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更新时间:2023-01-21 19:56:14 阅读: 评论:0

初三数学经典例题及答案-三画的字有哪些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白鸽歌词)

再别康桥全文及赏析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

的代表作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全文及赏析相关内容,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赏析

《再别康桥》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

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

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下面是再别康桥全文赏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尚、赞美自

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

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是康桥教

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

胎的。”然而,满目疮痍的中国,是非颠倒的年代,艰难的民生,使

诗人的康桥理想逐渐破灭。这首诗写于一九二八年诗人重返英伦归国

途中。故地重游,昔日之景勾起作者昔日之忆,而离别在即,诗人敏

感的心底怎能不荡起阵阵伤感的涟漪!描写康桥的自然美,表现作者对

康桥的不舍眷恋及心底的惆怅,是这首诗的主题。

徐志摩以其独抒性灵的诗风靡一时。他的诗,轻灵飘逸,幽婉洒

脱,集意境美、建筑美、音节美和绘画美于一身,同时对中外诗艺进

行融合,追求一种“纯真的诗感”。这些在《再别康桥》可见一斑。

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以康桥的

自然风光为直接抒情对象,采取间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

化。通读整首诗,无一处不是在写景、又无一处不是包含着诗人那淡

淡的离别愁绪。诗的第一节:“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

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行文看似洒脱,实则是无奈与惆怅:

诗人知道,康桥的美景是永存的无法带走的,改变的是人的心境,失

落的是曾经的梦想,而带走的只是那份似淡实浊的.眷恋与忧愁。往下,

诗人运用比喻,将金柳看成是荡漾自己心头的新娘,甚至他甘心做康

河里的一条水草,“油油的在水底招摇”。第四节中,是清泉倒映了

天上的彩虹,还是天上的彩虹融入了清泉?那种“月光如水水如天”的

意境开阔而悠远,正如诗人那淡淡的却又无处不在的愁情。那绚烂如

虹的梦早已揉碎、沉淀在其间诗人轻轻地吟哦也许正是对往日康桥理

想的一种悼念?情感在每一个意境中不断升华至高潮。如果说诗的前四

节描写的是自然之景,而到了第五节则回忆人的活动。诗人仿佛看到

往日的自己长蒿漫溯,在康桥寻梦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是怎样的意气

风发啊,现实中的诗人禁不住也要放歌了——但他不能放歌,因为要

离别,因为离别时是满心的不舍与惆怅。唯有沉默才是今晚的康桥,

诗人的心境,如一张拉满弦的弓,箭未离弦,便被人活生生的抢了去,

那淡淡的思绪曾有瞬间的高涨,但这高涨又在瞬间消失了,正如他悄

悄地来,呼应了开头。诗作的情绪线索是:淡淡的哀伤——逐渐升华

——高涨瞬间——回复淡淡的哀伤,在这样的线索中,整首诗情与景

浑然一体。而诗人构思之精妙体现于取裁的巧妙。诗的开头:“轻轻

地,我走了”诗的结尾:“悄悄地,我走了”两个一前一后的“我走

了”,说明诗人截取的是“走”这一瞬间,而并非从来到走这一个较

长的过程。这一瞬间已在诗人心中永远定格,诗人的一系列情感与他

所描绘的康桥的一切意境都在瞬间中完成。瞬间便是永恒。也许,这

也正是《再别康桥》这首诗在众多的离别抒情诗中脱颍而出,为世人

所喜爱,经久不衰的原因。

从结构上来看这首诗。全诗共七节,每节四句。每节各描写一个

景物一个意境,而节与节之间是相互联系,上承下启的。以第二、第

三节为例。第二节中,前两句诗人描绘了河畔的金柳,后两句采用层

进深化情感。第三节则承第二节所写的“波光”来写“水底的清荇”。

可见句子之间、诗节之间的环环相扣。诗人非常重视诗行本身的美感

作用。他的诗作很考究诗歌的外形整齐。这样的整齐偏重于诗的整体

排列顺序的整齐规划,至于诗行长短并不做呆板限制。这首诗使用式

的诗形,而诗句有长有短,诗的整体错落有致而并不单调死板,使人

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诗的参差错落的图案美及严谨稳定中内含变化的和

谐感。

诗人说:“诗歌的美妙不在于它的文字意义,而在于它的不可捉

摸的音节里。”可见,诗人追求的是音节的音律和节奏。在其诗歌里,

音节与内容达到了自然完美的统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

地来”,两个“轻轻地”叠用,与其说是意境的渲染,不如说是诗人

在有意增强节奏的轻盈。诗人将节奏视为诗内在的生命,他所谓的

“内含的音节的均整”,更多的是追求诗行间“顿”的数目大致相等,

而非字数的相等。顿,即按句中不同成分来区分音节。如诗的最后一

节按意群可作这样的划分:“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诗的每一句之间的顿数是大致

相等的,使得整首诗富有整体一致的节奏感。在音韵方面,这首诗偶

句押韵,同一节二、四句押相同的韵,造成了一种叠荡起伏的音韵美。

这首诗采用现代白话形式,继承了中国古典传统诗歌的含虚、典

雅,又采用了音语中的语法调式,可谓中西合壁。而绘画的色彩美在

诗中也用明显体现,诗中的云彩、金柳、青荇、清泉,天上虹,一组

组物象的颜色鲜明,写出了康桥之美。这样一幅色彩明艳的画卷,与

诗人的心情并不矛盾,正是因为它的美,才令诗人如此难以割舍!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的意象

意象是指凝结着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即诗人的主观情思与

客观事物凝聚一体的艺术形象。它可以存在于诗文字里行间,也可以

浮现于言外之意,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教学《再别康桥》一诗时,引

导学生从解读意象的角度去品味诗歌,就可以收到纲举目张,融会贯

通的效果。

(一)、形神兼备,以形传神。诗歌的第二节把金柳比作新娘,形似

神肖,别致新巧。河畔垂柳,冰清玉洁,柔曼飘拂、夕照霞辉,给她

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颜色,她多像一位长发飘逸、风姿绰约的新娘。

她的玉树临风、婀娜多姿的倩影倒映在康河里,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河

中,并激起层层的情感涟漪。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怎能不心动神摇呢?

爱恋康桥的一草一木,如同迎亲娶新一般,深情痴迷,徐志摩在这里

决不仅仅是绘形摹态,他是传情达意,表达一份对康桥风光,对失落

情意的眷恋、追恋。他爱康桥,更爱遗失在这里的情真意切的美梦!

(二)、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诗歌的第三节描绘了一个意象“青

荇”,是对第二节的补充和深化。在作者的心目中,康河的这些水草

油光翠嫩,浓绿欲滴,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它们似乎挥动着绿油

油的手臂,向昔日的老友热情致意,又似乎在向人们炫耀它们生长环境

的美好。表达着抑制不住的幸福感和喜悦感。它们能与这里的蓝天白

云、绿树黄花、和风柔波、霞光桥影长久厮守,难怪诗人流连沉醉,

心甘情愿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物我一体,水乳交融,物即我情,

我情即物,诗人简直就是一条会思想、有情意的水草!这种描写类似于

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情景,给人一种情真意切,不能自已的兴奋和

喜悦,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虚实结合,以实衬虚。诗歌第三四节写“青潭”,先实后虚,

虚实相生,青荇浮藻之间,荡漾着绚丽多彩的晚霞,波光潋滟、水天

一色,如梦似幻,亦实亦虚,怎能不让人心向神往,如醉如痴!于是诗

人乘兴撑篙荡舟,披星戴月,漫溯康河,去追寻遗失的美梦,去重温

夕日的欢乐。星汉灿烂,星辉点点,诗人大有东坡泛舟赤壁时那种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的感觉。他心花怒放,陶醉在这星辉迷人的夜色当中,禁不住引吭高

歌,一吐回到过去,情不自禁的喜悦心情。这两节诗文围绕“青潭”

展开行文,先把清潭想像成绝彩斑谰的梦,再由“梦”联想到以前寻

梦的浪漫。眼前所见为实,联想、想像为虚,由实到虚,借潭写梦,

融情于梦,借梦发感,以实衬虚,虚实相映,诗意地表达了诗人的浪

漫情怀。

(四)、动静结合,以静衬动。诗歌首尾两节都写到了“作别云彩”

这一细节。前者显得飘逸高洁,依依难舍;后者则见感伤落寞,无奈决

绝;“云彩”这一意象以静衬动,精妙入微的折射出诗人隐秘难言的复

杂心理。云彩高洁秀美、宁静祥和,诗人视作朋友、知已,与他作心

的交流:当年你或许飘浮在碧绿的草坪上空,装点着蔚蓝的天空,为

我遮挡炎炎烈日,见证我痴迷康河、回归自然的诗心画意。如今,你

远举飘飞,离我而去,我也带着割舍不下的眷恋,惆怅远你而去。永

别了,飘逸的云彩。永别了,静美的康桥!

诗人具有深厚的古典诗词修养,深得“意象”三味。新诗写得象

古诗一意象纷呈,韵[味无穷。的确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好范本。

立足诗歌,知人论诗,扣住意象展开联想分析,不仅可以体察诗情,

洞悉诗人心声,还可以强化感情,提升我们诗歌鉴赏品味,这不失为

一种好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19:56: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99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