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碑刻及相关问
题考述
作者:于飞
来源:《文物世界》2013年第2期
青莲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东南17公里的泽州县金村镇寺南庄村北侧的硖石山腰,与“晋魏
河山第一奇”之称的珏山隔丹河相望,周围山峦叠嶂,河水潺潺。青莲寺前身为创建于5世纪
中叶的藏阴寺,位于丹河以东2.5公里,珏山背阴处,由昊始禅师所创,后受丹河水患,于北
齐天宝年间(550—559年)迁至现址。青莲寺由上下两寺组成,两寺相隔里许。下寺由慧远法
师与北齐天宝年间所创,为净土宗道场,唐咸通八年(867年),唐懿宗李漼敕额“青莲寺”。
上寺创建时间多有争论,历来认为创建晚于下寺,但根据1994年出土的北齐乾明元年(560年)
的“龙华造像石”推断,上寺应同创建于北齐年间,其额名屡次变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87
年),宋太宗赵匡义钦敕额为“福严禅院”,为天台宗道场。明朝以后,上下寺统称为青莲寺
至今。青莲寺于1988年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
碑刻内容及现状
《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碑现存于青莲寺下寺的弥勒殿(南殿)东北角,于唐敬宗宝历
元年(825年)所立,碑身高约146厘米,厚约19厘米,宽约70厘米(图一)。
整个碑体由三部分组成,上半部分高约61厘米,以阴刻手法镌刻出气势宏伟的《弥勒讲经
佛殿图》。图中背景为一祥云仙境中的佛教寺院,正中为一重檐庑殿顶式的华丽经楼,经楼后
为双层廊舍向周围延伸,画面最下方为带台基的四柱单檐庑殿顶的山门,头顶圆光的护法弟子
守护莲台,各立山门左右,连接山门的围墙外侧由走廊和柱子构成,环抱整个寺院。经楼前弥
勒菩萨头顶圆形头光,面相庄严端正,戴花冠,衣着宽松、纹理层次明显,身饰精美璎珞,手
结说法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法座左右各站立一名弟子,法台两边的空地上各坐五名听法
弟子,均有圆形头光,衣着宽松飘逸。其前方左右分列五名乐手,左边手持法鼓、法钟、木鱼
等击打乐器,右边则手持琵琶、横吹(笛子)、竖吹等。图中场景规模宏大、庄严肃穆,仙气
袅袅,仙乐飘飘,展现出我国早期佛教弥勒崇拜的盛大场景(图二)。
中间部分高约36厘米,为楷书体,十七行,约三百余字。主要记载了一代高僧慧远禅师
生卒详情,在泽州青莲寺清修及面对北周武帝灭佛据理力争和隋文帝视之为国宝等经历。内容
刊录如下:
“硖石岩岩,灵气应候,千载之□,不□详其志。自北齐、周、隋,物接耳目,自远公之居,
以成其道。既修涅槃藏疏,绝笔石巅,掷上太虚,得以明真契示其同。法师称号惠远,生敦煌
李氏之族。家数世居霍秀里,本宅犹存。旧□庶与硖石西北连岗□,附前晋有匡山慧远,南朝
时论所宗。四百余年至法师,占泽州。远当周氏□齐并除塔庙,异人大集,独抗震霆之下,正
辞无屈,面折武帝以阿鼻地狱不论贵贱。响非幽证,其能及此。竟隐汲郡西山。大隋受命出诣
上京。□□文帝始引昙延为大师,诏公掌校译经。行僧中统理,耀临一时。表仪八尺,立众清
庄。开皇十二年,没于京净影寺,是日辍朝。□□帝曰:‘丧吾国宝矣。’验掷笔故处,丹流
中贯,危石□峭。后之人实目曰‘掷笔台’。邑里时朝礼之,想在容声。有唐宝历元年夏四月,
传学沙门紫羽请刻石台上,河东薛重玄刊录故志云。”
碑的下部高约22厘米,主要镌刻有当时布施者的姓名及相关内容,字迹模糊,依稀可辨为
施主毛顺妻李氏、刘志成、王顺等。
二、此碑反映出的相关问题
1.慧远的生平事迹及其与净土宗的关系
净土宗,又称“莲宗”,自东汉传入我国,时间早于其他各宗,为大乘佛教的八宗之一,
与禅宗并列为佛教影响力最大的宗派。净土宗信仰往生佛国净土法门,主张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由于教义简单易行,得以在民间广为传播。正如隋唐道绰法师在《安乐集》
中著曰:“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便一行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
然消除,定的往生。”
慧远(523—592年),史称“净影慧远”或“小慧远”(以别于在庐山结舍讲经的东晋高
僧慧远),俗姓李,祖籍甘肃敦煌,后搬至上党郡高都镇霍秀里(今泽州县金村镇霍秀村)。
13岁受昙始禅师剃度出家于藏阴寺,16岁前往北齐国都邺城学法十余载,兼习大小乘佛教经典,
博采众长,尤以大乘佛教为长。公元550年回到泽州硖石山腰修建寺院,设立道场,弘扬佛法
数十年。以上内容在唐释道宣所著《续高僧传·慧远传》中均有记载。慧远在历史上之所以留
名千古,首先是在“建德灭佛”中不顾性命,当面斥责北周武帝,弘扬佛法和保护僧众寺院,
以及后来隋文帝亲封其为掌管天下僧尼之事的六大高僧之首,甚至命人为其专门择地修建净影
寺,讲授佛法,勘定词义对净土宗的发展有历史性的贡献。第一,他为净土宗的《无量寿经》
专门做了义疏,这是佛教历史上的第一次,其后世影响极为深远。第二,他融汇佛教经典著作
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净土分类学说,即将净土分为三类:真净土、事净土和相净土。他
将我国自东晋以来的零散的净土宗教活动,首次进行了系统化、理论化的归纳,使之第一次形
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净土宗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广泛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
2.早期弥勒崇拜与碑刻内容的联系
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汉译为“慈氏”,其全名为“弥勒·阿以多”。在古印度早
期佛教信仰中,犍陀罗弥勒信仰就已广泛存在。早在东汉时期,弥勒净土信仰作为佛教的重要
组成部分传入我国,中原内地通过《道行般若经》和《放光般若经》等经典首次知道弥勒信仰。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弥勒信仰达到了巅峰,隋唐以后逐渐走向衰落。在佛教的造像中,弥勒的
造型多以菩萨装和佛装出现。早期弥勒的造型不同于我们在影视剧中所看到的大肚翩翩、笑口
常开,手中常拿蒲扇的中国本土化的布袋和尚契此,而是以身材修长,头戴宝冠,身饰璎珞,
上身穿通肩式袈裟,下身多穿羊肠大裙,结说法印的菩萨造型出现。其在上升兜率天讲法时着
菩萨装,而在下生人间后,经过华林园龙华树下的三次说法,会度282亿弟子为“阿罗汉果”
后,才修成未来佛着以佛装。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陀天经》中记载有:“尔时兜率陀天上,是诸宝冠化作五百万
亿宝宫。宝宫有七重垣,垣七宝所成,宝出五百亿光明,光明中有五百亿莲华,莲华化作五百
亿七宝行树。树叶有五百亿宝色,出五百亿诸天宝女住立树下,执百亿宝无数璎珞。出妙音乐,
时乐音中演说不退转地法轮之行,其树生果如颇黎色。垣墙高六十二由旬厚十四由旬。诸女自
然执众乐器,竞起歌舞。……于四门外化生四花,水出华中如宝花流,华上有二十四天女,身
色微妙如诸菩萨庄严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亿宝器,器中天诸甘露自然盈满,左肩荷佩无量璎
珞,右肩复负无量乐器。宝出百亿光明。其光微妙化为五百亿众宝杂花庄严宝帐。手执白拂侍
立帐内持宫四角有四宝柱,宝柱有百千楼阁,梵摩尼珠以为绞络。时诸阁间有百千天女,色妙
无比手执乐器,其乐音中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佛告优波离:此名兜率陀天十善报应胜
妙福处。”
在《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碑中线刻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间坐在华盖幔帐之下
的菩萨说法造型,周围莲花宝树,宝幢宫墙,听法弟子,天女奏乐与祥云笼罩的楼阁廊舍,与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陀天经》中兜率天宫的描述完全一致。由此可断定碑中线刻图内容
应为为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宫为诸弟子讲经图,其线刻图为国内罕见的唐朝佛教遗珍。其全景
再现了佛国世界的美丽祥和景象,表达了隋唐时期古泽州地区人民渴望脱离苦海,向往和平安
定的生活美好愿景。
3.佛教寺院建筑的塔院式—殿堂式风格演变
佛教自东汉永平年间传入中国,伴随其传入的首先是石窟、浮屠(佛塔)等古印度建筑形
式。由于供奉着佛教至高无上的舍利,佛塔的位置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因此早期佛教建筑是
以佛塔为中心,在其周围修建殿堂、僧舍、斋堂及其他附属设施的塔院式建筑。自北朝开始,
佛教建筑开始摒弃古印度的建筑特点,逐渐吸收了本土化建筑元素,将佛塔逐渐从寺院中心移
出,形成了殿堂楼阁式的中国佛教寺院建筑风格。在隋唐时期,不仅在建筑上甚至在雕塑上完
全完成了风格的转变。首先在选址上注重讲究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抱阴负阳的阴阳五行
学说;在布局上注重坐北朝南,左右对称,整个寺院呈平面方形,纵深上发展为“九重宫阙”。
其次以山门为轴心,将整个主建筑群移至中轴线上,山门周围以山墙或廊舍环抱。天王殿、大
雄宝殿、藏经阁及钟楼鼓楼等主体建筑均采用我国传统建筑风格,完整反映出北朝至隋唐朝时期
佛教寺院的全貌。在《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碑线刻图中,以上情况基本都可以看到。除此
之外,我们在图中明显可以看到演奏乐器的天女们,手中持有的琵琶、笛子等乐器已经明显有
中原文化特征。天女们头梳“飞天髻”,其所穿服饰宽袍大袖、衣带飘逸,具有北朝典型的衣
饰风格。
中国现存的四座唐代木建筑全在山西。其中三座佛教建筑都是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的
典型唐代单檐建筑,在遗迹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弥勒菩萨背后的佛殿为双檐庑殿顶,而且两
层之间有栏杆,这些是我国现存唐代建筑中绝无仅有的,全世界目前只有日本奈良的东大寺与
其风格极其相似。从整个线刻图比较,在国内仅有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的门楣处有一副唐朝
的佛殿图与之类似,虽然其早于后者百年,但是大雁塔的线刻图仅仅是描绘了佛殿一座单独的
建筑,而青莲寺的遗迹图线刻则描绘的是亭台楼阁、廊庑楼舍遍布的整所佛教寺院及浩大的讲
经场面,它将隋唐时期的弥勒信仰和佛教经典用图刻的方式深刻再现,弥补了后世单独用文字
去释读《弥勒上升经》等佛教经典的缺憾。同时也验证了历代学者所称“隋唐寺院多围廊”的
论断,为研究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的建筑风格和服饰演变、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三、结语
北朝至隋唐时代,随着中国政治上逐渐走向稳定,国力空前强盛,中国佛教发展迎来了全
盛时代。泽州青莲寺地处邺城—洛阳—长安三角地带的核心区域,在经历多年的战乱和动荡后,
诞
生了以慧远大师为代表的一批名垂千史的佛学大家。《硖石寺大隋远法师遗迹》碑作为唐
碑中的精品,保存至今极为不易,其中负载的众多的信息,为我们探寻一千多年前那段历史提
供了无比珍贵的文字及图画依据。笔者由于学识和研究水平所限,在文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敬
请专家同行予以指正。
参考书目
1.李会智、卢宝琴、李常河《晋城青莲寺塔幢建筑分析》,《文物世界》2002年第3期。
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山西碑碣》,1997年2月。
3.刘慧《弥勒信仰、造像经典传译之探源》,《美术大观》2009年12期。
4.傅坤《净土宗的思想探析》,《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
期。
5.范英豪《从寺院建筑看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建筑与文化》2012年第2期。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晋城博物馆)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23:05: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07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