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1~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是重要
的化学用语,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
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
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极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
法。而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解理论又没有学习,
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
第一课时讲电解质。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
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
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
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
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
点,在高考中几乎年年考。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2~
2、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
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3~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二、说教法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
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
如下教学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21:06: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01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