舞蹈,采用连续的切分音节奏。
2、教师展示一些探戈舞蹈的图片,介绍探戈舞蹈特点。
探戈是阿根廷的一种舞蹈,它是一种音乐、唱和舞蹈于一体的综
合艺术。探戈已固的格式,即兴花样翻新等,现代探戈的舞蹈风格是
有深沉、含蓄、洒脱是特点。运用节奏变化多样,但切分节奏运用是
最多的。
师言:拉美的舞曲音乐更为丰富,它以独特音乐风格和变化多样
的节奏,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欢。它已经很好的融入了现代音乐和国
际标准体育舞蹈之中。
3、教师简要说明国际标准体育舞蹈。
1)、拉丁舞(桑巴、伦巴、恰恰)学生观看录像,随录像模仿舞
蹈动作。(2)、摩登舞(探戈、狐步舞、华尔兹)
a、观看国标华尔兹舞蹈片段。
b、学生随音乐表演华尔兹舞。
(3)、教师列举几种典型探戈风格的节奏,学生用拍手或身体动
作分组做探戈节奏练习。
a、首先进行单声部的节奏练习。
b、逐步增加声部,从二声部到三声部。
∣xxxxx∣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xxxxx∣x.x∣
哒哒哒哒哒哒哒
xxx∣xxxx∣
哒哒哒哒哒哒哒
教师简要小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鼓励。
(二)欣赏乐曲〈小伙伴〉
1、思考:A:舞曲节奏是怎么样的?(连续使用切分节奏,探戈
舞曲风格)
B:舞曲情绪怎么样的?(既有平稳、持重的情调,又有紧张、激
越的情绪,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绪)
2、教师出示乐谱,简要的介绍乐曲,学生轻声唱谱,教师伴奏。
3、教师板书〈小伙伴〉乐曲的节奏。
4、学生随录音带运用课前准备好的易拉罐、沙袋,矿泉水瓶,教
师提供部分打击乐器:手鼓、沙铃、铃鼓等随音乐模仿乐曲节奏。
5、学生根据《小伙伴》音乐节奏,即兴填词或教师提供歌词,教
师击鼓敲节奏,学生有节奏的地朗读。
2/4xxxx︱oxxxxx︱xxxx︱oxxxxx︱
大家跟着我的节拍走,跳起一段轻松的舞蹈,
xxxx︱oxxxxx︱xxxx︱oxxxxx︱
即使我们慢了一小拍,我们也会无尽的快乐.
6、请个别同学讲述或演绎探戈舞,教师指导。
四、评价与总结
1、师生共同回顾和交流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及其感受。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通过拉丁美洲三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
品感受、理解、体验了拉丁美洲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征。虽然拉
丁美洲离我们很遥远,但生活中随时都可以感受得到它的存在,更高
兴的是拉丁美洲音乐已走进了国际,已经很好的融入了现代音乐和国
际体育舞蹈之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深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为我
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3、再次播放歌曲《生命之杯》,学生跟随歌曲演唱,在欢快的音
乐声中走出教室。第13节《拉丁美洲----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
交融》教案设计2
教具:投影片,音乐vcd、录象资料、录音带、钢琴
1.通过三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了解拉美音乐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
点。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在“寓教
与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理解、体验拉美音乐的能力。
3.通过赏析加深学生对拉美音乐文化是三种音乐文化融合的产物
的理解。
重点难点:掌握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及节奏特点。
课前播放拉美歌手瑞奇·马丁演唱的《生命之杯》
从学生熟悉的音乐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拉美音乐的情景
中初步理性化的体验拉美音乐的风格特点。
(一)设问与回答的方式导入
1.歌曲有什么特点?
2.具有何种音乐的风格?
归纳:
1.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
2.具有拉美音乐的风格。
出示课题:拉美音乐赏析
(二)拉美音乐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设问
1.拉丁美洲的地理区域、原居住人群。
2.本土音乐的主要形式。
3.混合性音乐文化形成的原因让学生借助史地知识,了解拉美音乐
的特点及形成背景。
归纳:
1.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原居住人群为印地安人
2.拉美音乐具有印地安、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相混合的特点。
歌舞音乐是拉美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形式
3.欧洲入侵和黑人的贩卖带来了各自音乐文化的融合。
(大小调七声音阶和切分音的连续使用等)
三)器乐曲《飞驰的鹰》赏析
1.聆听乐曲主题,选择音乐形象。
大江的涌潮
森林的早晨
飞驰的雄鹰
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出示乐曲标题,简介乐曲背景。
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演唱主题
在演唱中感受音乐的形象和情绪。
4.主题讨论分析
音乐通过哪些手段塑造雄鹰的形象?
使学生在分析主题旋律中了解音乐语言怎样为塑造音乐形象服务
5.归纳
平稳的节奏、弱起及三拍的连音
6.欣赏全曲并思考讨论
⑴乐器音色及演奏技巧有何特点?
⑵乐曲速度如何变化,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
通过讨论构建主动学习的
氛围,在分析音乐的过程
了解音乐在表现形象与
情感中的作用。
7.归纳
竖笛的音色及演奏技巧给人一种神秘、苍茫、升腾的感觉。
小调色彩和速度变化使悼念转为歌颂和热爱。
(四)歌舞音乐片段赏析
1.探戈
⑴.播放探戈舞曲
请同学们说出节奏特点,强化审美体验。
⑵.介绍探戈(投影8)
探戈是阿根廷的代表性舞蹈,2/4拍、切分音运用
是一个重要特征。
⑶节奏练习
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探戈的节奏特点
2.伦巴和桑巴
⑴介绍伦巴、桑巴
伦巴为古巴代表性舞蹈,4/4或2/4拍,速度中等。
桑巴为巴西代表性舞蹈,2/4或3/4拍、切分音丰富。
通过对比性区别两个舞曲的不同节奏教学为参加社会音乐生活打
下基础
⑵.观看桑巴、伦巴片段,分辨舞蹈类型并归纳各自特点,利用电教手
段感受不同舞蹈的特点,使教学更直观。
⑶结论
伦巴:音乐缠绵,舞态柔美,舞步动作婀娜款。
桑巴:音乐热烈,舞态富有动感,舞步摇曳多变
⑷由教师指挥,学生练习打节奏,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伦巴桑巴的特点,
巩固教学效果。
(五)声乐曲《西波涅》
1.欣赏全曲思考讨论
⑴音乐中汲取何种舞蹈节奏?
⑵歌曲前后两部分由C小调转为C大调,有何用意,
表现什么?
巩固伦巴的节奏特点
在讨论分析中理解转调
在本歌曲中的的作用
2.归纳
⑴汲取伦巴的节奏,伦巴的优美抒情表现对爱的真情流露。
⑵柔美的小调——明朗的大调形成情绪上的对比。
表现男女青年表达爱意是由委婉含蓄变为明朗直接。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通过三种类型的作品感受理解体验了拉美音乐的地
域特色和风格特点。虽然拉丁美洲离我们非常遥远,但生活中随时都可
以感受到它的存在,它已经很好的融入现代音乐和国际标准体育舞蹈当
中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第13节《拉丁美洲----安第斯高原探戈音乐文化的交融》教案设
计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西波涅》、《小伙伴》、《生命之杯》作品的欣赏,使学
生感受拉丁美洲独特的音乐文化和奇特的民俗风情,培养学生对多元
化音乐的浓厚兴趣。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欣赏、演奏、模仿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拉丁美洲三种风
格的音乐(伦巴、探戈、桑巴)有了初步的了解。
2、通过比较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节奏、速度,对音乐风格形成
的作用。
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体验其音乐的节奏律
动,以及由这种相关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拉丁文化气息。
2、培养学生今后继续探究拉丁美洲音乐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感受与了解拉丁美洲独特音乐文化和奇特的民族风情的同时对
探戈、桑巴、伦巴的节奏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在综合活动中得
以表现。
【教学技术和学习资源应用】:
幻灯演示片、电脑、音响、投影仪、打击乐、电子琴、拉丁美洲
音乐和舞蹈的音像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拉美音乐“生命之杯”
思考: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2、再欣赏,师生跟着音乐舞蹈感受;
说明:欣赏具有拉丁美洲典型风格的音乐“生命之杯”,并在师
生共同歌舞中感受其热情奔放的风格,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学生学习拉美音乐的欲望。
二、欣赏:
1、古巴歌曲《西波涅》
思考: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歌曲的速度和节奏是怎样的?
2、再欣赏,跟随音乐感受伦巴节奏
3、欣赏伦巴表演录像
4、再欣赏,模仿动作,表现节奏
说明:通过感受节奏律动,模仿舞蹈表演使学生初步了解伦巴音
乐的风格特点,体会独特的律动和音乐风格展现出浓郁的拉丁文化气
息。
三、对比欣赏:
1、欣赏阿根廷乐曲《小伙伴》
思考:与古巴歌曲《西波涅》在情绪、速度、节奏上有何不同?
2、再欣赏,跟随音乐感受探戈节奏律动
3、欣赏探戈表演录像,模仿探戈典型动作
说明:通过两首乐曲的比较,感受不同音乐要素对音乐风格形成
的作用,同时体验探戈的节奏律动和舞蹈特点。
四、听辩探究
1、欣赏三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分辨节奏类型
2、再欣赏《生命之歌》,随音乐感受桑巴节奏律动
3、欣赏桑巴表演录像,感受拉美舞蹈的热情奔放
说明:通过听辨三段不同风格的拉丁美洲音乐,加深了学生对这
三种拉丁美洲音乐的了解。再次欣赏《生命之歌》,体验桑巴音乐的
节奏律动和舞蹈,让学生更深的感受拉丁美洲的热情奔放和多元的音
乐文化。
五、拓展创作
1、了解巴西狂欢节,感受拉丁美洲热情奔放的民族文化
2、分组讨论创编,为歌曲“大家一起来”编配节奏或舞蹈
4、各组交流、评价
说明:从欣赏巴西的狂欢节入手,让学生体验拉丁美洲独特的民
族文化。通过为脍炙人口的歌曲《大家一起来》配舞蹈和律动,使同
学感受到不同特点的节奏律动对音乐风格的形成产生的影响。
六、课堂总结
本文发布于:2023-01-22 01:25: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13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