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5篇)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
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知道作
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欢迎大家分享。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大家都很重视,关于它的习俗,
也很有趣呢!
在70年代的农村,大人小孩都过不上现在的好日子,但是每逢中
秋节,又圆又大的月亮挂在蔚蓝的天空上,在这柔和的月光下,无论
多么穷苦,家里都要买上四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放在桌子上,做成一
个供盘,条件好一点的,还可以用上好的白面,里面放点儿糖,蒸成
圆形的,就成了梦寐以求的“月饼”,也做成供盘,乞求苍天保佑一
家人的平平安安、团团圆圆。
现在生活富裕了,中秋节的食物琳琅满目,家里有各种各样可口
的水果,还有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月饼。这天一家人一起去赏月啦,
一块儿在家里一边吃月饼,一边聊天啦,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啦,快
乐无比,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给亲人、朋友送箱月饼,代表团团圆圆;
给家人送一些包装精美的苹果,代表平平安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的这首《静夜思》反映了:不能回家团圆的人,到了这天特别思念家
乡的亲人。除了春节,这是人们最重视的一个节。
八月十五正值农忙季节,人们欢欢喜喜吃月饼,高高兴兴收粮食,
其乐融融。中秋节,代表丰收,代表喜庆,代表团圆,农民们收获辛
辛苦苦种来的五谷,脸上不由露出会心的微笑;小孩子们可以约好地
方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天,晚上则可以和家人一起去赏月,或是在家里
聊聊天儿,这是多么美好的节日呀!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2
在广东东莞有乞月照月爬月,以求早生贵子,除了月饼以外,杨
桃、芋头仔都是常见的食品。由于菱角现在比较难买,已经比较少见。
祭月,即拜祭太阴娘娘,在香港,会有人到公园燃烧蜡烛;此外,亦有
些地方的习俗会向长者或后辈送赠猪仔饼或长寿面。舞火龙,是香港
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
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
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
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香
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
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
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
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
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不管这传说有
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
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浙江东部:此地风俗全国其他地方
略有不同,中秋节是在八月十六,而非八月十五,并且传统上名称也
是直接叫“八月十六”,与端午、重阳、冬至不同。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3
我家乡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到了,我们福州的习俗可多了,有摆塔,吃鲤鱼饼,还有
“捡月光”。
摆塔,是把各种各样的塔摆在一个台上,展示给台下的观众们看。
传说,曾经有一位将军打完胜仗来到福州,刚好就是中秋节,福州在
当时又是一个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们为了获得好运,就各自拿出自
家的塔摆在门口,获得好运。现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乌塔了,其
他塔呢?它们都经过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饼了!”我们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见的月饼,而是鲤鱼饼。做
成两条鲤鱼形成对称,代表着福州人给亲朋好友送去“年年有余”和
“鲤鱼跳龙门”的意思。福州人还把像鲤鱼饼的挂饰戴在儿女身上,
愿儿女的学习像“鲤鱼跳龙门”一样红红火火。鲤鱼饼的味道可美了,
两条鲤鱼并在一起,就像一个月亮,吃一个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尝一
个鲤鱼饼呢?
最有意思的要数“捡月光”了。传说每当中秋节时,月亮上会掉
落下一个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捡到它,谁捡到它就等于捡
到了好运。所以孩子们一吃完晚饭后就会出来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点
过后月光就消失了,孩子们也就各自回家了。
这三个风俗各有各的风趣,中秋之夜,你有没有过这三个风俗呢?
这就是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过的中秋节。这时,我突然想起在加
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亚的爷爷、奶奶,他们真是“独在异乡
为异客”,而我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4
中秋节从20xx年起,与清明节、端午节一样,成为国家法定节假
日。
讲到中秋节,自然想到的是赏月、吃饼、观潮了。那么,中秋节
是怎么来的呢?它有哪些传说、哪些习俗、又有哪些著名诗词呢?那
就让我们话说中秋吧!
古代,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
就有“中秋”一词记载。后来,贵族和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
对着天上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
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到唐代,《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
秋节”,此时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是中原居民自北向南
大迁徙时期,在遭受战争离别之苦的人民,以月饼相赠,晚上赏月,
取团圆之义。至明清,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国历书上,一年分四季,每季有三月,八月正是秋季之中,十
五又是一月之中,八月十五,故名中秋。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
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
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
玉如盘的朗朗明月,吃着又圆又甜的月饼,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
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人们把月
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
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5
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到中秋节的晚上,
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起,在阳台上吃着月饼,欣赏着月亮,那天的月
亮特别的圆,如一张金黄的煎饼。
去年八月十五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吃过晚饭,我便拿出一大
盒月饼,那个月饼的包装盒子十分漂亮,它是用金属铁皮做成的一个
精致的盒子,盒子上面用塑料纸贴着,红红的、黄黄的,在灯光下还
会不停地闪烁着,特别华丽。我想:里面的月饼可能也一定很好吃吧,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盒,里面是一个个圆圆的月饼,月饼的外面竟
然还有一张透明的塑料纸包着,我撕开包装纸,月饼的香味一下子从
中跑出来,跑进了我的鼻子里,“好香好香!”我忍不住吃了一口,
说:“这月饼真好吃。”我让爸爸、妈妈也尝尝。他们尝后连忙说好
吃、好吃。后来我们发现一盒月饼中有不同的种类,有豆沙、椒盐、
瓜子仁、花生仁等各种月饼。”我们边吃边欣赏着窗外的月亮,有说
有笑的。那晚的月亮真美丽,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在月宫中跳起了欢乐
的舞蹈。看着看着,我觉得那晚的月亮特别特别的圆,就像祖国大家
庭的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样子。
中秋节的月饼真好吃啊!它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中秋节的月亮
真美啊!它美得让我赏心悦目。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6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阳台上,吹着凉爽的秋风,
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我问妈妈:“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呀?”妈
妈就给我讲了观于中秋节的习俗。
每年8月15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是的中秋是一年四季的中
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
孟。仲。秀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8月15的月亮比其他几个
月的月亮更圆满,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玉
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所以又叫团圆节。
在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
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师月神的祭品。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孟良录》中,那是它也只是象菱
花饼一样的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
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听着妈妈所说的我禁不住想起一首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
是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与生风归去,有
空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时在人间?转朱阁,低绮
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有阴情圆缺,人有悲欢
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7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
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
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
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
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迎义军!”于是众人
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
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
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
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
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
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
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
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
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8
中秋之夜是个美好、祥和的夜晚。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品尝月饼
和瓜果,享受天伦之乐。“每逢佳节备思亲”,谁都希望在中秋佳节
能够得以全家团聚,这是人之常情,但又总不能家家如愿。我爸爸是
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因为忙于工作,就有好几个中秋节都不能和我们
一起度过。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晚上,我和妈
妈回奶奶家过节。吃完团圆饭,我就和弟弟一起上天台赏月。
月亮害羞地盖着层层面纱,过了很久,才轻轻地掀起它的面纱,
渐渐地露出它的那张能发光的脸蛋。我仔细地抬头望月,心里对遥远
的月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弟弟看着这一轮高空中的明月,侧过脸俏皮地问:“姐姐,这是
白银盘吗?”我听了这句话觉得好气又好笑,他一定是想起了我教他的
古诗《古郎月行》,故意在卖弄呢。于是,我们冲着月亮大声朗诵起
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我俩边聊边津津有味地吃月饼,有五仁的、莲蓉的、叉烧的……我
最喜欢的还是双黄的,咬一口,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夜已深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家了。
不知明年的中秋节会是怎样的呢?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9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到那个时候,人们都要吃月饼,当
天晚上,等月亮出来的时候,人们都要赏月,那时候的月亮又圆又大,
简直就像是一个大饼。
中秋节有三大传说:第一大传说——嫦娥奔月、第二大传说——
吴刚折桂、第三大传说——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是阴历八月十
五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每家每户团圆的节日,每到那天晚上,
亲朋好友就要聚到一起吃团圆饭,晚饭在团圆节里就是团圆饭。如果
有人在外地打工,回不来吃团圆饭,那么那个人一定很伤心。使我想
起了李白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
故乡。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下生长
繁殖,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每次砍下去之后,
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
远也不会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
随仙人修行,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
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
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0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拥有着中秋佳节的季节
不得不称之为别出心载。
在这天晚上,它不一样。它有着仙女般的容貌。有着超凡脱俗的
气质。有着朦胧轻悠的飘渺,更有着如侣如伴的思念。
金黄的翡翠点缀了它的面夹,飘渺的朦胧装饰了它的黑发,使它
活象一个栩栩如生的仙女的面容。睁一眼便射出万丈光芒,照耀大地,
迷惑所有的人类,正好应征了倾城倾国。
正如“微露之光,怎与月争辉“。在这漆黑浩瀚的夜空,竟不见
平日的明星。仅连一颗也夺不过它的色彩。它傲视尘俗。它的羽翎拍
满了整个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甘败于它不凡的气质之下。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它那可望而不可及又令人有飘渺
之情。朦胧神秘的色彩,正如我今日所再次的阅历。那嫦娥奔月依成
佳话,那穿梭古金古今的传说又何尝不是人向往。
淡淡的轻纱仿似羽衣,赐予它秀丽的装着。而我们却至多站在窗
台对它遥遥呼望。
“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月圆人不圆,伴随着轻风月影总免
不了相思之情。倩风挽月,撒下了无尽的梦,但我们的梦难圆,我只
好寄托着它飘落下的羽毛,深深地,轻声地呼唤着它的名字。
你看那飘落的余辉,正是寄于我们的希望。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1
小时候的月饼总是给我甜腻但有时又会很想吃的感觉。在淮北市
区的周边农村,最好的月饼不是商场超市买来的诸如现在出现的香辣
牛肉味的各种馅料的月饼。而是最传统的五仁,手工制作的五仁,我
们现在说起来很不喜欢吃的五仁。
旧时每年的中秋,总是还像过年有压岁钱收有新衣穿这样带着浓
厚的节日味道。
这边的传统不如说是传统的月饼烤炉。就是家里的女人带着孩子,
买来诸如芝麻,花生,杏仁,核桃仁还有牛皮糖,花生油面粉等制作
月饼的必需品。去乡里乡亲或者邻村加工月饼的地方,亲手制作香喷
喷色泽金黄的月饼。负责加工的月饼的阿姨、师傅一边和母辈们唠着
家常,一颗颗月饼就在手下漾出花来。
传统制作月饼是用一个木制的模具。妈妈和小姨曾亲手教过我,
将均匀包裹着各种果仁的面团满满的塞满模具,然后用力在桌子上灵
巧的拍出一个啪,慢慢把模具拿开,如果拿捏得当,一个连上面字迹
都清晰可见的月饼就成形了。
一家人一起制作月饼是中秋的一部分。记忆中总是妈妈和阿姨们
在将牛皮糖、核桃仁切碎时塞一块到在一旁馋嘴的我嘴里。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2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中必定要吃的食物就是月饼。
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
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元兵”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
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元兵,过
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
月饼是中国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
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
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
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
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作为传统食物,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呢?一是寄托对亲朋好友
的思念,二是月饼口味很好,味道丰富多彩,样样有特色。随着制作
工艺的改善,月饼的样子也有了改变,花纹多了,漂亮了,也有了一
些文字。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月饼的样子和口味会更好。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3
客家习俗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
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
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
“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
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
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
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
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
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
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
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
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
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
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
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
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
变。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4
刚刚开学就迎来了传统的中秋佳节,由于最近一直奔波于苏州上
海之间,所以我决定留在了学校度过高中学习中的第一个中秋节。下
午的时候就听说我们要自己做饭,然后和汪老师一起吃月饼赏月,在
忙碌中就到了晚上六点多,师妹来了,匆匆地催我们,汪老师已经去
了,快点吧。等到的时候,看到了偌大的桌子上,摆满了菜,连碗筷
酒杯挤在空隙里,丰盛的大席。真的感叹,现在的体育系师弟真厉害,
这样的一桌菜都能给做出来,且色香味俱全,体育出生的男生找女友
时要更加的抢手了。赏月的环节大家比较八卦,调侃了身在美国的郭
强博士,并给他传递了中秋的祝福,并向他炫耀我们吃到了汪老师珍
藏的冰月饼。
欢声笑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汪老师和善可亲、幽默风趣和率直
真诚,这与平时的雷厉风行、严格要求和精益求精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都说做汪老师的学生很苦,很累,而也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更何况
人都是有惰性的,自觉得偏向悠闲安逸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又很容易
让我们“停滞不前,被生活所累的”。一件接一件的事情锻炼了我们
处理事情的能力和效率;一个个挑战性的任务在撞击我们的能力底线,
让我们不得不从头开始学起;一次次的修改培养了我们追求完美、凡事
做到让自己满意,负责的态度。我发现汪老师这里有我永远也学不完
的财富,能再次成为她的学生我感觉的是幸福。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5
今天是中秋节了,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姥爷家,我打了一会游戏,
大家一起吃完晚饭后,我就和妈妈去看中秋节的月亮,我发现月亮非
常亮,也非常的圆,我还发现月亮上有陨石碰撞形成的小黑点。
等我们看完月亮回来,姨妈打开了一盒月饼,我吃了一个,觉得
月饼太甜了,都有点腻了,然后我把剩下的一点给妈妈了。后来又和
哥哥下了一盘象棋,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今天是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中秋节的夜晚,我和姥姥妈妈来到了楼下,看见了有人提着大包
小包匆匆忙忙的赶路,我想他们可能要回去跟亲人团圆。我抬头一望,
看见了月亮,它像一个明镜,也像一个大月饼,还像一个大玉盘,金
黄金黄的。这使我想到了嫦娥,玉兔,嫦娥正在梳妆,玉兔正在追它
的影子呢。我们走着走着,发现月亮也跟着我走,过了一会儿,我发
现月亮不见了,于是我东张西望地看,忽然他又从两个树的中间冒出
来,原来他是跟我们玩儿捉迷藏呀!今天是中秋节是大家团圆的日子,
可是我们家没有团圆,因为爸爸没有回家,他在外地没有回来,可是
月亮只有一个,我和爸爸都看着那轮明月就会想到对方的。诗中有一
句话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现在我明白她的意思了。虽然我见不到爸爸,可是我
想爸爸正在望着那轮明月思念我们,我也望着那轮明月思念爸爸。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21:06: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01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