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细雨春风花落时

更新时间:2023-01-21 22:14:03 阅读: 评论:0

如何评价上海流浪大师-说字组词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四川家常菜做法大全)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2019.11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别严士元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间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水国春寒阴复晴”传神描写江南水乡春天的气候特征,为后文写送别

定下一个凄凉悲伤的基调。

B.颔联写春雨“细”得看不见,春花“落”得听不到,不但体物精细,还营造

了一种闲静柔美的意境。

C.第六句实写友人横越了浩渺的湖水,到达绿草如茵的湖南大地上,而

我的思念之情一直与之相随。

D.“青袍今日误儒生”是诗人自慨之语,说的是自己这个有抱负的儒生如

今屈居小官,为青袍所误。

E.刘长卿与好友严士元在“阖间”相逢,短暂相聚后又送好友去“湖南”,

刘长卿写诗赠别以表离情。

2.本诗写景画面生动,辞藻美丽,诗意十分浓厚,请结合景物描写分

析本诗作表达的思想感情。

1,【答案】

1.AC

2.诗中的“景语”,既有“春寒阴复晴”的水国气候特征,又有“细雨湿衣”、

“闲花落地”的眼前景象,还有“草绿湖南”的别后想象之景,几个层次中,

情、景、事同时在读者眼前出现,既抒发了与友人殷殷惜别之情;又寄

托怀才不遇,前途渺茫的感慨。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本题考

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是的内容和思

想情感。A项,错在“凄凉悲伤的基调”。C项,错在“实写”,第六句是想

象之景,表达殷殷惜别之情;

2.试题分析:题干是“本诗写景画面生动,辞藻美丽,诗意十分浓厚,

请结合景物描写分析本诗作表达的思想感情。”此题的考点是分析作者

的思想情感。根据诗句中的景物描写分析。首先读懂诗。首联说,在春

风乍起的时节,诗人将起程作万里之行,船停靠在苏州城外,故友严士

元前来送别。二人执手相向,百感交集。回首往事,瞻念前途,心中就

像水国变幻莫测的天气,忽晴忽阴,忽好忽坏,还不时带些初春的寒意。

颔联描绘了送别时的景物氛围,营造惜别之际闲静柔美的意境。作者将

要远行,怀着依依惜别之情。颈联是想象之景。薄暮夕阳下,孤帆远去;

湖南碧草如茵,愈发勾起作者复杂情思:对朋友、亲人的思念,有对仕

宦生涯变化无常的感慨,也有对前程黯淡、事业无成的忧愁,还有孤帆

远行的寂寞,总之,作者设想着旅途上的景况和自己的心情。尾联写临

行之前,关照朋友,若遇到打听我的知己,请转告他们,我已被"青袍"

所误。读书人当以匡世济国为己任,有一颗成就事业的勃勃雄心。但而

今诗人一领青衿,官微职卑,满腹雄才大略无以施展,仕途生涯坎坷不

平。从这句诗中,我们看到诗人这里既是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

也是对朋友们的劝诫,抒发了自己久抑心头的忧怨。

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

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

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

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

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

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可以抓住诗

句中的写景及用典来体悟情感。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22:14: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05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