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代表作《渡汉江》赏析,宋之问最出名的古诗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随着诗人的足迹由宫廷台阁走向蛮荒绝域,他的诗风也从典雅精致转向朴素平
易。这首写于神龙二年(706)春自岭南泷州(今广东罗定)贬所逃归途中的小诗,
就以自然真切的抒情,表现了特定情境下微妙复杂的心理,成为久别归乡的绝
唱。
诗的精采处在三四两句,但前两句对抒情背景的叙写非常重要。十个字中浓缩
并层递地展示了空间的悬隔、音讯的断绝、时间的久长,将诗人困居蛮荒贬所
期间与世隔绝的处境、了无精神慰藉的生活、度日如年的苦闷不费力地表现出
来。“音书断”尤为一篇之根,“情怯”、“不敢”均由此生发。
三四句集中抒写“近乡”时的心理。诗人家居汾州(今山西汾阳),跟“汉江”(襄阳
附近的一段汉水)还有不短的距离,把“近乡”的范围划得那么大,除了思乡情切
和习惯心理以外,恐怕更由于担心可能发生的事态,遂不自觉地把心理防区扩
大了。
按人之常情,这两句似应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细加寻味,又感
到只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种貌似反常的心理才真正合理切情。诗人
贬居岭外,经年得不到家人音讯,渴想之情与担忧之情都同步增长,形成既切
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
过汉江,靠近家乡之后,有了戏剧性的发展:原先的担忧和模糊的不祥预感,
此刻似乎马上会被路上遇到的南来熟人所证实,而长期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
的愿望则随时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
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正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特定背景下心理矛
盾发展的必然。可以说是特定的“事”与“情”与“理”的统一。
同时,在“情更怯”的深层,又仍然隐藏着急切的思乡念亲之情;“不敢问”的背后,
也同样有着急欲了解一切的渴望。甚至可以说,“情怯”与“不敢”正是“情切”与
“急欲”的一种变形表现。这种复杂微妙的心理,被诗人用极朴素平易的语言和
纯粹的自描,耐人寻味地表现出来。这种平中寓奇、淡而实浓、借典型细节抒
写复杂心理的风格与技巧,在后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岑参的
《逢入京使》、张籍的《秋思》等诗作中都有精彩的表现,它们一起构成了唐
人表现乡思的绝句中最富人情味的一个系列。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19:02: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96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