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

更新时间:2023-01-21 20:55:42 阅读: 评论:0

新东方中考冲刺集训-加速度计算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我和某某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知识点总结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略读课文。讲了一名小学生对季老

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亲爱的读者,下面给大

家分享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知识点,欢迎阅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原文

时间:1999年8月21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

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

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

字背得滚瓜烂熟。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有一回

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

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

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

让看闲书。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

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

看。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

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嗯,你再说说,从技术上讲,怎么才能写的通顺呢?

苗苗:得多看点儿课外书。

季羡林:是这样。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

的还是要多看书。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

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

上摆的,都是正课。(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

青年,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

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

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

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爷爷,有人

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

也说不准了。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学外语的发音

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古文

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

最起码的要求。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我提个建议,应该

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小时候背的,忘

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五年级上册语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知识点

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作者苗苗与北大学者季羡林就读书的话题展开的对

话。

中心思想:

表现了季老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和深深的关爱之情。

对话好词

1.绿林好汉: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

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2.滚瓜烂熟: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

利纯熟。

3.能文能理:什么都会。

4.中西贯通:中西都会。

5.古今贯通:从古到今什么都懂。

6.偏科:指在学习学校文化课程中,某一门或者几门功课成绩特

别好或一般,同时剩下的功课成绩特别差或较差。

7.贯通:①全部透彻地理解领悟。②首尾连接畅通。

8.鼓励:激发,勉励。

9.随便∶不加限制;不受拘束。

10.拘束:过分约束;束缚。

11.通顺:不具有逻辑或语法错误,阅读起来顺畅的[文章等]。

12.别扭∶彼此意见不投合。亦指争执之事。

17.喜欢∶喜爱。

17.困难∶处境艰难。

17.容易∶可能性大。

16.重要:具有重大影响或后果的;有很大意义的。

17.鼓励:鼓动激励,勉人向上。

18.压制∶强力限制。

对话好句

1.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

要能文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后清华大

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

才。

2.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

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3.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

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

是正课。

4.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

码的要求。

5.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五年级上册语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

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

读的综合性学习。

【教学重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

要求。

【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3、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提问:

课文中的小苗、大树分别指的是谁?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季羡林

的资料,为了解课文内容,进入采访角色做准备。

2、如果你要采访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爷爷,你会问他什么

问题呢?

3、讨论一下在采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创设情景,让学生能很快入情入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过渡: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爷爷家,看看小作者是

怎样采访这位酷爱读书、知识渊博的老爷爷,听听季爷爷对读书的见

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准字音。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苗苗给季老提了哪些问题。

三、品读课文,感悟读书之道

1、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请在读课

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2、学生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写出自

己的感悟。

3、根据学生对访谈的再现,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见解以及对

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过渡: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持有什么态度,他是如

何解答的?

交流预设:

⑴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①季老主张看闲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②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有哪

些了解?

③什么样的书是闲书?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季老是主张看闲书

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

⑵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

能偏科:

①同学们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②小组讨论,交流偏科的危害。

⑶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①起码怎么理解?注是什么意思?

②交流:

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

四、品位人物,分角色朗读

1、过渡激趣:

此时此刻,进行现场再现,你能演好其中的角色吗?看谁把人物

的对话内容记得最牢,能够最传神地演绎文中的角色。

2、揣摩人物的特点。

3、说一说季老与苗苗分别有什么特点?

4、自由读课文,对话的内容记清楚,把人物的特点读出来。

5、同桌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6、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全班对他俩的朗读进行评价。

7、从朗读中,你觉得季老和苗苗分别是怎样的人?

五、回顾文题,体会寓意

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到了苗苗对季老的尊敬爱戴,也感受

到季老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现在,让我

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味题目,你明白了

什么?

六、扩展阅读,鼓励综合性学习

1、小小年纪、刚刚12岁的苗苗不仅采访过季羡林教授,她还采

访过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家臧克家、史铁生、黄宗江和王蒙,还

有油画大师、美协主席靳尚谊和国宝级人物、笑星之首马季等,可真

谓是茁壮的小苗苗和参天大树们的对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小苗

与大树的对话全书,读一读苗苗和15位名人面对面的交流。

2、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综合性学习。

⑴调查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

⑵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⑶辩论:

看闲书是否影响学习?

【板书设计】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闲书多看书

偏科三贯通

学习外语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

〖课后训练设计

1、读拼音,写词语

qǐmǎlùlínhǎohànɡǔnɡuālànshú

()()()

piānkēwénlǐɡuàntōnɡshuǐhǔzhuàn

()()()

2、在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侯,最感兴(xìnɡxīnɡ)趣的

就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xǔhǔ)传(chuán

zhuàn)》里绿(lǜlù)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3、你最喜欢看的课外书是什么?把他推荐给大家。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20:55: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101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