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校本教研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3-01-21 23:54:00 阅读: 评论:0

3edu教育网课件-坚持不懈的诗句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法律基础知识)

学校校本教研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

施过程中学校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

的主体,紧紧围绕课程改革,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管理

水平和校本教研质量,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不断

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

二、总体目标:

以新课改为导向,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

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致力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树立

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纵深发展,凸显个体价

值,倡导团体合作,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校本教研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

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校研、反思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式的

校本教研制度。深化校本教研。大力倡导务实求进的作风,把“开

展自己的教研,解决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改进自己的

教学”作为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

(一)集体备课

具体做法:

1、规范集体备课制度,力求“实”字。

以区教研室倡导的“一课三议”教研模式为理念导航。以学科

教研组为单位建立备课组,主备教师要提前三天把主备教案发到

组内教师手中,副备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案,并提出修改意见,作

为一度调整方案用红笔注上。在集中时讨论交流,进一步完善教

案,经过大家讨论形成的共识作为二度调整;上完课后写出教后

反思作为三度调整。

2、积极探索“同课异构”突出教研的“活”字。

各教研组安排教研活动时,要有对“同课异构”教研形式的呈

现。力求通过“同课异构”,打磨课堂,引发大家争鸣和参与,切

实活跃研究风气。全体教师要通过“引、读、练、评”活动,多管

齐下,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3、通过活动实践,书写教研“效”字。

本学期,我校响应区教育局关于“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

的活动号召,将认真开展优质课竞赛活动,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

的结合,引领更多的教师在课改中脱颖而出。9月份课内比教学

优质课比赛——语文组、英语组。十月份:课内比教学优质课比

赛—数学组、综合组。

(二)反思交流

通过前一阶段组内讨论形成的教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

题或困惑进行反思交流,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

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提

高。

具体做法:

1、量化教学反思。

教龄5年内教师教案中课课要有反思,即教后反思,每次不

能少于50字。50岁以下5年以上教师每单元要有反思,每篇不

能少于100字。

2、加强对教学反思的阶段检查。(期中、期末)

3、重视对教学反思的收集评比。

20xx年1月份教务处举行50岁以下教师教案反思展评。20xx

年秋季学期专题反思四次,即9月、10月、11月、12月。教研

组长确定主题,主题要有系列,教导处每月评选出优秀专题反思,

装订成册。

(三)同伴互助

1、量化教师听课。

具体要求:

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互相听课一学期不少于5节,带双班教师

听相应年段相应学科不少于5节,小学科听组内教师授课不少于

5次。

2、细化教师评课。

要求凡听课必评课,评课为3+2模式,即3个优点,2个建

议。

3、深化师徒结对。

在上学期基础上,我校本学期将深入抓好师徒结对工作,进

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促进共同成长。

具体做法:一是组织新一轮师徒结对报名,结对仪式,落实

结对过程管理。二是“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学校优先为青年

教师、骨干教师外出听课、进修、参与教育科研、发表教学论文

创造条件。

4、强化^领`导推门听课

本学年实行每周一推门听课活动,以强化常态课管理来提高

课堂教学质量。推门听课除学校校长、行政外,还请教研组长和

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结对师徒参与听课指导。听课过程中,我们

继续采用听、看、查、问等形式进行。“听”即听随堂课,“看”即

看教师课堂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学生主体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

“查”即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问”即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询问本节课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问学生对教师、对自己的学习评

价。听课者认真总结分析每一次调研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教师,与

学科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和建议。

(四)专业引领

鼓励教师与市、区内外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名师攀亲

结对,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步入快车道。通过观名师课堂录像、学

名师课堂实录案例、评名师课堂细节等形式拉近与名师的距离。

同时发挥“校内名师”的优势,互帮互学,形成浓郁的教研之风。

(五)理论学习

1、问题收集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校将围绕组内教师困惑的教学专题,开展“对症

下药”式的理论学习。理论学习做到组内学习与自己自学相结合,

通过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业务书籍充电阅读。

本学期学校将重点打造教师读书活动,以读促教,以读促研。

要求每个教研组自选理论专著一本,全体成员进行研读,写好读

书笔记,引发自我反思。教研组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

四、主要工作措施:

1、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是突出三个环节:一突出有

效备课研究。二突出有效课堂研究。三突出有效训练研究。

2、各教研组要围绕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积极开展活动,落实

好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教研、理论学习的四项活动,做到

每周安排一个固定活动时间,周二下午为语文教研组活动时间,

周三下午为数学教研组活动,周四上午为综合科活动时间,周五

全天为音美教研活动时间。在活动时把集体备课与反思交流活动

结合起来,主题教研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每次教研活动,相应

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动、共同进步。教师要树

立主人意识,勇于展示自己,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3、以“新课程有效化教学”、“高效课堂”两个大主题研究为

载体,根据年级科目的特点,从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问题来确定学

科教学研究主题。

4、通过教学观摩、^专~家讲座、名师教学示范、案例分析、

谈心得体会等活动为教师搭建参与教研的平台。

5、积极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年段,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

听课至少15节。加强业务学习,每学期教学读书笔记和心得体

会不得少于3000字。

6、鼓励“闲聊式”教研方式,提倡同伴互助风气。同事间要

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就某个教学问题或教育现象,进行闲谈,发

表评论,并努力获取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经验。另外,就个别教师

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提倡同伴积极协助,共同解决。

7、由于校内资源有限,仅凭校内力量不可能完全解决学校、

教师在教研中所遇到的问题,必须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为此

我们将开展“里外结合”的专业引领活动来培植一支过硬的队伍。

“外”即有计划安排老师外出培训学习;“里”即每次公派出去参加

研讨会教师回校后为其他教师做专题讲座,为教师上观摩课。

8、开展网络教研,达到优质资源共享,积极参加省校本研

究网、点军区教育信息网上研讨、学习活动,开创教研新天地。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23:5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09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