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李白腾云

更新时间:2023-01-21 17:12:27 阅读: 评论:0

初三辅导班招生宣传语-quit过去式


2023年1月21日发(作者:大学教师职称)

三、李白诗歌特色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出现的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

人,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文学天才。作为盛唐诗人中艺术个性最鲜

明的一位,他的诗歌创作,既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

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复

杂的,多方面的。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

诗成啸傲凌沧洲”。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

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1、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娴熟的浪漫主义手法。

(一)强烈的主观抒情性,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

在唐代诗人中,李白是一个阅历丰富的诗人,隐居读书、漫游

山水、追求功名、求仙学道,伴随了他的一生。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

永远使他满足,但他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都在他的诗篇中都打

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他让我们感觉每一首诗都有他的形象在其中,

“我”字的频频出现,更使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他用大鹏一飞冲天的形象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洋溢着强烈的

自信,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情调。

李白诗歌的强烈主观抒情性,不仅仅表现在那些直抒胸臆的作

品中,在那些描写祖国山川的篇章中,同样跃动着胸襟远大、性格傲

岸的诗人自我。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中,给人以豪迈俊爽、气势飞动的感觉,灌注着诗人遇

赦的喜悦和重履康庄的快感。

再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的诗句,更鲜明地表现出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

李白的浪漫主义是有其丰富生活为基础的。他的诗歌往往呈现

感情充沛,瞬息万变的特色。我们前面讲过的《行路难》第一首之外。

这首《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在诗里,他正在劝人开怀痛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

对月。”好象他很安于颓废享乐的生活,但是,接着他的感情就在瞬

间发生了变化,他突然又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强烈的信心转眼又代替了消极的悲叹。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诗歌感情的

变化莫测。

(二)丰富奇特的想象,是李白诗歌的又一重要特色。

与强烈的主观抒情性相关联,丰富奇特的想象,也是李白诗歌

的浪漫主义特色的主要体现。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

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他善于借助梦境仙界,

描绘一个瑰丽的理想世界,从而形成与现实的对比,揭露现实的黑暗

与残酷。如《古风》第十九首: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这是一首游仙体古诗,前半是畅游仙境,后半是俯视人间;他

是浪漫手法和现实手发现结合的。是的前半部分写自己在漫游仙境是

的场景,接下来写安史之乱造成的人民生灵涂炭的场景,表达了作者

对于现实黑暗的抨击。

(三)大胆的夸张与新奇的比喻,使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更加突出。例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2、气魄宏大的壮美意象和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并存,是李白诗

歌的又一特色。

李白对体积巨大的事物格外倾心,大江、大河、沧海、高山、

天空,以及大鹏、巨鱼、长鲸等无不是其描写的对象,并且常常将它

们置身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了雄奇壮美的诗歌意

象。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在这首写景诗中,作者立足于舟中,将山、江、孤帆、红日捕

捉入诗,写出了冲决一切的奔腾的水势和阻隔江流的奇险山势,创造

了一个非常壮美的意境。

除了壮美的意象外,李白的诗歌还有,自然明快、清新俊逸的

诗歌意象。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是一首写诗人对山独坐时候的超然意趣佳作。他一人独坐时

的寂寞心情与寂静的山景灵性相通,浑然一体。李白将这种心领神会

的感受信口说出,塑造了一种明快清丽的意境,使人感到韵味无穷。

3、清新飘逸的语言风格。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是“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

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说明了李白的诗歌具有清新、飘逸

的风格。

总之,李白对后世的的巨大影响,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的

非凡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那“戏万乘若僚

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凜然风骨,那与自然合为冥一的潇洒风神,曾

经吸引过无数士人。他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

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很大的吸引力。苏轼、陆游等都深受他

的影响。由于他以才力写诗,凭气质写诗,他的诗风事实上是无法学

习的。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更替的不朽的地位。

二、李白的思想

李白的思想是非常多元和复杂的。龚自珍在《最录李白诗》说

“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使;儒仙侠实三,不可以

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说的就是庄子的放达避世与屈原的

忠君爱国;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家的无为长生和游侠尚义都奇妙地统

一于李白的一生。李白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盛唐时期,此期由于经

济繁荣,政策开明,各种思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李白的思想

也不再是单一的儒家思想,而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在他人生不同

阶段,分别受到了道家,纵横家和侠客思想的影响,而总体说来,李

白有三种思想表现的非常突出那就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任侠色

彩。

1、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自从汉代开始就已经成为一种正统思想,孔子具有至

高无上的地位。唐代也是如此。李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面对悠久

的传统,在他的诗文中也会有某种程度的接受。李白早年在《代寿山

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自己的政治理想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可以看成是李白服膺儒家思想的证明。

他在《书怀赠南陵常赞府》说“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

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在诗中李白对孔子的不为世用表示惋惜,

也比喻了自己沦落不遇。他把孔子称为“大圣”,而自己则为“小儒”。

可以想见他对于孔子的尊重。

但是李白的思想是极为复杂的,他有对儒家尊崇的方面,也有

对儒家贬低的一方面,比如他曾经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一方面表现了他的狂放不羁,同时也表示了对于孔子的蔑视。然而李

白是一个功名心很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思想

的。我们看李白的一生虽然又是漫游,又是隐居,但是他漫游隐居的

目的都是为了出仕,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李白一方面看不起儒生,另外

一方面却在实践着一个儒生执着的求仕之路。

2、道家思想

李白成长在蜀中,那一个道教氛围浓厚的地方,他的少年时代

就深受道教的影响。李白家附近的紫云山,是一个道教圣地,是道教

的十大洞天之一。环境对他的神仙道教信仰影响很大。他说“家本紫

云山,道风未沦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他说他“十五游神

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道教的影响几乎伴随李白一生。

他不仅和唐朝当时有名的道士比如:司马承祯、元丹丘、张筠、胡紫

阳等交往,他还接受道箓(也就是接受了道家颁发给他的一种学历证

书)正式成为一名道士。而李白学道的目的是为了成仙。所以李白和

“仙”字特别有缘。

比如他在天宝初年,李白第二次进入长安,便受到贺知章“谪

仙”的美誉。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说“昔年有狂客,号尔

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此外李白一生喜欢饮酒。他在《襄阳歌》中说“百年三万六千

日,一日须饮三百杯。”可见李白是以豪饮著称的。而嗜酒的人,处

在半睡半醒之时,常常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似乎飘飘欲仙,这也

与李白服膺道教,追求神仙的愿望相一致。因此李白也被称为酒仙。

他经常在酒醉但是还没有烂醉如泥的状态下,诗兴大发即所谓“李白

斗酒诗百篇”,为他赢得了“诗仙”的美誉。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

飘逸洒脱的气质,都来源于他对道教的崇尚,这也使他的诗歌增加了

飘逸神奇的浪漫色彩

3、任侠色彩

李白还充满任侠色彩。我们讲李白生平的时候说他在26岁的时

候曾经“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剑的佩戴是他任侠之风的标志之一。

李白明确宣扬“儒生不及游侠人”(《行行且游猎》),此外李白的任侠

之风,在当时人的记载中,在他自己的诗文中都有所记述。李白《留

别广陵诸公》中说“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说明他平时的装束,

就访照侠士。他的粉丝之一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他“少任侠,

手刃数人”。说明他曾经杀过人。他自己也对自己少年时的任侠行为

做过自我介绍,《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中说:“风流少年时,京洛市

游遨。腰间延陵剑,玉带明珠袍。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

组织,呵吓来煎熬。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

门厄。”说明他和城中的流氓集团发生过冲突,险些发生不测。李白

对游侠的豪纵、复仇、重然诺、轻生死,十分倾慕,做了一首诗歌叫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纵贯李白的思想虽然很繁杂,但“功成身退”四字可成为各种

思想的契合点。儒家思想促其建功,游侠、纵横思想更促其要建大功;

道家思想又促其激流勇退。这样以儒为进,以道为退的人生观就在他

的身上得到了统一。由于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思想加上他本人的那种

独立不羁、无拘无束的性格特点,造就了他诗歌不同以往的艺术特色。

本文发布于:2023-01-21 17:1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1091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朗铮
下一篇:快乐中秋节
标签:李白腾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