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各科教学内容却
持有增无减之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得到教学质量的
提高呢?因此,创建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效课堂是走向素质教育的“金
钥匙",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最佳方法,也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的最有效途径。它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
我校校园环境狭小,学生人数多、班额大,学生中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
教育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多、难度大.因此,打造高效课堂成了学校势在必行之
路。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我们发现所谓的“高
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
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师的
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那么学校该采取哪些举措去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建章立制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障
打造高效课堂首先必须建立起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是保证高效课堂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我们首先成立了构建高效课
堂的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科
室主任、教导主任、各科教研组长以及部分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小组成员。各
成员明确任务分工,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过程的指导与监管,为高效课
堂创建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管理是夯实高效课堂的前提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学常规是成就高效课堂的“规”和“矩”,
2
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突出了对课堂
教学常规的管理.
(一)加强备课管理,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前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课堂效
率高低和教学的成功与否。为了确保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我们学校一直实施集
体备课制度,学校分年级成立各学科备课组,要求各备课组每周组织教师进
行集体备课,校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等班子成员挂点年级组,实地参与每次
集体备课活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设计研讨和课堂教学反思
为主。每次集体备课都指定了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时由中心发言人认真梳
理和总结下一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逐一细化,内容要求尽可能全面,
紧扣教材并根据学生实际有所拓展。然后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对中心发言人的
设计展开讨论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一节节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充分
的教学准备工作,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落实课堂督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保证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我们实行了课堂教学巡查制度.每周分管教
学的副校长和教导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督查,检
查内容包括教师的课前准备、候课制度、教学行为、课程计划、学生学习行
为、学生课堂纪律等等,覆盖面广,检查内容详细、全面.而且每一次都要将
检查情况如实填写在《本校课堂常规督查表》上,发现问题及时要求老师整改,
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布.并且随机推门听课,实施课堂教学监测,全方位地对常
态课堂教学进行动态监控。
(三)严格“六认真”检查,关注教学每一个环节.
学校每学期对教师“六认真"检查不少于三次:期初由年级组长、教研组
长、分管领导进行分组检查,期中由教导处组织进行全面检查,期末由分管教
学的副校长组织进行全员检查.每一次检查均有记载,并查摆问题、提出整改
方案,要求老师定期整改,提高教学“六认真”检查的实效性,并将检查结果纳
入年终目标考核。学校关注教师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高效课堂的有
3
利实施。
(四)严控作业量,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高效课堂”研究活动实施以来,我校要求各班、各学科严格控制学生作
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老师和学生都从作业堆里解放出来.要求1、
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每天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同时为了
确保落实,学校由教导处和各年级分管领导随时抽查学生作业,关注学生每
天作业量,发现老师作业布置超量则进行扣分。将老师想用题海战术来提高
学生学习成绩的退路彻底封死,让老师只有从“高效课堂"去想办法,逼迫老师
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久而久之,老师就会从课堂教学上去花心思
和功夫,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慢慢的,课堂自然就越来越“高效”了。
所以,只有把“高效课堂”这一池水搞活了,“减负提质”才能真正看到生机和希
望。
三、素质提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一)转变教师观念
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抓理论学习,给每个老师“洗脑”,
转变每个老师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立足课堂,注重培养学生能
力,提高教学效率。
(二)打造教师队伍
1、学校为了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建立了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学校
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指导
工作,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以教科室为主,启用科研骨干力量和兼职科研人
员,为学校教科研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
2、建立教师学习阶梯发展模式.学校构建了专家型教师、骨干教师、青
年教师的三级学习研修网络,为扎实开展培训工作奠定基础。
3、教师开展“富脑工程”。
(1)充分发挥“教科室"功能,提升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今年,我校充分利
用图书馆、计算机室等,开展读书与技能专业培训,对教师进行全方面充电。
4
(2)充分利用骨干教师培训契机,优化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3)充分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拓宽教师专业实践领域。积极采用“请进
来,走出去”的培训方法。(与川师附小结成兄弟校、开展送教下乡)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教研,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
提高。
(1)积极开展“五课”活动,“五课”指“校内研究课”、“青年教师竞赛课"、骨
干教师“示范课”、“下乡交流课"、“新到教师见面课"。“五课”活动的开展对于
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各种层次、各种年龄的教师都能
得到锻炼。
(2)认真开展“师徒一帮一结对活动”,此活动由教科室牵头,在校内开展
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师徒结对活动,要求骨干教师每周至少听结对教师一节
课,听课后认真进行指导,青年教师听取意见后认真写好教学反思;青年教
师每周要听优秀教师2节课以上,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为确保师徒结对活动
的有效开展,学校为此专门制定了奖励办法:给骨干教师每周加一节课的工作
量,如徒弟获奖,师傅获同等奖励。
(3)抓好各教研组的每周“工作例会".为提高其“工作例会”的会议质量,本
期学校特别强调:严肃会议考勤;学校分管领导加强会议的参与和检查;坚
持教研组长对“例会”筹备的提前汇报制度;将教研例会的会议质量作为评价教
研组长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对教研组长的工作奖惩,从根本上保证每周教研
活动的实效性。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了
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保障了高效课堂创建
的健康运行。
(三)开展“高效课堂教学”专题培训
学校开始启动“高效课堂”研究以来,分学科教研组、年级组开展了“高效
课堂"专题讨论,各学科教研活动以“如何实施高效课堂"为主题开展研究活动,
每个年级组由骨干教师作专题发言,每周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课堂教学研讨。并
在年级组内实行同课异构、一课多上、一人轮上一个年级的多种方式不断磨
5
课、不断探讨最佳课堂教学方案,实质性地促进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向45分钟要质量.同时学校还邀请专家到校为全校教师作专题报告和课堂教
学诊断,并派出近80余人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教学研讨会、优质课观摩等
活动.
(四)举行大型听评课活动,共同诊断课堂教学问题
让教研常态化,是学校教研活动工作的目标.每学期,我校都均针对不同
学科,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活动中,要求同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听课
前,教师人手一份课堂授课评价表,分别按照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对课堂进
行观察.课后,每位教师针对不同的观察点对本节课进行客观的评价,共同诊
断课堂教学问题。本学期,我校语文学科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赛课活动,举
办了一次大型的听评课活动,所采取的“课堂观察与分析”研讨模式,开创我校
“高效课堂教学”新局面.
四、高效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回顾我校“构建高效课堂”的工作,我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
我们从小处着眼,找准适合我校的切入点,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使“高效课堂”的
构建避免了“空对空”的无效演练。一年来,教师多人参加省、地、市教学竟赛
活动获奖,学生参加各类活动50余人次获奖,期末笔试检测抽检年级综合评
估居片区前列.
总之,向“课堂要质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今后,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但只要我们不懈追求,不断实践,
不断创新,就会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14年11月28日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23:45: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0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