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孟郊 游子吟

更新时间:2023-01-21 19:57:16 阅读: 评论:0

重庆康德卷买答案-枯槐的意思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春江花月夜 赏析)

1

《游子吟》原文及赏析

《游子吟》写在溧阳。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

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唐代:孟郊

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

情呢?

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

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

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

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

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

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

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

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

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2

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

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

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

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

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

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

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

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

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游子吟》这首诗创作的根本出发点是歌颂人世间为伟大的母爱。首先,它

主要以儿子对母亲的思念为前提,思念起出远门前母亲在油灯下为自己缝制衣服

的情形,简单又朴实的场景,描绘出母亲为儿子所做的奉献,包含了母亲对儿子

深深的爱。其次,儿子认识到亲情的可贵,但是迫于生活及仕途的压力,不得不

离开母亲,文章最后将母爱的光辉升华到一定的高度,衬托出内心最为柔软的心

灵,即想念母亲。孟郊《游子吟》是他五十岁时写于现常州溧阳市的诗词,创作

背景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概述:(1)家庭背景;(2)仕途受挫;(3)与母亲长期分离。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19:57: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99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