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课外知识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题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阅读短文,完成作业。
别让人偷走你的梦
蒙迪·罗伯特上高中时,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梦
想。罗伯特兴奋无比地将心中(躲藏蕴藏)已久的梦想——拥有一个牧马场
——详尽地写出来,足足占据了七张纸,配有一幅200英亩牧马场示意图,有
马厩、跑道、种植园、房屋建筑和场内平面设计图。在昏黄的灯光下,罗伯特
沉浸在英姿飒爽纵横驰骋于牧马场的梦境中。
可是,老师并不领他的情,在他的作业上批了个大大的“F”(差)字,这
犹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下课后,他满怀迷惑地找到老师,不解地问:“我为
什么得‘差’?”
老师是个有一点儿绅士派头的、相貌冷峻的男子。他平静地看着这个几乎
和他一般高的毛头小伙子,说:“我很欣赏你作文的那份苦劲。但是,对于一
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这个理想太不现实,你出身于贫困家庭,要拥有一个
牧场,需要很多钱买地买种畜和其他许多东西,你根本无法实现这些!”老师
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如果你重做这份作业,确定一个现实些的目标,我可
以考虑重新给你打分。这个分数对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是想为难
你。”
这个分数,是罗伯特能否毕业的关键。回家后,他左思右想,不知如何是
好,便问父亲怎么办。父亲说:“你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拿主意,这对你
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一个星期以后,罗伯特把这份作业原封不动地退回给老
师,十分坚定地说:“您可以不改动这个‘差’字,我也不想改变我的梦
想。”
18年后,罗伯特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个200英亩的牧马场,实现了
2/15
自己的梦想。后来,那个老师知道后,不无歉意地说:“蒙迪,现在我意识
到,当我是你的老师时,我是个专门偷梦的贼。那些年我可能偷走了许多孩子
的梦,幸运的是,你是那样的矢志不移,那样的勇敢,从始而终都没有放弃你
的梦。”
其实,每个人在其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许许多多瑰丽多彩的梦。它们极
有可能是我们明天成功事业的雏形,但是由于立场的不坚定,生活的挫折,经
济的拮据,往往容易因别人的“好言相劝”而(破碎破灭)。
记住,别让人偷走你的梦。
1.从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词语。
2.从文中找到下列词的近义词。
坚持不懈——(_____________)难为——(_______)
3.题目中的“梦”其实是指_______(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回答)。文中蒙
迪·罗伯特的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为什么给罗伯特作业批了个“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
~~~~~~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7.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建筑奇才”——螺
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它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①我们知
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
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因此,螺不必为
回家的问题而操心。②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
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纺锤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或越
南式草帽的,更有像双锥的。有些螺长得圆溜溜的,看上去跟皮球或鸡蛋差不
3/15
多。
螺壳的构造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
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作壳面,并常常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
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
体。
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
的,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漂浮生活的,
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
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有些螺还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螺遇到
不速之客侵扰时,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
螺的坚固、美观、轻便的单身住房,深受海中的“单身汉”——寄居蟹的
喜爱。
螺死后,它的“房产”常常被不会盖房的寄居蟹占有。
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
到螺类动物的踪迹,在一些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在其中生
存,但某些种类的螺却能照常在那儿过日子。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
海为家,显然是跟它们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的。而这种能耐
又与它们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
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
1.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1)找反义词:笨重——(__________)光滑——(___________)
(2)找近义词:残酷——(__________)松软——(___________)
2.螺的单身住房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画“”句子①采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螺的
住房__________的特点;句子②采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说明方
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不能说明螺壳能够根据所处自然环境而生长的是()。
4/15
A.过漂浮生活的,壳长得轻薄
B.在多石的水底,壳长得厚实
C.足的后端长着壳盖,以免被侵扰
D.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以免陷进淤泥
5.为什么说螺是“建筑奇才”?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关键语句回答。
三、课外阅读。
芭蕉
芭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的茎高达三四米,不分枝,丛生。芭蕉
叶大,呈椭圆形,有粗大的主脉,两侧具有平行脉。芭蕉叶的表面呈深绿色,
有着对称而又细密、匀称的纹路,光滑得如同打了一层蜡,叶背呈浅绿色,略
有粗糙感。入夏,芭蕉的叶丛中便会抽出淡黄色的大花。
芭蕉的生命力很强。我们学校的一角就有几棵芭蕉,它们虽然饱经霜打雨
淋、风吹日晒的折磨,却依旧是那么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像健美的绿衣少
女,在校园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自古以来,芭蕉就以孤独忧愁的形象出现在文人的笔下。著名女词人李清
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
清。”她借芭蕉这一意象,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诉了出来。
芭蕉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芭蕉根捣烂涂抹患处,对消除肿毒有很好的疗
效。芭蕉的用途可真大呀!
我欣赏芭蕉那颀长秀美的身姿,欣赏它那素淡可爱的黄花,更佩服它那种
昂扬向上、不畏风雨的精神!
(有删改)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春天的意味正浓。(________)
(2)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________)
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来
5/15
介绍芭蕉。
4.为了强化读者对芭蕉的认识,作者还引用了著名女词人__________的词句,
使全文显得内容丰富。
5.作者为什么会欣赏芭蕉?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芭蕉成为古人笔下咏诵的对象,你还知道哪种植物也曾经成为古人的情感寄
托?请写出两句与它相关的诗句跟大家分享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
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
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
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
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
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
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睡—(_____)安静—(_____)丰收—(_____)
2.读短文,补充词语。
色彩(________)颜色(_______)热闹(_______)
生机(________)美不(_______)丰硕(_______)
3.在短文中选自己喜欢的比喻句、拟人句子抄下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5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关系是________。
5.短文按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6.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春天:_______夏天:_______
秋天:_______冬天: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
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
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
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
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
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
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
上。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
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
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再试……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
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
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
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
她的衣食起居了。
7/15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
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
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
①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
秋夜。
②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
绿的翡翠。A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
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
写出了秋露的样子。)
③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
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
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④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
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⑤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
每夜幕降临,他们就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
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
8/15
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像男高音似的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
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B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
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人们
听着这美妙的曲声,带着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
⑥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
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C柳条儿也
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
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
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垂涎欲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第②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的结构是()。
A.分—总B.总—分C.总—分—总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能把我们读文章时的思考、感悟及时地记录
下来。参考文中(A)处的批注,在原文B、C两处,任选一处加上批注。
答:我选(_____)处,批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家乡秋夜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老师的教诲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
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
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不专心了,作业也马虎
了。
有一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
9/15
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
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
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
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
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
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
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_______,“骄傲”的反义词是_______。在短文中找出一
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在短文中画出一个排比句。
3.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与第1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
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短文中找出一句名言警句写在横线上,并写出一句相似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西游记(节选)
①却说那怪自把三藏拿到洞中,捆在后院里,派小妖打干净水刷洗,要上
笼蒸吃。忽听小妖来报:“大王,孙悟空、猪八戒来要师父了!”那妖怪赶紧
腰束锦绣战裙,赤着脚,手持丈八长的火尖枪,驾着五辆小车出洞应战。
②那怪见到悟空,几句话说不到一起,举起火尖枪就刺。行者使了一个身
法,闪过枪头,抡起铁棒,骂道:“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那妖精
也使身法,让过铁棒道:“泼猢狲,不识时务!看枪!”他两个也不论亲情,
一齐变脸,各使神通,跳在云端里,相互厮杀。
10/15
③那怪与孙大圣战经二十回合,不分胜败。猪八戒在旁边按捺不住,也举
起钉耙前来助战。那怪见了心惊,急拖枪败下阵来。行者喝教八戒:“赶上!
赶上!”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那怪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中间的一辆小
车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
鼻子里浓烟迸出。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那怪连喷了几口,只见大火烧
空,火云洞顿时被烟火迷漫。八戒慌了,回头便跑。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
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之前更
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那
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率群妖,转于洞内,
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
④却说行者跳过枯松涧,按下云头……
1.(理解词语)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自家
..
鼻子(________)
(2)那妖精在门首
..
(________)
(3)着小的
..
排宴奏乐(________)
2.(提取信息)文中“那怪”指的是________。
3.(整体感知)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片段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拓展知识)原著中孙悟空最后请来了________________(谁)收服了“那
怪”。请联系原著写出“那怪”的父母: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西游记
中著名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品读句子)第③段中“八戒慌了,回头便跑”一句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
说鼠
11/15
老鼠,北方俗称耗子,大概是人类最熟悉也是最痛恨的动物。按照动物学
分类,鼠是啮齿目动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不算差别较大的袋鼠和松鼠,其
种类就超过180多种。老鼠对气候及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极强,所以,地球上老
鼠的数量大大超过人类。老鼠无犬齿,门齿却很发达,且无齿根,终生不断生
长,需常常啮物以不断磨短,所以尤爱啃“硬骨头”。故老鼠对建筑物、仪
器、电缆、图书、文物、家具、乃至桥梁、堤坝的破坏及危害极大。老鼠的食
物主要还是以植物为主。据统计,一只老鼠每年要吞食和糟蹋十几公斤粮食。
全世界每年被老鼠消耗的粮食可够全球人类吃两个月。无怪乎俗语要说“老鼠
过街,人人喊打”了。
对人类来说,老鼠最可怕、最危险的危害是它们能传染多种致命的疾病。
在上几个世纪中,鼠疫数次流行曾使几千万人死亡。如今,老鼠配合跳蚤使鼠
疫和埃波拉出血热在印度和非洲又大施淫威,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人类
又一次面临着瘟疫的威胁。
人类与老鼠的斗争历来就没有停止过,利用老鼠的天敌消灭老鼠是最有效
的方法。老鼠有三大天敌:猫头鹰、蛇和猫。猫头鹰昼伏夜出捕食老鼠,是著
名的捕鼠能手。蛇更是老鼠克星,如果住宅内有一条家蛇,那么,老鼠必将销
声匿迹。老鼠见了猫,其机警、灵活、狡猾瞬间全变成“仓皇逃窜”,最后
“束手就擒”,成为猫的美餐。
鼠年说鼠,当然也要说说老鼠的益处。老鼠能够预感某些灾害性天气和天
灾,如洪水、地震等。由于老鼠身体器官、生理功能和灵长类动物较接近,因
此医学家和科学家常用鼠做各种实验。对于我们无所不吃的中国人来说,鼠肉
也是一个可待开放的食物资源。鼠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佳品。什么动
物一旦能被人类作为一种偏爱的食物,那么它们就有灭顶之灾的危险。希望有
朝一日老鼠会成为稀有动物。我们拭目以待。
1.本文是一篇介绍老鼠的说明文,阅读全文后,请概括本文介绍了老鼠的哪些
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说说文章主要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5
3.作者引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个俗语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说说第一段中“大概”一词所体现的说明本文语言准确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5
答案
1、
1.躲藏破碎
2.矢志不移为难
3.梦想拥有一个牧马场。
4.因为老师认为他的梦想太不现实,根本无法实现。
5.梦想,很可能成为我们未来事业的雏形,但因为现实中的种种困难,我们往
往很容易放弃梦想。
6.可是,老师并不领…犹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第二段第1句)
7.蒙迪·罗伯特高中时写出自己的梦想,遭到老师的否定,但他并没有放弃,
18年后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
1.轻便粗糙严酷柔软
2.坚固美观轻便
3.作比较可移动打比方举例子螺的外形区别大
4.C
5.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
作。
3、
1.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2.我们学校的一角就有几棵芭蕉,它们虽然饱经霜打雨淋、风吹日晒的折磨,
却依旧是那么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像健美的绿衣少女,在校园中形成了一道
独特的风景。
示例:那一棵棵白杨像一个个钢铁战士,驻守在祖国的边疆。
3.芭蕉的样子芭蕉的生命力很强芭蕉出现在文人笔下的形象芭蕉的药用
价值
4.李清照
5.作者欣赏芭蕉是因为它不仅有颀长秀美的身姿、素淡可爱的黄花,而且还有
14/15
昂扬向上、不畏风雨的精神。文章的最后一段自然点题,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歌颂了芭蕉的精神。
6.示例:梅。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4、
1.苏醒吵闹减产
2.斑斓各异非凡勃勃胜收诱人
3.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春天,
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
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4.引出下文
5.季节变化
6.生机勃勃热闹非凡丰硕诱人清秀、隽美
7.想到了漓江的春夏秋冬的各有特点,景色迷人。
5、
1.穿针线
2.自豪
3.列举省略
4.孝顺母亲,关心母亲的日常生活。
6、
1.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2.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B
3.B这句话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各种声音的特
点。(C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柳条儿在风中飞舞的样子。
4.素雅、幽静,像水墨画,像交响曲。
5.作者通过对家乡秋夜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7、
1.教导虚心进步落后
2.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
教诲。
3.,。“,?”
15/15
4.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
5.因为老师并没有批评“我”的骄傲自满,反而用“龟兔赛跑”的故事给
“我”讲明道理。
6.满招损,谦受益。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8、
1.自己门口手下
2.红孩儿
3.红孩儿捉了唐三藏,孙悟空和猪八戒到火云洞救师父,与红孩儿打了起来,
猪八戒和孙悟空被红孩儿喷出的烟火逼走。
4.观世音菩萨牛魔王、铁扇公主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三借芭
蕉扇
5.不能去掉。一方面说明红孩儿法术高明,另一方面衬托出孙悟空勇敢无畏。
9、
1.文章介绍了老鼠的庞大家族,老鼠对人类的危害,老鼠的三大天敌,老鼠的
益处等。
2.文章主要采用了列数字、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3.目的在于说明人们对老鼠的恨之入骨(或:目的在于说明人们对老鼠的仇恨
程度之深)。
4.“大概”一词,表示对人们心理的一种推测,语言让人无懈可击,非常准
确。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21:11: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02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