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1
桓温最信任的谋士,
让人又爱又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原标题:桓温最信任的谋士,让人
又爱又恨
郗超画像。资料图
桓温手下的谋士算得上人才如云,
但大多是上下级关系,“谋反”这样交心
的话是说不出口的。真正懂他、理解他,
陪他走过一路风雨的,有一个人,他叫
郗超。
我们小时候看电影、看电视,都要
先问: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如果遇到郗超,就实在没有办法回
答了。他是介于君子与小人之间的“第三
类人”,时而高尚,时而卑劣。“变脸”之
快,让人难以捉摸、又爱又恨。
他和父亲的性格完全相反
郗超字嘉宾,祖父是东晋名臣郗鉴,
父亲是郗愔。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2
一般说来,龙生龙、凤生凤,即使
小孩有点叛逆,也会隐隐看到父亲的影
子。而郗超和父亲完完全全是一对“反义
词”,如同正负极,是父子中的奇葩。
郗愔规规矩矩,是个老实巴交的人;
郗超蔑视传统、目空一切。一生不走寻
常路,喜欢在钢丝上跳舞。
郗愔糊涂昏庸、胆小怯弱;郗超胆
大心细,眼光独到,出手又狠又准。他
少年时就出类拔萃,与王坦之齐名,当
时人称:“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
文度”。
他才华横溢、口若悬河,一说话别
人就自叹不如。
郗愔一生忠于王室,从来没有背叛
的念头;郗超和桓温结成了死党,一心
就想着怎么篡权,替代司马氏。
郗愔喜欢钱,整天想着贪污,当官
的目的只为捞更多的油水。郗超视金钱
如粪土,总是想着成就惊天伟业。
郗愔曾经大肆搜刮,家里有存款数
千万。郗超非常鄙视,就设计戏耍了老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3
爸。
一次,他和郗愔闲聊,说着说着把
话题引到了钱财上。桓温郗愔感到很奇
怪:儿子今天大变样啊。转念一想,这
其中肯定有问题,就问:你是不是有困
难,想问我借钱用?
郗超不说话,只是笑笑。
郗愔觉得儿子终于像自己了,非常
开心,决定大放血一次。他把钱库都打
开,说:一天之内,这里的钱随你怎么
用。
郗愔想:他顶多用掉几百万吧。
第二天他跑过去看,发现所有的钱
库都已经空空如也。他很奇怪,问:这
里有几千万呢,你用到哪儿去了?
郗超说:全部分给了亲戚朋友。
郗愔惊呆了,知道儿子是个非同一
般的人。
两个人有“断臂”嫌疑
桓温名义上是全国军队总司令,但
有两个地方不听他指挥。
第一是豫州,本来是谢家地盘,谢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4
万被废后,被桓温抢了过来,让弟弟桓
云去主管,但桓云不久死了。朝廷任命
袁真继任豫州刺史,袁真属于中立派,
桓温没有太大的敌对情绪。
第二是徐、兖两州,郗昙死了之后,
是范汪,因为“装逼”被桓温上表废了,
后来由庾冰的儿子庾希继任,桓温又找
借口逼迫朝廷将他免职。转来转去到了
郗愔手中。郗愔是个正儿八经的庸才,
为什么会选他呢?
从司马昱角度讲,郗愔忠于朝廷,
建康早已“三九严寒”,像他依然“一片丹
心向阳开”的确实不多了,是患难见真
情;从桓温角度讲,他软弱无能,和白
痴差不多,不用担心;更重要的是,他
的儿子郗超是自己的参军。
郗愔虽然升为省级干部,但不会打
仗,声望也低,大家都看不起他。王徽
之到郗家祝贺,说:应变将略,非其所
长。
然后,反反复复念叨这句话。
郗仓听了很不爽,对郗超说:父亲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5
今天刚刚升官,他说话就很没有礼貌,
真是让人忍无可忍。
郗超说:这是《三国志》里面陈寿
评价诸葛亮的话,别人把你的父亲和武
侯相比,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桓温的眼光极高,视很多名士如同
垃圾。但和郗超一交谈,相见恨晚,常
常说郗超深不可测。郗超也觉得遇到知
己,高山流水,从此和桓温深交。
由于处得太好了,经常彻夜长谈,
晚上常常睡在一起,共一个被子。上上
下下的人都知道,桓温也不避讳,因此
无数的人怀疑两人有“断臂情结”。
郗超模仿父亲笔迹写信
到了369年,晋废帝司马奕已经登
基4年,桓温决定再次北伐。为什么又
要远征呢?
1、洛阳失守后,前燕得寸进尺,频
频骚扰边境。桓温必须要报仇,给鲜卑
人一点颜色看看;2、朝中的指责声越来
越大,只有建功立业才能堵住这些无聊
文人的嘴;3、可以趁机把徐、兖、豫州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6
的军队指挥权抢过来;4、367年,前燕
的名将慕容恪死了,桓温一直做缩头乌
龟,就是怕他。经过两年的观察,前燕
似乎再没有什么狠角色,桓温认为自己
可以扬眉吐气了。
当然最终目的只指向一个:捞取名
望,为篡位做铺垫。3月,他向朝廷打报
告,要求郗愔、袁真以及江州刺史桓冲
一同参与北伐。
郗愔听到消息后非常兴奋,为国立
功的机会来了。他写信给桓温:我们共
同辅佐王室,并允许我率兵渡河北上,
讨伐前燕,收复失地。
郗超正出门在外,听到父亲的信来
了,赶紧回头把信拆开来看,看完之后
暗骂:你真是老糊涂啊。
然后一寸一寸地撕毁。
他模仿父亲的笔迹,重新给桓温写
了一封信,说:我不是将帅之才,不能
胜任军旅重任。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
请求找一个悠闲的岗位养老,我的部队
请求你来统领。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7
这里还有一个小典故。
他途经金城。24岁时,他在这里担
任过琅琊内史,当年种下了一棵柳树。
一晃34年过去了,此次故地重游,
他看着这棵小幼苗已经长得十分粗壮。
不由悲从中来,感伤年华易逝。自己转
眼近60岁了,第二次北伐已是13年前
的事,而收复中原依然无成,一生壮志
难酬。他扶着枝干,拿着枝条,潸然泪
下,留下了千古名言:“木犹如此,人何
以堪!”
后来宋代词人辛弃疾有一首词《水
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面有:“可惜流
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就是引用了
这个典故。
桓温这次北伐能成功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23:08: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07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